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邪瘀”理论探微癌肿性关节炎的辨治

2024-05-12 04:23祝昌昊张洪鹏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4期
关键词:关节痛

祝昌昊 张洪鹏

【摘 要】 癌肿性关节炎是一种与癌症相关的疾病,发病机制复杂,西医学无特效药物且治疗效果常不理想。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癌肿性关节炎的研究得到更多关注,因中医学具备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独特优势,临床效果较佳。基于娄多峰教授“虚邪瘀”理论,探微癌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提出整体以扶正祛邪为先,止痛以温阳散瘀为要的癌肿性关节炎辨治思路,标本兼顾,虚实同调,为中医药治疗癌肿性关节炎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 癌肿性关节炎;副肿瘤风湿综合征;虚邪瘀;关节痛;娄多峰

癌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全身多关节炎为首发表现的肿瘤相关性疾病,西医学将其归属于副肿瘤风湿综合征的范畴[1]。临床上本病较为罕见,且常被误诊为累及骨骼肌肉的风湿病[2]。本病临床表现与类风湿关节炎相似,常发生在癌症确诊前,患者突发关节疼痛,或伴有晨僵现象,在急性期关节可有红肿热痛,而关节炎的发生并非由于癌细胞转移到骨或关节所致。癌肿性关节炎好发年龄为50~65岁,男女发病比为2∶1,可发生于任何类型的癌症患者,尤其是支气管肺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3]。本病发病机制复杂,西医学无特效治疗药物,在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往往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4]。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癌肿性关节炎积累了一定经验,尤其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独特优势,在临床上常取得满意疗效。著名风湿病学专家、全国名老中医娄多峰教授创立风湿病“虚邪瘀”辨证论治体系,在中医风湿病的治疗方面建树颇高[5]。笔者学习娄氏风湿病学术思想[6],基于娄多峰教授“虚邪瘀”理论,探讨癌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以及辨治体会,为癌肿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1 从虚邪瘀立论癌肿性关节炎的发病

1.1 虛为发病之本 《素问·评热病论篇》记

载:“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亦指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这些经典论述均阐明了中医的正虚发病观[7]。正气亏虚是致病之本,癌肿性多关节炎以老年人多见,《灵枢·天年》曰:“五十岁,肝气始衰……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气虚……八十岁,肺气虚……九十岁,肾气焦……百岁,五脏皆虚。”古人云:“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说明正虚体衰是本病发生的内在基础。积证的病机不外乎寒凝、气滞、血瘀、津停,四者常又互为因果,留而不去,经久以致“息而成积”。现代研究表明,肿瘤与各种诱因导致癌细胞的异常增殖有关,癌细胞发育异常、增殖失控、分化障碍以及凋亡阻遏,逐渐在体内形成癥瘕肿块,故认为癌肿属“积证”范畴。根据《黄帝内经》中“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局部或整体处于“阳化气”不足的状态,才有可能形成肿瘤,换言之,癌肿的生长环境多是处于阳气虚损的状态,而阳虚则痹的早期关节疼痛表现也成为本病的特点[8]。笔者认为,癌肿性关节炎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正气不足,阴阳失调。恰如《医宗必读》所述:“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故发病之初,癌瘤将成,正气内虚,癌毒趁虚内袭,积聚阻滞骨节,经络脉道失于温通,不通则痛。

1.2 邪为病势之渐 《素问·痹论篇》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灵枢·九针》曰:“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指出痹之所生,邪之所凑,均由虚损而致,外邪交杂袭内,闭塞脉络,而发瘤病。《灵枢·百病始生》对淫邪致病的传变过程有着详细记载:“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传舍于络脉……传舍于经……传舍于输……息而成积,邪气淫泆。”虚邪贼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侵袭经络脉道,停滞于筋骨关节,导致气血痹阻、邪气积聚而为病[9]。邪气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外在条件。一般而言,六淫邪气直中脏腑是肿瘤发病的重要原因,癌毒是肿瘤进展的罪魁祸首[10]。具体而言,癌肿性关节炎常见病因为湿毒、寒毒、痰毒、瘀毒等。《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之入于身也深……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溜……肠溜……肉疽。”癌肿性关节炎早期,正气初损,邪气亢盛,正虚邪侵,气血阻滞,即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而疾病中后期,正气更虚,阴阳失衡,气血失和,无力抗邪,癌毒乘虚蔓延,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蓄积,痰浊、瘀血胶着为患,顽痰死血聚而成毒,故癌瘤丛生。

1.3 瘀血贯穿始终 《素问·举痛论篇》记载:“经脉流行不止……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瘀血”是癌肿性关节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瘀血既为病理产物,又是重要的致病因素[11]。正气内虚是病之本,气为血之帅,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停而为瘀。瘀血、癌毒与浊邪胶结,日久则瘀愈盛,毒愈剧。《类证治裁》曰:“痹久必有浊痰败血,瘀滞经络。”《医林改错》又有“瘀血致痹”一说,可见痹必挟瘀[12]。血瘀可出现于癌肿性关节炎各个时期,初期邪气外袭,淫客经络,气血不畅;疾病发展期,正邪交争,气滞血停;久病则入络成癥。自癌肿性关节炎起病之时瘀血已然产生,但疾病初期,气血尚通,血运放缓,瘀血较轻,痹阻关节则关节肿胀,故而表现以关节疼痛为主,此时癌瘤未显;若迁延病久,气滞血停,脉络凝涩,湿浊癌毒积聚成瘀,瘀血不化,气血不通,无以濡养筋脉关节,浊毒败血附着难解,则见癌瘤易成。总之,瘀血贯穿癌肿性关节炎的始终,且随病情进展逐步加重。在癌肿性关节炎整个发病过程中,瘀血还常夹杂痰邪为患。《丹溪心法》云:“痰挟瘀血,遂成窠囊。”指出痰瘀是疾病进展的介导,顽痰死血闭阻气机,阳气不得通达,邪气周流,以致病情恶化[13]。

综上,虚、邪、瘀三者互相影响,共同参与了癌肿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过程。其多因虚为病,虚则阳气不足,腠理不固,复感邪气,营卫合病,两虚相得[14]。气血津液受阻,痰凝气聚成瘀,痰瘀互结致积,复又阻碍气血运行,气血愈发亏虚,癌毒袭扰机体。三者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病情发展。

2 从虚邪瘀立法治疗癌肿性关节炎

2.1 扶正祛邪,整体为先 正邪交争决定了肿瘤是否在体内继续生长、恶化及扩散,疾病治愈的转机关键也在于正邪相争的结果,故扶正祛邪之法为治疗肿瘤类疾病基本大法[15]。扶正培本之法可调节机体气血阴阳、经络脏腑功能,有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增强机体抗癌能力,从而达到相对和谐平稳的、癌细胞难以生存的状态,继之减少肿瘤进展及扩散的概率[16]。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癌的基本法则,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基础上的,整体原则为最先考虑的因素[17]。判断患者属于早期、中期、晚期的关键在于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癌肿性关节炎早期为急性起病,关节疼痛较甚,此时影像学可无明显表征;中期为病程数月,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影像学可见癌肿初成;晚期多为1年以上关节疼痛病史,癌肿既成或已切除,多伴乏力、畏寒等虚象。在治疗时宜从正邪交争、盛衰消长中审察病机,分清标本缓急,灵活运用以下治则:早期以祛邪为主,中期则攻补兼施,晚期宜扶正为先。扶正类可分为益气药、温阳药、滋阴药、养血药四类;并且扶正时应重点调理气血阴阳。益气药可选用红参、黄芪、炒白术、党参等;温阳药可选用附子、川乌、桂枝、杜仲等;滋阴药可选用太子参、北沙参、生地黄、山药等;养血药可选用当归、白芍、熟地黄、鸡血藤等。祛邪指祛除致病因素或病理产物,以消除肿瘤或阻止肿瘤发展,包括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软坚散结法。至于清热解毒,常用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半枝莲等;活血化瘀药用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等;软坚散结药用胆南星、瓜蒌、半夏、牡蛎等。总之,本病的治疗需把握好扶正与祛邪的尺度,正本清源,标本兼顾。扶正是补,祛邪是攻,攻补结合,正足邪去,邪去正安。

2.2 温阳化瘀,止痛为要 阳气在生命活动中尤为重要,《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离不开阳气的固护[18]。《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勞者温之。”《圣济总录》云:“治宜通引营卫,温润经络,血气得温则宣流,自无壅瘀也。”指出针对虚劳类疾病,应用温药调补,使病态的阴阳达到平衡状态[19]。温既可温阳散寒,又可使气血疏通;通则祛湿化痰,通调气血,舒筋活络,化瘀通经,使病邪消散,疼痛得除。止痛为癌肿性关节炎全程治疗的首要目的,止痛治疗不仅需要扶正补益,更需通阳调气,气血同调,寓气机升降于其中,调脏腑气机,阳气通透、通达全身,驱邪外出,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功能恢复正常,阳郁之处得以疏解,达到营卫畅达、通而不痛之效。癌肿性关节炎疼痛的原因主要有气滞、血瘀、痰积、寒凝、毒盛等,故欲止痛可用行气、化瘀、消痰、散寒、解毒等方法[20]。

在临床用药方面,可选用延胡索、香附、赤芍、川芎、附子、白芥子、海桐皮、山慈菇等,亦可适量加用血肉有情之虫蚁搜剔之品,如全蝎、蜈蚣、乌梢蛇、蕲蛇等,止痛的同时又能控制或延缓肿瘤疾病的进展,充分体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理念。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73岁,2023年5月10日初诊。以双膝、踝关节疼痛1年,右肺癌术后2个月为主诉。现病史: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膝、踝关节游走性疼痛,未予重视及系统诊治。2个月前患者确诊为肺癌,行左上肺癌根治术。现症见:患者周身乏力,偶胸闷气短,双膝、踝关节疼痛,纳差,大便溏,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细。西医诊断:肺癌术后;癌肿性关节炎。中医诊断:肺积,正气亏虚、痰瘀互结证。治以温阳益气活血,祛湿通络散结。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四君子汤加减,处方:生黄芪30 g、桂枝10 g、白芍15 g、党参10 g、炒白术15 g、制附子(先煎)10 g、茯苓10 g、当归12 g、川芎10 g、泽泻10 g、海桐皮15 g、伸筋草20 g、乌梢蛇10 g、炙甘草10 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2023年5月24日二诊,患者周身乏力、胸闷气短较前减轻,双膝、踝关节肿痛稍减轻,纳差,大便稍成形,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细。原方加苍术10 g、黄柏10 g,去乌梢蛇改为蕲蛇10 g,14剂,煎服法同前。

2023年6月7日三诊,患者乏力、胸闷气短较前明显改善,双膝、踝关节肿痛基本消失,食欲好转,二便调,舌质暗,苔白,脉沉。原方加鸡血藤30 g、白芥子10 g,14剂,煎服法同前。

后患者继以前方加减服药半年余,病情控制稳定,肺癌未见复发。

按语: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本案患者考虑为癌肿性关节炎,现属疾病发展的晚期阶段。患者年老体衰,肺气不足,脾气亏虚,肾阳虚衰,痰湿内生,水饮不化,痰浊水湿阻于关节,虚邪贼风趁虚外袭,瘀血痰浊互结,关节游走肿痛。加之肺癌手术耗气动血,心胸气机不畅,脏腑气血虚弱,导致乏力、胸闷气短等症。故结合病机治以温阳通络,益气活血,祛湿化痰。处方中制附子、黄芪、桂枝温阳通络;党参、炒白术、茯苓、泽泻益气健脾祛湿;当归、白芍、川芎补血活血;海桐皮、伸筋草通利关节;乌梢蛇搜剔通络,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攻补兼施,扶正为主兼以祛邪。二诊患者湿浊之象仍较为明显,加苍术、黄柏寓二妙散燥利水湿,易乌梢蛇为蕲蛇以增强通络止痛之力。三诊患者诸症明显好转,加鸡血藤一则防甘温、淡渗药伤阴耗血;二则取养血柔肝,肝血充则筋脉和利之义;加白芥子可化痰散结,通行皮里膜外,预防癌肿复发及扩散。本案患者治疗期间“虚邪瘀”三者兼顾,扶正的同时兼以祛邪,祛湿活血而不伤正,很好地达到了标本兼治、虚实同调的治疗目的。

4 小 结

通过结合娄多峰教授“虚邪瘀”理论,本文强调了正虚、邪实、瘀停的致病特点,提出癌肿性关节炎为本虚标实的虚实错杂之病。从中医理论中虚为发病之本、邪为病势之渐、瘀血贯穿始终3个方面探究虚邪瘀与癌肿性关节炎之间的联系,提出扶正祛邪化瘀法为癌肿性关节炎的治疗原则,整体以扶正祛邪为先,止痛温阳化瘀为要,为癌肿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癌肿性关节炎病因复杂不清,病情进展不规律,但整体都离不开“虚邪瘀”这一病机本质,通过“虚邪瘀”学术思想辨治本病,在改善患者临床证候、降低误诊率、提升安全性等方面均能取得明显的疗效。“虚邪瘀”理论根据疾病核心病机多层次、全方位、个性化地有的放矢是一大创举,该理论为癌肿性关节炎的辨证治疗提供了诸多借鉴,为本病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磊,谢向良,柯丽萍,等.7例副肿瘤风湿综合征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6(12):46-49.

[2] 邓菲,冯静,龙武彬,等.胃癌伴发副肿瘤风湿综合征误诊为皮肌炎临床报告[J].临床误诊误治,2016,29(8):19-21.

[3] 荣玉婷,余锋,许力.17例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6):902-905.

[4] 温亚辉,吴广明.以风湿病为首发表现的恶性肿瘤36例临床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1):178-179.

[5]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6] 卜俊成,徐楠,高磊,等.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代表性著作特点研究与启示[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3,12(11):71-80.

[7] 蔡华珠,洪菲萍,纪立金,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内涵及运用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4):987-989.

[8] 陆继芹,商庆新.阳虚体质与痹症的相关性及治疗调理[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10):1880-1882.

[9] 胡熙文,齐元富,李慧杰.癌毒内生要旨解析[J].四川中医,2018,36(6):45-47.

[10] 廖文豪,牟钰,赵茂源,等.基于毒邪致病理论治疗肿瘤疾病的思考[J].中国中药杂志,2023,48(5):1413-1419.

[11] 王晓群,肖贤,赵林林,等.贾英杰教授治疗恶性肿瘤学术思想概述[J].天津中医药,2021,38(10):1255-1258.

[12] 肖红,姜泉,焦娟,等.从痰湿瘀毒论治类风湿关节炎[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1):115-118.

[13] 祝昌昊,王耀光,赵晰,等.从风、痰论治肾脏病的理论与实践[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43(1):78-82.

[14] 张志勇,韦永明,黄丽梅.从“虚、邪、瘀”分期論治高尿酸血症[J].中外医疗,2023,42(23):186-189.

[15] 阿依达娜·毛兰,刘瑞,花宝金.基于“寒气生浊”理论探微癌性疼痛的机制与治疗[J].世界中医药,2023,18(22):3224-3228.

[16] 李要远,郑红刚,花宝金.运用扶正调气法论治肿瘤[J].中医杂志,2022,63(6):588-591.

[17] 张文杰.扶正祛邪治癌十法[J].辽宁中医杂志,1986,29(5):30-32.

[18] 罗安明.基于《黄帝内经》“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浅析癌症病机与治法[J].新中医,2022,54(6):228-231.

[19] 李少波,任健.“温调平衡法”治疗恶性肿瘤理论探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6(6):679-683.

[20] 王庆其,李孝刚,邹纯朴,等.国医大师裘沛然肿瘤治疗经验[J].中医药通报,2016,15(6):27-29.

收稿日期:2023-12-25;修回日期:2024-02-06

猜你喜欢
关节痛
爬楼难、起床僵、关节痛,这究竟是什么病
关节痛型狼疮与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指标鉴别
水能治病吗?
白介素1 在炎症性关节痛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关节痛并非都怨天冷
泡澡刮痧防治秋季关节痛
关节疼痛和雨天没有联系
骨关节痛
警惕关节痛年轻化
风湿关节痛使用身痛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