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容县容州镇中心学校(537500) 陈婉婷
“平移”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例2 的知识点。平移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运动现象。教材首先通过引入学生熟悉的观光电梯、滑梯等生活实例,让学生对平移现象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巩固认识,接着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移房子等,让学生动手操作并通过观察发现这些物体运动的共同特点:都是沿着直的路线向上下左右移动或斜着移动,物体在移动中没有改变大小和方向。这样的编排使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认识平移现象,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图形密铺思维,为学生今后学习平行线和推导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等几何知识做铺垫。
本次活动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该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能力差异较大,学习态度、兴趣和习惯养成各不相同,对空间图形的理解水平参差不齐,且容易受情绪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持续提高学生注意力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活动。笔者注重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运动形式,并注重实践活动的多样性,以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笔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课堂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概念和特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以及学生的学情,笔者将采用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和实践操作法等教学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动态图片和微视频等直观演示,引导学生感知和辨认“平移现象”。在教学模式上,笔者采用了“辩答式”教学。为了加深学生对“平移现象”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笔者组织学生模仿平移运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让学生在“辩答”过程中引起共鸣,归纳并总结“平移现象”的概念和特点。
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备授课平台,如希沃一体机、手机、平板电脑、实物展示台等设备,“班级优化大师”“八桂教学通”等软件,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资源及工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对它们的选择和使用非常重要。希沃一体机和实物展示台可以将教学内容直观呈现给学生;移动设备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电脑课件中的多媒体元素可以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合理选择和使用教学资源及工具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本节课的教学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备授课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多媒体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流程
1.谈话导入,唤醒生活经验
师(出示游乐场情境动画,图略):同学们,春暖花开的季节,最适合外出游玩了。看,小明一家也计划着出去呢。他们打算去哪玩呀?
生(齐):游乐场。
师:游乐场的项目可多了。你知道有哪些吗?
(教师随机点名,学生回答,答案有摩天轮、海盗船……)
师(展示游乐项目图片):游乐项目可真多,听着就迫不及待地想玩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去体验一下吧。
【设计意图:创设去游乐场玩的生活情境,上网搜索游乐场和游乐项目的有关图片,用软件处理后在课堂上用课件逐一呈现,展示时配上欢快的音乐,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利用“八桂教学通”中电子教材的情境动画,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官,从而让学生深刻感知平移的特点。】
2.创设闯关情境,激起学习兴趣
(教师播放课件,如图2 所示,同时播放音频:“嗨,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客服中心,接下来,你们将进入‘知识论坛’中心,当你顺利完成一关学习任务,你将获得游乐项目门票一张。快来挑战吧!哈哈哈。”)
图2
师:你们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取得门票吗?开始吧!
【设计意图:录制音频并嵌入课件,创设“闯关赢门票”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胜负欲、学习热情。】
3.初步感知图形运动形式,模仿运动现象
(教师播放动画视频,视频中包括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游乐项目,如图3所示。)
图3
(教师播放“观察要求”音频)
音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呢?
(学生观看动画并思考)
师(出示图4,引导学生用手势、身体动作来模仿这些游乐项目的玩法):请你用手势比画这些物体的运动形式。
图4
【设计意图:用课件展示游乐场的游乐项目等情境图,如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在课件中插入动画资源;利用软件将教材图变为动态图片;利用录音软件录制“观察要求”音频并播放。以上操作都是在利用数字技术营造游乐场的氛围,将静态图片变动态,直观展示图形运动,让学生对图形运动的感知更为深刻。】
1.分组讨论,小组汇报
师:图3中物体的运动一样吗?
生(齐):不一样。
师:这些运动现象能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请你们分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
师:请一个小组到电子白板上演示,并说说你们的分类理由。
生1:我们将运动分成两类,一类是缆车、滑梯的运动,另一类是旋转飞机、风车的运动。
师:其他同学对此有什么思考和疑问?
【设计意图: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思路。在这里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按运动方式的不同,对游乐项目的运动进行分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感知了平移和旋转,在头脑中自然形成了这两种运动方式的表象。】
2.揭示课题,明确理解概念和特点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分析也很合理。像缆车、小火车、滑梯等项目这样,一个物体沿着直线从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叫作平移。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平移”。
师:平移的运动方向有很多。谁来说说可以怎样平移呢?
生2:可以上下直线移动,也可以左右直线移动,还可以斜着移动。
师:这样的运动方式有什么特点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回答,教师利用希沃电子白板的蒙层功能,根据学生回答逐一展示知识点。)
音频:恭喜,顺利通过第一关“知识论坛”,获得小火车门票一张。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说出平移运动的特点,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将更深刻。播放通关奖励音频,能调节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1.联系生活,深化概念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学生的回答有升国旗、开抽屉、乘坐无障碍电梯等。)
师:大家都是有心人,能罗列出那么多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下面我们看一个例题。
(教师播放“八桂教学通”平台视频。)
师:同学们,观看视频后,你又收获了哪些有关平移的知识?
2.参与活动,体验“平移”运动
师: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无处不在,我们现在也可以体验一下。听我口令,全体起立,向左平移2步,1、2;向右平移2 步,1、2;向前平移2 步1、2;向后平移2 步,1、2;全体坐下。刚才我们做的是平移运动吗?为什么?
师:还可以怎么做平移运动?你能用你桌面上的物体试一试吗?
(学生边说边做)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为学生创造了“做中学”的机会,通过让学生说一说身边的平移现象、做一做体验平移运动,引导学生用动作、学具表示平移,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耳、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相互协作、相互竞争中体验成功、获得进步,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人机互动,拓宽思维
师(打开抢答游戏软件,如图5):请2位同学上台进行答题竞赛。
图5
师(打开游戏软件,如图6):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理解了平移现象。这里有几座神奇的小房子,哪几座小房子能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谁来移一移,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移的。
图6
师(播放平移建筑的新闻视频,图略):移动房子在现实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请看下面的报道。
音频:恭喜!我们又顺利通过第二关“走进生活、发现生活”,获得摩天轮门票一张。
【设计意图:利用人机互动,激发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热情,深化学生对“平移”概念及特点的理解。利用游戏软件直观、动态地呈现平移运动,并配合学生操作呈现图形的运动。在课件中嵌入新闻素材,真实生活场景的呈现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体会数学源自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师:学到这里,我相信接下来的练习题对同学们来说根本不在话下。请大家看看教材“练习七”第3 题,哪些鱼通过平移能与红色的小鱼重合?给它们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教师用课件出示“练习七”第3 题的小鱼图,课件中的红色小鱼可以复制,图略。)
师:再来看教材“练习七”第4 题。谁能一眼判断出正确答案?
(教师用课件出示“练习七”第4 题,课件中的图形可拖拽,图略。)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想判断一些图形通过平移是否可以互相重合,一定要观察并确定两个图形的大小、方向是否一致。
【设计意图:由于“八桂教学通”中的习题缺乏互动性,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验证解题思路,笔者将习题中的图形设计成可拖拽图形,让学生利用实践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答案,既落实了知识点的教学,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1.谈谈收获,巩固知识
师:我们一起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课知识点,如图7。
图7
2.“小小设计师”创作活动
师:运用平移可以设计出美丽的图画。大家课后试一试。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动画和图片,激发学生发现数学之美,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美的自觉意识,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师(课件出示收获的门票,如图8):本节课,全班同学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当中,从你们的表现就可知收获满满,恭喜大家。
图8
师:下课后,走出教室,去找找教室外的平移现象,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让一、二年级学生多看一看、说一说等,培养他们综合实践能力。】
本节课主要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贡献度进行评价。对课堂的评价要关注生生互动情况,看学生在课堂中对其他学生是否有欣赏、肯定等。对教师的评价是看教师的教学表现,如是否在课堂中扮演言语和情感的引导者,教会学生高情商地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时地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树立学生学习信心等。
辅助评价的工具有展台、投屏及“班级优化大师”“课件设计”等软件。班级优化大师记录学生具体的课堂表现,如举手回答问题、参与课堂活动等的情况;在课件中设计赢门票的环节,是对所有学生完成课堂任务及时给予的表扬,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展台和投屏等能帮助教师抓住课堂生成资源,展示优秀作品,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笔者对这节课的教学既展示了数字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又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数字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备课过程中,利用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过程中不同资源之间的切换效率,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第二,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平台中的选择例题、思维导图、画笔、计时、播放例题动画等功能,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抓住课堂生成的资源,适时引导学生对“平移现象”的特点进行辩答,引发学生数学思想的共鸣。
第四,利用数字技术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每闯一关都有相应的奖励机制,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要点,能构建知识网络巩固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练习量不足、练习题的层次性不够明显,无法全面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作业的设计,教师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学时可适当增加练习题的数量和层次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可以加强对作业的设计和优化,使作业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掌握知识。
相信通过这些改进,数字技术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期待数字技术能够更好地赋能“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