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李方,张迪,王瑞雪,张洁,张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麻醉科,河南 郑州 457000)
肺癌是全球常见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手术及靶向治疗等,其中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近年,随着医学技术进步,微创理念深入,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逐渐得到患者认可,其中,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肺癌根治术是在胸腔镜手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相较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其对患者的创伤更小,逐渐得到广泛应用[2-3]。然而,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存在多种风险因素,如心理状态差等,可对预后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围手术期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分阶段护理是根据时间轴或病情分期制定的一种整体化护理模式[4]。德尔菲法也称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为科学的评估、决策工具,在护理干预中应用广泛,其主要通过进行专家咨询及意见,并加以分类整理,促使意见趋向一致,从而完成对研究对象的定量、定性预测[5-6]。本研究主要探讨基于德尔菲法指导的分阶段护理在肺癌机器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7例肺癌患者。纳入标准:符合肺癌相关诊断标准[7],并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视听、读写能力正常;血液系统功能正常;预计存活时间>6个月;认知、理解能力正常;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排除标准:失语等躯体功能缺陷;胸膜增厚或胸膜钙化;肝、肾功能严重障碍;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精神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女16例,男27例;年龄45~71(59.42±5.16)岁;病理类型鳞癌7例,非小细胞肺癌16例,腺癌9例,小细胞肺癌5例,腺鳞癌6例;疾病TNM分期Ⅰ期6例,Ⅱ期19例,Ⅲ期7例,Ⅳ期11例;淋巴结转移15例。观察组(44例)女20例,男24例;年龄46~73(60.07±5.81)岁;病理类型鳞癌8例,非小细胞肺癌17例,腺癌7例,小细胞肺癌7例,腺鳞癌5例;疾病TNM分期Ⅰ期4例,Ⅱ期21例,Ⅲ期9例,Ⅳ期10例;淋巴结转移17例。两组一般资料(性别、疾病TNM分期、年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均衡可比(P>0.05)。
所有患者均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麻醉方式为全麻。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术前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做好手术准备;术后给予健康教育、围手术期饮食指导、病情监护及心理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德尔菲法指导下分阶段护理。(1)组建护理工作小组。组建成员包括主治医师、主任护师、主管护师及护理人员的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考核通过后上岗。(2)前期工作。小组成员以“肺癌”“阶段护理”“围手术期护理”等为关键词检索国内外有关高质量文献,同时收集既往医院肺癌患者相关资料,分析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参考搜索文献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本研究以入院时间轴(手术)为划分阶段的依据,初步拟定肺癌各个阶段护理内容。(3)行德菲尔专家咨询。专家成员包括5名高资历医生(需具备硕士及以上受教育程度)、10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需具备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向其了解肺癌患者各个阶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整理第1轮咨询结果并分析;行第2轮德菲尔专家咨询,再次整理结果,制定合理、可行、科学的阶段护理内容。(4)具体实施。入院时。①健康宣教及心理指导。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疾病史的基础上进行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宣教,途径包括播放视频、举办讲座、发放健康教育材料等。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实施支持性心理干预、个别心理辅导、家庭及社会支持性心理干预、患患互动指导等,减少或消除患者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还可通过中医按摩、音乐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释放压力。②生活起居。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每天清理病房垃圾,注意通风,及时为患者更换床单,还可在病房及走廊内粘贴鼓励性语言,以树立治疗信心。③术前准备。呼吸方式指导: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肺部功能锻炼等。咳嗽排痰:告知患者正确咳痰方式,必要时可通过叩击患者背部帮助排痰,并对患者进行咳嗽排痰知识宣教,以提高依从性。运动指导:在患者呼吸锻炼的基础上进行简单上肢运动,如吸气时手臂前伸、上举、外展扩胸等。其他方面:常规进行术前胃肠道准备、完善术前检查等。术中:提前为患者准备手术室,调整并保持好室内温湿度,提前将可能用到的液体进行加温、检查器械功能状况等。在患者入手术室后积极进行沟通,给予情绪安抚,配合麻醉医生进行体位摆放、生命体征监测等,用保温毯覆盖患者非手术部位,配合手术医生手术,及时采集图像资料等。麻醉恢复期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在患者清醒后指导其进行咳嗽、深呼吸等训练,按摩患者肢体受压部位、下肢,关注引流管引流情况。饮食护理:根据患者辨证给予饮食指导,如脾肺气虚型应以益肺补脾为主,气滞血瘀型应以活血化瘀为主,肺阴虚型应以滋阴润肺为主,气阴两虚型应以益气养阴为主。疼痛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疼痛部位、时间、程度等,指导患者以舒适体位保持休养,播放温柔放松的音乐舒缓患者情绪,转移患者注意力,疼痛较为严重者,按摩交感、神门穴,或采用理气活血药物进行敷贴缓解疼痛。并发症预防。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手术切口、出血、皮肤颜色等,及时处理出血,避免感染,及时遵医给予患者止痛干预;记录患者排气及排便等情况,必要时帮助患者按摩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帮助患者排便。与家属沟通,嘱其关注患者情绪变化,积极对患者加以关心、支持。出院指导:了解患者出院准备度,强化薄弱处,嘱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保证充足睡眠,并合理进行运动;嘱患者院外遵医用药、复诊等。两组患者均干预至出院。
(1)干预前、术前30 min心理应激反应,采用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8]、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9]评估,量表总分分别为0~56、0~58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心理应激越严重。(2)干预前、术前30 min生理应激反应,包括心率、收缩压、舒张压。(3)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程度,采用Piper疲乏量表(Piper fatigue scale,PFS)[10]评估,总分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癌因性疲乏程度越重。(4)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reatment lung,FACT-L)[11]评估,内容包括情感状况(7条)、生理状况(8条)、功能状况(8条)、社会/家庭状况(8条)、附加的关注情况(10条)5个领域,采用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术前30 min,两组14项HAMA、17项HAMD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应激反应对比分)
术前30 min,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理应激反应对比
干预后,两组癌因性疲乏程度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癌因性疲乏程度对比分)
干预后,观察组情感状况、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附加的关注情况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
肺癌是发病率、病死率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2020年数据统计显示,全球肺癌死亡患者714 699例,占比29.4%,在我国新发癌症患者中,男性肺癌539 181例,占比31.4%,女性276 382例,占比22.2%,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安全[12]。手术虽能帮助肺癌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限,但部分患者对自身癌症恐惧、对手术治疗未知,易产生心理、生理应激反应,加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手术实施及预后。常规护理虽能为患者提供有效护理,但不同时期患者需求不同,导致常规护理临床效果欠佳。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30 min观察组心率、血压及HAMA、HAMD评分较对照组低。其主要原因为:基于德尔菲法指导的分阶段护理属于临床新型护理干预手段,能有效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生理、心理应激。对患者进行心态评估,并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疾病史的基础上进行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宣教,给予患者支持性心理干预、个别心理辅导、家庭及社会支持性心理干预、患患互动指导等心理指导,能有效提升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减少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身心应激反应,有助于手术顺利开展[13-15]。
癌因性疲乏是一种主观、持续的乏力感或疲惫感,主要由癌症患者强烈的心理、生理压力引起,可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16]。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PFS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基于德尔菲法指导的分阶段护理应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能有效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基于德尔菲法指导的分阶段护理通过术前开展视频、讲座、发放健康教育材料等途径的健康宣教,以及心理指导,能有效减轻患者对疾病、手术的害怕、恐惧等心理,有效帮助患者减轻癌因性疲乏程度,此外,联合中医辨证施护理念,给予患者饮食指导,不仅能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抵抗癌因性疲乏。研究表明,肺癌患者术后化疗等治疗会进一步降低生活质量[17]。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FACT-L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基于德尔菲法指导的分阶段护理通过减少心理、生理应激反应,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能提高全麻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肺癌根治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于德尔菲法指导的分阶段护理应用于全麻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肺癌根治术患者,能有效减少心理、生理应激,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