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的“构成设计”课程思政CDIO-VKP教学改革研究

2024-05-12 12:32付林江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工科育人思政

肖 婵 付林江

(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1)

CDIO 是在2000 年起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组织经过四年探索研究得出的工程教育改革理念[1]。CDIO 分别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通过工程项目的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2]。CDIO 为培养高质量工程人才拟定了12 条检验标准,使其更具操作性。但学者李曼丽(2008)指出,CDIO 没有一个适合各专业教学的标准[3]。因此,不同的专业要根据自身条件和要求进行重新设计。在2008 年中国CDIO 工程教育模式研讨会上,专家学者普遍认为,CDIO 教育理念的核心要以工程设计为导向,以项目训练为载体[4],注重学习过程与工作岗位、工程项目的匹配度[5],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最终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意识以及工程实践能力。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7 年出台《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各高校开始了对新工科建设和人才的培养的探索与思考。杨宗仁(2019)认为,“新工科”人才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致力于培养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兼备的新型工程师[6]。这就要求“新工科”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技能,还应具备优良的品格德行。此外,新工科建设要求借鉴国际先进的工程教育经验,探索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7],而CDIO 作为较为前沿的国际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理念,对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整体框架。因此,尝试在“构成设计”教学中引入CDIO 工程教育理念,并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以价值观引导教师的知识传授和学生的能力培养。开展在“做中学”的项目式教学方式,形成以CDIO 为主导的本土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途径,为培养我国新工科人才打造有效的课程体系。

一、新工科背景下“构成设计”课程思政的难点

“构成设计”当前被广泛应用于高校现代设计教育,担负着培养设计师的创新思维、平面造型及空间塑造能力的功能。我国理工院校的建筑学、城乡规划、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均开设了相应课程,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造型要素的“点线面体”和色彩要素的“色相、明度、纯度”等设计语言,学生通过理性科学地分析,揭示不同形态的构成关系和组合规律,并按照美学法则和审美意识,结合材质的表现力重构新的形态[8]。但在传统教学上,教师多在概念解释上花时间,教学案例为能体现真实产品与课程的关系,课程训练单纯地表达课程内的某一概念。虽然学生的造型能力有了明显进步,但是设计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效果并不理想。可见,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已然不能适应国家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并导致“构成设计”类课程的功能并未真正显现。这种困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与后续专业课程关联性弱

“构成设计”作为各高校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奠基石。因此,不仅教学上要涵盖三大构成的基础知识和一般应用表现,还要设置必要的设计训练,确保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与后续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衔接。实际上,课程存在教学案例过多地表现概念的造型应用,缺少专业性的产品表现,学生不能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联系起来。例如,平面构成知识如何与景观设计关联,色彩构成如何应用在协调村落建筑风貌实际工作中,立体构成知识与空间营造的关系。因此,学生即使掌握了理论,在后续专业课程实践中也很难有效地利用到“构成设计”的基础知识。

(二)设计训练与市场需求脱节

设计训练是检验学生对课程掌握情况的一重要途径,需要学生对知识吸收消化,并能针对训练主体做到自主思考和分析、解决相关问题。但目前的设计训练更注重对学生表现设计能力,即有关知识点的图形设计,偏重形式感,却忽视了创新意识的培养。具体表现在平面构成教学关注平面图形的构思,色彩构成教学集中在色相的明度和纯度对比训练,立体构成停留在对纸张的简单切割来掌握相关知识[9]。导致涉及具体的产品设计时,学生往往无法将课程所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大多设计作品华而不实。

(三)部分工科院校存在“重工抑文”的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与学生参与行为、教学效果有较大影响。在工科院校的背景下,高校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构成设计”这类课程教学内容的抽象性,使得学生对此类课程的重视性不够。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参与感不强、重视度不够等状态。同时,“重工抑文”的教学氛围,也使得教师疏于对学生艺术审美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即更多强调理论性知识的掌握,缺少实践应用的锻炼,这将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的多面性

面对新工科建设的趋势,“构成设计”的育人元素既要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可见,单纯从艺术学科角度或工科专业角度选取课程育人元素都无法满足理工院校的“构成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CDIO-VKP教学模式助力“构成设计”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紧扣《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因此,在CDIO主导下的课程思政模式要从工程文化价值、工程知识、工程实践能力三个维度挖掘育人元素。结合“构成设计”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在相关专业领域的工程范围内挖掘人文故事,发现正确的工程伦理、优秀的做人品格;挖掘工程实践的运作阶段,从构思到设计再到建设,探寻应对工程问题的分析、设计/开发、解决能力;挖掘长时间在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工程文化,激发强烈的家国情怀、使命担当和职业道德。将CDIO 国际工程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思政,在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思政元素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以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带来的挑战。

三、“构成设计”课程思政中CDIO-VKP教学模式的搭建策略

(一)课程思政的VKP模式

以价值引领-专业知识-工程实践(Value-Knowledge-Practice,以下简称VKP)为主线,在CDIO工程教育理念(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的指导下,以专业知识、工程实践、价值引领三个层面构建三位一体犹如房屋基地般稳固的课程思政模式,即基于CDIO 的课程思政“VKP”模式(见图1)。

图1 基于CDIO的课程思政“VKP”模式

(二)教学内容

1.适当增加与相关专业特色内容,延续课程体系

为了确保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的连续性,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对三大构成理论的讲解,应更多思考如何将这门课程与后续的专业课程联系起来,从而增强课程体系的紧密性。以风景园林专业为例,在平面构成专题中,从景观平面布局入手,以景观元素的组成方式引出点线面的构成法则以及基本形式,使学生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的专业能力,尽早学以致用。

2.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市场接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教学中开展与专业相关的设计训练。首先,完成相应的知识讲解后切入专业实例,解释构成知识在实际运用时的规律或者技巧,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到实践的转换。其次,设置切合专业特色的设计训练,并模拟真实的市场需求情境,让学生运用构成原理和手法解决有关领域的问题,获得合理、具有创新意识的设计方案。如围绕色彩构成专题,教师布置三个方向的项目任务,分别是国风T 恤设计、明信片设计、书籍封面设计。通过实际设计项目的训练,引导学生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因素,并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而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有机融入学科育人元素,强化道德培育

始终明确“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真正做到“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0]。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要在充分掌握学科体系的基础上,梳理课程思政策略,找准切合专业性质和课程特点的育人元素,寻求“无痕”的育人方式,力求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借助线上学习工具,将有关视频置入课前的预热环节。例如,播放世界博览会中华馆的纪录片,为学生展现设计语言与文化符号的结合方式,引入立体构成的知识点,为学生树立空间概念。同时,通过自主查阅文献和剖析实例进行雕塑案例汇报,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对立体构成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地方文化魅力,树立文化自信。

(三)教学架构

在CDIO-VKP 课程思政模式下,本课程从人才培养方案、市场需求构思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从思政素材、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思政策略、教学活动等方面形成教学设计方案,并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实施;最后在总结、反思和改进中持续运行于课堂,如图2 所示。

图2 基于CDIO-VKP课程思政模式“构成设计”教学架构图

1.Conceive 构思

平面构成章节的课程目标是熟悉平面构成概念,利用平构知识实现图形元素的重组,更好地理解自然与艺术的关系,探索出复杂物象背后所蕴含的抽象规律,造就具有独特思想的设计作品。色彩构成的课程目标是熟悉色彩构成方法,利用色彩知识实现图形情感的赋予,鼓励学生挖掘设计作品的内涵性,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和创作观,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肌理的课程目标是熟悉肌理创作手法,利用平构和色构知识实现材料的二次加工,培养学生敢于探索,不畏困难的品格,激发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立体构成的课程目标是利用平构、色构和肌理知识实现对设计元素从三个维度分析,实现立体空间的营造,培养团结协作、友善互助品质和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2.Design 设计

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的授课方式,为学生提供多种教学活动,包括热点话题讨论、真实情景模拟、知识点竞答、设计任务训练等。同时,课程为了实现育人于无形的价值目标,根据课程版块内容精选思政素材,平面构成的思政素材有防疫海报设计、中国国旗设计纪录片,色彩构成的思政素材有中国京剧脸谱、北京冬奥会吉祥物设计纪录片,肌理的思政素材有贵州苗绣、北京水立方,立体构成的思政素材有贵州千户苗寨、知名城市雕塑方案等。此外,结合BOPPPS 的教学模式,让课程更好地实现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做中学与学中做,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3.Implement 实施

参照完整的BOPPPS 教学过程,在此模式中的课程思政具体做法如下:在导入(Bridge-in)中提取本土案例、热点事件、行业大师、新闻报道、资料数据等有关课程思政内容,结合各级目标(preassessment),使用线上教学工具完成前测(Objective)的投票、问卷、词云等活动,获取课程思政现状情况;根据不同章节的学习内容,采用多方法的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确保课程思政的“润物无声”,如热点话题讨论、真实情景模拟、知识点竞答、设计任务训练模拟等方式;结合线上教学工具完成后测(Post-assessment),检测课程思政效果,最终实现教学成果的巩固和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

4.Operate 运行

为了实现课程持续、有效地运行,教师从学生同行、督导、领导三个途径收集的课程反馈意见和评估结果,对课程建设有帮助的好建议、好方法运用到新的教学循环(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思政元素的提取或融入方式、作业布置等),并继续推动行之有效的课程环节,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其中过程性考核占50%,总结性考核占50%。过程性考核依据是学生参与课程学习全过程的情况,包括线上学习、项目效果、课堂表现和思政表现四个部分;总结性考核是以综合性设计项目为依据,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情况,在设计构思中培养创新能力,在设计创作中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在团队工作中培养友善互助品质,最终培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四、结束语

CDIO 工程教育理念为地方高校新工科专业提供了前沿教学改革思路。首先,深入解读新工科发展要求,以CDIO 理念构建CDI0-VKP 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其次,在价值引领-专业知识-工程实践的思政模式下,按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四步骤构建“构成设计”课程运转机制。最后,聚焦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以课程为载体,培养工程素养与人文素养兼备的新工科人才。

猜你喜欢
工科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