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背景
5E教学模式是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会(BSCS)开发的一种五步式探究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中的五个环节为: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由于这些环节的英文单词首字母均为E,故而被称之为“5E”教学模式。
吸引环节属于5E教学模式中的课堂导入环节,是教师通过提出和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话题或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探究环节属于5E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学生是课堂主体,通过开展实验探究帮助学生学习新的概念知识;解释环节同样也很关键,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更为深刻地理解和认识,教师在补充完善过程中加深学生的理解;迁移环节属于课堂教学的拓展环节,要对所学概念知识进行拓展应用,教师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运用能力;评价环节并非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而是教学的主线,应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的评价,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工作,促进整体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教学准备
下面通过运用5E教学模式,展开高中生物“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一课的教学。具体准备工作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节属于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根据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本节对应教材概念为“生命个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在各结构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生命活动中,以相应的调节机制保持稳定状态”属于植物生命活动受到多因素调节作用的重要概念。由于前面已经学习了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而本节通过对环境因素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形成生命信息观建立良好基础。另外学生已对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重力会影响植物形态等方面的知识还缺少一定认知,而通过本节所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为今后的生物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建立生命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科学思维及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具体如下:
1.生命观的建立
学习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帮助学生形成信息观和物质观。
2.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对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相关实验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完善科学思维能力
能够结合教学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光和重力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形成。
4.培养社会责任感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出合理调控花期的方法,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
1.认识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
2.理解植物生长发育调控过程中所具有的整体性、复杂性。
(四)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理解、解释植物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見文末表1)
四、总结及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环境因素在参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的作用。在讲解、展示、讨论与实验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交流创造良好条件;通过解释、拓展提高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不足之处是评价环节有待提升。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第一高级中学)
编辑:蔚慧敏
作者简介:马圆圆(1982—),女,回族,甘肃天水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生物科学。
新课程·上旬2024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