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颖
(1.沈阳农业大学,辽宁 沈阳 110161;2.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思政课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亟需充分挖掘各种思政教育资源,提高思政课育人效果。农耕文化是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以小农生产为基础,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发展和继承的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农耕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所谓优秀农耕文化,主要是指那些在其所产生的时代具有进步意义,能够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并在当今时代仍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精华,既包括农作物、耕作工具和传统村落等实体,也包括与农事、农耕有关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精神文化。优秀农耕文化是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农业劳动过程中积淀的思想智慧和经验精华,拥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优秀农耕文化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教学,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涉农高校肩负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使命。新型农业人才既要有专业文化知识,还要兼具优秀的道德品质,而优秀农耕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参照和启示。例如:优秀农耕文化藏有精耕细作、循环利用、秸秆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农作物轮作倒茬的农耕经验知识。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道德品质和伦理观念,如农业生产的“三才观”、家庭伦理的“孝悌礼仪”、生活习惯的“勤俭节约”等。将农耕文化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汲取农业知识,达到“知农”的目的,还能从优秀农耕文化思想精髓中汲取价值养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从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中华农耕文化具有独特的精神标识,始终镌刻着中华民族的农耕精神。优秀农耕文化与涉农高校专业设置、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联系紧密,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是涉农高校独具特色的思政教育资源。耕读教育是涉农高校特有的教育名片,是贯彻落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2]的生动表达,有助于打造涉农高校思政课教学特色。将“接地气、增底气、聚人气”的农耕文化资源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活化思政课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改革、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载体,实现思政课教学的守正创新。
2019 年习近平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始终应把“德”放在首位,德是内心认知的行动表达,是一种自觉行为。优秀农耕文化中蕴含的道德故事、道德传说就是很好的德育资源,如爱国是农耕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黄帝,定历法、开水井,治国有方;神农种五谷、制耒耜,以利农耕;嫘祖养蚕,衣被天下;大禹辛勤治水,养良田万亩”[3]。将农业生产上升为民族情怀,提升到爱国的高度。农耕文化还造就了勤劳勇敢、团队协作、孝悌为本、诚信和谐、勤俭节约、尊重自然等道德品质。农耕文化的核心价值引入思政课教学中,有助于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主渠道的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4]近年来,在西方多元文化冲击下,部分青年学生痴迷外来文化,消解对农耕文化的自信。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5],体现党和国家对农耕文化的重视。传承和保护中华农耕文化也是涉农高校的义务和责任,将优秀农耕文化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教学,就是对农耕文化在当代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学生通过对农耕文化的深入学习,增进对农耕文化的认知,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并从“知”的认同转化为“行”的实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助力中华民族文化复兴。
农耕文化毕竟产生于农耕社会,体现的是农耕时代的社会意识。“00”后大学生成长在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中,因此,很多学生将农耕文化与“土气”“落后”“闭塞”等词常常联系在一起,忽视农耕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有益价值,拉大了农耕文化与现代社会的隔阂。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多元文化的涌入,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很多青年学生愿意去追根溯源西方的“洋节”、庆祝“洋节”,而不愿深入挖掘和探讨传统社会的农耕文化,这就导致了对农耕文化蕴含的核心价值理念、思想精髓、人文精神了解不深,认同不强。
优秀农耕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农耕文化知识。目前,涉农高校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关注“三农”问题意识不强,将农耕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意识淡薄等问题还是比较突出。一方面是教师的研究方向不在农耕文化方面,农耕文化素养不高,从而忽视了优秀农耕文化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融入意识不强。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虽对农耕文化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的学理性研究与实践探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耕文化教育价值转化,不能灵活地将优秀农耕文化与思政课程相融相通。
教学过程是教学主导性和学生主动性相统一的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多考虑的是“供给侧”,即教师会将自己熟悉的农耕文化知识融入教学,没有充分考虑学生想听什么、爱听什么,较少考虑学生的“需求侧”,导致优秀农耕文化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的重构和阐发与学生所学专业、未来职业发展规划都缺乏有效关联,造成了“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矛盾。部分教师甚至是“拿来主义”,没有充分认识到优秀农耕文化的价值尺度,没有考虑学生的可识别性和可接受度,将优秀农耕文化工具化,硬性将其植入到课程内容之中,使得课程效果大打折扣。
优秀农耕文化兼具知识性、价值性和育人性特征,将其融到涉农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促进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优秀农耕文化融入思政课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应该形成“互通互融”的融合样态。但从目前实际看,还未建立系统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融入方法,主要表现在:理论教学方面,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尚未与实践教学、校园活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不高,农耕文化课堂气氛不足。实践教学方面,基本是以“参观”“调研”为主,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实践活动,形式单调、不成系统,学生的情感体验度不高,很大程度上消解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校园实践活动方面,没有充分挖掘涉农高校的特点,农耕文化主题活动少,缺乏多元联动,无法形成合力育人。
第一,要建立一支政治信仰坚定、职业道德高尚的农耕文化与思政课教学融合的师资队伍。严把准入教师的政治思想、理想信念、职业操守。遴选政治信仰坚定、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具有深厚优秀农耕文化底蕴的人才充实思政课教师队伍。
第二,自主学习与集中培训相结合,提升教师农耕文化知识水平。“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要加强对农耕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教师可以通过对农业经典文献的自主研学,以及到农村的农业生产一线亲身实践体验和实地研学,开展对优秀农耕文化的研究,以研促学,以研促教。同时,加强对教师的集中培训。建立健全培训制度,专任教师每年至少参加两次关于农耕文化、生态文明、社会民俗、乡村振兴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将培训的学时计入在职在岗培训学时记录。聘请专家和知名学者为教师进行系统农耕文化主题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知识水平。
第三,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思政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密切关注“三农”问题,关注党和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时挖掘优秀农耕文化的时代价值,并在教学中自然融入。在教学技能上,坚持“走出去+引进来”,鼓励专任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研讨会,多去教学成果丰富的高校交流经验做法。将校外教学名师、教学能手邀请到校做教学示范。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比赛,总结教学经验,打磨教学技艺,提升教学能力。
第一,遵循统编教材,分课程融入。“统编教材是思政课教学的根本遵循和基本要求”,明确教材体系的定位和目标,在教材内容中增加农耕文化的鲜活事例,纵向增加历史知识。在此过程中注意各门思政课的不同侧重,分课程建立融入资源库,有效对接融入内容和重点,防止融入的趋同性和重复性。“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主要是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将优秀农耕文化中核心价值理念和思想精髓融入“中国精神”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可以运用农耕文化案例分析马克思主义原理,例如,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而优秀农耕文化中存在许多特定实践活动,可将“知行合一”的人文精神和耕读传家实践引入到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劳动观教学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内容围绕近代中国社会国情,介绍仁人志士对中国出路的探索,可将农耕精神融入课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民族情感的认同,从而理解“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和内容,其理论体系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与优秀农耕文化内容有历史渊源,可将农耕文化历史演变中的精华融入该课程之中。
第二,开发农耕文化校本教材。充分挖掘农耕文化资源的多样性,自主开发校本教材。组织由农林专业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编写农耕文化校本教育读本、农耕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校本实践教程。教育读本编写既包括农耕工具、农作物品种、农学著作、村落遗址等物质文化形态,也包括农业历法、月令、农历节日等非物质文化形态,同时收集一些民间故事、农耕信仰、农事节日习俗以及诗词歌赋、农业谚语等。教育读本编写要注重可读性,做到雅俗共赏。校本实践教程根据思政课统编教材内容,设计若干个实践教学主题。每个实践主题在实践教学目标、实践形式、实践地点、组织与实施、实践成果、实践考核评价等方面做出详细方案,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校本实践教材与统编教材配合使用,实现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衔接。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作用,打造“双课堂”融入机制,有效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第一,采用灵活多样方式,创新课堂实践教学。课堂实践教学以学生的参与为重点,建立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课堂体验活动。例如,以农耕社会的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为背景,结合现代社会主题改编“情景剧”,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表演;邀请农耕文化馆研究员或是民间艺术达人为学生做专题讲座,让学生参与学习农耕社会的民间技艺、民间文艺,如学习体验剪纸、皮影等技艺。增加学生对农耕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增强内心认同和促使外化行动。
第二,围绕农耕文化主题,激活校内实践活动。活力有效的校园实践活动需要启动全校的优质资源、各部门协同配合。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各二级学院多方联合策划举办农耕文化主题的校园实践活动,如开展农耕文化艺术节,农业经典著作诵读,知识竞赛、农耕文化微电影大赛等活动。同时充分发挥涉农高校自身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涉农高校的农业科普基地、农业试验园,让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参与播种、除草等生产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手上有茧、脚下有泥”传统体力劳动的认识,增强学生学农爱农事农自信心,树立“新农人”意识。
第三,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开展高水平校外实践活动。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将思政课教学深入社会现实,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认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涉农高校应利用好当地优秀农耕文化资源支持实践教学。以辽宁省为例,辽宁农耕文化以辽河流域为源头,形成了红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沈阳新乐文化是更为早期发达农耕文化代表,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地域特色农耕文化教育资源。通过对这些农业遗址、遗迹的实地参观考察,可以增加实践教学的亲近感和兴趣,激发学生对早期农耕文化的认知,增强文化自信。此外,涉农高校应充分开展本校特色社会实践。充分利用美丽宜居村庄,拓展丰富实践教学场所。沈阳农业大学每年寒暑假常态化组织学生进行乡村振兴调研和“我为家乡代言”活动,让学生真正走近农耕文化,亲自体验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极大提升了学生的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6]网络是当下传播最快的媒介,“00”后的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因此,应发挥网络优势,将优秀农耕文化融入思政课网络教学。
第一,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网络课程。目前,网络教学平台较多,例如中国大学MOOC 平台、清华大学等各高校自建的MOOC 平台、各省高校的精品课程共享平台等,借助这些网络平台中的农耕文化课程让学生自修学分,并计入通识选修课学分绩点中。
第二,自建网络课堂。目前各高校思政课利用学堂在线、网易云课堂、超星学习通、雨课堂、蓝墨云班课APP 等建成了本校的智慧教学课堂。在自建网络课堂中,将农耕文化的网页链接到平台上,方便学生学习到类如红山文化、夏家店文化、河姆渡遗址等相关内容。同时,建立农耕文化展示专题学习模块,将农耕文化的历史图像、视频、文献资料上传网络教学平台,课上发起线上讨论、线上互动,学生全员都能参与课堂中,增强教育实效性。
第三,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展网络宣传载体。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中,新媒体技术不能忽略,要充分利用“两微一抖”新媒体平台做好农耕文化的宣传工作。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推送农耕文化文章、纪实等;利用抖音、“B 站”开展农耕文化直播;利用校园网站、APP将学生参与制作的农耕文化短视频、微电影在平台展播,让具有深厚内涵的农耕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衔接,抓住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导学生爱农耕文化,爱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