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学习任务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2024-05-13 06:30王火炬
新教师 2024年3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深度学习设计

王火炬

本文系2022年度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协同创新”专项课题“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高品质学习设计研究”(课题编号:FJXCZX22-276)的研究成果。

【摘 要】学习任务的质量和实施,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和效度。任务设计既要驱动探究知识表象,也要引领揭示数学本质;既要驱动研究数学内涵,也要引领感悟现实意义;既要驱动获取新的知识,也要引领搭建知识结构;既要驱动抽象思考,也要引领多元探索。

【关键词】深度学习 学习任务 设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推出之后,催生了不少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其中任务驱动式课堂成为不少教师积极探讨的课题。要使任务驱动式课堂達到良好的教学成效,并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任务的设计则显得尤其重要。一般来说,一节数学课中往往需要数个核心学习任务构建学习任务群,主要以学习任务单的方式呈现。这些核心学习任务是学生知识学习的重要支架,引领学生探讨和解决核心问题,破解知识的重点、难点,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多元感知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形成新的认知,发展核心素养。因此,学习任务的设计质量和水平,以及学习任务的实施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深度和学习效率,也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那么,学习任务的设计要注意些什么呢?怎样才能更好地促发学生的深度学习呢?除了众所周知的现实性、挑战性和体验性之外,还有哪些具体的要求?笔者结合具体的实践探索,提出如下几点看法。

一、探究知识表象,揭示数学本质

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体察知识的表象,更要让学生深切地体会数学知识的本质,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习得知识。学习任务的设计必须着眼于学生既能收获知识表象,又能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这样的学习任务才能彰显挑战性,从而达到更好地促发学生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的目的。

以人教版五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不少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不能像长方形那样用邻边(长和宽)相乘感到困惑,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的关系没有深刻理解。因而,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学习探究任务:(1)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大部分同学都用刚才推导出的计算方法。但还有几个同学,直接用“邻边×邻边”求出面积,你觉得这样做对吗?(2)现在给你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不能借助它具体说明这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合理?这样的学习任务设计是基于前面引导学生推导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的补充和拓展,能够让学生进一步认知和感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同时引领学生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促进深度学习。

二、探寻数学内涵,感悟数学的现实意义

任何的数学知识都有其本身的数学内涵,也有其现实意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带领学生学习领会数学所具有的知识内涵,而应站在现实生活的广阔视角中引领学生思考和感悟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因而学习任务的设计必须能够二者兼顾,数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展现出其价值,以此促发学生深度学习。

以人教版六上“百分数(一)”为例,百分数是统计学中的基础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在百分数的教学中,既要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数学内涵,更要让学生理解百分数在具体情境中的现实意义。教学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学习任务:(1)一件衣服的含棉量是88%,你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说一说88%表示的含义吗?并说说你的感受。(2)牛肉中的蛋白质含量大约占20%,陆地面积大约占地球面积的29%,我校学生今年的近视人数是去年的123%。这三个百分数,分别表示什么含义?你又有什么感受?(3)对比(1)(2)小题中的四个百分数,思考它们所表示的含义,你能归纳出什么是百分数吗?了解了这些百分数,你有什么新感受?三个层次的学习任务稍具挑战性,让学生探究其中的含义,旨在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百分数的概念与意义;引导学生说感受、讲感觉,促使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感悟百分数的现实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补充学习材料或拓展引导,使学习任务更加清晰、有层次,也让学生更深入地体悟数学知识层面与现实层面的意义。

三、获取新知识,搭建知识结构

在数学新授课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多种感官参与下获得新的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及时对学到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进行结构化建构,特别是寻找各种知识、方法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统、方法系统,以此深化学生对知识、方法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以人教版六上“位置与方向(二)”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出示学习任务:如图1所示,今天我们研究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与五年级时研究的用数对确定位置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教师组织小组讨论,通过班内小组汇报,整合前后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构建与“位置”相关的知识网络 ,让学生深刻了解相关知识点:二者表面上看是通过两个数据确定位置,实际上都是通过两条线相交的交叉点来确定相应物体的位置,不同的是一个借助列数和行数来确定位置,一个是借助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通过类似学习任务的设计,引导学生经历分析、比较、归纳的过程,深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促发抽象思考,引领多元探索

数学教学不能简单地引领学生进行抽象的数学学习,必须从现实化的学习情境入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充分体验和感知。学习任务的设计除了要能引发学生数学抽象思考,也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现实,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引领学生展开多维度及多元化的研究、探索,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促进他们深度学习,发展核心素养。

以人数版六上“圆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学习任务,对该部分的知识进行层层展开:(1)想确定一个长方形的大小,最少需要几个数据?正方形呢?(2)请结合你们手中的几个圆形学具,想一想要确定圆的大小最少需要几个数据,这几个数据在哪里?可以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3)你发现了圆的半径(直径)、圆心有怎样的特点?试着用其中一个圆作为例子演示一下。这样的学习任务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认知基础之上,引发学生对圆的特征的思考,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这样的学习任务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展开多元体验,让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入手进行多元探索,更让学生经历从具象到表象再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总而言之,学习任务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探索新知、形成知识结构、发展数学素养的重要凭借,在具体的教学中,一定要精心设计好学习任务,让学习任务富有挑战性,让学习任务能引领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和方法建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宋晓颖)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深度学习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如何让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
科普学习任务在网络RPG游戏中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