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心梗”,如何快速疏通拥堵“心路”

2024-05-14 00:00:00张建明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4年2期
关键词:耗氧供氧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通常被认为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但现在数据显示,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群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这意味着与过去相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面临这一严重的心血管健康威胁。

〇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基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病因,而既往有心血管疾病、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等均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急性心肌梗死就是心脏自身供血渠道因各种原因阻塞,失去供血的心肌却仍需要继续工作,耗氧不断增加,进而出现供氧和需氧失衡,导致心肌坏死。当患有以下三方面机制的基础疾病时,就尤其需要关注自己心脏的健康状态。

1. 心脏内血液灌注量减少。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冠状动脉栓塞、冠状动脉夹层等。

2. 心肌供氧不足。如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呼吸衰竭、严重贫血、低血压、休克等,时间较长可造成心肌缺氧坏死。

3. 心肌耗氧增加。如持续快速性心律失常、严重高血压等,心肌耗氧超过供氧,心肌可能因过劳而受损。

〇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前的征兆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前会出现心前区剧烈疼痛或憋闷感,疼痛或憋闷部位主要指胸骨后方,可发散至左侧肋骨、上腹部、左侧肩背及左上肢、下颌骨。疼痛性质多为心前区压迫感、挤压感、沉重感,部分患者胸部无明显感觉,仅胸部以外其他部位有钝痛或不适感。疼痛时间多超过30分钟,无明显疼痛峰值,休息或应用硝酸甘油等药物不能很快减轻症状。

〇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策略

目前,各二级或二级以上医院均开通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绿色通道,虽然各医院治疗条件不同,但其目的均为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明确诊断,及时开通堵塞血管。

1. 急诊溶栓治疗。应用溶栓药物溶解阻塞血管内血栓,使血管再通。在不具备急诊介入治疗条件且患者转运到具备相应条件医院大于1小时时,就地急诊溶栓治疗是首选。研究显示,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3小时内溶栓后血管再通的成功率与急诊介入治疗相当。随着发病时间延长,血管再通率明显下降,且溶栓治疗出血风险高、并发症多、多种情况具有用药限制。高龄、高血压等患者不能进行溶栓治疗,溶栓不成功者需进行急诊补救性介入治疗,溶栓成功者亦须择期行冠脉造影及必要时介入治疗。

2.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适用于发病12小时以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12—24小时内的患者,如仍有心肌缺血症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仍是最佳选择,需要在具备心导管室且有能力进行急诊介入治疗医院手术。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后根据阻塞情况行血栓抽吸术、球囊扩张成形术、支架植入术治疗,介入治疗血管开通率更高,适应证更广,出血并发症更少,因此对于符合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建议优先实施介入治疗。

3. 紧急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用于介入治疗失败或溶栓治疗无效的患者,或合并需要外科手术纠正的机械性并发症患者。手术操作复杂、创伤较大、手术相关风险也较大。

时间就是生命,急性心肌梗死并非不能控制,及时和积极的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耗氧供氧溶栓
心梗时大力咳嗽 能救命?
虾夷扇贝对温度、饥饿胁迫的应答机制浅析
转炉智能炼钢供氧精准控制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山东冶金(2019年5期)2019-11-16 09:09:26
山东近海陆源耗氧有机物生物可利用性及其降解动力学研究❋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爱的供氧等
南钢150t转炉供氧优化研究
现代冶金(2016年6期)2016-02-28 20:53:13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H2O2供氧条件下Burkholderia cepacia好氧降解三氯乙烯和苯酚的共代谢机理
测定活性污泥耗氧速率的经验总结和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