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川
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加快形成,并展示出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对于企业来说,不能等待、不能观望。
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有何不同?我们又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如何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活动由人民政协报社主办,与会全国政协委员、业内专家以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未来产业、赋能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展开讨论。
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当其时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本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由高增长向高质量转变。”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表示。
李毅中提供的数据显示,本世纪我国人均GDP从1053美元上升到约1.27万美元,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强。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2.2亿人,2022年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635.4万人年,稳居世界第一。202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3.3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得益于科技创新投入和人才资源的大幅增加,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23年我国授予发明专利权92.1万件,有效发明专利499.1万件,签订技术合同95万项,在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居第十二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面向前沿领域及早布局、提前谋划新质生产力,是不容错过的重要战略机遇。”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庄聪生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新质生产力符合经济规律,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是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变革的有效途径。”李毅中说。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就是以更大的决心,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优势,以生产力提升赢得发展主动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物质技术基础的重要举措。在向‘新而行的新时代新阶段,探索、践行、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中国工业下一步发展的重要使命,也是扎实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命题。”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宝荣表示。
在与会委员们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当其时。
起点在“新”,关键在“质”
和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新”在哪里?我们还需要作哪些改变?
“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起点在于‘新,关键在于‘质,落脚于生产力,是包容了全新质态的生产力。”全国政协十三届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高培勇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新”源自科技创新,不仅涉及领域新,而且技术含量高,体现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要求。
“当前要转变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源、投资等要素增量,转向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升级带动。”李毅中表示,“特别要在丰富拓展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生产力三要素上下功夫。”
据了解,目前,我国全社会R&D投入达3.33万亿元,占GDP2.64%。但用于基础研究2212亿元,仅占6.64%(发达国家20%左右)。
“要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多维度推进自主创新,仍要重视应用技术,注重国际交流合作,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带动产业创新变革。”李毅中强调。
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认为,传统生产力理论中强调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内涵均出现了变化,新质生产力赋予了它们全新的含义。当前要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振经营主体的信心、激发经营主体争创一流的勇气、找准经营主体加强创新的方向、提高经营主体补链强链的能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潮流中大踏步前进,努力迈向世界一流。
“处理好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要一手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一手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黄宝荣说。
“西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要把握好‘立与‘破的关系,其次要把握好‘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关系,依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聚焦国家所需和自身所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开新型工业化新局面。”黄宝荣说。
在高培勇看来,“绿色”是新质生产力的深层底色,必须以发展方式创新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首先要聚焦于以企业为代表的经营主体关切,围绕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展开,给各类经营主体松绑,让包括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稳定预期,服下‘两个毫不动摇的‘定心丸。”高培勇说。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更要抓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乘势而上。
“新质生产力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要引导民营企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建设未来产业,走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发展道路,因地制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当前,要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卡点,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生态,营造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氛围,大力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增强企业家的预期和信心。”庄聪生认为。
企业用“新力”绘蓝图
事实上,随着新质生产力在中国加快形成和各项利好政策陆续出台,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已敏锐感知这难得的历史机遇,正闻风而动。
作为“专注于有色金属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孵化”的中央企业,中国有研历史悠久,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体系和工业体系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成立70年来,始终走在行业工程技术科技创新的前列,持续推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
正是不断尝到科技创新的甜头,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有研更是牢牢抓住机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有研科技集团董事长赵晓晨表示,有色金属新材料的持续创新为新技术和新产业涌现提供了广阔空间,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又进一步拓展了有色金属新材料的应用与创新空间,催生了更多新产业和新业态。
“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有研将着力发挥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的托底功能、行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培育的引领功能、行业转型升级的赋能功能,持续推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赵晓晨说。
操作系统是支撑和保障数字技术广泛应用的关键基础软件,是数字技术产业链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经过多年的发展,国产自主操作系统现阶段已经取得了较大突破。作为国产操作软件的代表,麒麟软件打造的安全创新操作系统产品,目前已在包括天问一号、嫦娥五号、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梦天”实验舱等大国重器上实现了应用部署。
全国政协委员、麒麟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谌志华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操作系统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对于操作系统企业而言,要牢牢抓住转型升级的机遇与红利,更要切实发挥好支撑保障作用,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效率,不断提升产品能力和完善配套生态。”
如今,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加快形成,并展示出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对于企业来说,不能等待、不能观望。
“企业不必等待某项技术完全成熟,而要瞄准时机、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袁正刚认为,新质生产力不是简单的技术,用一个软件就可以学会,它需要在实践中应用并不断打磨,同时需要相应的管理变革和产业链变革。
金隅集团副总经理、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孔慶辉认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将绿色技术、数字技术与生产技术深度融合。企业要培养知行合一的精神,通过科技创新和人才驱动战略使传统产业获得新生。同时企业要积极推动组织变革,为企业生产技术创新储备创新型人才,并为此提供资金保障,不能让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口号、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