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叠影响域理论视角下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校社区共育策略

2024-05-11 06:56吴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15期

吴际

注:本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双减”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提升的统合干预研究”(2021ZJY1227)研究成果。

摘要:中学阶段,个体的心理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过渡性、闭锁性和动荡性等特点,更容易引发心理和行为问题,靠学校单打独斗很难应对,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家庭、学校和社区需要通力合作。从交叠影响域理论出发,提出家校社各司其职、加强交流、引领家长提升、促进家长主动参与,以及整合资源提升合作水平等家校社区共育策略,以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交叠影响域理论;家校社合作;家校社共育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4)15-0067-04

中学阶段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在这一阶段显得尤其重要。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学生心理上的细微变化很容易被教育者忽视,往往是当发生极端心理事件时才引起关注,使得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陷入被动。预防大于干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想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就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作用,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形成合力,为中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家校社合作

(一)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中学阶段是个体心理发展历程中的“疾风怒涛”期,具有一些典型的特点:认知能力发展迅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渐增强;生理渐趋成熟,但心理的发展相对落后,身心发展不平衡;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表现出过渡性的特点;不愿轻易表露自己,表现出闭锁性;情绪不够稳定,容易出现较大波动,表现出动荡性的特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过渡性、闭锁性和动荡性的特点使他们可能面临复杂的心理问题[1],处理不好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现实问题,如校园欺凌、厌学、焦虑、抑郁等。

一项关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大型测评显示,10~15岁中小学生群体的学习成绩与毅力、好奇心密切相关;10~15岁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呈上升趋势,乐观、抗压能力得分高的学生考试焦虑程度较低;10岁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心理幸福感以及社会情感能力明显高于15岁学生,这一数据在15~18岁学生身上又出现“触底反弹”的情况,即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态势[2]。该结果一方面表明心理健康状况(毅力、好奇心、乐观和抗压能力等)与学习成绩和学习状态(考试焦虑)紧密关联;另一方面,表明较之小学生,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为复杂。值得注意的是,该测评结果还显示,当15~18岁学生的信任感、合作意愿、活力等方面获得改善,能够有效减轻校园欺凌行为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升幸福感。该测评结果表明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能够带来良好的附加效果。

(二)家校社合作的必要性

综上,中学阶段,个体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过渡性、闭锁性和动荡性等特点,更容易引发心理和行为问题,这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达到良好效果,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通力合作。

家庭和社区是中学生在学校之外获得支持的重要来源。一方面,家长是中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中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亲子关系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3]。在“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的作用更为凸显,在中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权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中学生置身于家庭中,家庭又嵌在社区中,社区的环境、文化、氛围及其相关活动的开展状况等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在以往的研究和实践中,家庭的作用常常被轻视。部分家长也认为,教育和培养人的责任在学校,忽略了自身在孩子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關于社区对中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在相关研究和实践中更是鲜见。这使得社区力量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在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中发挥的作用甚微。试想,某个中学生如果在学校以外的地方发生了心理危机事件,找不到情绪宣泄的出口和心理支持力量,那么他就可能把内在的情绪发泄到自己身上,做出自残自伤的极端行为,而家庭或社区,哪怕有一方能够给予支持,便可使问题获得暂时缓解。如果家庭、学校和社区形成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提供心理援助和辅导,处于心理困境的中学生就可能迅速摆脱困扰,恢复良好的身心状态。

因此,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不能单纯依靠学校,应将家庭和社区的力量同时纳入,构成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形成家校社共育的合力。

二、交叠影响域理论视角下的家校社合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校合作在我国开始得到关注与重视。在先进的教育理论影响下以及各方的推动下,我国开始探索家校合作,并开展了相应的教育实践。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学者爱普斯坦(Joyce L. Epstein)认为“家校分离”的学校往往“视孩子为学生”,而“家校合作”的学校则“视学生为孩子”。也就是说,如果学校仅仅把将孩子视为学生,认为家庭应该尽自己的责任,家庭也期望学校能够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那么家庭和学校的功能就是分离的。如果学校和家庭都把学生视为孩子,他们将处于一个伙伴共同体当中,双方是合作者,合力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爱普斯坦进一步倡导把家校合作的范围扩展到社区,创立了“交叠影响域理论”(Overlapping Spheres of Influence)[4]。该理论指出,家校合作实际上应该是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协同与合作,三者可以分别作用于青少年的发展,也可以产生叠加影响。这种影响是交叠并且不断累积的,能够持续地作用于不同年龄、年级段的学生。因此,应充分发挥三者的影响力,使之共同承担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责任,真正实现沟通协作育人。

根据交叠影响域理论,家校社合作通过家庭、学校和社区单独或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即一方面,家庭、学校和社区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另一方面,家庭、学校和社区形成伙伴关系,帮助、指导、引领学生的发展,共同解决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下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一步探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校社共育策略。

三、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校社共育策略

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学校为主导,开展各种形式的课程和辅导活动,对家庭和社区的作用关注不足,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采取怎样的策略来促进家校社合作也有待探索。在交叠影响域理论视角下,家校社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从简单的合作到建立深层次的共育机制;从促进家校社各司其职、互相交流,到形成引领家长提升以及促进家长主动参与的家校社合作策略;再到整合资源,进一步提升合作水平,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共育策略。

(一)家校社各司其职,互相交流

家庭、学校和社区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自在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中的作用。学校营造尊重、友好的校园氛围,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辅导,如自我意识辅导、性心理辅导、人际交往辅导等,以帮助中学生应对常见的心理和行为困扰。家庭为孩子创造温馨、包容的氛围,家长主动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积极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尤其是沟通交流、换位思考、正面管教等技巧,为孩子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社区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和谐的心理和文化氛围,构建儿童友好型社区,并适时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心理健康公益宣传活动等。

同时,家庭、学校和社区还应互相交流,定期开展教师、家长、社区相关人员相互联系的活动,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及时把握中学生的心理动态,可以视心理和行为问题的轻重程度采用电话、手机APP、微信、联系卡等不同的方式及时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信息互通。此外,学校还可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通报班级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班主任定期家访,对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

(二)引领家长提升的家校社合作

在家庭、学校、社区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学校和社区应着重引领家长的提升,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在这方面,学校不仅具备学科教育的优势,教师在长期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也积累了沟通和交流的经验。社区也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社区活动室、社区图书馆及一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为此,学校和社区应主动发挥对家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技巧,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具体可以采取以学校为主导或以社区为主导的形式。

1.以学校为主导。学校通过多种渠道为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指导,例如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活动,通过专题培训、微讲座、微视频、微课等形式指导家长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向家长提供辅助学习资料,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推送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小技巧及指导手册等。

2.以社区为主导。可以采取社区、社团或市场主导的形式,社区、社团(包括关工委、妇联、共青团等)、民营教育机构等组织相关人员为家庭提供指导和支持。例如,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嵌入社区亲子活动中(社区游戏、社区阅读等);社团或社区定期组织开展假日学校活动;民营教育机构进社区举办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公益讲座,等等。

(三)促进家长主动参与的家校社共育

当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得到提升,主动参与才成为可能。对此,应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和社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事务中来,提高家长参与的层次,进一步提升家校社合作水平。家长主动参与包括家庭为本的参与、学校为本的参与及社区为本的参与。

1.家庭为本的参与。家庭为本的参与是指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具体包括如下内容:家长参与到子女学习计划的制定、家庭作业的完成等学习活动中。中学生的课业任务日益繁重,家长的参与能够增进亲子沟通,缓解他们的学业压力以及紧张焦虑情绪。家长还应主动参与子女的学校生活,关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刻,如入团仪式、毕业典礼等,关注他们的内心体验和成长变化。

2.学校为本的参与。学校为本的参与是指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包括以下内容:(1)为学校服务:学校通过招募,组织家长志愿者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招募具有相关学习和工作经历的家长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補充力量。(2)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学校鼓励家长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教学评估等工作中,为资源的开发提供案例,为教学评估提供多元化的评估视角。(3)参与学校管理:学校组建家长委员会,鼓励家长参与学校心理文化建设和改善的相关工作中。

3.社区为本的参与。社区为本的参与指家长参与到社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以支持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社区可以吸纳家长志愿者助推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如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心理健康科普公众号的建设、社区儿童沟通平台的搭建等,让青少年可以在社区内获得心理健康知识的熏陶,同时充分融入社区同龄人的社交网络,获得朋辈支持。

(四)整合资源,提升合作水平

学校和社区应主动整合资源,进一步提升家校社合作水平。

一方面,学校吸纳包括社区人员在内的多元化成员组成家长委员会,共同组织相关活动和进行决策;也可选派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支持社区委员会,开展社区公益心理辅导活动;还可借助社区的场地、人员等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等。

另一方面,社区主动与学校合作,邀请学校教师到社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讲,或组织学生在社区内开展团体互动游戏等。此外,还可以依托于政府机构或社团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项目来开展,实现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深度合作。

四、小结

当前,学校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处于主导地位,“双减”政策的实施触发了人们对家庭教育的关注,社区在该领域的作用仍然被持续忽视。如何将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力量进行整合以发挥三方协同育人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实践。本文基于交叠影响域理论的基本观点提供了一些可能的实践策略,对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分析和实践验证,以及如何因地制宜进行资源整合等问题将是未来要探讨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袁振国,黄忠敬,李婧娟,等. 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报告[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21,39(9):1-32.

[3]王旭,刘衍玲,林杰,等. 亲子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支持和心理素质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38(2):263-271.

[4]Joyce L E,Mavis G. 学校、家庭和社区合作伙伴:行动手册[M]. 吴重涵,薛惠娟,译.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1.

编辑/于 洪 终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