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测《鹊桥仙·纤云弄巧》内蕴的两股张力:想象与判断

2024-05-12 14:53何世勇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判断深度学习想象

何世勇

摘 要 文章结合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的教学困境,立足词作语言,揭示了其内蕴的两股张力,即修辞、细节、视角中的想象力,以及正向思维、逆向思维与双向思维中的判断力。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应然策略,即逻辑分析。

关键词 纤云弄巧  内蕴张力  想象  判断  深度学习

统编语文教材的必修上下册和选择性必修上中册都安排有“古诗词诵读”,每册收有古诗词4首,一共16首。秦观的词作《鹊桥仙·纤云弄巧》是这16首“古诗词诵读”篇目中的一首。如按教材编者意图:这些主要是课外诵读,不一定安排课内学习。[1]然而,因《鹊桥仙·纤云弄巧》作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列举出的“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在高考考查范围之内,再加上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青睐古诗文的惯性,故《鹊桥仙·纤云弄巧》又常常成为课内教学的必选篇目。

可教学的现实困境在于《鹊桥仙·纤云弄巧》所写的内容(思想情感)相对浅白,即借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表达了“彼此只要情意长久,即使不能朝夕相守也无须黯然神伤”的认识。这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自读一两遍即可自行领悟。教师由此常常陷入两难境地:不教,不放心,也不甘心;教,又找不到可教的内容,在完成作者介绍、古词今译、组织朗读等常规教学步骤后,往往止于让学生背诵默写,以达到适应高考考查的目标。显然,这样的教学,难得语文学科教学的精髓。其实,若立足文本语言,进行深入分析,内容(思想情感)看似浅白的《鹊桥仙·纤云弄巧》,内蕴着学生不易觉察、需要教师点拨的两股张力,即想象与判断。

一、想象力:修辞、细节与视角

1.修辞中的想象力

“传恨,想拟之辞。”[2]杨世明教授曾在《秦观词笺注》中用“想拟”之语点出了“传恨”一词中的想象力。这句话可作两层理解,一是因为词人运用了想象,进而借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了表达;二是拟人的修辞本身蕴含了想象。其实,不只是拟人修辞,词作中比喻修辞又何尝不是想象力的体现。牛郎织女二者相见时的柔情是怎样的一种情态?“似水”,似水一样柔软、绵长不断。秦观之所以如此形容,应是经过一番想象与选择的。而用“佳期如梦”写重聚相守的美好时光,亦是借想象之力而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其如“梦”一样美好——从现实中抽离,超脱现实的桎梏。当然,言“如梦”,还与梦的短暂与虚而不实的特性有关,为想象即将到来的分别、终将回归现实生活作了蓄势铺垫。

2.细节中的想象力

诗词中的细节之处,一般不会像散文、小说那样因精雕细刻、浓墨重彩而显而易见,往往需要读者通过细心揣摩诗词的语言才会发现。《鹊桥仙·纤云弄巧》的细节主要有两处。一处是“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此处所写的细节是云的飘动与星的流动。通常,人们看云是云,看星是星;看到云的飘动,就止于云的飘动,看到星的流动,就止于星的流动。但秦观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由云与星想到人(传说中的织女、牛郎),又由人的外在行为(织锦、赴会)想到人的内在心理(恨,相爱相思而难相见的愁苦)。另一处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如果说前一处细节体现的是物到人、由人的外在动作到人的内在心理的想象力,那么,此处体现的则是由相见之时到分别之时的想象力,即由相见之时的如胶似漆、缠绵难分,想象分别之时的场景——怎么忍心回望由鹊桥回去的路[3]。

3.视角中的想象力

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篇中指出,“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其意为:文才高的就从创作中学习大的体制,心灵慧巧的就猎取它艳丽的文辞,喜爱吟咏讽诵的就记住了它描绘山水的诗句,学童便只是拾拣到描写香草的语言。[4]而从诗词创作的艺术性来看,最彰显格局的莫过于其“体制”(整体构思),包括切入角度在内的谋篇布局。《鹊桥仙·纤云弄巧》是词人举目望天的想象之作,抑或是仅由七夕传说而引发的纯粹想象之作。但无论哪种,其切入的角度都是仰视。相较于日常的生活视角和初学写作者的写作视角,《鹊桥仙·纤云弄巧》在创作视角的选择中无疑体现了超出常态的想象力。因为日常的生活视角多是俯视(脚下的路)或平视(周围的现象),少有对空高望遐想之举;而初学写作者也多因被现实生活束缚、尚未深入领略文学创作的堂奥,也常以非“仰视”的视角、缺乏想象地表达着自己或周遭的生活。

二、判断力:正向、逆向与双向

《鹊桥仙·纤云弄巧》究竟为谁而歌?给予明确的判断有一定难度。因为有“思君”说,有“爱情”说,而“爱情”说中又有徐文美说、越艳说、蔡州营妓说、王朝云说、边朝华说、长沙义倡说[5]。但无论是“思君”说,还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爱情”说,其对爱情的独特判断历来为人们所称赞。这首诗上、下片的结句,都表现了词人对爱情的不同看法。他否定了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了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6]更可贵的是:词的命意超绝。正如明人沈际飞评曰:“(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腐臭为神奇!”[7]而按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提示,诵读(学习)这首词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体会词人命意的高妙,理解他对爱情的独特见解[8]。那么,如何体会理解其中的高妙与独特见解?笔者认为,教师需要从“正向”“逆向”“双向”三个角度引导学生在“思维进阶”中深入感受词作蕴含的思维张力。

1.正向思维中的判断力

所谓“正向思维中的判断力”,即要引导学生立足語言本身,探究词人如此判断的合理性。《鹊桥仙·纤云弄巧》对爱情的判断有两处,一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处判断译成更为通俗的语言,即为“尽管牛郎、织女每年仅能在七夕时节相逢一次,但其中的幸福甜蜜便超过了人世间无数次的相聚相见”;“而如果两情相悦、忠贞不渝,又何必朝朝暮暮地相守在一起”。前一处判断的合理性在于契合了“物以稀为贵”的普适逻辑。人世间无数次的相聚相见,多因日常琐事产生矛盾,于是,距离往往能产生美感,相聚相见次数的减少无疑会减少产生矛盾的概率,也更能激发彼此对相聚相见的渴望,即因“难能”而“可贵”。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合理性则是在对一段时间之后定能再次相聚相见的期待、许诺与宽慰中。更何况,如果两情相悦、忠贞不渝,即使是现实的分离也不会妨碍彼此的心始终在一起。

2.逆向思维中的判断力

所谓“逆向思维中的判断力”,即要引导学生立足已有判断,探究词人如此判断的“非理性”。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者须循次而进,渐到至处耳。”[9]其实,词人判断的合理性之逻辑,亦多有可疑之处,即存在“非理性”。譬如,人世间无数次的相聚相见是否一定会因日常琐事等而产生矛盾,也是因人而异。即便会产生一些矛盾,但若能由此相互理解包容,则更能诠释爱情的真谛(真正的爱情不能止于为己)。而所谓“距离往往能产生美感”,且不说“往往”的逻辑本身也已表明“美感不是距离的必然结果”,单看日常生活的事实则更直观地感知这样一个道理:彼此距离不能过远,相见次数不能过少,否则,距离产生的则可能是疏远,甚至是已婚者间的疏离。

3.双向思维中的判断力

所谓“双向思维中的判断力”,即要引导学生立足整合思维,探究词人如此判断的选择性。显然,用正向思维分析,词人的判断有合理性,而用反向思维探索,词人的判断又有非理性。那么,合理性与非理性如何有机整合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双向思维”中把握词人如此判断的“选择性”。因为词人如此判断的“直接”意旨(深远的意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是要表达对牛郎、织女爱情的赞美,选择的是以“情”胜“理”,其判断无需是绝对理性,或者说,是用“情旨”保障了其判断的“合理性”。在词人看来,牛郎、织女的相聚相见带着对彼此的真情,且是非常浓烈的真情,而人世间的无数次相聚相见,其情或许并非总是如此純真,如此浓烈。由此,言“胜却人间无数”,实不为过。再看词人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便会在其判断的合理性与非理性之间融会贯通。之所以说不必朝朝暮暮地相守在一起,关键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前提:两情相悦、纯真浓烈、恒久绵长。而有此前提,以后的相聚相见,当会如期而至,或者说,增加了相逢的可能性,以及相逢的价值。反之,如无此前提,朝朝暮暮地相守在一起,多多少少会减少爱情的成色。相守,不必是朝朝暮暮地在现实空间中,重要的是能岁岁年年地在彼此心田里。

三、逻辑分析:“深度学习”的应然策略

《鹊桥仙·纤云弄巧》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古诗词诵读”篇目,对于该词的学习,“诵读”功夫本不可少。正如朱熹所强调的,“大凡读书,多在讽诵中见义理……未论读古人书,且如一近世名公诗,也须知得他好处在那里,如何知得他好处?亦须吟哦讽咏而后得之。今人都不曾识:好处也不识,不好处也不识;不好处以为好者有之矣,好者亦未必以为好也。其有知得某人诗好,某人诗不好者,亦只是见已前人如此说,便承虚接响说取去。如矮子看戏相似,见人道好,他也道好。及至问著他那里是好处?无不曾识。举世皆然,只是不曾读,熟读后自然见得。”[10]也就说,无论从教材编者意图,还是从古人的读书经验来看,教师都应引导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领悟,更进一步则是促其提升诵读的能力、养成诵读的习惯。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高中生往往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反复诵读一首诗,而且阅读理解不是字面上读来读去[11]。因此,学生自觉自主地通过诵读的方式领悟出其“好处”所在的美好念想,通常并不能在现实中实现,大多数学生难免浅尝辄止。因此,在引导学生多诵读的基础上,教师还需兼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正如“深度语文”理论所强调的那样,要紧扣文本,通过思维训练和智力挑战,在教学中不断遮蔽、去蔽、再遮蔽、再去蔽,使文本的存在意义不断涌现,使学生达到可能的认知高度,不断获得学习的高峰体验,进而破除肤浅学习带来的倦怠感。[12]

由于《鹊桥仙·纤云弄巧》的内容(思想情感)看似相对浅白,学生在学习时更易浅尝辄止。其实“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13]学生用逻辑分析的策略进行学习时就会发现,其中至少内蕴着想象与判断两股张力。而“想象”多关性情,“判断”多关学力,二者之关系与重要性,王士祯等人在《师友诗传录》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14]

问:“作诗,学力与性情,必兼具而后愉快。愚意以为学力深,始能见性情。若不多读书,多贯穿,而遽言性情,则开后学油腔滑调、信口成章之恶习矣。近时风气颓波,惟夫子一言以为砥柱。”

阮亭答:“司空表圣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此性情之说也;扬子云曰‘读千赋则能赋。此学问之说也。二者相辅相行,不可偏废。若无性情而侈言学问,则昔人有讥点鬼簿、獭祭鱼者矣。学力深,始能见性情,此一语是造微破的之论也。”

诚然,学生未必都必须作诗,但作诗的本质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而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是每个学生都应达成的语文学习目标。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关注性情与学力,关注作品中的想象与判断。而逻辑分析则是有效策略,这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逻辑所在。明代学者罗近溪曾强调,“学者须过信关,未过此关,大信则大进,小信则小进。既过此关,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疑与明相对,如谓意有不慊,而思加工,则正是明处,安得谓疑。若当慊意处,能求进步,方始是疑。此则无中生有,惟志之广大而见之深远者为然。”[15]而信与疑,都不能缺少逻辑分析。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J],语文学习,2019(9).

[2] 秦 观,撰,杨世明,笺注.秦观词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21:59.

[3]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42.

[4] 王运熙、周 锋.文心雕龙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7.

[5] 刘勇刚.秦少游的《鹊桥仙》为谁而歌?[C],中国词学学会,江南大学.中国词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暨2018·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贰)(会议版).扬州大学文学院,2018:123-129.

[6] 沈祖棻.宋词赏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92.

[7]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秦观诗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54.

[9] 孙通海,点校.陈献章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165.

[10] 朱义禄.《朱子语类》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257-260.

[11] 王荣生.“语文学习任务”的含义——语文课程标准文本中的关键词[J],课程·教材·教法,2022(11).

[12] 王开东.深度语文:重拾母语教育的尊严[J],人民教育,2015(6).

[13] 郭绍虞、罗根泽.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61.

[14] 杜黎均.二十四诗品译注评析[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254.

[15] 袁宗道,著,钱伯城,标点.白苏斋类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12.

[作者通联:江苏省海门中学]

猜你喜欢
判断深度学习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进行定性判断
对窃电行为疑点的分析、判断及处理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论医疗过失的判断标准
试论配电检修中危险点的判断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