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颖 岳慧洁 段青松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商丘 476000)
脊髓损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疾病发生后易造成神经源性膀胱,即控制排尿功能中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从而引起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若未得到及时干预,可诱发尿路感染、肾衰竭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预后[1~2]。临床干预方法有药物、外科手术、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等,药物干预易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外科手术则会对机体造成创伤,因此临床多采用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干预,但治疗效果仍有待提高。间歇性导尿是临床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常用方法,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由于患者缺乏有效排尿控制训练,导致其易出现渗尿、尿失禁等现象,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干预效果,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低频电刺激是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或肌肉使其收缩,缓解神经受压迫症状,改善受损部位局部血液循环及代谢的方案,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副作用少等优点[5]。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06 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间歇清洁导尿的临床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06 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3 例。对照组女20 例,男33 例;体质量45~76 kg,平均体质量(59.31±3.32)kg;年龄20~68 岁,平均年龄(39.43±6.22)岁;病程3~9 个月,平均病程(5.43±0.78)个月;脊髓损伤节段:胸段20 例,腰椎节段18 例,颈段15 例;损伤程度:不完全损伤33 例,完全损伤20 例;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损伤分级:A 级7 例,B 级10例,C 级16 例,D 级20 例。观察组女27 例,男26例;体质量45~77 kg,平均体质量(59.54±3.58)kg;年龄20~69 岁,平均年龄(39.81±6.19)岁;病程3~9个月,平均病程(5.36±0.68)个月;脊髓损伤节段:胸段22 例,腰椎节段16 例,颈段15 例;损伤程度:不完全损伤28 例,完全损伤25 例;ASIA 损伤分级:A级8 例,B 级14 例,C 级16 例,D 级1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伦理审批号:2021YFJ-1203)。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存在明确脊髓损伤史;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神经源性膀胱。排除标准:各种原因导致无法间歇导尿者;存在尿道或膀胱狭窄、损伤、畸形者;存在血友病或具有出血倾向者;伴有严重免疫或急性慢性病者;合并心、脑、肺等脏器重度病变者;既往有膀胱手术史者;伴有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者;合并重度前列腺增生者;合并肾炎、肾积水、肾结石等肾脏疾病者。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间歇清洁导尿干预:(1)导尿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述导尿流程,以及导尿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和家属配合度,指导家属准备患者间歇清洁导尿期间需要用到的相关医疗用品,如:消毒液、润滑剂等。(2)协助患者调整舒适仰卧位,暴露会阴处,将集尿器放置会阴口,并对患者尿道口和会阴部进行彻底消毒,操作人员对双手进行消毒后,即可开始操作。(3)将导管充分润滑后插入导尿管6 cm,待尿液流出后停止插入。(4)导尿期间尿管需双手固定,待尿液流尽后,再次插入导尿管1~2 cm,为使尿液全部排出,操作人员可将手缓慢按压患者膀胱处。(5)结束导尿后,记录患者导出量、尿液性质以及导尿时间,并清洗、消毒相关医疗用具。患者残余尿量在100 ml 以下可停止导尿。观察组患者实施低频电刺激联合间歇清洁导尿干预,间歇清洁导尿方法与对照组一致,低频电刺激具体操作如下:将电刺激频率设置为50 Hz,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调节电流,将4 个电极片分别贴于骶尾关节上2~3 cm、膀胱近顶部两侧壁以及耻骨垂直连线间膀胱顶下缘处,强度以出现适度肌肉收缩为宜,20 min/次,1 次/d,5 次/周。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2 个月。
1.4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排尿情况:包括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以及日单次最大排尿量。(2)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采用泌尿症状困扰评分量表(USDS)[6]评估两组患者症状困扰程度,总分6分,评分越高提示受困扰程度越重;采用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量表(LUTS)[7]评估两组患者下尿路症状改善情况,总分35 分,分数越高提示症状越重。(3)比较两组尿流动力学:采用成都维信公司生产的尿动力学分析仪(Nidoc970A+/A/C 型)检测膀胱内压力、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4)比较两组并发症:如肾功能损害、肾积水、尿路感染等。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排尿情况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的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均排尿次数和日单次最大排尿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排尿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排尿情况比较()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2.2 两组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的膀胱内压力、膀胱容量和最大尿流率均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2.3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的USDS、LUT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分,)
表3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的主要临床并发症,是因脊髓损伤后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出现异常而引起。近年来,随着各种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临床针对神经源性膀胱的干预效果已经有显著提升,但大多数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常存在自主神经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下尿路排尿功能及生活质量[8]。临床干预原则在于降低膀胱内压、提升膀胱容量,从而改善患者排尿状况,促进排尿功能恢复[9]。
目前,药物、手术、间歇性导尿等是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主要干预措施,其中药物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会增加创伤即疼痛程度;间歇性导尿虽可改善长期留置尿管的不便,但此方法必须将导尿管长期留置于膀胱内,易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导致残余尿量、膀胱充盈过度等仍得不到有效改善,效果不甚理想[10~11]。近些年,低频电刺激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中得到广泛应用,其能够激活神经纤维,对感觉、运动神经都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使膀胱储尿及排尿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从而使下尿路症状得到缓解[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排尿情况和尿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USDS、LUTS 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杨悦等[14]研究结果相似。这提示在间歇清洁导尿基础上加用低频电刺激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泌尿症状困扰程度及下尿路症状,恢复患者排尿功能,增大膀胱容量及膀胱内压力,减少并发症发生。低频电刺激可诱发排尿反射,利于缓解患者尿路症状,改善受损组织水肿状况以及组织代谢,还可通过刺激活化骶神经根内细小副交感神经,提升逼尿肌持续收缩时膀胱肌力,进而促进尿液排出[15~16]。同时,低频电刺激可促使膀胱局部血液循环,使患者重新获取感知膀胱容量能力,并且能够改善其新陈代谢,进而增大膀胱容量及膀胱内压力,促进患者尽早康复[17~18]。此外,低频电刺激还具有安全、无创、价格合理等优势,且干预期间可设置多种安全装置,如过压保护、过流保护、过短保护等,能够精准控制对患者的电刺激,可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且患者接受度更高[19~20]。综上所述,低频电刺激联合间歇清洁导尿可有效缓解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泌尿症状困扰程度,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