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纪念馆交互展示设计的参观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2024-05-11 09:40秦臻珍
美与时代·上 2024年3期
关键词:互动体验

摘  要:交互展示设计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可以为革命纪念馆展示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方法,旨在探讨影响革命纪念馆交互展示设计满意度的因素。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建立了一个包括感知有用性与信息质量对设计满意度的影响模型。革命纪念馆的交互展示设计应着重于实现交互功能与展示内容的紧密融合,以促进观众对展示内容的深度理解和充分欣赏。展示内容的信息质量也至关重要,包括信息的准确性、丰富性、深度和相关性等方面。

关键词:设计满意度;互动体验;可视化设计;互动叙事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安徽省革命纪念馆交互展示的优化设计研究”(AHSKQ2020D14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题博物馆,革命纪念馆在展示红色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陈列内容涵盖了革命历史事件、英雄事迹,以及与革命相关的精神和文化遗产,构成了红色文化的生动画卷。然而,展示设计的使命绝非仅限于简单的事实陈述,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深入触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深刻地塑造他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情感认同。

自1984年提出“新博物馆学”(New Museology)概念以来,学界开始强调博物馆展示中的人-展互动,这一观念的崭新取向逐渐引领了博物馆展示研究的变革[1]。这个新的设计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將传统的“以藏品为中心”的观念逐渐转变为更注重参观者感知体验。通过引入空间互动装置,这一设计理念强调观众与展览内容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其核心目标在于唤起观众的多感官体验,实现双向互动,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和学习体验,鼓励他们深入挖掘博物馆的珍藏和主题[2][3]。革命纪念馆作为博物馆中的一类特殊存在,更加强调教育和宣传使命。因此,将互动设计理念嵌入展馆设计中,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也更有助于履行其宣传教育、文化传播以及为时代大局服务的使命。这一做法不仅可以使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革命历史,还有助于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教育价值,做出更大的文化贡献。

尽管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关注革命纪念馆的交互式展示设计[4],以提升游客的体验,但对于其设计满意度的实证影响因素研究仍然相对不足,这使得设计实践的参考依据较为有限。因此,本研究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研究假设模型,旨在进一步验证用户对革命纪念馆交互展示设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这一研究有望为革命纪念馆设计和管理提供更为深入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一、理论基础与假设

(一)技术接受模型

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是一种用于解释和预测用户对新技术采用行为的理论模型[5]。用户的采用行为受到他们对新技术的感知影响,主要包括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感知有用性指的是用户认为新技术使用后对其个人或工作绩效的提升程度。如果用户认为新技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负担或带来其他实际的好处,他们便有可能采用该技术。

目前,有关技术接受模型在革命纪念馆的展示设计方面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然而,观众的体验在这一背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感知有用性在革命纪念馆这一展示空间中意味着观众通过与互动展示装置进行互动,能够深刻感受到革命历史人物和事件,增进他们对革命文化的理解,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观众的体验感受与交互展示设计的满意度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即体验感受越好,满意度越高。换句话说,观众在与展示装置互动时,如果感到这种互动对于他们的体验有所提升,他们更有可能对展示设计产生积极的评价。这对于革命纪念馆的交互展示设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有助于提升观众的满意度和参与度,深化他们对革命文化的认知和感知。

同时,技术接受模型得到了交互系统相关研究的支持。许多学者都验证了感知有用性对用户的使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6][7]。因此,我们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感知有用性对于观众的设计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

(二)感知交互质量与趣味性

数字交互技术在革命纪念馆的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它能够与展示内容深度融合,并增强参观趣味性从而吸引观众。例如,通过运用互动技术展示革命文物,观众可以通过虚拟影像来操控革命时期使用的工具,深入了解革命历史事件。展示装置的交互质量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可以有效帮助观众探索革命文物,提升他们的参观体验。例如,观众可以使用数字触摸屏幕放大、缩小或旋转3D模型,以更仔细地研究文物的细节。

此外,感知的趣味性在影响观众行为意向方面具有关键作用,趣味性是激发观众积极参与的重要因素,有助于提高他们对特定内容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环境中强调感知的趣味性对于学习者的持续学习具有积极影响,这意味着趣味性可以促进用户在学习系统中的积极参与和持续学习。这种积极参与和持续学习有助于观众更深入地了解革命历史和文化,改善他们的参观体验,提高满意度。

在革命纪念馆的情境下,观众通过使用交互装置来欣赏革命文化内容,例如利用数字交互屏展示革命人物的生平、英勇事迹以及历史事件。这些数字交互元素使参观体验更多的个人化、吸引力和趣味性。观众可以积极参与,与展示内容互动,深入了解革命历史,并通过互动体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展示的信息。观众对于交互展示设计的趣味性感受越强烈,他们对设计的满意度也越高,因为趣味性能够激发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并深入探索展示内容。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感知趣味性对于观众的设计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

(三)信息质量

数字交互装置在革命纪念馆的应用具有广泛而多样的潜力,能够多角度呈现博物馆的实物和非实物藏品[8],例如叙述性互动、揭示革命事件的背后故事以及提供历史文物的学习体验等。这些交互展示设计的应用不仅能够拓宽参观者的知识视野,还能够增进他们对于革命文化丰富内涵的深入理解。与传统的静态展览方式,如实物陈列和历史影像图片相比,数字交互装置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内容和更高水平的信息质量水平,满足了参观者对于深刻了解革命历史的渴望。

举例来说,通过使用互动导览设备,参观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革命人物的生平和贡献。他们可以浏览虚拟展览,观看与革命历史相关的多媒体内容,甚至与数字重建的历史场景互动。这种深度互动使参观者能够更全面地体验革命历史,与过去的事件和人物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数字交互装置的引入使革命纪念馆的参观变得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为观众提供了更深入、更有趣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满意度和参观动力。因此,数字交互装置的信息质量对于观众的设计满意度具有积极的影响,具体假设如下:

H3:信息质量对于参观者的设计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基于以上假设,本文构建了革命纪念馆交互展示的设计满意度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如图1)。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

在回答测量项目之前,参与者被要求观看一个交互展示设计的方案,该方案展示了淮海战役的整体时间进程以及各参战部队在指挥第一阶段的战斗情况。观众可以通过互动界面自由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时间段或事件,然后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浏览相关信息。在了解了设计方案之后,参与者被要求回答各项问卷的问题,并填写相关的性别、学历、年龄等问题。

为确保各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我们测量潜在变量的题项借鉴自国内外经典文献,以国内相关文献中对理论基础修正后的测量项为参考,并结合革命纪念馆观众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改和补充。其中,“感知有用性”的测量参考来自以往成熟的量表[9],并做适当的修改;“感知趣味性”和“信息质量”参照以往研究[10]。问卷测度采用了李克特7点量表设计,其中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最终的问卷包含了4个潜在变量。

(二)数据收集

1.预调查

在正式问卷调查之前,本研究先对15名被调查者进行随机测试,以修正和完善问卷中的问题和选项,解决潜在的歧义。随后,我们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了150份问卷用于进行初步调查,并成功回收了61份有效问卷。我们采用了Cronbach's α内部一致性系数来进行信度分析,结果表明Cronbach's α系数为0.859,各分量表的信度均高于0.9。此外,我们还运用Kaiser-Meyer-Olkin(KMO)值和Bartlett球形检验来评估问卷的效度,并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各变量的KMO值均超过0.7,而Bartlett球形检验的p值为0.000,表明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效度检验。我们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来提取共性因子,随后运用最大方差法进行正交旋转,以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在旋转后的分析中,我们成功提取出4个共性因子,这些因子的因子负荷均在0.5以上,总共解释了85.307%的方差。这表明题目的结构效度较高,具有较好的收敛性。

2.正式问卷

正式问卷发放是由2名调查员(包括笔者在内)主要通过社交媒体渠道以滚雪球的方式进行的。随后,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仔细筛选,将那些存在缺失值或回答总时长不足60秒的问卷予以剔除。最终,我们获得了204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达到了97.6%。

(三)数据分析工具及流程

为了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使用了SPSS 24.0。首先,我们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总体归纳描述了被调查者的特征,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接下来,我们采用SPSS回归分析,对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系数分析,以验证研究假设。

三、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描述性统計分析

本研究的样本分布相对均衡。在性别构成上,男性和女性占比分别为39.2%(80人)和60.8%(124人)。调查对象以18-45岁的用户为主,学历大多为本科/大专。此外,所有测量指标的偏度和峰度的绝对值均小于1,符合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多元正态分布的要求。

(二)信度与效度分析

1. 信度

在调查数据的一致性或稳定性方面,本研究采用信度(Reliability)来进行检验。我们使用SPSS软件对样本的信度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样本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为0.952,大于0.9,表明信度较高。此外,本文还使用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CR)作为潜在变量的信度指标进行估算和检验。数据表明,组合信度CR均大于或等于临界值0.6,而变量均大于AVE临界值0.5,这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可靠性,即模型的内在质量相当理想。

2.效度分析

为确保量表的有效性,本研究进行了内容效度和建构效度两方面的检验。在问卷编制阶段,我们采用已有相关文献的题目来编写问卷,以保证量表的内容效度。同时,为评估量表的建构效度,我们进行了聚合效度和区别效度两方面的检验。聚合效度用于确认所有题目均测量同一概念,而区别效度用于验证各题目之间的互不相关性。

在验证理论模型之前,我们还进行了共同方法偏误(common method bias)的检测。我们使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样本的KMO值为0.957,而Bartlett球形检验的p值接近0.000,小于0.01,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这一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

(三)验证性因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主要用于检验所提出的理论模型与实际测量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将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验证数据与理论模型之间的一致性,并进行必要的模型修正。

1.聚合效度

聚合效度涉及测量一个变量的不同指标之间是否存在高度相关性,其主要衡量标准包括因子载荷和平均方差抽取值(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所有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6,而变量的AVE值均超过了0.5的临界值。这符合判别标准,表明该测量模型具有较高的内在质量,且聚合效度满足相关要求。

2.区分效度

区别效度是用来评价不同测量项之间相关性较低的指标。我们的评估标准是确保每个变量的AVE值的平方根大于该变量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本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

(四)回归分析

在进行回归分析以验证研究假设时,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调整后的R平方为0.884,p<0.001。这表明,模型在解释观众的设计满意度方面具有很高的解释能力。

具体来说,感知有用性与信息质量对观众的设计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其系数分别为0.182(p<0.01)和0.745(p<0.01)。这说明当观众感知到展示提供的信息质量较高且具有实用性时,他们更有可能对设计产生积极评价。然而,感知趣味性对观众的设计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其系数为0.043(p=0.361)。这意味着观众对于设计的趣味性感知与其满意度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

因此,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研究假设H1(感知有用性对设计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和H3(信息质量对设计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得到了支持,而H2(感知趣味性对设计满意度的影响)被拒绝。

四、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建立在技术接受模型的理论基础之上,旨在深入探讨革命纪念馆交互展示设计中感知有用性对观众设计满意度的影响。感知有用性是指观众认为交互展示设计能够对其参观体验产生积极影响,提高其对展示内容的理解和欣赏,以及满足其文化需求的程度。在这一理论框架下,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感知有用性与观众的设计满意度之间存在着正向关联。这一关联关系的理解对于进一步优化革命纪念馆的交互展示设计,提升观众满意度,以及满足他们对于深度了解革命文化的需求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革命纪念馆交互展示设计的感知趣味性并没有对观众的设计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感知趣味性在这里指的是观众认为交互展示设计是否具有足够的娱乐性、吸引力和趣味性,是否能够使他们的参观体验更加愉悦和引人入胜。然而,实证分析表明,观众对于革命纪念馆的交互展示设计满意度并不受感知趣味性的影响。这一结果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革命纪念馆交互展示设计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感知趣味性在其他领域可能对用户体验产生积极作用,但在这一特定情境下,观众更加关注的似乎是设计的信息性和教育性。这一发现有助于革命纪念馆等相关博物馆更有针对性地优化其交互展示设计,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并提高参观者的满意度。

革命纪念馆交互展示设计的感知信息质量对观众的设计满意度有着显著正向影响。感知信息质量在这里指的是观众对于交互展示设计所提供信息的质量感知,包括信息的准确性、丰富性、深度和相关性等方面。实证研究显示,观众越认为交互展示设计提供了高质量的信息,越能够满足他们对于深度了解革命文化的需求,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设计满意度。

这一结果强调了信息质量在革命纪念馆交互展示设计中的重要性。精心设计和呈现高质量的信息内容对于提升观众的满意度和参观体验至关重要。因此,未来的展示设计应着重于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丰富性,以满足观众对于更深入了解革命历史和文化的迫切需求。这一发现也为博物馆和相关机构提供了有关如何改善交互展示设计以满足观众需求的实际指导。

五、研究局限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虽然在探讨革命纪念馆交互展示设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面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发现,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注意。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扩大样本覆盖范围,包括不同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的革命纪念馆,以获得更全面的认识。

虽然本研究探讨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趣味性等因素对满意度的影响,但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这些因素与观众行为意向、学习效果等之间的关系,以深化对革命纪念馆交互展示设计的理解。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扩大研究范围、引入更多因素、采用纵向研究设计,以及深入探讨与交互展示设计相关的其他问题,以更全面地推动革命纪念馆及相关博物馆领域的发展。此外,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采用纵向研究设计,以更好地理解观众在不同时间点对交互展示设计的满意度变化。

参考文献:

[1]Ross M.Interpreting the new museology[J].Museum and society, 2004(2):84-103.

[2]袁泰格.红色文化视角下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上),2022(10):120-122.

[3]郑逸婕.新媒体交互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上),2023(8):134-136.

[4]秦臻珍.数字交互在革命纪念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1):49-51.

[5]宗婕聪,吴群,彭宇新.服务设计视角下技术接受理论研究热点分析[J].设计,2020(9):88-91.

[6]张耀月.基于手势识别的博物馆虚拟文物交互系统设计[J].设计,2023(7):43-46.

[7]沈浩昊,李奋强,张书涛.智能音箱产品功能体验对用户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J].设计,2023(7):100-103.

[8]匡文波,贾一丹.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新闻客户端用户行为和习惯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95-102.

[9]代瑜平,陈为年,邓育明等.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创新扩散理论的民宿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16-26.

[10]Jiang,Qianling,et al.A study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ntinuance intention to the usage of augmented reality in museums[J].Systems,2022(3):73.

作者簡介:秦臻珍,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红色文化设计与传播。

猜你喜欢
互动体验
微课(幕课)平台发展特征和趋势初探
城市形象研究:互联网情感化互动体验在品牌中的应用与推广
简单生活节的创意市集
论包装中的体验性设计
浅谈情感化理论视角下的户外创意广告互动体验的研究
广告创意实践课程3E教学模式探新
初探科学传播活动影响社区居民生活的效果及分析
细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关于互动体验型户外广告的研究及运用
浅谈互动体验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