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十国贸易发展问题分析

2024-05-14 12:28郑云荟贾晓华
中国商论 2024年9期

郑云荟 贾晓华

摘 要:东盟成立以来,中国与其贸易往来不断加深,双方的经贸关系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中国与东盟十国近十年的贸易发展情况,通过具体数据分析东盟十国与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均衡及部分国家呈现“波浪式”上升走向,得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RCEP协定的相关签署、新冠疫情的发生及双向投资模式影响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贸易发展,并充分利用现行贸易政策加强贸易合作、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贸易潜力、推進跨境电商及数字贸易的发展、加强双向投资模式联系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促进中国与东盟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东盟十国;“一带一路”;RCEP;双向投资模式

本文索引:郑云荟,贾晓华.<变量 2>[J].中国商论,2024(09):-052.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5(a)--04

1 中国与东盟十国近十年贸易发展情况

东盟十国在进入21世纪后不断强化与我国的经贸往来,2012年起,东盟已超越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由此可以看出,东盟十国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十年来,进出口贸易额持续增加,可以明显看出东盟十国与我国近十年来的贸易总额呈递增趋势。截至2021年,最高的进出口贸易额增加了143,745,190万元,最低增加了1,687,534万元。

1.1 从横向发展看,东盟十国与我国贸易发展不均衡

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与我国贸易总体上呈快速增长的模式。其中,最高的是越南,同比增长28.2%,最低的是马来西亚,同比增长11.05%。2012年这五个国家的平均贸易进出口总额为6,352,637.2万元。2014年的平均贸易进出口总额为7,325,315.2万元,前三年平均贸易进出口总额增加了972,678万元。这五个国家在2015—2016年进出口贸易总额都快速增加。同样以平均贸易进出口总额进行比较,2015年的平均贸易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368,613万元,2016年的平均贸易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7,796,245.4万元,比2015年同比增加40,427,632.4万元。2016—2021年,五个国家平均贸易出口总额为68,699,646.53万元,平均每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9,694,562.04万元。与2015—2016年相比,发展速度有所下降,但是仍保持增长趋势。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对比可以得出,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在2012—2014年进出口贸易发展缓慢,2015—2016年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2016—2021年每年进出口贸易仍在不断增加。

缅甸、老挝、文莱、柬埔寨这四个国家虽然总体上进出口贸易额呈增长趋势,但是增长的速度较为缓慢。2012年,四个国家与中国进出口贸易额最高的为缅甸,为697,194万元,最低的为文莱,为162,554万元。截至2021年,四个国家与中国进出口贸易额最高的缅甸,已达到12,042,590万元,同比增长16.27%;最低的文莱,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687,534万元,同比增长10.38%。通过数据比对,在上述四个国家中,近十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是柬埔寨,2012年其贸易总额仅为292,343万元,然而截至2021年,柬埔寨和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就已达到8,829,010万元,同比增长29.2%。从总体贸易额数据来看,虽未达到较高的贸易交易数额,但从增长速度来看,柬埔寨已超过东盟十国中50%的国家,发展前景呈良好态势。

1.2 从纵向看,近年来部分国家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

新加坡同中国的贸易发展在前期呈上升趋势,在后期发展不稳定。2012年,新加坡同中国的贸易进出口贸易额为6,927,265万元;截至2021年,新加坡同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60,692,786万元,同比增长7.76%。与其他国家相比,新加坡同中国的贸易发展相对缓慢。2012—2015年,新加坡发展速度缓慢,平均每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610,803.5万元,同比增长1.1%;2015—2016年,新加坡快速发展,2015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952,320万元;2016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6,558,014万元,同比增长5.85%。2016—2019年虽有小幅度波动,与2016年相比,三年进出口贸易额增加了15,554,994万元,同比增长1.21%;2019—2021年,新加坡的进出口贸易额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2019年新加坡同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2,113,008万元,2020年为61,795,061万元,2021年为60,692,786万元,与2019年相比,进出口贸易总额减少了1,420,222万元,同比下降0.98%。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得知,新加坡同中国的贸易发展在前期呈发展趋势,后期虽然呈下降趋势,但总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

同时,呈现“波浪型”走向的还有缅甸,在横向对比时,缅甸的发展速度缓慢,在纵向对比中缅甸也呈现“波浪式”走向,但由此并不能直观地看出,要结合具体数据进一步分析。2012年,缅甸的进出口额为697,194万元,2021年缅甸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2,042,590万元,同比增长1.76%。2015—2016年,进出口贸易额快速增长,2015年贸易额为1,510,021万元,2016年的贸易额为8,121,851万元,增加6,611,830万元,比2014—2015年增加5,624,958万元,呈现快速增长模式。2016—2020年,缅甸与中国的进出口额一直保持增长趋势,截至2020年,缅甸的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3,062,291万元。2021年进出口贸易额为12,042,590万元,比2020年下降1,019,701万元。中国统计年鉴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缅甸的进出口额为16,612,646万元。比2021年增加4,570,056万元,总体呈现“波浪式”上升的趋势。

2 影响中国同东盟十国贸易发展的因素

2.1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贸易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一项重要国际合作计划,旨在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多领域合作。该倡议对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贸易规模和效益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额持续增长。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9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达到6417.5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中国对东盟的出口额为3340.5亿元,同比增长16.7%;自东盟进口额为3077亿元,同比增长10.8%。这一数据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增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提升双边贸易合作水平。第二,贸易结构优化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促使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双边贸易更加平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以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现在双方正在努力拓展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的贸易合作,例如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这种贸易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提高双边贸易的质量和效益。第三,区域合作机制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为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正式生效实施,推进澜湄合作、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等次区域经济合作。例如,双方已建立了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等合作机制,加强政策沟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有助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除此之外,“一带一路”倡议还推动了人文交流与经济融合、国际产能与投资、供应链条的完善以及政策与法规支持等方面的发展。例如,中国与东盟国家通过共建经贸合作区、产能合作项目等方式,加强在国际产能和投资领域的合作;同时,双方在推动贸易便利化、降低关税壁垒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为双边贸易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2 RCEP为中国同东盟贸易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RCEP的签署对促进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贸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经济一体化及RCEP协定的签署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降低关税壁垒、简化贸易程序等措施,促进区域内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投资流动,有助于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推动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协同发展。例如,中国的出口企业可以更加便捷地将产品销售到东盟国家,东盟国家的企业也可以更容易进入中国市场。其次,市场开放度提高,RCEP协定的签署将进一步提高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市场开放度。根据协定,各方将逐步降低大部分商品的关税,甚至实现零关税,这将有助于促进双边贸易的增長。同时,协定涉及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开放,为双方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例如,中国的服务提供商可以在东盟国家开展业务,东盟国家的投资者也可以更容易进入中国市场。最后,供应链升级,RCEP协定的签署有助于优化区域内的供应链。通过减少贸易壁垒、提高物流效率、促进技术创新等手段,将促进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提高整个区域的竞争力,这对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双边贸易向更高质量、更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例如,中国的企业可以借助区域内的供应链优势,更加高效地开展国际化经营。RCEP协定的签署为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的贸易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3 新冠疫情给中国同东盟贸易发展带来冲击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也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产生了直接影响,导致全球供应链受到严重干扰,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也受到影响。新冠疫情导致的生产中断和物流不畅,一些企业不得不调整供应链,寻找替代供应商或生产基地。例如,一些企业可能将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到其他东南亚国家,以降低供应链风险,同时新冠疫情影响了消费者的需求结构。例如,家居用品、医疗物资等需求增长,而服装、鞋类等消费品需求下降。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对东盟的出口额中,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同比增长23.5%,而服装出口同比下降18.5%。除此之外,新冠疫情对投资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不确定性增加,一些投资者可能推迟或取消投资计划。然而,东盟国家在新冠疫情期间表现出的韧性及对新冠疫情的应对措施可能吸引长期投资者。例如,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的投资可能因为当地政府在新冠疫情期间提供的优惠政策而增加。疫情过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将会出现复苏,但贸易结构和模式可能发生调整。短期内,新冠疫情导致的消费模式变化和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贸易增长可能较为缓慢。然而,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新冠疫情的逐步控制和经济的复苏,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有望恢复并进一步发展。

2.4 双向投资为中国与东盟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双向投资模式在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产生了贸易发展的新动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贸易关系。双向投资模式促进了双方在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合作,提升了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了贸易成本,从而增加了双边贸易额。例如,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相关设备和技术的出口,东盟国家的农产品和原材料出口到中国,满足了中国的市场需求。第二,投资结构。双向投资模式使得双方投资结构更加多元化,提高了投资效益。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等领域,而东盟国家对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和科技领域,这种互补性的投资结构有助于双方经济的协同发展。第三,和平稳定性。双向投资模式有助于增进双方的了解和互信,降低地缘政治风险,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通过经济合作,双方的国家利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助于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例如,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向投资合作典范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中国在东盟国家最大的投资目的地,同时是东盟国家在中国最大的投资来源国,双方在金融、物流、科技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共同推动了双边贸易的发展。这种双向投资模式不仅促进了双方的经济发展,还有助于增进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3 中国-东盟未来贸易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3.1 充分利用现行贸易政策加强贸易合作

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通过实施有效的贸易政策,双方可以深化和加强贸易合作,实现互利共赢。首先,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一个重要的贸易协定,涵盖了中国、东盟十国及其他六个国家,旨在通过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区域内贸易自由化,有助于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推动双方贸易额的增长。其次,“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重大经济战略,旨在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和促进互联互通,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合作。该倡议将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提供更多机会,促进双方经济的互补性和协同效应。最后,区域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也是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合作的重要因素。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双方可以加强在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提升贸易合作的质量和水平。总之,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通过实施有效的贸易政策,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合作,双方可以进一步深化和加强贸易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3.2 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贸易潜力

从上述的分析来看,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双边贸易存在地区性差异,十国发展并不均衡。如何能够有效地发挥出双方之间的贸易潜力,因地制宜尤为关键。例如,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贸易发展存在商品的互补性弱、竞争力不断提高的问题。所以,未来两国的贸易发展应不断优化商品的进出口结构,扩大优势产品出口,提高产品质量、贸易质量,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双方存在的贸易问题,还能让两国之间的贸易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除此之外,像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的基础设施仍然不够完善,为了促进彼此间的贸易发展,我国应积极投资于基础建设。比如,不断修建铁路,提高铁路在当地的覆盖率;不断完善通信基础,使得本国信息更加快速、准确且有效。从长期发展来看,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利润,刺激国内消费需求。综上所述,因地制宜的贸易政策有利于双方发挥最大的贸易优势,是中国与东盟十国未来贸易的深入发展的有利手段。

3.3 推进跨境电商及数字贸易的发展

近年来,电商的快速发展已成为贸易中新的发展点,中国应拓宽与东盟十国之间的电商渠道,加强数字经济合作,应从下列几点入手: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基础设施,包括宽带互联网、物流配送系统等,以支持电商及数字贸易的发展。通过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电商的运营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第二,加強人才培养与合作,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人才培养与合作,共同培养电商及数字贸易的专业人才。通过人才交流与合作,可以提高双方的电商运营能力,推动数字贸易的创新与发展。第三,促进数字产品与技术交流,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数字产品与技术交流,推动技术合作与创新。通过技术交流与合作,可以提高双方的数字贸易竞争力,推动电商产业的发展与升级。

3.4 加强双向投资模式联系

为加强双向投资模式,可以从以下三点出发。首先,优化相关政策环境,制定更具竞争力的投资政策,如税收优惠、土地使用权优惠等,以吸引对方国家的投资者。同时,简化投资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提高投资者信心。其次,完善市场需求,深入研究对方国家的市场需求,引导投资方向,提高投资的成功率和回报率。促进双方在优势领域的产业对接,如中国在制造业、信息技术领域的优势,东盟国家在农业、原材料领域的优势。最后,推进金融市场发展,加强金融合作,扩大人民币在对方国家的使用范围,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性。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双方的重大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促进投资的发展。

参考文献

王霞,孙丽革.数字贸易背景下中国跨境电商在东盟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24(2):102-105+189.

李立民,夏林.中国与东盟的互联互通建设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2023,40(11):104-112.

白清.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潜力研究[J].科技和产业,2023,23 (18):33-39.

李海梅.数字贸易对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影响研究[J].营销界,2023(17):23-25.

张雅晴.中国与东盟跨境电商物流系统优化策略研究[D].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2023.

葛慧慧.RCEP背景下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J].江苏商论,2023(3):55-58.

方宇畅.中国-东盟数字服务贸易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2022.

魏靖楠.RCEP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影响研究[D].南宁: 广西大学,2022.

王永露.“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效率及其门槛效应分析[D].乌鲁木齐: 新疆财经大学,2021.

张文.中国和东盟十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2021.

陈赟.东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东盟贸易影响研究[D].南宁: 广西民族大学,2021.

李想.东道国基础设施对中国-东盟区域内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郑州: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

崔佳慧.中国与越南双边贸易潜力研究[D].石家庄: 河北经贸大学,2020.

李冬冬.中国与文莱经贸关系研究[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2017.

张建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投资与中国环境协同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12(9):28-32.

孔微岚.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D].长春: 吉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