黄向阳:共同关切法和拆拼法可防止欺凌者陷入欺凌行为与道德推脱的恶性循环

2024-05-15 09:38
中小学德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帮助者肇事者责备

黄向阳在《教育研究与实验》2024年第1期《好孩子怎么会干坏事——欺凌者的自我辩护及道德推脱》一文中指出,学生打闹之类的行为一旦造成伤害,就会引发肇事者认知失调;为了缓解认知失调的压力,肇事者倾向于在内心进行与积极正面的自我认知相一致的自我辩护;自我评价高的肇事者在造成严重伤害时,其自我辩护伴随于道德推脱过程,在内心将伤害事故归咎于受害者;这种自我免罪的道德推脱又会促使肇事者以更进一步的攻击来证明其自我辩护,于是发生确实的欺凌;而欺凌引发更加严重的认知失调、自我辩护;欺凌者在道德推脱中加深对受欺凌者的恶意,最后陷入欺凌与自我辩护的恶性循环。

實践和研究表明,共同关切法和拆拼法可以防止欺凌者陷入这种恶性循环。在共同关切法中,调解员对事故中的过错保持建设性忽视,不预先侦察过错,不责备欺凌嫌疑人,不强求其赔礼道歉。这些策略淡化或抑制了疑似欺凌事件所致的认知失调。另外,拆拼法主张不惩罚,不责备,不强求赔礼道歉,也不调解。它对学生间发生过的欺凌事件心照不宣,既往不咎,而只是将他们安置在拆拼课堂之中,将卷入欺凌事件的学生弄在一个学习小组里,让他们在结构化合作学习中不得不互教互学。这种在学习上帮助对手的行为会引起帮助者强烈的心理失调,缓解失调的自我辩护又会促使帮助者选择性关注帮助对象的优点或可爱之处。

猜你喜欢
帮助者肇事者责备
受助者视角的帮助行为:后果、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角色转换与结构多元:聚焦仪式过程中的帮助者
鸟责备空气
谁是肇事者
责备
成功的途径
Self Check
肇事者
澳男子穿内裤抓肇事者获赞
从“帮助者”走向“关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