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宁
[热点说明]
2024年,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10周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85周年。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可是在2024年,俄乌战争已持续两年多,而素以火药桶之称的“中东”在2023年10月巴以冲突再起并还在持续。回首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和人类带来浩劫,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格局的演变和大国间的关系。当下,地区冲突不断,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持续爆发。与此同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关系波云诡谲,大国博弈在各领域纵横排阖……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史为鉴,珍爱和平,放眼未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呼声,大国应肩负起时代重任!
[知识链接]
1. 显性考查热点涉及知识: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起止时间、交战双方、主要战役、结果、影响及由此带来的启示;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
2. 隐性考查热点涉及知识
(1)古代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十字军东征、成吉思汗西征等。
(2)近代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拿破仑战争、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抗日战争等。
(3)现代战争:抗美援朝、越南战争等。
(4)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5)世界格局中的中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牺牲者,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的“参与者”,多极化趋势的推动者。
[认识升华]
1. 恐怖手段不能制止战争反而会引发世界性的战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可以联合起来。21世纪的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愿世界大战的悲剧不再重演。
2. 世界大战使我们认识到: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我们要以史为鉴,远离战争,维护和平,反对霸权主义;拒绝战争、珍爱和平;国际间的争端应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避免使用武力。
3. 为了避免战争,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国力,积极反对霸权主义,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各国人民要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军国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试题链接]
1. 如果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比作一场化学反应,用下面的方程式表示。那么方程式中的“点燃”指的是( )
S+O2[ 点燃 ]SO2
A. 萨拉热窝事件 B. 凡尔登战役
C. 俄国退出战争 D. 德军突袭波兰
2. 当德国被迫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的消息传回国内时,全体国会议员起立高唱《德意志高于一切》以示不屈。这反映出《凡尔赛条约》( )
A. 缓和了欧洲各国的矛盾
B. 维护了战胜国利益以及战后和平
C. 是各战胜国妥协的产物
D. 未能彻底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矛盾
3. 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人类面临重大疫情、重大灾难时,需各国人民携手共进、同舟共济。在20世纪40年代,为战胜法西斯而形成了( )
A. 协约国集团
B.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 欧洲联盟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 有人认为:美国是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没有其他大国合作,它会孤掌难鸣;其他大国得不到美国支持,也会困难重重。由此反映的现象是( )
A. 冷战对峙局面结束
B.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C.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
D.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
5. 战争与和平,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历史。反思战争与和平问题,免遭战争,是人类始终要认真对待的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中以自己犀利的历史之眼,洞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科技进步、生产发达之间存在着绝对的联系,战争的需要催生了新科技发明,而科技进步超前于人的思想进步,无所顾忌地运用于战场,推动现代战争的升级。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旧格局之所以脆弱,是因为未能形成影响战争与和平的核心力量……所以,二战留给人们的教训是,大国必须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
——摘编自王建明《试议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几个特点》
材料三 主要由战胜国建立的战后国际秩序,尽管仍然存在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但是这一国际秩序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它第一次将苏联和美国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原则正式纳入国际关系,使战后世界维持了整体和平状态。
——摘编自徐蓝《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新进展》
(1)根据材料一,请用史实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科技进步、生产发展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旧格局”“脆弱”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結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建立的战后国际秩序”具体指哪一世界格局?
(4)综合上述材料,请对当代世界如何避免战争提出你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