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东站战狼青年突击队:为千里奔赴的团聚全力出击

2024-05-12 21:20张惠清
中华儿女 2024年5期
关键词:思凡高翔东站

张惠清

2024年5月1日,河南郑州。

位于京广高铁和徐兰高铁十字交汇处的郑州东站,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原城市群“米”字形高铁的中心。“五一”小长假首日,郑州东站再次迎来客流高峰。在关键进站口、检票口、服务台、落客平台等关键场所,郑州东站战狼青年突击队队员们正积极为旅客提供问题咨询、重点帮扶、乘车引导、车流引导等服务,实现旅客有序、温馨出行。

自2019年成立以来,在郑州东站节假日大客流、抗击“7·20”特大暴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主战场上,总能看到战狼青年突击队积极奋战的身影。他们秉承着“不图名利、不怕辛苦、勇于奉献”的精神,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守护着南来北往旅客的出行安全,保障着一趟又一趟高铁列车的正点发出,曾获“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2021年春运立功竞赛先进集体”“中原铁道十大青年标兵集体”等荣誉。

战狼青年突击队以铁路人的职责与坚守,在每一个平凡而重要的工作岗位,践行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不断为铁路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上演着属于他们的青春故事。

“战狼出击,所向披靡!”

2019年7月5日,暑运第五天,中央气象台发布了高温预警。

面对高温天气,郑州站郑州东站客运车间助理工程师、郑州站兼职团委副书记高山做好充分准备,为来自四面八方的旅客保驾护航。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突发情况“从天而降”。因受市政施工影响,郑州东站中央空调中水供水管道破损,抢修施工预计需要24小时以上。在此期间,站区内部中央空调系统将无法正常使用。

由于事发突然,凌晨两点半,车站组织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当天一定要做好旅客的解释和安抚工作,想尽一切办法缓解室内高温。随后,在临时组建的12人工作微信群里,郑州东站青年职工收到了来自高山的消息。

“现发布紧急通知,为应对空调停机带来的影响,在站的干部职工,全员上岗,请前来支援!”

“我报名!”“我参加!”“我也来!”……

青年员工士气高昂,纷纷响应。

时间紧,任务重。面对突发情况,高山沉着冷静,细致地布置现场工作:一组人员负责准备矿泉水、毛巾、防暑降温用品;一组人员负责将商务候车室改为临时医疗救助站;一组人员负责将站内所有窗户和屏蔽门打开,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做好通风和换气。“其余的人和我一起将站外的冰块运到室内,防暑降温!”

有同事提出疑问:“高山,我刚从进站口进来,那可不是一点点冰块,那是从农贸市场拉来的7吨冰块呀,我们怎么运!”

“那就砸!把這些冰块敲开了、砸碎了分批运进来!”高山语气坚定。

由于现场工具有限,高山和同事们一组人搬冰、卸冰,另一组人破冰、砸冰。“人歇,工具不歇,在客流上来之前,一定要把这些冰块运到候车室内!”

短短两个小时,他们就把整整7吨重的冰块砸碎运到候车室。虽然那天骄阳似火,但是徒手搬运冰块时,还是能感受到刺骨的冰冷。很多同事汗如雨下,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手上都磨出了水泡。他们虽然都是“90后”“00后”,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反而还有人开玩笑地说:“我们这叫‘破冰行动!”

在高山和同事的努力下,炎热的候车厅内,旅客们感受到了这些冰块带来的别样清凉。当天下午4点,空调故障点修复,比预计时间提前9个小时。当天,郑州东站发送旅客9.9万人,各个工作环节井然有序。

高铁无小事。空调故障的郑州东站,得到了各大媒体和网友的肯定和认可。网友“愉悦心情”说:“虽然空调坏了,可是工作人员暖心一幕值得点赞!”

高山和参与此次“破冰行动”的小伙伴们有感而发:“东站就像咱们的家,旅客就像咱们的家人一样,当遇到急难险重任务的时候,我们还要像今天这样,冲在最前面!”他们组建了战狼青年突击队,由高山担任队长。

“如今,战狼青年突击队已经由最初的十几人壮大到200多人。只要在微信群内或者工作系统内收到‘战狼令,大家都积极响应,全力以赴,全员加班累计时长已超过5000个小时。”高山说,战狼青年突击队中有每天售出上千张车票的售票员,每天引领上万名旅客的客运员,每天奔波三四万步接发列车600余趟的值班员……他们一直保持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战狼精神,在每一个“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源源不断地贡献青春力量,为旅客的出行保驾护航。

就像电影《战狼》里演绎的那样:“战狼出没,攻无不克;战狼出击,所向披靡!”

“让回家之路变得更加温暖”

2021年7月20日16时左右,郑州市暴雨越来越大,半个小时内,郑州东站站区附近地面积水达40厘米左右。郑州市内公交、地铁相继暂停营运,道路积水严重,市内所有交通方式基本无法通行,大量旅客因极端天气选择在站内滞留。同时,郑州车站、郑州东站停运、晚点列车越来越多,站内改签退票窗口开始出现大量旅客排队。

郑州东站战狼青年突击队闻令而动,第一时间补强进站口、检票口、进出站通道以及服务台、退票窗口等关键环节力量。郑州东站客运值班员孙锦辉就是其中一员。

“当时,因暴雨天气,大量旅客滞留在东站。为了缓解旅客情绪,我们加强停运晚点列车宣传解释,组织停运列车旅客有序出站,并做好未停运列车旅客乘降引导、宣传提醒,避免因信息交错导致旅客漏乘、误乘。”孙锦辉说。

17时后,郑州雨势加剧,站台以及候车厅内开始出现积水,为了避免发生旅客触电等伤亡事故,郑州东站紧急切断应急照明以外旅客可以接触的其他电源,候车大厅不复平时的明亮,孙锦辉和队员们便在各个关键地点安排队员宣传引导,保证旅客安全。他还记得:“当时,有一名儿童突发疾病,身体不适,我们得知后,立刻背着患病儿童一路送上救护车,最终,儿童成功送去医院救治,大家也都放下心来。”

当晚,郑州东站连夜联系地方政府通过60余辆大巴车将旅客运往市区安全地带,才刚刚吃上一口饭的孙锦辉和队员们再次冲上“前线”,协助车站往郑州市内疏散旅客2000余人。

21日,暴雨持续。为保证在站内滞留旅客的饮食,队员们依然未停下繁忙的脚步,又来到郑州东站正北落客平台,在那里为站内滞留旅客发放免费爱心应急餐近2万份。

那次暴雨,孙锦辉和许多队员都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由于不停在积水里行走,鞋子湿透了又干,干了又湿透,他们不顾疲惫,打起精神竭尽所能为旅客提供服务,直到列车恢复正常运行。

孙锦辉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战狼青年突击队最早一批队员之一,责任光荣、使命在肩,我希望能够尽力将工作做好,对得起旅客,对得起铁路人的责任担当,对得起自己的内心。”

1999年出生的女孩吴思凡,2021年加入郑州东站工作后,积极响应“战狼招募令”,成为战狼青年突击队中的一员。“工作之后,就经常听到‘战狼的经历故事,被前辈们的事迹和精神所感染,我认为,青年人就应该发挥奉献精神,立足工作岗位贡献应有的力量。”

2023年12月11日,郑州遭遇多年不遇的暴雪袭击,大量旅客滞留车站。当天,吴思凡正要下班,望向窗外雪越下越大,她敏锐发觉状况不对,战狼令也随暴雪而至。她顾不上早已工作一天的疲惫,立刻决定继续坚守岗位。

列车大面积晚点、变道,吴思凡在检票口大力宣传,避免旅客误乘、漏乘,为不安的旅客做好解释工作,组织旅客安全有序地乘降。线路中断,停运列车高达四百余列,车站人满为患,退票机器有限,旅客情绪激动。她为旅客提前做好退票登记手续,安抚旅客情绪,做好解释工作。直到下午3点多,才坐下来吃上当天的第一口饭。

“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我感到很欣慰,”吴思凡笑着说,“在我们的帮助下,广大旅客的回家路变得更加温暖。”

“旅客平安到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实在是太感谢你了,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你们东站的服务真好!”2022年7月17日,郑州东站三层的客运间休室,迎来了一面锦旗——“为民排忧解难 找回丢失儿童”。鲜明的十二个大字背后,是一段暖心的故事。

7月15日中午12點15分,战狼青年突击队队员高翔和往常一样在站台上组织G55列车旅客乘降,站台旅客组织完毕,高翔与车长示意联控,等待车门关闭,随着“嘀嘀”声音响起,车门缓缓合上。

正在这时,时刻注意站台状况的高翔发现有一位小朋友在列车即将关门的一瞬间跑了下来。列车马上启动,那位小朋友却试图靠近车厢,时间紧张,高翔立刻奔跑过去把小朋友拉回了安全线以内。随着列车缓缓启动,小朋友却哭了起来,待列车驶出站台,高翔急忙蹲下:“小朋友,别怕,先告诉叔叔,你怎么一个人跑下来啦?你爸爸妈妈呢?”听着高翔温柔地询问,小女孩渐渐地平静了下来。根据小女孩断断续续地描述这才知道,原来是列车快要关门时,小女孩的家人才想起来到站该下车了,列车关门那一瞬间,只有小女孩匆忙地先跑了下来,而身后拿行李的家长却未能下车。

在询问的过程中,小女孩一直很紧张,高翔拿出平时哄自家孩子的办法,耐心地安慰她,一边向她询问家长的联系方式,一边试图联系G55的车长看是否能直接找到小女孩的家人。双管齐下,终于联系到了小朋友的爸爸,这才得知他们是乘坐G55从北京西到郑州东,因没有注意听车内广播,耽误了下车时间,反应过来时,就只有小朋友下车了。由于他们错过了郑州东下车的机会,下一站便是西安北站了,再返回还需要很长时间,小女孩的爸爸突然想起道:“我有个朋友在郑州,我这会儿便联系他过来接我家孩子,高师傅麻烦你再帮我照看下孩子,等我朋友到了就行,麻烦了。”高翔没有丝毫犹豫:“没事儿,孩子在我们这儿很安全,您把您朋友的联系方式给我,我和他联系见面的地点。”

下午三点,小女孩爸爸的朋友终于赶到,高翔与其见面后,再三询问姓名与电话,登记了信息,并和小朋友的爸爸再次联络确认后才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他。孩子爸爸感动地说:“真的太感谢了,你的工作细致、负责,等我们回到了郑州,一定当面感谢。”高翔笑了笑回道:“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您和您的家人平安到站,就是我和我的同事最大的心愿,只是您下次乘车,可一定要注意车内广播了呀!”“一定一定,我们以后肯定注意!坐高铁真好,速度又快,工作人员服务又好!”

在战狼青年突击队的岗位上,像这样的暖心小故事时常发生,如同一缕缕阳光,温暖着来往的旅客。

2024年4月4日,清明节第一天,郑州东站发送人数又创新高,高达23万余人。接到战狼令,吴思凡立即赶赴车站开展突击奉献。当她到达岗位时,“大厅里人潮涌动,旅客们或焦急等待,或匆匆地赶路。”

吴思凡立刻组织高峰客流有序乘车。在协助旅客的过程中,她注意到一位老人,老人的神情显得有些焦急和无助。她主动走上前询问,得知老人是第一次独自出门,身份证也丢失了,而列车即将发车,老人非常担心赶不上车。

吴思凡立即引导并协助老人办理临时身份证手续,并帮他查询车次和检票口。同时,不断安慰老人“不要着急,一定会赶上车的”。她帮助老人拿起行李,耐心地引导老人前往正确的区域乘车,并一路护送他上了车。

在列车门口,老人紧紧地握住吴思凡的手,连声道谢。“谢谢你,小姑娘,如果不是你,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听到这些话,吴思凡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和满足。

“我们在岗位上奉献,不仅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更是为了传递一份温暖和关爱,这也是我们作为战狼青年突击队成员的使命和责任。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发扬战狼精神,用实际行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吴思凡说。

“为祖国交上一份来自铁路人的圆满答卷”

四年来,郑州东站战狼青年突击队在春暑运、恶劣天气、重点运输、特殊帮扶、突发事件等工作中不间断为旅客提供服务,累计服务旅客乘降近4000万次,帮助重点旅客数万人,收到旅客感谢锦旗近百面,感谢信数百封,致谢电话、短信不胜枚举。

成绩的背后,是全体队员的辛苦付出。“很多职工都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进行加班奉献,为了完成工作任務,让旅客有更好地出行体验,无论严寒酷暑,一天奔波数万步是常事,有时候顾不上吃东西,晚上空下来就拿着面包牛奶充饥。”高山说。而在采访中,所有的队员都表示,坚守岗位的动力源于对铁路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踊跃加入,战狼青年突击队队伍逐渐发展壮大。

“对新入路的职工,我们会进行思政课、安全课、技能课等相关培训工作,同时会建立青年突击队工作响应机制,在工作上给年轻人更多机会,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为提高团队凝聚力,进一步优化队伍管理模式,团队决定把奉献时长超过60小时的队员,晋升为青年先锋突击队队员,表现突出的青年志愿者队员,还可以获得晋升小队长的资格,鼓励大家更有干劲,更有积极性。”高山说。

让团队成员最有成就感的就是旅客们暖心的话语和开心的笑容。高山还记得,2023年7月20日河南暴雨时,队员们都在现场维持秩序,安抚乘客焦急的情绪。当时,有一位老师组织起一队小学生,站好队形后,拉起了小提琴,悠扬的琴声抚平了在场每一个人的情绪。高山回忆,那是她听过最动听的声音。

2023年,兔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铁路客运干部职工,高山很荣幸作为郑州东站的一员身处视频连线的队伍当中。

“虽然隔着屏幕,但我能够深深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铁路工作的浓浓关切和深深牵挂,习近平总书记真挚而深情的话语,给我们这些奋战在一线的干部职工送来了节日的温暖,更加激发了我们拼搏奋进的力量。”高山说,“虽然春运期间我们是忙碌的、辛苦的,但看到每一位乘客安全上车,脸上洋溢着回家的喜悦,我的内心感到欣慰和自豪。祖国的铁路蓬勃发展、四通八达,越来越多的旅客选择铁路出行,尤其是春运期间,虽然我们不能回家,但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工作沿着铁轨传递温暖,将旅客平安送回家,把习近平总书记的祝福与温暖随着铁路传递到千家万户,这是我作为一名铁路职工的自豪与骄傲,也是我工作的意义所在。”

高山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将会和战狼青年突击队全体队员深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挺膺担当,不负时代、不负华年。在本职岗位上更加努力奋斗,对得起党和人民的期望,始终秉承“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为了亿万中国人饱含真情千里奔赴的团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祖国交上一份来自铁路人的圆满答卷。

责任编辑 赵汉琪

猜你喜欢
思凡高翔东站
清 高翔 录书七言诗轴
池塘里的歌手
一间老房子
Scaled Preconditioned Splitting Iterative Methods for Solving a Class of Complex Symmetric Linear Systems
TDJ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在平顶山东站的应用
Max讲故事——思凡
平顶山东站控制系统的故障导向安全措施
新型微机可控顶自动调速系统在平顶山东站的应用
花山我的故乡
Research survey and review of the effect of Compound Danshen Dripping Pills on the uric acid metabolism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