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路径分析

2024-05-10 22:03孙静怡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班本课程建设路径幼儿园

孙静怡

【摘要】幼儿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启蒙教育阶段,对幼儿生长发育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重视和优化幼儿教育是提高启蒙教育质量的关键。班本课程作为幼儿教育中的主要内容,产生的教育影响重大,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应重视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在具体课程建设中需要立足幼儿身心发展特征进行优化,在丰富班本课程教育内容的同时对幼儿进行正向的教育引导,以为幼儿更好的发展进步提供助益。

【关键词】幼儿园  班本课程  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3-0130-03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现阶段的幼儿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指出幼儿教育是一项更新观念、转化行为的工作,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中需要幼儿教师结合幼儿的发展特征实现教育创新与优化。班本课程是在挖掘幼儿园本身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课程内容体系,能够在丰富教育内容的同时优化教育教学实效,对幼儿发展进步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围绕幼儿园班本课程进行论述,希望为幼儿教育更好地开展提供助益。

一、幼儿园班本课程概述

简单来说,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并指出园本课程建设是幼儿教育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同时在教育教学的开展中需要教师重视幼儿的发展特征分析,在调动幼儿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利用园内资源不断培育幼儿的学习观念,由此能够深化幼儿教育实效,产生积极作用。其中,幼儿园班本课程是指在班级结构下,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和当前教育资源构建具有本园特色的课程。班本课程旨在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需要幼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突出幼儿园特色,发挥幼儿园教学优势。在班本课程的内容选择方面,一方面要源于生活,如幼儿园花园中的花草树木、季节变化等都可以成为课程的主题,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另一方面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实际需求,从幼儿的好奇心出发设计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课程。在班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激发幼儿的研究兴趣,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到课程中来,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课程更加符合幼儿的实际需求。总之,幼儿园班本课程是以幼儿为本,注重生活化和个性化,旨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通过实施班本课程可以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为幼儿提供更加符合他们兴趣和需求的成长环境。

二、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原则分析

(一)适宜性

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中应围绕幼儿的发展特征以及具体发展需要进行,要保障适宜性原则的落实,以促使幼儿能够获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内涵。其中,课程内容、形式和难度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符合幼儿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规律。而且课程应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兴趣、需求,引导幼儿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同时课程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以激发幼儿积极参与课程活动的内驱力。课程内容应贴近幼儿生活,富有创意,能吸引幼儿的关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且课程建设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园内外教育资源,如文化资源、物质资源、自然资源等,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和机会,同时课程应注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幼儿在课程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1]。此外,课程目标和内容应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涵盖健康、语言、认知、情感、行为、审美等各方面,并且课程应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兴趣、需求,引导幼儿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

(二)生动性

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原则之一为生动性,是指在设计和实施幼儿园班本课程时要注重课程的生动性,使之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性,即生动的班本课程有利于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成长,提高他们的认知、情感、行为等各方面的能力。具体来说,班本课程应紧密围绕幼儿的生活经验,关注他们的兴趣和需求,通过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在班本课程中,教师应巧妙地创设趣味性情境,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展学习,趣味性情境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在探索中收获知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而且在班本课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互动与合作中学会交流、分享和互助,互动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幼儿更好地参与到课程中来,能够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同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学习进度和兴趣点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这样既能保证课程的连贯性,又能满足幼儿个体差异的需求,让每个幼儿都能在班本课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2]。

(三)多样性

除以上原则外,在班本课程开展中还要注重多样性原则落实。具体来说,幼儿园班级由不同个性、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幼儿组成,每个班级的教师也有不同的保教风格,因此在班本课程建设中应充分尊重和考虑每个班级的独特性,使课程符合本班级的实际情况。在制定班本课程时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需求和个体差异,使课程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资源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需求[3]。在班本課程建设中还要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游戏、绘画、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幼儿全面发展各项能力。并且班本课程应注重幼儿的实践与合作,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乐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课程活动可以围绕日常生活、自然现象、社会事件等方面展开,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另外,班本课程建设要注重评价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成长发展,采用多元化、全面性的评价方法,如观察、访谈、作品分析等,评价有助于幼儿的自我认知和全面发展。

三、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路径分析

(一)以幼儿发展特点为基础,积极开展班本课程教育

结合以上观点的分析可发现,班本课程在幼儿教育中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育中应关注幼儿特征分析,并立足幼儿的主体地位实现教育优化,以为幼儿更好的发展进步提供助益[4]。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班本课程应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从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事物或现象入手,设计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并且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存在差异,因此班本课程应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因此班本课程应强调实践性,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游戏、户外活动等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良好的教育环境是班本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温馨、有趣、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教师还应提供丰富的、适宜的、可操作的材料,支持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此外,家长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班本课程建设应积极邀请家长参与,与家长共同探讨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学习需要,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5]。由此可见,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应以幼儿发展特点为基础,通过关注兴趣和需求、注重个体差异、强调实践性、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邀请家长参与等途径能够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有效发展。

(二)以幼儿发展需要为关键,重视特色校本课程融合

简单来说,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中应以幼儿发展需要为关键,重视幼儿园特色和校本课程融合,以为幼儿更好的发展进步提供助益。其中班本课程的开展应以生活化为导向,班本课程应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课程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师可从幼儿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入手,如季节变化、节日庆典等,将生活元素融入课程能够增强幼儿的亲切感。并且每个幼儿园都有其独特的环境和特色,班本课程应充分体现幼儿园的特色,结合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师资力量、设施设备等优势开发具有园所特色的班本课程,提升幼儿园的整体教育品质[6]。而且班本课程应与幼儿园的校本课程相结合,形成统一的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活动形式等方面与其他课程相互补充和支持,确保幼儿在各个领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此外,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游戏、讨论、观察、实践等,让幼儿在课程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同时注重课程的实践环节,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总之,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应以幼儿发展需要为关键,重视幼儿园特色和校本课程融合,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快乐地成长。

(三)以幼儿发展方向为引导,注重幼儿教育评价反馈

在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中应以幼儿发展方向为引导,注重幼儿教育评价反馈,由此能够深化班本课程的教育内涵,对幼儿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7]。教师应充分关注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以此为依据制定班本课程,可通过观察、交流、调查等方式了解幼儿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需求,确保课程内容贴近幼儿的实际发展需求。并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明确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课程目标应具有可实现性、针对性和连续性,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价。同时教育中要以幼儿发展方向为引导,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富有创意、具有启发性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涵盖幼儿认知、情感、行为等多个方面,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等。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游戏、讨论、观察、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学习进度和成长变化,定期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可以包括观察、问卷、家长沟通等,通过评价反馈了解幼儿在课程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此外,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对课程进行反思与总结,分析课程的优点和不足,不断优化课程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幼儿园应以幼儿发展方向为引导,通过注重幼儿教育评价反馈能够提高班本课程的建设质量,有助于为幼儿提供更适合的教育环境。

(四)以热点事件教育为支撑,强化幼儿教育启蒙价值

除以上路径外,在实际的教育中还可以以热点事件教育为支撑,强化幼儿教育启蒙价值,以为幼儿更好的发展进步提供助益。教师要关注时事热点,捕捉社会、自然、科技等领域的最新动态。在班本课程的策划过程中将热点事件与幼儿教育相结合,使之成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这样既能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又能拓宽幼儿的视野。教育中根据热点事件可以设计与之相关的主题课程,课程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幼儿在课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能够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以“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和成功着陆”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探究,在探究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关注热点事件背后的社会价值,教育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通过热点事件教育能够培养幼儿的思辨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既能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又能培育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对幼儿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班本课程的构建要注重以幼儿一系列发展为核心,在具体教育中注重创新和优化,通过构建合理的课程内容和体系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并为幼儿创建适宜的成长学习环境,能够为幼儿实现全面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海燕.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的五大有效途径[J].广西教育,2020(13):159-160.

[2]高鸿艳.浅析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J].文渊(高中版),2020(8):565.

[3]王小洁.幼儿园班本课程审议的构建与实践——以大班生成课程“养草记”为例谈课程审议的实施路径[J].求知导刊,2022(18):95-97.

[4]耿李英.追隨 支持 让班本课程回归于儿童——浅议如何选择合适的幼儿园课程[J].贵州教育,2021(11):19-21.

[5]石妍.教研赋能:幼儿园班本课程实践的行动路径探索——以“乐在‘镜中”班本课程为例[J].早期教育,2023(5):24-26.

[6]张静.幼儿园个性化教育背景下的班本课程实施路径探析[J].教育导刊(下半月),2020(8):31-36.

[7]杨玉芬.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路径[J].启迪与智慧(中),2021(7):21-21.

猜你喜欢
班本课程建设路径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基于儿童语言表达力培育的班本课程实践
特色龙城,润养课程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之路径
课程园本化背景下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