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创新创业学院的结构定位与功能实现

2024-05-14 09:20:40万是明闫俊
职业技术教育 2024年9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结构

万是明 闫俊

作者简介

万是明(1969- ),男,开封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开封,475004);闫俊(1978- ),女,开封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

基金项目

2023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生态创新驱动下河南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研究”(23A880024),主持人:万是明;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职业教育赋能河南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路径研究”(24B630016),主持人:闫俊

摘 要 依据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创新创业学院作为高职院校内部的一个基层组织结构,兼具二级学院和行政管理部门的双重结构身份,兼具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管理的双重基本功能。创新创业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创新创业培训、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创新创业管理功能主要表现为整体规划和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统筹管理和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组织创新创业竞赛和孵化管理创新创业项目。为实现双重基本功能,应积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和管理的结构架构,全面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链。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学院;结构;功能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4)09-0047-06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是分析教育组织结构、功能和行为的重要理论,有助于深入研究教育组织的结构现象、问题和本质。依据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创新创业学院作为高职院校组织结构中的一员,具有结构赋予的特定功能,是承担特定功能的基层组织结构。高职院校为什么赋予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管理双重基本功能?如何厘清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管理双重基本功能?采取哪些策略能更好地实现创新创业学院的双重基本功能?对这些关键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有益于明晰高职创新创业学院的结构定位和功能定位,发挥高职创新创业学院的教育和管理功能,促进高职创新創业学院的高质量建设。

一、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及其对高职创新创业学院的影响

结构功能主义是指侧重对社会系统的制度性结构进行功能分析的社会学理论,主张用功能分析方法认识和说明社会体系和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其主要代表人物为美国的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等。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社会是由在功能上满足整体需要从而维持社会稳定的各部分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社会生活之所以能维持下去,是因为社会找到了一种手段(结构)去满足人类的需要(功能)[1]。

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视角,创新创业学院作为高职院校内部的一个组织结构,需要具备“适应”“目标”“整合”“潜在模式维持”四个功能性条件。其中,“适应”即要求创新创业学院适应党和国家政治系统、经济系统和产业结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目标”要求创新创业学院具有一定的价值指向,即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整合”要求创新创业学院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时进行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重组和优化,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创新创业管理资源体系;“潜在模式维持”是指将外部应然指向内化为创新创业学院建设中,相关参与主体保持一致的价值和规范心理状态。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高职创新创业学院高质量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分析框架,对于研究高职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发展和运行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有助于分析高职创新创业学院的功能定位、功能体系和结构化实现策略。高职创新创业学院得到当前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高职院校管理层的高度重视,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加快了组建、重组创新创业学院的步伐。作为高职院校的一个基层组织结构,国家、社会和高职院校赋予创新创业学院重要的功能。高职创新创业学院应以实现基本功能为使命,实现相关参与主体“共同在场”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创新创业学院基本功能的实现。

二、高职创新创业学院的结构定位

高职院校是依法成立的事业单位,其内部结构可以分为行政性组织和非行政性组织两部分,行政性组织具有行政功能,非行政性组织具有学术功能。行政性组织如校长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科研处、教代会等,主要具有对外联系、对内协调等行政功能,负责某一行政业务的规划、组织、实施、督导等管理工作,如教务处负责教学管理工作。非行政性组织如教学学院、科研院所、实验室等,主要具有承担思想教育、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实验教学等学术功能。行政功能和学术功能缺一不可,共同作用于高职院校的治理。

功能作为结构的体现,其释放取决于相应结构的支撑[2]。学校对某一结构的定位不一,往往意味着赋予该结构的功能不一。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学院的建设工作,赋予创新创业学院重要的功能。那么,创新创业学院是属于行政性组织结构,或是非行政性组织结构,或是兼有行政功能和学术功能的综合性组织结构?笔者随机查阅了5所高职创新创业学院组织官网,进行整理和分析。

一是吉林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学院分类为学校行政部门,基本功能定位于创新创业统筹管理、教育与服务。其功能主要包括:负责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创新创业大赛组织与管理、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与管理、创新创业项目培育与孵化等工作,构建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开展新型项目化教学,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是湖北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学院分类为学校教学单位,基本功能定位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管理。其功能主要包括:负责统筹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具体负责完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拟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规划;负责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组织课程开发、教材编写、课程安排和教学活动管理;负责校内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和校外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建设与管理;负责校内外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运营和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和开展国家、省、市及学校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遴选、培育、孵化和管理工作。

三是河南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学院分类为学校行政部门,基本功能定位于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其功能主要包括: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整体规划与设计;校企创新创业资源整合与对接;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实习基地的拓展、建设;校外创新创业专家聘任、联络与管理等;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的落实;大学生创业文化活动的开展、交流与宣传的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组织实施;校内部门、学院协调等。

四是江苏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学院分类为学校教学单位,基本功能定位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管理。其功能主要包括:负责统筹协调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负责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与教学;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管理;负责国家级创新创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负责该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负责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

五是湖南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学院分类为学校教学实践单位,基本功能定位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和管理。其功能主要为:深入推进“文化引领、精英带动、平台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双创课程教育体系为主线,以文化园和创业园平台承担创业文化与创业实践功能为支撑,以校企合作共建的创新创业基地为辅助,全面深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根据以上5所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学院结构定位的分析,虽然创新创业学院在高职院校相对分类为不同部门,承担不同功能,但整体而言,创新创业教育功能和管理功能都是创新创业学院的基本功能,创新创业学院在学校组织结构中的优势在于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教学学院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代表学校统筹管理学校创新创业资源。因此,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视角分析,创新创业学院是一种兼具二级学院和行政管理部门双重结构身份的基层组织结构,是一种兼具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管理双重基本功能的基层组织结构。

三、高职创新创业学院的双重基本功能

创新创业学院是集创新创业管理与服务功能、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与研究功能于一体的组织结构,具有固定的组织团队、专业的工作人员和独特的运行机制,是高职院校统筹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综合性结构平台。

(一)高職创新创业学院具有创新创业教育功能

高职创新创业学院是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教学学院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平台,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全面系统地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创新创业培训、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等活动。

一是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教学学院实施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创新创业课程是传授创新创业基本理论和知识的课程,对全体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创新创业素质养成具有基础性作用。系统、规范、本土化、体系化的创新创业课程是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依托,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应包括理念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等创新理论及创业实践流程、创业商机寻找、创业模式创建、创业资源获取和创业计划书撰写等创业理论。高职院校应分年级、分专业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必修课或选修课,教学实施应保障一定课时数。如,一年级可开设创新创业素质和意识等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二年级可开设商业计划书、企业财务分析、团队管理、商务谈判、企业盈利模式、校企合作共建创业小班等创新创业方法与能力菜单式选修课程,学生可以选修一定的课时和学分;三年级可开设创新创业实践与孵化、就业指导等必修课程,学生根据创业需求或就业需求分别学习相应课程。

二是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教学学院实施创新创业培训。创新创业培训具有短期性、针对性和项目型等特征,能够满足学生即学即用、问题解决的创业需求。高职院校应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沙龙交流、“企业坐诊”、一对一指导等创新创业培训活动。每一次培训活动应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培训主题,在调研学生创新创业现实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比较明晰的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培训也应分层次、分类型、分时段进行,充分照顾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创业阶段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是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教学学院实施创新创业实践。高职院校在引导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理论的基础上应加强创新创业实践的力度,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组织的企业见习实习、顶岗实习、学生创业孵化园与创业科技园现场实践教学等活动,有助于学生将创新创业理论和鲜活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市场规律和市场运行的认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创业技能。

四是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教学学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创新创业学院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人力、智力信息等资源,以跨学科、全方位思维,系统研究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建立学校创新创业资料库,收集国内外创新创业政策、制度、信息和经验,组织编写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手册和创新创业教育教材,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前沿、经典的教学案例和丰富、系统的教学资源[3];还可以立足学校和区域发展,组织或参加相关学术活动,把握学术前沿动态,收集分析第一手信息资料,为学校决策提供战略咨询和信息支持。

(二)高职创新创业学院具有创新创业管理功能

创新创业学院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二级教学学院,它不仅是具有创新创业教育功能的学院,而且是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功能的行政管理部门。创新创业学院受学校委托,拥有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功能,负责整体规划和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统筹管理和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组织创新创业竞赛,负责孵化管理创新创业项目。

一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实施需要高职院校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是改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上水平的重要基础。创新创业学院只有制定出符合学校发展实际、学生发展愿望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制度、规划和方案,才能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健康发展。创新创业学院受学校委托,具有承担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职责,组织师生学习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精神,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科学研究,制订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制订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设计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方案,组织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和管理工作,组织开展校内外创新创业活动的功能。

二是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统筹管理和整合。丰富的课程、教学、实践和教师资源是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对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开发、建设、分配和使用进行统筹管理,有利于发挥创新创业资源的教育效能,避免资源浪费、重复投入和无效投入。创新创业学院教育资源有限,因而工作的重心应放在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实践和教师资源的协调、统筹和整合等方面,放在协调政府管理部门、二级教学学院、学校职能管理部门和行业企业的关系等方面,发挥各类创新创业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创新创业学院具有整合全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完善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链,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导师队伍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协调二级教学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加强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的沟通和联系的功能。

三是创业竞赛组织。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是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竞赛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的重要形式,具有宣传教育功能、选优功能、示范功能和文化营造功能,能够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积极作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中,各级政府、妇联、团委、科技管理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单位开展包括创新创业计划大赛、互联网创业大赛、创新创业模拟大赛、专业技能比赛、综合业务技能比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比赛等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创新创业学院具有动员、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创业大赛、省级和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和创业大赛,进行创新训练和创业实践的功能。

四是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管理。加强孵化管理是引导创新创业项目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升创新创业项目成功率。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引导更多学生拥有创业经历,是创新创业项目酝酿、发起、组织和实施的基本动机。经过筛选的创新创业项目进入孵化中心,孵化中心为之提供包括办公场地、生产运作、融资贷款、开业指导、技术开发、资源对接、品牌拓展、效果评估、跟踪指导等系统的孵化管理与服务。导师团队结构应科学合理,创业导师团队、创业家团队、技术导师团队、天使投资人团队和第三方服务团队应各占一定比例,分别承担创业指导、创业示范、创业技术顾问、创业资金投资以及创业政策、法律、财务、物流、市场推广等第三方服务。

四、高职创新创业学院基本功能的有效实现策略

(一)积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和管理结构架构

科学的结构架构是创新创业教育和管理机构运行的前提,界定创新创业学院的工作职责、发挥创新创业学院的组织协调作用和加强创新创业学院基本条件建设是高职创新创业学院建设的重要基础。

一是明确创新创业学院的工作职责范围。创新创业学院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决定其在学校结构体系中的位置,创新创业学院是学校结构体系中重要的、相对独立的一个组织结构,其在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管理方面的主体责任、主导责任、组织责任、协调责任和评估责任不能缺失,统筹协调职能、资源整合职能、平台服务职能、项目孵化职能和绩效评价职能也不能缺失。尽管创新创业学院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采取二级学院型、合作办学型、独立学院型和管理机构型等不同的结构形式[4],但都需要明确创新创业学院在学校结构体系和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定位,实行归口管理体制机制,避免因结构架构设计缺失而出现被架空、被搁置、名存实亡等现象。

二是发挥创新创业学院的结构协调作用。创新创业学院应理顺创新创业学院内部管理关系,并动员、组织和协调教学单位、教辅单位、科研单位、管理单位以及合作行业企业等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各类创新创业教育主体的协同作用。同时,高职院校应界定好创新创业学院与其他管理部门、教学院系、教辅单位、直属单位和学生团体等部门的职能分工,避免出现扯皮、推诿、争权争利等现象。创新创业学院和二级教学学院和职能管理部门应建立协同沟通工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专题研究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协同做好创新创业教育规划设计、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学生咨询和评估评价等工作。

三是加强创新创业学院基础条件建设。高职院校应加大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采取新建、改建、扩建等措施,提供数量充足、设施齐备的教育空间和活动场地。创新创业学院应设置教育教学区、交流推介区、体验孵化区、教学实训区、创客广场、研究區等功能相对独立的活动场域,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成果宣传、项目展示与路演、项目孵化、创业实训、创业研究与咨询、创客经验交流等服务[5]。高职院校应完善创新创业学院结构建设,配备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教育和管理人员。

(二)全面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资源是创新创业学院的基本要素,丰富的课程资源、实践资源和导师资源是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重要支撑。

一是统筹开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创新创业知识具有交叉性和复杂性,跨学科、跨专业融合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课程内容应与多学科内容、企业技术研发等进行融合,形成从低阶到高阶的课程系列组合。高职创新创业学院组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既要关注市场经济、工商管理、金融与融资、会计、市场营销等学科理论在创新创业中的应用,又要关注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学科优势,引导学生在发挥专业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创造具有市场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高职创新创业学院组织校内外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形式应多元多样,包括校本课程、共建课程、社会开放课程和网络共享课程。

二是加强创新创业实践资源共建共享。高职创新创业学院应积极开发众创空间、科技园、实训基地和校企共建实践基地等创新创业“练兵沙场”,保障学生充足的观摩、见习实习、顶岗实践、创业实践与训练等机会。创业实践资源建设应避免低端创业活动建设思路,坚持专业型高端创业活动建设原则,发挥学校专业、人才和管理优势,提供场地、资金、智力等创业支持,增强创业项目的市场竞争力。校内专业实训室应向符合条件的学生创客和创业团队开放,并与学校创业园区、社区创业平台等对接,共同打造创业教育区、创业孵化区、成长型企业区和综合服务平台。

三是加强导师资源建设和统筹使用。高职创新创业学院应组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团队。充分利用、整合和优化校内现有的人才资源,聘请具有创新创业经历的“双师型”教师作为学生的创业导师。鼓励年轻教师利用自身的专长进行兼职创业或停薪创业,鼓励具有创业梦想的师生一起创业。从校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风险投资行业等领域聘请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人才作为学生的校外创业导师,给学生分享经验与提供指导。为提升导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可采取创业专项培训计划、教师企业锻炼计划、创新项目培育工程、师徒传承工程等教师培养培训形式。创业导师的职责在于激发学生的创业理想、提供咨询辅导和指导创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学院应为学生配置一定数量的创业导师,实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符合学生创新创业需要的导师制。

(三)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创新

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教育模式更加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因此要注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是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创业课堂教学应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培育学生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引导学生将自身价值实现融入社会贡献中。首先,创新创业课堂教学应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利用专业优势进行创新创业,发掘具有学生特色的创新创业项目。其次,创新创业课堂教学应采用讨论、交流、启发等方法带动学生参与,灵活使用案例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再次,创新创业课堂教学应积极推进游戏、项目、案例、微课和团队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打造游戏融合、项目融合、案例融合、微课融合和团队融合的新教学方式方法[6],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7]。最后,创新创业课堂教学应改进教学评价机制,以实际应用能力为考核标准,注重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考核,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多元化展示成果的奖励机制。

二是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目前,一些学生的社会敏感度不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创业形势却缺乏“未雨绸缪”的创新创业准备。高职创新创业学院组织创新创业教育应加强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危机和面临的挑战,为了更好的发展及早进行创新创业心理准备、技能准备和能力准备。高职院校应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创业性别印象,加大对女性创业的宣传,鼓励女生改变创业观念,给予女生足够的创业支持和辅导。

三是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行为的指导和后续管理。全方位、全过程的科学指导是促进创业项目走向市场、创业意向转化为创业行动的重要措施。在校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是高职院校存在的共性问题,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资金、技术和管理而可能导致创业失败,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指导和跟踪管理。创新创业学院应引导学生将创业项目选择与自身专业优势相结合,增加创业项目的技术含量,从而减少创业项目的可复制性,在激烈的创业市场中增强竞争力。创新创业学院应为每个创新创业项目配备责任导师或导师团队,对项目的酝酿、发起、组织、实施和评价等进行全程指导,负责对项目和学生在创业活动中遇到的场地、资金、技术、工商、稅务、市场营销等问题进行沟通与协调,负责对毕业生及其就业创业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基于创业动机类型理论,学生创客的创业动机,有生存型创客、主动型创客和创意型创客等不同类型,导师应采取帮扶型教育、指导型教育和鼓励型教育等不同指导模式[8]。

(四)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链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主体多、内容广、环节多、影响因素多,高职院校应逐步建立健全满足创新创业需要的教育生态链条。

一是引导学生树立市场意识,建立教育与市场之间的链接。市场是创新创业的风向标,基于对市场的调研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是创新创业成功的关键。创业成功不仅需要有契合市场的创业项目,而且需要具有市场经验的创业个人和创业团队。高职院校应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增强自主创业理念的认识,增强市场经济、财务管理、资本运作、市场营销、商务谈判、质量控制、品牌建设等创业管理意识,增强创业情感、创业进取心、挫折承受力、团队合作等创业心理品质。

二是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价值的发挥,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链接。不同于二级教学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是介于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新型教育组织。只有打破高职院校和企业的隔阂、学生创业者和社会创业者的隔阂、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实战平台的隔阂,才能实现创新创业资源的有效对接和充分整合。应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共建多元支持、同轴驱动、互利共赢的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合作平台和协同育人机制。为弥补校内创新创业资源不足,高职院校应采取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学院、共建创新创业资源、共同管理创新创业项目、协同合作育人等方式,充分利用企业的教育、师资、项目、技术、管理、信息、资金等优势。合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或“学校主导,企业配合”或“企业主导,学校支持”或“创新创业管理董事会/理事会”的方式。

三是改革运营机制,建立特色化运行链条。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创新创业学院不能复制照搬二级教学学院或职能管理机构的运营机制,应因地因校制宜,探索出“相对最优运行链条”。如,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实施分层推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面向一年级全体学生开展创业通识教育,面向具有创业意愿和创业项目的二年级学生开展创业技能教育,面向符合YBC(中国青年创业计划)标准的三年级学生开展创业实战训练,使学生“带着项目入学,带着企业毕业”[9]。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建立健全创新创业“三进三结合”教育体系,即“就业知识进课堂,创业方案进大赛,创业实践进社会”,“创业教育与专业相结合、创业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创业教育与规划相结合”[10]。

參 考 文 献

[1]邓伟志.社会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69.

[2]吕童.网格化治理结构优化路径探讨——以结构功能主义为视角[J].北京社会科学,2021(4):106-115.

[3]林丹萍,董海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功能定位和发展路径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5):24-27.

[4]李从国.高校创新创业学院建设问题探析[J].河南教育(高教),2020(5):52-55.

[5]王涛,严光玉.共生型创业生态交互式创业孵化——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探索[J].四川劳动保障,2013(7):20-21.

[6]张炜平.地方农业院校创新创业学院发展的思考——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123-126.

[7]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EB/OL].(2021-09-21)[2024-01-20].htm.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0/12/content_5642037.htm.

[8]尹扬扬.众创空间单元的构建研究——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大厦为例[D].合肥:安徽工业大学,2020.

[9]王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以成都创业学院为例[J].教育与职业,2015(2):53-56.

[10]于佳乐.三进三结合模式助推双创教育发展——访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干甜[J].经济,2016(31):78-79.

Structure Location and Function Realization of Schoo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 Shiming, Yan Jun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functionalism, as a grass-root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schoo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has the dual structural identity of the secondary college and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as well as the dual basic function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The func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mainly to carry ou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 teach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search and other activities in conjunction with relevant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secondary colleges. The function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management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overal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verall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sources, organiz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s, incub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oject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dual basic functions, we should actively improve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fully integrate the resources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vigorously promote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 and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chai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chool; structure; function

Author  Wan Shiming, professor of Kaifeng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 Yan Ju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Kaifeng University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哲学评论(2021年2期)2021-08-22 01:53:34
论结构
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4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1:54:10
论《日出》的结构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职教论坛(2016年24期)2016-11-14 08:45:16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12:50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浅论我国高等专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