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任务的单元整体阅读教学

2024-05-11 13:37刘海涛
新课程·上旬 2024年3期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一个单元为“名著阅读”,教师应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实施阅读教学,这要求高中生能在指定范围内阅读一部学术著作,属于学习任务群的相关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名著丰富人文积累,自主建构结构化知识经验,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个性化的读书方法、策略,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世界多元文化进行深度思考,在辩证分析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此可见,单元整体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它不是以单篇短章作为阅读对象,而是在单元整体教学中优化高中生的阅读策略,提升其阅读意志力,以此应对碎片化阅读的积弊,促使学生在深刻丰富、层次深入的阅读体验中涵养人文品格,提升阅读素养。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单元整体阅读教学呢?下面基于真实情境,谈一谈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实施单元整体阅读教学。

一、深层解读单元,明确主题意义

教师应基于单元整体视角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以较为整体、全面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建构结构鲜明、逻辑清晰的知识体系,在深层读写中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内化其思维品质,提升其阅读素养。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前,教师应深层解读单元内容,分析书中的主题意义,促使学生更有效地开展阅读活动。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是根据20世纪40年代西南联大、云南大学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整理而成,具有学术性、文学性的特征。《乡土中国》属于学术著作,由14篇文章组成,每篇文章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内容大体可以分成五个部分,主要讲述了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乡土社会文字的使用、乡土社会的社会格局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乡土社会秩序以及乡土社会变迁等内容。书中所写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一种包含在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独特体系。教师通过开展《乡土中国》整本书的阅读,旨在让学生体验各类启示性、陶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逐渐实现多方位要素的综合与内化,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辨析与探究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其阅读素养。

二、基于主题内容,确定学习目标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主题为价值引领,以语言文字为有效依托,在深层解读的基础上制订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读有所得,读有所获。由于《乡土中国》是学术论著,高一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方面的内容,很难对其产生兴趣。然而,高一学生在进入本单元学习之前已通过第四单元的学习活动“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对当代家乡文化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在初中阶段学生阅读过一些简单的议论文,了解了议论文的要素,有提炼观点、区分论据(道理、事实)、论证方法的能力,能发现观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在本次阅读教学中,教师计划按照“1+6+N”三段实施教学。

第一段:开学初引导学生利用7~8周课外时间分章节自由阅读,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完成相应的主题任务。

第二段:在课堂阅读学习的6课时中,第1课时为导读课,主要为“激趣”和指导“五步六法”(“五步”为概读、略读、精读、批读、重读;“六法”为圈点勾画法、批注法、对比阅读法、思维导图法、文献检索法和写读后感法);第2、3课时为阅读推进课,主要在精读、批读中了解各个章节的概念内容,在批注中理解疑难词句;第4、5课时为研读课,通过专题案例学习、交流探讨构建对学术著作专题研究的经验和方法,总结研读方法,并学习小论文的写作格式;第6课时为阅读总结课,通过撰写读书报告、调查报告或者研究性小论文,与本书进行深层互动,积累一定的阅读经验,培养学术阅读的积极态度,有效提升学术阅读素养。

因此,基于《乡土中国》这一阅读内容,教师制订了如下学习目标:

1.能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和特点,理解全书重要的概念、观点,增进对农村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理解。

2.能形成阅读书籍的典型经验和有效方法,学习陈述学术见解的思维过程和表述方式,提高逻辑建构能力、思维品质和创造性思维。

3.能理解和认同乡土文化,阅读中国乡土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关注当今中国乡土现象,并对中国乡土生活作出客观评价,通过品读赏析语言,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和研读写作能力。

4.能体验学者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感悟学者艰苦卓绝的治学精神和心怀乡土的家國情怀,在阅读学习中了解更多的中华文化,并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能活学活用,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客观分析社会现象,从而培养联系现实、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读前有效准备,充分了解学情

学生在单元整体阅读的过程中应积极利用课外时间自主阅读、撰写笔记,课内以讨论探究、交流展示为主,教师则在一旁做好阅读指导工作,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和限制学生的阅读与思考。《乡土中国》共计五万四千字,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前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全面通读。为了更好地实施阅读教学,教师在课前研制了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的阅读准备和阅读中遇到的困难等,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情境阅读任务,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为后续的阅读任务推进做好准备。

四、实施情境任务,发展阅读素养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效率,教师在阅读指导中应积极创设自然鲜活、真实丰富的情境,以学生的个人阅读体验为主,精心设计层次渐进的情境任务链条,促使学生在枯燥的文字中享受阅读的兴趣和快乐,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设计并实施导读课情境任务

第1课时导读课中,为了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合作阅读中了解书中的内容和价值,教师设计了两个情境任务。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从《乡土中国》中寻找依据,回答以下问题链条:①请你观察中国人的小区花园种菜图与美国住宅前的草坪图片,想一想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种菜。②在中西方称谓中,我们中国人对亲戚的称谓远比西方要复杂,我们称呼父亲的姐妹为姑姑,称呼母亲的姐妹为姨妈,而在英语中这两者都统称为aunt。为什么中外会产生这样不同的称呼方式?这反映了中西方家庭有什么不同?你能解释其原因吗?

教师通过设计这样的问题任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探寻答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促使学生在略读、精读、批读、总结评核中体验阅读过程,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在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设计了总结概括的任务,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阅读的方式,一个小组负责一章节,在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中简要概括各个章节要点。因此,教师设计了如下阅读学习任务:①用一个短语或者一句简介的话给文章做个注释。②摘录出各章节的论点句。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所读内容的要点。

(二)设计并实施精读课情境任务

在第2、3课时阅读推进课中,为了让学生精读并理解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学会在批注、解读中理解疑难词句,教师设计了如下两个情境任务。首先,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精读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精读第一章“乡土本色”、第二章“文字下乡”、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在书中对乡土社会、礼俗社会、法理社会、土气、特殊语言、行话等标注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教师还应在精读中引导学生学会在书中批注,以“差序格局”这一内容为例,教师首先示范如何批注,然后再布置其他章节的批注任务,引导学生在自主精读中进行批注,随后在小组合作再读、讨论探究中捕捉其他同学精彩的语言进行批注,最后在交流展示中谈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三)设计并实施研读课情境任务

在第4、5课时的研读课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专题案例学习构建对学术著作专题研究的经验和方法,并且通过交流探讨形成质疑探究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中国式父子关系”为例,教师设计以下问题链条:①为何中国的道德和法律具有伸缩性?②乡土中国的地缘和血缘联结为何如此深厚?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出相关论据,概括总结关键内容,在写作和描述中学习小论文的写作格式。

再以“无讼”这一专题为例,教师通过“从具体现象中提炼概念”“在具体事物里核实概念”两种方法,引导学生在小说情境中深度思考,在联系现实中关注当代文化,理解费孝通对乡土社会的人文情怀。在这一课时中,教师首先通过《白鹿原》的一段土地纠纷案引入:白鹿原上,李寡妇先后将自家的一块水地卖给了鹿子霖和白嘉轩。为了争夺这片土地,白、鹿两家发生了家族斗殴,两家剑拔弩张,扬言倾家荡产也要打官司。教师根据这一情境,提问学生:“读过《乡土中国》一书后,你们认为白、鹿两家解决这场纠纷的方式可能是什么?”学生根据阅读能得出“无讼”的观点。

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梳理“无讼”的价值内涵,教师设计了如下阅读任务:①在《乡土中国》中有哪些运用“无讼”的方式解决纠纷的案例?请找出来。②结合找到的实例,总结这些解决纠纷的案例有何共同之处?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得出,“无讼”需要具有权威地位的调解人,以调节方式为主,以伦理为原則。

为了引导学生探讨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以“无讼”的方式解决彼此纠纷的原因,教师设计了合作探究的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在合作研读中联系书中的内容,从乡土社会里的特殊结构和维持秩序的手段等角度进行深层探索,鼓励学生以“观点+论据+分析+结论”的形式呈现讨论结果,并运用关键词概括出乡土社会的特征。

为了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对“无讼”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当下的法治生活,联系文献,说一说“无讼”的调解方式在当下是否具有积极意义。通过设计这样的讨论探究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出研读方法,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策略,学会在举一反三中提升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和论证思辨能力。

(四)设计并实施阅读总结课任务

在第6课时读后总结课中,教师可以设计撰写读书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性小论文等任务活动,引导学生在对比和分析、辩证和思考中发散语言思维,提升写作能力。

以“撰写调查报告”为例,教师设计了如下情境任务:现如今的乡土社会和费孝通笔下的乡土社会相比,已经大有不同,如新农村建设、乡村企业等。请你以“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为话题,结合《乡土中国》相关章节,自选一个角度完成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调查报告。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单元主题精心设计层次性、开放性、深刻性的情境任务,引领学生在感知体验、深层探究、升华理解中实现思辨后的文化自觉。通过阅读,教师既丰富了学生语文和历史学科方面的文化知识,又重塑了学生的阅读思维格局,促使学生在深刻丰富的情境阅读中回味“乡土气息”,拓宽人文视野,有效提升阅读素养。综上所述,开展单元整体阅读教学能提升阅读教学的实效,充分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在生活情境、文学影视作品中真正理解书籍的价值内涵,在阅读探究中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提升阅读思维能力,形成学术阅读的积极态度,从而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涵养学生的人文品格,提升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第四中学)

编辑:赵飞飞

作者简介:刘海涛(1971—),男,汉族,甘肃西峰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