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玲,魏晓莉
(1.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白银 730900;2.甘肃省白银市妇幼保健院,甘肃 白银 730900)
小儿咳嗽是临床门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咳嗽症状属于防御性反射运动的一种,对病灶内的分泌物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与机体保护反射密切相关,对异物的吸入具有阻止作用。目前临床常根据患儿的症状实施对症治疗措施,并给予抗生素等药物缓解其炎症,但临床效果不佳,预后较差。患儿的依从性相对较差,也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需给予一定的护理措施辅助治疗。常规的护理方案主要包括对患儿进行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症状体征监测等措施,以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认知度和配合度,进而使临床治疗顺利进行。
中医认为,痰热壅肺证是一种实热证,病因主要在于热毒胶着、痰液淤积、外邪犯肺等,临床治疗应以宣肺止咳、清热化痰为主[1]。中药穴位贴敷通过将药物经过皮肤渗入,缓慢释放药力,发挥化痰散结、温阳利气、疏通经络的效果[2]。振动排痰主要借助于振动排痰机将分泌物振落,排出痰液,进而缓解患儿症状[3]。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振动排痰治疗小儿咳嗽痰热壅肺证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咳嗽病痰热壅肺证患儿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女35 例,男45 例;病程1~7 d,平均(4.18±0.49)d;年龄2~7岁,平均(4.35±0.72)岁。观察组女34例,男46例;病程1~8 d,平均(4.11±0.53)d;年龄1~8岁,平均(4.28±0.78)岁。两组患儿性别、病程、年龄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相关伦理要求[4]。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儿科学》中小儿咳嗽的诊断标准制定:症状为咳嗽,痰黏稠不易咳出并以晨起为重,伴或不伴流涕、发热、头痛等;体征为肺部听诊正常或呼吸音粗,有时可于肺底部闻及散在干性或湿性啰音;胸部X 线检查显示阴性或仅见双肺纹理增粗,或呈条索状改变[5]。
(2)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1版)》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制定:以咳嗽气息粗促、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为主症;以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黏为次症;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1]。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经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有升高趋势者;心、肝、肾功能均无异常者;患儿及家属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近2周内接受过其他相关治疗者;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
2.1 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主要内容如下:对患儿症状、体征进行严密监测,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给予对症护理措施,缓解患儿的症状、体征;治疗期间给予用药和治疗指导,保证用药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对患儿的生活、饮食等进行指导,尽量食用半流质食物或流质食物,注意营养搭配,注意饮水量,保证呼吸道的湿度;向患儿家属讲解疾病及治疗等相关知识,提高其认知度和配合度;可嘱患儿家属为患儿播放动画片、动听的音乐或给予其喜欢的玩具等,以缓解患儿的恐惧情绪,使其能主动配合治疗,保证治疗方案的顺利开展,进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2 治疗方法
(1)对照组 在护理基础上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海南三叶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40277,规格:1.5 g),剂量为20 mg/(kg·d),每日3次。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温度18~20 ℃,湿度60%左右),注意保暖并采用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饮温开水。
(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与振动排痰治疗。①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贴敷药物由桑白皮、麻黄、细辛、芥子各15 g组成,由医院中医科制作,取黄豆大小药物贴敷于大椎、肾俞、天突、定喘、肺俞、膻中、脾俞等穴位,每次贴敷10 h,每日1次。穴位贴敷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皮肤的变化情况,出现发红、过敏等症状须立即停止贴敷或调整贴敷用量及时间。②振动排痰治疗。嘱患儿取合适体位,采用振动排痰机(大连同创君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辽械注准20192090060,型号:TC-818)进行叩击,依据由内到外、由下到上的顺序,在患儿胸部、侧胸、脊柱等部位进行叩击,每次10 min,每日2次。
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周并观察至出院。
3.1 观察指标 ①参照《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1版)》[1]评估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包括食欲减退、大便干燥、小便短赤、发热、咳痰、咳嗽,根据严重程度评为0~5分,得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②详细记录和比较两组患儿痰壅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③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多参数监护仪(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52071048,型号:M800)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武汉清易云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鄂械注准20222073963,型号:LFD-168T)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呼吸频率和呼吸比。④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儿5 m L空腹静脉血,待其凝固后离心、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白细胞介素-6(IL-6)、γ 干扰素(INF-γ)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降钙素原(PCT)水平。
3.2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评估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率>95%评为治愈;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率为70%~95%,临床症状显著缓解评为显效;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率为30%~69%,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评为有效;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率<30%,临床症状无改善评为无效。比较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时,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72.50%,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咳嗽病痰热壅肺证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食欲减退、大便干燥、小便短赤、发热、咳痰、咳嗽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食欲减退、大便干燥、小便短赤、发热、咳痰、咳嗽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咳嗽病痰热壅肺证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咳嗽病痰热壅肺证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例数时间 食欲减退积分大便干燥积分 小便短赤积分观察组80 治疗前2.32±0.45 2.47±0.55 2.59±0.62治疗后0.36±0.12△▲0.41±0.19△▲0.66±0.14△▲对照组80 治疗前2.25±0.42 2.44±0.58 2.57±0.66治疗后1.07±0.19△ 1.15±0.23△ 1.28±0.37△组别例数时间发热积分咳痰积分咳嗽积分观察组80 治疗前2.42±0.58 3.42±0.86 3.57±1.13治疗后0.58±0.15△▲1.16±0.32△▲1.11±0.34△▲对照组80 治疗前2.45±0.54 3.36±0.82 3.52±1.06治疗后1.37±0.49△ 1.75±0.53△ 1.82±0.67△
(3)痰壅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痰壅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咳嗽病痰热壅肺证患儿痰壅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d,±s)
表3 两组咳嗽病痰热壅肺证患儿痰壅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d,±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例数痰壅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观察组 80 6.23±1.61▲7.42±1.88▲对照组 80 8.76±1.96 11.85±1.94组别例数 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 80 5.11±1.37▲6.89±1.53▲对照组 80 7.69±1.76 12.08±1.89
(4)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呼吸比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呼吸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呼吸比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呼吸频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咳嗽病痰热壅肺证患儿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呼吸比比较(±s)
表4 两组咳嗽病痰热壅肺证患儿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呼吸比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例数时间 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次/min)呼吸比观察组80治疗前87.52±3.35 33.47±6.55 0.43±0.13治疗后97.51±2.57△▲21.66±5.52△▲0.68±0.27△▲对照组80治疗前87.68±3.44 33.34±6.62 0.41±0.16治疗后91.78±2.39△24.25±5.43△ 0.56±0.22△
(5)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IL-6、PCT、INF-γ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6、PCT、INF-γ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咳嗽病痰热壅肺证患儿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5 两组咳嗽病痰热壅肺证患儿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注:1.IL-6,白细胞介素-6;PCT,降钙素原;INF-γ,γ 干扰素。2.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例数时间 IL-6水平(μg/L)PCT 水平(ng/m L)INF-γ水平(ng/L)观察组80 治疗前25.52±5.35 4.17±1.06 27.69±6.33治疗后 5.91±1.57△▲0.86±0.32△▲15.38±2.67△▲对照组80 治疗前25.46±5.29 4.14±1.02 27.71±6.26治疗后14.28±2.59△1.35±0.45△ 19.26±2.74△
小儿咳嗽的症状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改善,可能使症状持续性加重,发展为慢性咳嗽,对患儿的呼吸道及呼吸系统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依从性较差,需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并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和配合度,辅助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与嗜酸性粒细胞的T 淋巴细胞、肥大细胞等引起的气道慢性炎性反应,炎症细胞介质引起的变态反应,辅助性T 细胞(Th)1、Th2导致的免疫抑制等存在一定关系,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气道出现可逆性的阻塞,进而加重临床症状,目前临床常采用抗炎、祛痰、止咳等对症治疗,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抗生素滥用情况,产生的不良反应易对患儿的身体功能造成影响[7-8]。
中医认为,小儿肺气虚弱、腠理不密,若外感风邪,邪气侵袭肺卫,肺气被束,宣肃不足,津液停滞,或外邪入里,使肺内宿饮动之,气道阻塞,肺气不畅,均可使肺失宣降,引发气促、痰壅、咳嗽等症状。穴位贴敷疗法注重治疗的针对性和整体性,通过将药物贴敷于体表,使其有效成分渗入体内发挥作用。中药贴敷药物中桑白皮泻肺平喘,麻黄疏散风寒,细辛温肺化饮、祛风散寒,芥子温中散寒、利气豁痰。梅玉霞等[9]研究发现,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咳嗽病患儿,可改善患儿机体免疫炎性反应,调节其肺功能,进而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提升治疗效果,证实穴位贴敷治疗咳嗽病痰热壅肺证患儿的可行性。贴敷穴位中,大椎属督脉,可调理气血,通过振奋阳气达到抵御外邪、清热解毒的目的,对头痛、感冒、咳嗽等疾病均有一定治疗效果;肾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可疏通经络,外散肾脏之热;天突为任脉与阴维脉交会穴,可止咳消痰、宣通肺气、清利咽喉;定喘为经外奇穴,可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平喘;肺俞归属足太阳膀胱经,可宣肺止咳;膻中属任脉,为八会穴之气会,可止咳平喘;脾俞归于足太阳膀胱经,可健脾利湿。诸药及穴位合奏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止咳祛痰之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表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振动排痰治疗小儿咳嗽痰热壅肺证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快速恢复,与何丽飞等[10]研究结果一致。
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呼吸比是评估肺功能换气和通气功能的常用指标,可反映咳嗽病患儿气道阻塞症状的改善情况。小儿咳嗽的发病和病情进展与炎性反应密切相关,IL-6、PCT、INF-γ是临床评估炎性反应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IL-6、PCT、INF-γ水平及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呼吸比高于对照组,表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振动排痰治疗小儿咳嗽痰热壅肺证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
常规护理通过对患儿及其家属实施一定的干预措施,可提高患儿配合度,提升治疗依从性,并对患儿的饮食、生活等进行指导,保证患儿摄入充足的营养,促进患儿身体快速恢复。振动排痰机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调整相应的振动频率,借助叩击将气道内的分泌物振落,以促进痰液的排出和患儿呼吸系统的恢复,缓解患儿症状,提高临床疗效[11]。
综上所述,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振动排痰治疗小儿咳嗽痰热壅肺证可缩短患儿症状改善时间,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快速恢复。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中药穴位贴敷、振动排痰及敏感抗生素联合起来针对小儿咳嗽痰热壅肺证进行治疗,即将中医外治、西医治疗及排痰机器物理方式联合起来,为临床小儿咳嗽痰热壅肺证的中西医联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