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体定教: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

2024-05-14 13:52陈婷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4年3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

陈婷

摘要:以依体定教为理论基准,围绕“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来展开教学思路,通过《怜悯是人的本性》的驳论文文体,到重构“驳论逻辑学习任务群”,再到落实单元学习任务的驳论文写作,从“读透”一篇文到“读透”一类文再到“会写”一类文,从而真正地做到“能教”“会教”到“能写”“会写”,不仅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写作能力,更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运用能力,做到真正把教学任务与学习任务落实到位。

关键词:依体定教;驳论逻辑;整体思维;思维品质

法国文学家卢梭的《怜悯是人的天性》是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思辨性论文。本单元另有恩格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张岱年《修辞立其诚》、柏拉图《人应当坚持正义》六篇文章。这七篇作品是旨在落实“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学习任务群。其中《怜悯是人的天性》排名第六,前四篇文章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中心,后三篇文章以立身处世的思想认识为中心。“单元导语”要求“要通过研读经典理论文章,获得思想启迪,提升思维品质”。

王荣生教授对“依体定教”的阐释是这样的,“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涉及,是语文教师备课的两个关注点,需要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1]卢梭《怜悯是人的天性》是一篇思辨性论文,很好地运用驳立相结合的论证方式。因此,在教授时,应从文体出发,依体定教,明确其“驳”的目的,才能更好地分析“立”的多重涵义,达到“读透”一篇文的目的。然后再从“读透”一篇文到“读透”一类文,对“体”有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从而明确“体”的多样性与多变性。最后再从“读透”到“会写”,从文本的“体”,再到写作的“体”,做到规范写作,灵活运用。

一、教什么:“读透”一篇文

《怜悯是人的天性》的主体部分以批驳为主,特别是第二段和第四段。我们从明确其“驳什么”,才能明确其“立什么”。第二段主要是通过“驳观点”“驳论证”及“驳论据”等角度对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观念的驳斥。“驳观点”,并不在于全盘否定,也可以是部分否定。卢梭接受了霍布斯所看出的“现今的人们对自然的权力所作的种种解释的缺点”,但否定了其得出“人天生是恶人”并看不到“怜悯心的存在”的结论。“驳论证”,并不只是驳论证的逻辑,更是在驳论证的缺漏。卢梭不仅在驳霍布斯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更是在驳其“解释的着眼点”也是错误的。并运用了“虚拟论敌”的驳论方式,“既然霍布斯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我们就要问:野蛮人是否也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通过“驳论据”得出霍布斯结论是自相矛盾,且站不住脚根的。最后指出霍布斯忽略了“怜悯心存在”的事实,并运用举例进行论证,很好地做到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

第四段主要是通過“驳观点”的角度指出曼德维尔认识的盲区,再进一步论证社会美德与怜悯之间的关系。把“曼德维尔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与“但是,曼德维尔没有看到的是”两个内容进行对举,为后文的“这种说法,除了更加有力地证明我的论点符合真理以外,还能说明什么呢”做铺垫,换句话说,不管曼德维尔认不认同,都是为论证卢梭的观点服务的。然后再通过哲学家与野蛮人在面对他人的痛苦时的不同心理进行对比论证,强调怜悯心的存在本身就是源自自然的天性。

明确了卢梭“驳什么”,我们再梳理一下其“立什么”“怎么立”。开头作者对人的自然状态作了说明,指出文明社会的问题所在,进一步明确对自然状态思考的必要性。这里通过运用“不过,只要我们不抛开这几个词的通常的意思,我们就最好是不要匆忙下结论,并捐弃我们的偏见,用天平来衡量一下”“最后,从总的方面来衡量,让我们评判一下”等语言,让我们看到了作者运用驳论的话术,就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思考。如果不重新“衡量一下”,就是还囿于“通常的意思”,还是“匆忙下结论”,甚至还带着“偏见”。不得不说,这驳论话术的运用,确实很好地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从而让人们思考,是不是得来重新“衡量一下”。

第二段通过对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观念的驳斥,强调“怜悯心存在”的事实。这里是在对“怜悯心”进行概念阐释,强调“怜悯心是我们这样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禀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连用了四个“最”字,加重了强调的语气,其关键在于强调“怜悯心”存在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第三段运用举例论证怜悯心出于自然天性。这里列举了三个例证,从泛指的剧院中的普通人,到特指的“嗜血成性的”苏拉和“暴君”亚历山大,来论证不管是任何人,不管品性如何,也不管性格如何,都会有怜悯心,因为这是“天然的怜悯心的力量”。

第四段接着指出曼德维尔认识的盲区,强调怜悯心的存在本身就是源自自然的天性。这个段落的最后运用泛例,即“在社会动荡不安时,在街头发生争吵时,奔赴现场的总是平民,而行事小心的人却往往避而远之;把打斗的双方拉开,挺身出来阻止诚实的人们互相厮拼的,往往是市井小民和菜市场的妇女”,进一步地论证“怜悯是人的本性”。这样论证的精彩之处到底在哪呢?很明显就是,抓住了“在社会动荡不安时,在街头发生争吵时”“把打斗的双方拉开,挺身出来阻止诚实的人们互相厮拼的”特殊紧急情况的前提,人的本能的反应,就是“怜悯心”,因此,“怜悯是人的本性”。可见作者逻辑的缜密与思维的灵敏。

第五段,再次重申本文观点的作用,得出结论。明确了“怜悯心”不仅“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顺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作者论证的着眼点,已经不再局限于怜悯心对个人的作用了,而是推而广之,涉及到“整个人类”的依存。甚至用“但是,如果人类的生存要依靠组成人类的人的推理的话,则人类也许早就灭亡了”收束全文,更是从驳“通过理性而获得美德”的角度,从而来再次强调“怜悯是人的天性”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无不彰显作者思维的完整与语言的犀利。

由此可见,《怜悯是人的天性》就是通过“树立靶子——分析批驳——得出结论——联系拓展——收束结尾”的论证思路来论证观点,做到边破边立、破立结合,“驳”的目的是为了“立”得更到位。驳论文因其“驳”得准确、到位,从而使“立”更具有思辨性。所以,我们不仅要明确其“驳什么”“怎么驳”,更要明白其“立什么”“怎么立”,这样才能依文定教,在教师的引导下,“读透”全文。

二、怎么教:从“读透”一篇文到“读透”一类文

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驳论文的写作形式,我们进而梳理了一下教材,把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加上《怜悯是人的天性》一共三篇课文组成“驳论逻辑学习任务群”。首先,通过三种基本驳论形式,即驳论点、驳论据及驳论证来展开分析。

驳论点,一般就是从概念层面进行反驳,“主要可以考虑选择概念界定辨析、外延拓展廓清、概念置换厘清等角度来确定驳论‘靶子。”[2]《反对党八股》是开门见山亮观点,直接罗列党八股“八大罪状”;《拿来主义》是针对当时社会现象,批判了“送去主义”“送来主义”等,从而强调了“拿来主义”的重要性;《怜悯是人的天性》是根据当时写作的社会环境,对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观念的驳斥,从而论证“怜悯是人的天性”的观点。很明显,三篇文章都做到了明确“靶子”与论点,知道在“驳什么”与“立什么”,做到主题鲜明,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驳论据,一般是从事件本身层面进行反驳,主要可以考虑的是论据运用的准确性、契合性与指向性等角度来确定驳论的针对性与着眼点。《反对党八股》中针对“《资本论》不是很长吗”的论据进行驳论,明确《资本论》确实是长,但是它不是“言之无物的八股调”,再者要懂得“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这里,毛泽东驳的是论据的准确性。《拿来主义》中针对“送去主义”的论据进行驳论,从“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到“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再到“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用一句“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这里妙用反语、欲说还休及幽默讽刺的手法揭示当时国民党政府“崇洋媚外,卖国求荣”的实质。在这里,鲁迅驳的是论据的指向性。《怜悯是人的天性》中针对霍布斯认为的“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的论据进行驳论,连用三个反问句式,如果从“强壮的孩子”的角度来论证指出这种说法的矛盾性。很明显,三篇文章都做到了针对论据与观点之间的关系进行驳论,做到反驳有力,富有逻辑性。

驳论证,一般是从论证的逻辑思维进行反驳,主要可以考虑的是论证中所运用的演绎与归纳、归谬与反证、比喻与类比等方法来确定驳论的逻辑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反对党八股》中针对“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的目的,运用反证法,提出“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定决心不要群众看”。《拿来主义》中针对“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通过归纳推理得出“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接着提出观点“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怜悯是人的天性》中针对“在自然状态中的人似乎彼此间没有任何道义上的联系,也没有什么大家公认的义务”的看法来进行反驳,运用归谬法,指出文明社会的问题所在,从而引向对自然状态的理解和思考的必要性。很明显,三篇文章都做到了针对论证与观点之间的关系进行驳论,做到逻辑缜密,使论证思路更清晰。

其次,通过论证思路的写作特点,明确驳论文写作的多样性。《反对党八股》从总起树立靶点子,再罗列党八股“八大罪状”进行反驳,最后重申观点,收束全文。其中罗列党八股“八大罪状”中的段落的反驳思路,“一般是按照这样的逻辑思路来进行论证的:提出问题(摆情况)—分析问题(揭危害,挖根源)—解决问题(提出正确办法)”[3]。《拿来主义》与《怜悯是人的天性》论证思路差不多,都是边破边立,破立结合。“驳”的目的是为了“立”,唯有边驳边立,才能步步布局,论证到位。如《拿来主义》开头驳“送去主义”,强调根据“礼尚往来”的仪节,就得“拿来”;其次阐释“送去主义”的涵义,驳“抛来”“抛去”,把“送来”与“拿来”划清界限;最后才正面阐释“拿来主义”主张,用什么态度“拿”,要怎样“拿”,“拿”了要怎么用等层面进行分析,层层递进,逻辑缜密,落实到位。

最后,通过驳论文的语言特色进行建构与表达,明确驳论文语言表达的缜密性。《反对党八股》是讲话稿,为了让其更易于接受又深入人心,其语言充满辩证性与趣味性,既有讲事实摆道理,也有情感互动,换位思考,做到以理服人,又亲切动人;《拿来主义》是鲁迅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某些错误态度而写的,既情感充沛又幽默犀利,其语言充满讽刺性与幽默感,既一针见血,又具有号召力;《怜悯是人的天性》主要是对霍布斯观点的驳斥,其语言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特别是多组关联词的综合使用与追问句式的运用,大大增强了批驳的力度。不同的语言风格,建构了不同的论证思路,从而使驳论文的写法更具有多样性与灵活度。

一篇文只是一种格式,唯有整合一类文,才能讓学生对此类文体有更全面的认识,因此,在“驳论逻辑学习任务群”中,我们从驳论形式、驳论思路到驳论语言等层面,来明确如何从“读透”一篇文到“读透”一类文,从而对驳论文有了更全面地把握,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做到知识的系统化。

三、为什么教:从“读透”到“会写”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要求学生“学习反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统编版普通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即“尝试写驳论文”。但是很多时候,教师在教授驳论文的课文时,更倾向于重点教授驳论证的论证方式,殊不知这只是针对论证逻辑,学生在论证逻辑中绕不出弯来时,对课文的论证思路、论证目的等方面更是一知半解,更别说落实驳论文的写作任务了。因此,唯有明确驳论文的驳论形式、驳论思路、驳证语言等层面,对驳论文有全面了解,才能从“读透”一类文,到“会写”驳论文。

这里以统编版普通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的单元研习任务三来写一篇驳论文为例,题目如下:

认识事物时,我们的判断常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笃信古人、权威和书本,听信大多数人的意见等。“自古以来”“著名专家表示”“书上说”“大多数人认为”等常见说法,就体现了这些影响。围绕这样的短语,延伸思考,充实依据,选取合适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下水文如下:

斟酌他人想法,遵循自我思考

①凡心所向,素履以往;拾级而上,终可揽云。很多时候,古人、权威和书本等方面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多大数人的意见也会对我们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但是,受他人想法的影响,有时只会固化我们的思想。所以,我们应多斟酌他人想法,遵循自我思考,方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

②的确,“自古以来”“著名专家表示”“书上说”确实具有其权威性,但是如果“笃信”的话,不经过自己大脑去思考,那么“笃信”就有可能变成“偏信”。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不是“信书”没用,而是我们的“信”可能只看到其结果,却不明白其起因;可能只看到其过程,却不明白其由来。毕竟,认识事物的角度是多方面的,在不同地方,不同情境,不同时代,事物也会随着个人主观认识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完全“笃信”是既没有看到个人主观认识的变化,也没有看到事物客观条件的变化。

③再者,“大多数人认为”并不见得就是正确的想法,如果完全“听信”,人云亦云,那么自然会让自己的想法固化,且带上偏见的眼光去认识事物,这样自然不能对事物有更全面的认识。就算“大多数人认为”就是正确的想法,那么我们完全“听信”,也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听”化为“做”,用实践来检验真知,这样才能让其真正发挥其作用。

④所以,受他人思想的影响,我们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也应多斟酌他人想法,遵循自我思考。

⑤完全“笃信”与“听信”,很明显是不可取的。但是完全不受他人思想的影响,或者否定他人思想的影响,也是不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因此,唯有多斟酌他人的想法,进行综合分析,再结合自己的思考,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如“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杂交无优势”曾是国际认可的铁律,但袁隆平却找到水稻雄性不育株,从而实现了他的“禾下乘凉梦”;再如外国专家都认为当时中国凭自己的能力是造不出核潜艇的,但是黄旭华还是带着团队,三十年如一日,助力我国核潜艇事业的繁荣发展。不管是袁隆平还是黄旭华都是在多番斟酌他人想法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想法成为现实。如果他们完全“笃信”或“听信”他人的想法,难道会有今天的成就吗?很明显,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所以,权威的说法,可以借鉴;他人的想法,可以参考。但是都是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把握事物。

⑥一百多年前,鲁迅于《狂人日记》中借狂人之口发出了怒吼:“从来如此,便对么?”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更要有敢于打破权威看法的胆识,不狂妄断言,不随意评价,不惑成见,不囿于现实,多斟酌他人想法,遵循自我思考,从而做出正确判断,方能与时俱进,成就未来。

行文前,我们应审清题目材料多重涵义:其一,明确“认识事物时,我们的判断常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这是前提,也是目的,前提是会受到影响,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事物;其二,明确反驳的内容,即“笃信古人、权威和书本,听信大多数人的意见等”,侧重于驳“笃信”与“听信”;其三,明确反驳不在于完全否定,而是要在遵循认识的规律上去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题目材料要求的写作任务,其一,明确“他人想法”与“自我思考”之间的逻辑关系,不管是“古人、权威和书本”还是“大多数人的意见”其实都是“他人想法”,而“认识事物”,不能完全只是跟随“他人想法”,“自我思考”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二,明确“笃信”与“听信”之间的区别,“笃信”是坚定地相信,“听信”就是听说就相信,所以两者之间要驳论的立足点不同,应分开辩驳;其三,明确驳论文的写作思路,应先驳后立,或边破边立,破立结合,不能只是破而不立。该题审题的关键在于理清关键词的概念,再进行行文布局,这样才能让行文的逻辑更缜密。在行文中要围绕题目材料来展开,也要完成题目材料的写作任务,这样才能让文章不会离题偏题。接着,我们从《斟酌他人想法,遵循自我思考》这篇文章来理清驳论文的思维范式:

其一,明确观点,树立靶子。由题目来看,靶子即“他人想法”,反驳的是“笃信”“听信”,因此这里用了“斟酌”,很好地表明了反驳的态度。而“遵循自我思考”即是“立”。由此,很好地体现了“驳什么”“立什么”,标题突出,观点鲜明。另外还运用对偶句式,使文章的语言更具有文采。

其二,理清思路,步步为营。由文章的论证思路来看,很好地落实了“树立靶子——分析批驳——得出结论——联系拓展——收束结尾”的论证过程。我们来进行详细的分析:

第①段,觀点对举,亮出论点。开头运用了四个四字词语,内容上,“凡心所向”即强调了“遵循自我思考”的重要性;句式上,简洁工整,读起来具有节奏感,让文章开头令人眼前一亮。接着引用题目材料,对其进行分析,再对举观点,提出论点,扣题准确,思路清晰。

第②③段,归谬分析,逐一突破。第②段驳的是“笃信古人、权威和书本”,通过运用“的确……,但是如果……,那么……”句式,用让步论证与假设论证相结合,针对“笃信”进行反驳。接着,再运用引用论证,强调相信“古人、权威和书本”的观点,也要看到“个人主观认识的变化”与“事物客观条件的变化”,从而反驳其可信度。第③段驳的是“听信大多数人的意见”,分成两个层面,运用了归谬分析,即当“大多数人的意见”是不正确时与当“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时”,都强调了“听信”做法的片面性。由此可见,这两个段落很好地完成了“驳”的任务。

第④⑤段,展开立论,设问追思。第④段独立成段,重申观点,明确“立什么”,使论点更鲜明,逻辑更清晰。第⑤段提出面对“他人想法”应为“斟酌”,再结合自己的独立思考,才是“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对本文的观点进行具体分析,落实到位。接着,运用举例论证与设问追思,做到有根有据,具有说服力。最后,对“自古以来”“著名专家表示”“书上说”“大多数人认为”等常见说法,提出正确的做法,即“权威的说法,可以借鉴;他人的想法,可以参考”,逻辑缜密,思路完整。

第⑥段,抒情呼吁,升华主题。运用了“一百多年前”与“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的句式,进行呼吁,强调了对“古人、权威和书本”的观点及“大多数人的意见”多番斟酌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而升华主题,收束全文。

其三,总结技巧,落实任务。首先,先破后立,有根有据。只有先归谬,理清缪点的片面性与错误的原因,才能让反驳有根有据,更能使立论站得住脚跟;其次,先理服人,再情动人。先用逻辑分析,用道理来理清思路,点明要害,分析利弊;再用情感来渲染,层层渗透,更容易打动阅卷者;再次,分层阐释,逻辑清晰。不管是从大的方面还是小的方面,不管是对立双方的哪一方,只有分层次,分角度分析,才能让道理说得清晰,情感分析得透彻;最后,层层扣题,破中有立。破立双方不是只存在于某个段落,为了让破来得更彻底,立来得更有根据,必须在破中有立,立中见破,这样才能更好地层层扣题,彰显逻辑严谨。

落实单元学习任务,通过运用下水文做范式,从明文体到明思路,再从明技法到明语言,从整体布局,再从细节落实,让学生不仅有整体的思路,更有细节的构思,这样才能更容易更全面地掌握驳论文的写法。

胡根林老师曾指出:“在新课改过程中,大家逐渐感觉到,语文学科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别的,而是语文知识的选择与重构。语文知识的似是而非,极大限制了语文教学的效能与效果,这里当然也包括议论类的文体知识。”[4]所以,该文的备课思路就是依体定教,通过《怜悯是人的天性》的驳论文文體,到重构“驳论逻辑学习任务群”,再到落实单元学习任务的驳论文写作,从而真正地做到“能教”“会教”到“能写”“会写”,不仅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写作能力,更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运用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把教学任务与学习任务落实到位。

注释:

[1]王荣生.系列讲座: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第二讲)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2009(10):33-38.

[2]郭传斌.校准逻辑靶点,建构驳论思维路径——高中语文统编新教材学习任务群重组例探[J].中学语文,2021(35):54-56.

[3]何君实.不破不立 不辨不明——《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群文教学新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07):52-55.

[4]《语文建设》编辑部.依体定教——语文课当这样讲[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8:198.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
铸造思维品质 提升阅读能力
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英语课堂教学
在函数定义域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听”的实践策略探索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初探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