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传承广绣

2024-05-14 14:14张可
少男少女·校园 2024年5期
关键词:广绣绸缎针线

张可

周末,我来到街市游玩,刚到街口,繁荣热闹的场面便映入眼帘:精致的服饰、先进的电子产品……充分展现了新时代的高速发展。琳琅满目的商品令我眼花缭乱,顿失方向,我误打误撞进了一条巷子。

巷子里幽深寂静,爬山虎无人打理,肆意生长,爬滿了整个围墙,墙挡住了外界的嘈杂,给人们心灵带来一点歇息的机会。我朝巷子深处走去,突然一丝莲香钻入我的鼻中。我停步一看,两个大水缸中漂浮着几朵荷花,荷花白里透红,颇有“出淤泥而不染”之韵味。两个水缸间是一扇木门,木门顶的牌匾文字已被时间淡化。

我有些好奇,便轻轻推开木门,“吱呀”一响,门上的风铃清脆,我跨过门槛,仿佛身处世外桃源。进门便看见“广绣天下”的刺绣挂画挂在墙头,左右一幅,色彩鲜艳、题材丰富的刺绣品布满墙壁。

下午的暖阳从玻璃窗照进来,光束照在这些刺绣上,顿时变得鲜活起来,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闪烁着点点光芒。我不禁暗叹一声。

隐隐约约有些声响从折叶窗那侧传出,我悄悄走过去,只见一位老妇人半躺在摇椅上,借着阳光细细绣着手中的绸缎,一旁的收音机“咔咔”地传出“咿咿呀呀”的粤剧女声。她没发现我的到来,直到收音机一曲终了,她才缓缓抬起头,收起老花镜,向我询问道:“想了解广绣?”广绣,真是个新鲜词,我顺势应了一声,她便起身,带我去欣赏她的作品。

作为广绣传承人的她已年过半百,走起路来有些笨拙,可她眼里始终闪烁着光芒,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着广绣。

“奇花异卉栖百鸟,蜂蝶闻香来相寻。”她用一针一线绣出蓬勃的草木、怒放的鲜花、丰富的鸟兽虫鱼,满满当当,却不显累赘,反倒无比和谐。

我跃跃欲试,可这对我来说,又何尝不是件难事呢?精美的广绣深深吸引了我,于是我先从基本功开始练起。先用水笔在绸缎上画出心目中的图案,再沿着图案边缘用针来回穿刺,这一过程针与手指要协调,保证落针处不会出现偏差,又要避免被针刺到手指,所以并不容易。第一次接触针线活的我免不了拙劣,尽管小心翼翼,但还是被针刺出了血。她并没有笑话我,而是用创可贴盖住我的伤口,还教我如何避免被刺伤。

我学着做,果真顺手了不少,图案也变得生动起来。我低头刺着绸缎,发出“沙沙”的声音,在宁静的下午显得格外悦耳。不知不觉,窗外天色已晚,她亮起桌面上的灯,暖黄色的光显得十分温馨。经过一下午的练习,我已不再像刚开始那般拙劣,性急的我慢慢在广绣的一针一线中沉下心来,学会了专注,懂得了坚持。

之后,我每天都会花上一两个小时去练习广绣。技艺上,虽然没有一步冲天,却也在不断进步,即使每次都练得眼昏头涨,手指酸痛。但当我看到自己的刺绣作品时,总会感到非常自豪。一年多后,在一场比赛上,我用针线赋予绸缎鲜艳的颜色,将自己的青春热情倾注其中,让作品变得生机勃勃起来,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广绣,甚至有像我这般沉迷其中,立志将其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它生生不息,即使时代发展迅速,它始终如门前的荷花那般高洁淡雅。一代又一代人,守着前人留下来的针线,缝缝补补,在四季更替里缓缓编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一针一线展现出岭南绣品之美。我愿用青春传承广绣,以绣修身,以艺入道,用心感悟前辈们的工匠精神。

指导老师:罗英汉

猜你喜欢
广绣绸缎针线
亲近广绣大师,体会广绣艺术
梁晓曼:为古老技艺镀上日常之美,做年轻人喜爱的非遗产品
基于IP形象的广绣非遗传播
岭南地区广绣工艺的传承及保护
河岸的花
天衣本非针线为巴别塔亦难通天
丝柔尽现
绸缎是微凉的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母亲手中的针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