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搏骤停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急症,具有高致死率和致残率。研究显示,我国心搏骤停发病率较10年前有上升趋势,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及接受过冠状动脉搭桥、心脏支架等手术的人群都属于高危人群。能够拯救心搏骤停患者生命的唯一措施就是及时施以心肺复苏术。如果在心搏骤停后的4分钟内开始实施心肺复苏,患者存活的概率可以超过50%;而如果超过10分钟未进行心肺复苏,患者的存活率将急剧下降,几乎不到5%。紧急救护人员到达现场或将患者送至医疗机构都需要时间,这就需要心搏骤停患者的身边人挺身而出挽救宝贵的生命,心肺复苏是专业的医疗技术,每个人都应掌握这一急救技能。
▎心肺复苏的作用
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的医疗急救技术,用于在心搏骤停或窒息的情况下维持血液循环和呼吸。其目的是通过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维持机体有效的血液循环,满足机体重要器官的氧气供应和血液供应,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血液是氧气的载体,在心搏骤停或窒息的情况下,血液停止流动,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的氧气供应会迅速减少,如果没有及时地治疗,患者将会失去生命。即使保住了生命,一段时间的脑缺血和缺氧会导致脑损伤和后遗症,如认知障碍、运动障碍等。
实施心肺复苏可以通过胸外心脏按压,模拟心脏搏动,维持血液循环,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人工呼吸可以向患者提供氧气,帮助其摄入氧气,防止脑部缺氧,提高其生存率。同时,心肺复苏可以减少患者的后遗症,保护其神经功能,意义非常重大。
▎心肺复苏的步骤
心肺复苏急救方法是一个及时、有效和科学的急救程序,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是只有正确地操作,才能有效建立气血循环,挽救患者生命。正确的心肺复苏须遵循以下步骤:
1.确认现场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首先要确认现场安全。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如交通情况、火源、有毒气体等,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应先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地点,再进行心肺复苏。
2.判断意识和呼吸。接下来要判断患者是否失去意识和呼吸。轻轻拍打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应立即检查呼吸。注意观察患者的胸部是否有起伏,或者将耳朵贴近患者的口鼻,听、看、感觉是否有呼吸气流。如果患者没有反应且呼吸异常或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呼叫急救电话。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或同时,应呼叫急救电话。告诉调度员患者的状况、所在地点和需要的急救措施。调度员会根据情况给予指导,并保持通话,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
4.进行胸外按压。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平面上,如地面或硬板床上。跪坐在患者的左侧,将一只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下半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另一只手叠放在第一只手上。用身体重量(而不是仅用手臂力量)以适当的速度和深度进行按压。按压速度应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对于成年人来说应为5—6厘米。每次按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复,避免过度通气。
5.进行人工呼吸。在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须进行2次人工呼吸。首先,用仰头提颏法或推举下颌法开放患者的气道。然后捏住患者的鼻子,用自己的嘴完全包裹住患者的嘴,吹气2次。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以上,使患者的胸廓隆起。注意避免过度通气和漏气。
6.持续进行心肺复苏。以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每5个循环可观察患者是否恢复自主呼吸,如仍没有意识,则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或者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并接管患者的治疗。
▎心肺复苏时要注意避免错误做法
心肺复苏急救方法是一个及时、有效和科学的急救程序。不恰当或不到位的心肺复苏操作不仅不能起到急救作用,还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导致死亡。以下这些错误做法要避免:
1.延迟启动心肺复苏。在发现患者无反应的情况下,应该立即启动心肺复苏。如果延迟启动心肺复苏,患者得不到血氧供应,生存率会大大降低。
2.忽略环境状况。不要看到患者心搏骤停就着急忙乱地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要沉着冷静,先观察周围是否具备进行心肺复苏的条件。
3.错误的胸外按压位置。胸外按压应该在胸骨下段1/3处,不是在胸骨正中,更不是在胸骨的顶部或底部,错误的按压位置无法有效刺激心脏进行泵血。
4.错误的按压深度。胸外按压时,应该将胸骨按下5—6厘米深度。过浅的按压无法有效循环血液,过深的按压则可能导致肋骨骨折或其他损伤。
5.未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前,应该先清理患者口鼻的分泌物和异物,必须确保患者的气道畅通无阻,有时患者的气道还会因舌头或喉部肌肉松弛而阻塞,应采取措施打开气道。
6.过度通气。在人工呼吸时,过度通气可能会损伤肺部。正确的方法是每次呼吸时给予适当的空气量约为500毫升,以看到胸廓起伏为度,保持肺部适当的膨胀。
7.忽略急救药物的给予。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有时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是,如果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或没有急救药物时不要尝试给患者用药。
8.忽略患者的反应。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该持续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患者在接受心肺复苏后恢复呼吸或脉搏,可停止操作,并等待医疗人员的到来。
正确的心肺复苏急救方法需要经过培训和实践才能熟练掌握,建议每个人都应该接受基本的急救培训,并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技能。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行动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同时在等待专业医疗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应该持续观察患者的反应,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心肺复苏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