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税体制改革的高校财务管理形势与任务探思

2024-05-11 16:46张贺
经济师 2024年4期
关键词:任务高校财务管理

摘 要: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与支柱,在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引领与保障发展的关键作用,也对高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201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相关审议中,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与财税相关的政策及方案内容,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及任务基本在2016年完成,并在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而在财税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之后,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形势也有所变化,并由此引起从业人员及研究人员对高校财务管理任务的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财税体制改革 高校 财务管理 任务

中图分类号:F8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4-104-02

引言

财务部门是高校中至关重要的后勤保障机构,具有连接学校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纽带作用,也是促进高校各项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保障学校各项活动正常运行的重要部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以及财税体制改革的落地与持续深化,国家对教育及科研事业的投入比重越来越高,而高校资金运转能力也显著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就面临着全新的形势,急需明确全新的财务管理任务并加以研究,以确定当前社会发展及财税体制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要求与影响,并围绕这些内容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进而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策略支持。

一、财税体制改革对高校財务管理的影响

(一)财税体制改革

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始于2014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会议上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财税体制在治国安邦中的基础性、制度性与保障性作用,认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统一完整、法治规范、公开透明、运行高效,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可持续的现代财政制度。此次财税体制改革重点推进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三个方面的改革,最终目标是建立统一完整、法治规范、公开透明、运行高效的现代财政制度,同时该财政制度也需要能够促进社会公平、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作用[1]。《方案》明确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思路与原则、主要任务与时间安排,并将在未来为财政制度建设及下一个时期的财税改革提供指导作用。

(二)财税体制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财税体制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在财税体制改革中对高校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调整,这种调整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可能会对高校的收入及支出产生影响。譬如增值税优惠政策的调整,就可能影响到高校的采购成本及科研投入等。

2.财政拨款制度改革。财政拨款制度改革同样是财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改革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资金来源及资金使用情况产生变动,譬如财政拨款方式的改变,就需要高校调整预算安排及资金管理方法加以适应[2]。

3.个人所得税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同样是财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且影响范围较大,包括高校中的所有职工乃至部分学生等。譬如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就会影响到高校教职工的实际收入,而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与扣除项目的变化,也会对教职工的收入产生影响。

4.财务管理模式变化。财税体制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更精细化、规范化的要求,高校必须调整优化原有财务管理模式,才能适应财税体制改革提出的全新要求。在这方面包括使用信息化技术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及准确度,并依靠建立完善内控制度以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及完善性,同时还要采取其他措施强化预算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等[3]。

二、财税体制改革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长期以来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形势都是复杂多变的,而在财税体制改革落实并逐渐渗透之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也进入新常态,从之前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种转变,也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对经费使用结构的优化,以及资金使用效益的提升,其目的是使高校最终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4]。与此同时政府职能也处在转变的过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集中体现在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和放管结合上,以期能够激发市场活力与社会创造力,这意味着高校财务管理应充分重视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从而使高校财务部门职能能够与政府职能相契合,顺应社会的主流发展趋势。

而在高校政策相关层面,则面临着现代大学治理、“八项规定”和专项巡视、“双一流”建设与教育综合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现代大学治理需要高校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协调的管理机制,因此高校财务管理部门需要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治理工作中,通过强化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使财务管理逐步表现出规范化、科学化的特征;而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和专项巡视,则使得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着更为严格的要求,需要高校加强针对预算、收支、资产等相关内容的管理工作,其最终目的同样是为了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与有效性;最后,“双一流”建设与教育综合改革,为高校带来的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高校只有在推进财务管理工作创新、努力适应教育改革新形势的前提下,才能为“双一流”建设提供稳定可靠的财政支持[5]。

三、财税体制改革下高校财务管理的任务与措施

(一)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财税体制改革高校面临的财务管理任务之一,就是对已有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全方位的完善。高校需要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参照国家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对本单位已有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常规概念下高校预算包括学校教育经费的收入与支出两方面,且会按照经费不同来源进行分类,譬如学费、财政拨款、科研经费等。具体管理制度应囊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预算绩效管理三方面,其中预算编制需结合学校发展需要与实际情况进行细化,提升预算到位率与准确率,并减少执行过程中的预算调整、追加以及一般性支出;预算执行则是指在制度中完善对经费开支大户的管理条例,并针对预算执行情况定期进行分期以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最后的预算绩效管理,则是指实施项目预算绩效考评工作,结合考评结果规划来年预算安排,以有效提升资金的使用绩效。

(二)强化资金管理

强化资金管理是为了提升高校使用资金的透明度与合规性,这是财税体制改革的硬性要求,具体包括建立规范的资金使用程序及审批制度,确保各级领导及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得到充分明确。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强化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及交流,多方印证来保障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及有效性。而针对学校外部投资收益,也需要匹配相應的管理措施、管理办法及责任人,使资金的安全性及收益均得到可靠保障。此外,资金管理的强化应将财务风险管理作为主要内容之一执行,高校方面需重视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与风险应对机制,以定期进行财务状况分析及风险评估,及时筛选、挖掘潜在的资金财务风险并加以解决。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方案,针对已明确各种风险类型确定风险应对措施及具体责任人,并强化学校内部各部门的审计及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行为。

四、财税体制改革下高校财务管理任务实现策略的思考

(一)完善高校会计制度

会计为高校财务管理任务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功能支持,是高校在财税体制改革下实现全新财务管理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通过完善会计制度,以保证会计工作能够真实、准确、完整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使高校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及规范水准均得到显著强化。在具体做法上首先需要引入新的会计科目及核算方法,譬如引入“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这类新概念,借助这些概念以更加准确的方式反映高校资产实际价值及使用状况;其次则需对财务报表编制及审计过程加以规范,财务报表被用于反映高校财务状况,因此必须保证报表内容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所以需要重新调整财务报表的编制及审计要求,通过建立高度规范的财务报表体系及审计制度,使财务报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后则需要对内部控制及审计制度加以完善,内部控制与审计制度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前者是实现、强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后者则具有审查监督的作用,因此应当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通过合理调整进行内控,来使各项财务活动合规性及有效性的到可靠保障,同时通过完善已有的审计制度,使高校财务活动获得应有的监督及检查,严防死守各种财务违规及腐败问题的出现。

(二)强化教育成本核算

针对高校教育成本进行的核算及管理,同样被作为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在财税体制改革持续深入的当下,高校财务管理任务的实现也必然要借助强化教育成本核算这一手段。首先,需要做的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重新配比分摊高校的各项成本,以便能够以更加准确的手段,反映高校教育成本及各项支出费用的真实情况,从而为高校教育政策及收费标准的制定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其次,则需要建立规范的教育成本核算管理制度,针对教育成本进行的核算与管理工作,同时涉及到高校内部的多个部门及环节,因此其过程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必须通过建立规范的制度及流程,以明确不同部门职责分工的方式,使教育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得到可靠保障;最后,则是强化教育成本的控制管理工作,这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高校财务管理的整体表现,甚至会影响高校经费的获取,所以需要通过建立对应的成本预警及控制机制,强化各项教育成本控制管理的有效性,避免造成教育成本浪费及失控等不良情况。

(三)重视资源配置优化

资源配置优化也是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的资源配置优化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资源应用效率,是高校各项事业是否能够稳定正常发展运行的关键。在这方面应通过强化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使财务管理工作尤其资源配置能够获得先进的技术支持,通过建立财务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财务报账系统等具有现代化特征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使财务管理及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更高水准,并为各系统间数据共享及信息交流提供便捷技术支持。在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还需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分配方案,强化对教学、科研、后勤等方面的投入及管理,并大力加强对学校资产的管理和监督,积极探索资源共享的有效模式,在保证资产安全的同时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五、结语

从全局角度上来看,基于财税体制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形式及任务的思考,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高校其他管理工作的效率及成果。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及办法,改革创新高校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具体内容,使财务信息的质量得到可靠保障,最终以良好的财务管理状态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林,孙其苓.“十四五”时期高校财务管理形势与任务探析[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21,32(06):77-84.

[2] 李鹏.新形势下院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初探[J].知识经济,2019(09):107+109.

[3] 刘小飞.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模式的探析[J].智库时代,2019(19):171-172.

[4] 邓岳南.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改革创新服务高职院校发展研究[J].经济师,2021(02):83-84.

[5] 朱晓青.新时代财税体制改革的三大新变化[J].消费导刊,2018,000(17):199.

[作者简介:张贺(1987—),女,汉族,长春市农安县人,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高校财务管理。]

(责编:赵毅)

猜你喜欢
任务高校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于会计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明确“任务” 文中有“我”
当代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教会学生做人
教学秘书在高职教学管理与实施中的作用及任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