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愧苍穹

2024-05-10 10:19唐晓霞
时代报告 2024年3期
关键词:长白山老师

序章 他从神山走来

中国十大名山之一的长白山,因主峰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还因拥有神山、圣水、奇林、仙果等元素,成为繁衍生息千百年的满族发祥地和满族文化圣山。

据史料记载,女真人攻破山海关建立大清王朝后,满族、朝鲜族都视其为至高无上的存在。在《山海经》中,长白山被称为不咸山,意为神仙之山。

在一山兼四季,十里不同天的长白山,山势雄伟、高大险峻;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凸显出自然和谐之美。又有人说,神山是有性格的,不矜持不腼腆,落落大方。特别是那一棵棵岳桦树,仿佛是用生命勾勒出的美丽树线,让人感受到坚韧与顽强的生命力。1983年夏,邓小平登上长白山时赞叹:“人生不上长白山,实为一大憾事!”

最让人赞叹不已的还是天池,它不仅仅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之源,而美得醉人的是那幽蓝静谧、波光峦影、纯净无暇的一湖碧水,如翠玉般镶嵌其中,天水相连,云山相映,不仅有水墨江南的柔美,还有蓬莱仙阁的神秘。

打捞尘封的日子,不知多少帝王将相、民族英雄、文人墨客从这人间仙境走来,成就了他们的旷世奇功。回望清太祖努尔哈赤、孝慈高皇后纳喇代从神山走来,不仅成就了清代12位皇帝融合各民族,推动社会进步的伟业,而且也为长白山的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范仲淹、杜甫、辛弃疾等无数大文豪从神山走来,书写着秀美山川的不朽之作。

抗日名将杨靖宇从神山走来,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牵制76万日军挪不动脚步,消灭18万日伪军,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宇宙浩瀚,星河流转。当我们把历史的长镜头转向今天,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自强模范、吉林艺术学院一级美术师,原中国聋人协会副主席,原吉林省聋协主席于兵从神山走来,开启了画坛前所未有的不朽传说。

58年前,蹒跚学步的他,因庸医的过错把他推向了生命的寒冬:1岁多就口不能言,耳不能听,从此一直生活在无声世界!

至暗时刻,是什么力量让他勇往前行?是什么精神让他义无反顾地写意山水?是慈祥的父母用民族英雄精神教育他修复自己的内心,构建自己的宽大胸襟、坦然心境;是艺术大师们的炳烛之光引导他破茧成蝶,成就了他苍劲圆秀,清逸横生,浑朴酣畅,明朗秀健而又充满倔强之气的独特画风。

他来自于红色之家,骨子里有把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理解他们、爱护他们、维护他们的良好基因。他又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从2003年到2018年,他连续三届当选全国政协委员。据不完全统计,履职15年,提交了100多份提案,涵盖残疾人医疗、就业、福利等方方面面,每一份提案里都是他那民本思想的结晶。

他40多年的绘画生涯,其美术作品,特別是表现白山黑水的系列国画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大型美术作品展并获奖;举办的个人画展,好评如潮;众多作品被国家机关、文化单位、博物馆、驻外领事馆、国际友人所收藏;他的作品曾数次远渡重洋,在多个国际美术作品交流展中展出并获奖。

“国画之美,始于凡尘,终于升华。”我们感慨唏嘘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努力。深层解读他的艺术之路,一个与白山黑水有着不解之缘的画家;细细品味他以铿锵有力的步伐无数次走进神山,又从神山走来,探索并寄托着凌云壮志的神山,编织着他滚烫的梦。

我们深深敬佩!

第一章 苦涩的童年

长春,古称茶啊冲、黄龙府、喜都。

这里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据古典文献记载,远古时期的“榆树人”就繁衍生息在这里;2000余年前满族祖宗肃慎族也生活在这个地方。民间传说,在蛮荒商代,肃慎王在一次打败外族入侵者后,派人到聚集地报喜,喜都之称由此而来,凸显当时人们的喜悦之情。

这里也是一方富饶之地。有豹猫、红狐、鸿雁、林蛙、中华鳖、背角无齿蚌等5类34个物种;黑松、樟子松、云杉、冷杉、长白落叶松等珍贵树种及党参、苍术等名贵药材随处可见;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煤、珍珠岩、金矿等储量丰盈。

这里还是一块英雄辈出的热土。南宋民族英雄岳飞曾豪迈地告诉部下“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后来,有“两弹一星”功勋章获得者彭桓武,获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的老一辈少将刘居英等等。

苍穹之下的这一片热土,不同时代有过不同的解读。

1964年4月6日。在这不寻常的一天,原东北抗日英雄、一名铮铮铁骨的勇士、时任吉林省政府主要领导之一的于克,听到妻子李原那尖厉的惨叫,随后就迎来了小儿子的啼哭声,一个将要在中国山水画界留下浓厚一笔的人物出生了。

父亲疼爱地看着自己的儿子,沉思片刻,对妻子说:“看他的模样虎墩墩的,长大了是一块当兵的料,将来一定能走进军营,扛起钢枪,保卫祖国。就他叫于兵吧,小名喊他小兵。”

孩子的出生给于家增添了喜悦。1岁时,于兵可以撅起屁股,一拐一拐、跌跌撞撞地走几步路了。看着儿子经常摔倒在地,母亲总是心疼地要抱他起来,旁边的父亲却阻止她:“让他自己爬起来吧!”儿子仿佛听懂了父亲的话,总会慢慢地坐起,然后摇摇晃晃地站起来。

于兵的童年,与绝大多数孩子一样是健康快乐的,就像长白山的金达莱一样,坚贞、吉祥和幸福。可命运的年轮,并没有朝着既定的方向行驶。

时光进入十年乱象的年代。

1966年8月,父亲带领中国友好代表团赴朝鲜参加国庆活动,9月中旬回国后被宣布停止工作,家人及其亲属也遭受连累。

母亲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只好把儿子寄养在亲戚朋友家。1岁多的孩子开始过着今天在东家明天到西家的流浪生活。

一天,于兵突发高烧。母亲给他测体温,高烧40摄氏度,小脸通红通红。她急忙把孩子送到附近一家医院。值班医生皱着眉头说:“高烧40摄氏度,要打退烧针!”慌乱中的母亲急忙点头。她不懂医,只是想医生的话没有错,孩子能把高温降下来就好。就这样,医生把针打进了孩子的屁股。打的药剂正是那恐怖的链霉素。

连续多天注射链霉素后,一个健康的小孩就此跌入深渊。

几个星期以后,母亲发现了问题:儿子对周围的声音没有了反应.“难道儿子聋了?”母亲慌了,“小兵,快过来,妈妈抱。”以往她这样呼唤,儿子就会蹦蹦跳跳地扑向她。可今天,儿子正在玩着手上的玩具枪,对母亲的呼声一点没有回应。她立即把于兵送到打链霉素的医院。医生检查后说,孩子确实聋了,他们也没有预料到,目前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先扎段时间银针,试试看有没有效果。

慌乱中的母亲也不敢得罪医生,因为于兵需要治疗。她天天带着他到医院扎银针。长长的银针扎进身上10多个穴位,每次他都痛得双脚乱蹬,哭得撕心裂肺。母亲使劲地按住他,不让他挣扎。痛在儿身上,更痛在母亲的心里,她恨不得代替儿子承受这钻心的痛苦。

几个月后,当母亲再次看到于兵时,他的耳疾不但没有好转,嗓音也含混不清了,难道儿子又哑了?

据权威资料记载,婴幼儿时期听力对语言的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孩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说话。受小孩所在语言环境中声音听觉刺激的影响,小孩不是看周围人的口形变化来学习语言,而是用耳朵听到声音后作为符号理解其意思。在声音语言处理过程中,听觉刺激是最主要的因素。总之,婴幼儿时期,孩子的智力发展主要是以听言语为主,若此时听力出现问题,必然会造成语言发育障碍。

不满两岁的于兵,从此与声音隔绝,再也听不到喜鹊的喳喳声,小伙伴的欢笑声和父母的呼唤声……所有的声音都消失在他的世界里。

母亲在学习班早出晚归,不能照顾儿子,不得已只好把于兵送到离家不远的一个老奶奶家照看。

一天上午,老奶奶要出门办事,临走时给于兵留下了玉米面和菜团,放在饭盒里,这是他的中午饭。

上午11点刚过,于兵站在门口,远远望见街对面一群男孩在踢球,你来我往,甚是热闹。他知道,自己入不了他們的队伍。他拿起饭盒,走到对面的商店门口坐下,边吃饭团边看着那些男孩们踢球。

“你们看那个聋子!”一个踢球的孩子发现了他。“什么聋子?还是哑巴呢!”另一个孩子轻蔑地说,他猛地将球朝远处踢去。“嘭——”球不偏不倚,正中于兵的饭盒,饭洒了一地,菜团子朝坡下滑去。看到饭没了,于兵的脸急得通红,心中一酸,眼泪哗哗直流。

“他们为什么要踢我的饭盒?”“为什么要欺负我?”他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去捡菜团子。“啊!”剧痛从手上传来,一只鞋狠狠地踩在了他的手上。

“一个聋哑人,吃什么饭?滚!”看上去才10岁左右的孩子,小小年纪就专横跋扈、肆无忌惮地吼着,满脸的凶恶狰狞。

于兵说不出话来,心里在滴血。那是他中午的饭啊,奶奶不在家,没有午饭了……他伸出左手,一点点去抠着那只睬住自已右手的脚。“啪——”那支脚抬起,猛地朝他踢去,于兵滚下了台阶。“哈哈……”五六个孩子放肆地大笑。他们围着于兵,你一脚我一脚地踹向他,他在地上翻滚着,不停地翻滚着。一个小孩捡起于兵的饭盒朝他脸上扣去。

远处匆匆跑过来一个中年女人,她是于兵家的远房亲戚。她上前呵退那些孩子后,把于兵送回了家,等到晚上于兵母亲下班,她把于兵挨打的事告诉母亲后,叮嘱一定要换个地方安置于兵。

母亲捧起于兵的手,被踩过的小手已经肿起来,衣服也烂了,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她眼眶红了,泪水无声地在眼眶里打着转。一个聋哑孩子受到如此的欺负,当母亲的怎能不义愤填膺?她把儿子搂在怀里,豆大的泪珠毫无遮拦地滑落下来。

她低估了人性的恶。就这样一群小流氓不断地欺凌自己的儿子,摧毁着他的安全感和自尊心。她愤怒到近乎失去理智,眼底开始升起一抹怨恨:难道我不可以霸气出手?

她的指甲狠狠地扣进自己掌心,几乎是痛彻心扉。闭上眼,眼泪更加汹涌,整个人如同被抽干了血气一样,瘫在沙发上。稍微调整了一会儿心态,现实处境提醒她应遵循“孟母三迁”的教育原则。第二天母亲就把于兵送到了很远的一个熟人家里照看。

她是知识分子、大学教师,懂得早期教育孩子的重要意义。但她不得不面对儿子是聋哑人的现实,孩子将来靠什么吃饭?只有学一技之长,才能有自己的生存之路。而这一切,都要从学习文化知识开始。

手语是用手势比量动作,根据手势的变化模拟形象或者音节,以构成一定意思或词语,它是听力障碍或无法言语的人互相交往和沟通思想的一种肢体语言,也是听力障碍者的交际工具。

那时候很少看见正规的手语教材,母亲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本《中国聋人手语图》先进行自学,里面有2000多个手势教学。在母亲的辅导下,于兵知道了“爸爸”的手语是将一手伸拇指,指尖左侧贴在嘴唇上;“妈妈”的手语是一手竖食指,指尖左侧贴在嘴唇上;一手伸开食、中指,指尖向下,一前一后交替向前动是“走”。

几十天后,于兵学完这本手语图,母子俩可以用正规的手语进行交流了。儿子第一次用手语“喊”妈妈,母亲双目含泪,既辛酸又欣慰。

1972年11月10日,母亲接到通知,丈夫已结束审查,没有问题,要回家了。母亲第一时间“告诉”于兵:“你爸爸要回来了。”父亲看到儿子的现状后,除了难以言表的自责外,更多的是痛心:“这就是我曾经期待长大后穿军装的儿子吗?”

这个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的汉子,他跨越了撕心裂肺的痛苦煎熬后,相信儿子的身上有自己的血脉,也一定会传承“家国情怀,不负苍穹”的军人品质。作为父母,一定要同儿子一起,找到一条属于儿子的人生之路。

第二章 初涉艺术路

小孩子玩心重,于兵也不例外。他虽然经常受到同龄孩子的欺负,而天性使然,因受不了长期的孤寂,仍然要同小伙伴们玩。

为了让儿子少受同龄人的欺凌,从大学调到研究所的母亲不时把于兵带到身边。母亲忙自己的工作,他在一旁看书。

于兵看见两位叔叔制图,很感兴趣,于是在身旁坐下,看他们怎样画图。看久了,他找母亲要来铅笔和纸,趴在书桌上画起来。“还挺像模像样的。”制图叔叔竖起大拇指表扬于兵。虽是小小的表扬,于兵的心里却快乐无比,因为他受人夸奖的时候太少了。

人世间的很多奇迹,往往都源于一个不经意的索引,诞生于某个毫不起眼的瞬间。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只要于兵跟母亲到单位来,两位制图叔叔总会有一人抽出时间教他画办公室的文具、书柜。他们没有想到,就这么一个不经意的善举,却在于兵内心和思想上埋下了绘画的种子。

于兵在家里也不停地画,花草、树叶、杯子、碗,还有桌子、凳子都成了他涂鸦的对象。纸上、墙上……家里到处都留下了于兵的印迹,东一块西一块。父母没有半句责备,儿子有这个爱好,他们心里暗暗高兴。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为儿子的将来绞尽脑汁,什么工作能适合孩子呢?儿子说不出,听不见。可是他四肢健全,头脑聪慧,心明眼亮。看他的绘画,虽然笔力稚嫩,但有模有样的,难不成儿子有绘画的天赋?

这丝灵感在母亲脑子里一闪,顿时一阵激动,何不让儿子学画画呢?父亲想得更深远,“我们不能陪儿子一辈子,他有自己的人生,就让其学画画也好,有一技之长,自己能养活自己。”那时,父母考虑的重点是儿子将来的生存问题,想法确定下来后就立即付诸行动。

母亲找到于兵在乡下当知青的三姐商量。三姐听说于兵喜欢画画,便与一起当知青的闫光明谈起弟弟的事,闫光明告诉三姐,他有一个亲戚是美术工作者,可以就于兵是否适合学画请教她,如果行,请她当于兵的老师。

很快,三姐同闫光明一起带着于兵和母親去闫环画室。闫环老师认为因身体上的障碍,聋哑人难以直接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而美术创作却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点,同时,美术教育可以教会于兵发现美、感觉美、理解美、创造美,从而提升审美能力。

闫环老师看着于兵期待的目光,又仔细看着订得整整齐齐的一本练习册,她的心被打动了,同意辅导他绘画。除了教基本功,闫环老师教于兵最多的是画鸡、鸭、猪、牛、羊等动物。于兵听不到,闫环老师通过于兵的母亲、三姐的翻译与其沟通。她用一颗真挚的爱心关心着这个残疾孩子,希望自己能教给他更多有益的知识。

跟着闫环老师学了一段时间,综合于兵的感知力、思考力、洞察力,闫环老师发现他有着出色的绘画天赋,应该向更专业的老师请教。于是将于兵推介给吉林省艺术学院美术系的王杰老师。

王杰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生躬耕教育,擅长版画。他深入生活,技艺精湛,亲近自然,其作品审美意境浓厚。代表作有年画《女社员》《麻纺工人》《延边牛市》等,《攀高峰》入选全国年画。

王老师听了介绍,深深同情于兵的不幸。认真翻看了于兵平时练习的一大叠画,点头赞许。孩子很聪明,眼明心细,是学画画的好材料。虽然听不到外面的声音,可有什么关系呢?可以心无旁骛地画画,也是极好的。他爽快地收下了这个徒弟。

王老师教得非常认真,首先让于兵了解线条的构成。线条并非抽象的、无生命、无内容的线条,它是设计速写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形式,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通过线条的组合了解黑、白、灰的变化与层次。

素描艺术是国画艺术的代表性语言,拥有丰厚的传统和独特的美学价值。作为一种“以线为骨”的艺术,在传统国画中,素描训练是入门的不二法门。王老师的素描知名度很高,深知只有量的积累,才能带来质的飞跃。他教于兵学素描的第一步就是从画鸡蛋开始。

于兵清楚地记得,初学时,鸡蛋放在一张木凳子上,凳子面上是一张白布,鸡蛋就放在布面上,一个小台灯打光。他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画鸡蛋,鸡蛋在不同的角度呈现不同的形状、不同的颜色;把鸡蛋的每个角度,每种颜色分别画下来……

王老师每周上门指导一次,于兵要坐着画鸡蛋四五个小时。除上课外,规定每天画5幅素描,母亲检查保管,王老师按时批改。

一天画5幅素描的规矩就此确定下来,这个规矩一坚持就是很多年。母亲每天检查,少一幅也不行,于兵的屁股也因此挨了不知多少教鞭。

一天周末,父亲想带于兵去辽宁玩。母亲却对儿子说:“要想出去玩,必须先完成作业。王老师说画得好就去玩,画得不好就不能去。”为了能同父亲一起去辽宁,于兵以双倍的努力认真画好每一张画。星期四,王老师来到家里,母亲将于兵一周的作业交给王老师,王老师一张张检查,发现这次的作业完成得很好。看到于兵期待的目光,王老师终于跷起大拇指说:“画得不错,带他去辽宁玩吧!”

快速准确地勾勒和捕捉形态、色彩、光影、结构,是学习素描过程中一项不容易掌握的技巧。技法上,要先画出整体形状,再逐渐加入细节,善用黑色、白色、灰色和琥珀色调整画面明暗,表现出事物的体量与空间感。于兵在王老师的教导下受到严格的素描基础训练。

画了一段时间的静物,王老师又增加了人物速写,而人物动态速写可以概括为一线条、两个扭曲、三大体块和四肢协调。他开始画身边的人,画父母、画邻居……

王老师授课时,于兵不敢有一丝一毫懈怠,凝神聚力地盯着老师手上的那支笔,看老师如何润笔、运笔。

速写的特点在于速度和笔触,因此,需要保持手腕的灵活性,学会快速勾画。首先,要注意所观察实物的整体构图和形态结构;其次是先进行大致的草图构思,抓住整个画面的组成和空间关系,以便后续的明细绘制;第三,画笔动作应流畅、稳定、有节奏,要尽可能地少画一些线条,多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轮廓和要点。日积月累中,于兵的绘画水平不断进步,笔力也在不断增强。

毛笔有硬毫、软毫和兼毫三类,其性能刚柔有别,可据偏爱选择。画速写多以钩、皴、擦、点为主,通过用笔的正侧顺逆及速度与力量变化,加上用墨的浓淡干湿调配,制造出鲜活、极具形式意味的墨象。

于兵家住的房子要拆迁。在拆迁的前一天,于兵把房子和周围的建筑物完整地画下来。王老师看到这张素描很高兴,指导他修改了几处,夸他画得好,于兵高兴了好几天。几年后,这幅名为《我家》的素描获得吉林省中小学学生美术书法作品展三等奖。

跟王老师学习绘画3年,于兵也画了3年的鸡蛋和石膏像。多年过去,他还清楚地记得王老师写给他的几句话:“没有人生来就是画家,画画要有足够多的练习,足够多的耐心,慢慢去领悟。”“学习绘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把画学好,前提是要有坚实的基础。”“学习素描,基础知识非常枯燥,但必须认真掌握。”自从遇到了王杰老师,于兵就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和思想有了依托,有了方向。

于兵有个很小很小,也是很大很大的心愿:希望能去学校上学。一天,他写了一张字条:“我要上学!”看着儿子目光中满满的期待,母亲难过了很久,迟疑了很久,终于带他走进一所普通小学。眀知希望很渺茫,她也要为儿子打听一下能不能上学的事。听了她的讲述,老师们很同情,但收下他又很为难。看着母亲回家后的脸色,于兵知道了结果,他抹着鼻子掉着眼泪,心里在嚷叫着要去上学。

儿子的苦,父母都看在眼里,痛在心中,上不了普通的学校,那就去特殊学校吧!

于兵在长春市聋哑学校报了名,这所学校始建于1936年。学校是九年制教育,招收聋哑人、盲人、智残人、肢残人等。每一个年级有两个班,每个班约15人左右,学生共200多人。聋哑学校开的课程和普通小学基本一致,只是深度不同。科目有政治、语文、数学、美术、体育、律动、常识手工、劳动课,高年级有技术培训课。老师上课用手语、体态语加口语三方面结合表达教学。

在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中,大部分同学都处于无声也无言的世界,靠手语交流和表达情感,倾诉喜怒哀乐,在一起尽情玩耍,大家真正体会到被理解、被接纳的快乐。

绘画课是于兵的最爱。他拿出画本、绘图纸、铅笔、水彩笔放在桌上。第一课老师讲执笔方法、划线技能。虽然这堂课的内容王老师早就教过了,可与小伙伴们一起学习、一起听课与一个人孤独听课的感觉是不同的。他依然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讲授握笔姿势,用铅笔、彩笔画直线、曲线和斜线。

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于兵绘画的兴趣有增无减,课余继续跟着王老师学。王老师对弟子的要求依然十分严格。有一天,到王老师家上课,王老师拿起他的画,皱起眉头,随即把画摔在桌上,指着于兵。于兵看见老师的嘴在不停地翻滚,一脸生气的模样,知道自己今天的画又挨批评了,老师在骂自己,他垂下头,王老师又拿起桌上的画摔到他面前。

回家的路上,于兵闷闷不乐,要上学,要绘画,还时不时挨老师批评,母亲有时还打他的屁股。“我不画了!”他嘟起嘴,打着手势告诉母亲。细心的母亲发现儿子有打退堂鼓的苗头,一路上耐心作儿子的思想工作,直到看见儿子露出笑脸才舒展了眉头。

上四年级时,一个大雪纷飞的早上,于兵背着书包去上学,路过一条小弯路,不小心滚下长长的雪坡,摔断左小腿,住进了医院。

在医院住了很久,手术后的于兵心情低落到极点,讨厌吃药,讨厌打针,讨厌输液。“我的运气为什么这样差?听不见,说不出,现在还要摔断腿,老天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

母亲把画笔和纸拿到他的病床前,于兵一把将其摔到地下。“我不画了,我不学了!”他的情绪很激烈,双手不停地打着手语。父亲知道后,拿着一本书来到医院,坐在儿子床前,写了一句:“你听过保尔·柯察金的故事吗?”于兵茫然地摇摇头。

父亲把书放在儿子的膝盖上,于兵看见书的封面上有几个大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父亲说,我给你讲讲他的故事吧:

“在一个名叫苏联的国家里,有一个叫保尔·柯察金的孩子,他很小时父亲就去世了,全靠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特生活。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受尽了凌辱。他的童年是在苦难中度过的。‘十月革命爆发后,16岁的保尔参了军,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头部受重伤,出院后马上投入工作。后来,他患了伤寒,接着又双目失明。在人生的绝境中,保尔鼓励自己要以钢铁般的意志与残疾作斗争,在病床上拿起笔投入文学创作,开始了新的生活。”

“他就是保爾?那么年轻就瘫痪了、瞎了,比我还惨。”父亲抬起他的下巴,父子俩的眼睛直视着,父亲又唰唰地写下一行字:“你可以用画笔去书写人生。你的脚能走,你的眼能看,比保尔强多了!他能行,你也一定能行!”

“是的,他能行,我也一定能行!”于兵把书捧在了怀里,心里默默地咀嚼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就这样,保尔·柯察金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他在人生的风雨中前行。

王老师提倡到大自然中去作画,无论春夏秋冬,经常带学生到农村、工厂、街道和景点写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瞬间即逝的灵感。于兵学习王老师风景写生的特点,黑白反差大、场面空旷、光影明显,用笔简练、空间感强,受俄罗斯素描的影响比较大。

无论是在学院授课,还是对于兵个人讲解,王老师都是一样的教学风格,认真但不刻板,包容性强,富有人情味。他要求于兵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上,独立思考,拓展个性,大胆探索。

于兵在聋哑学校毕业前夕,吉林省举办残疾人美术书法展览,他有8幅作品被选中参展,其中一幅《骏马图》获得二等奖,《松江溪水》系列作品获得好评。

画笔陪伴着小小世界,一系列作品获得省级奖,于兵受到极大的鼓舞,减少了自卑,也树立了自信心。生活有了彩色,不再单调,不再寂寞。逆境中的他,不断用明亮的双眼去发现大自然的美,用纯净的内心去体验生活中的善,画纸上的每一笔每一划都是他对生命的礼赞,他期盼自己有一天也能像王杰老师那样泼墨山水,照亮生命之旅。

第三章 勤劳的裱画工

中国书画装裱技艺源远流长,起源于东汉末年,成熟于晋唐时期,宋时达到顶峰,直到明清时期基本定型。装裱工艺是书画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工序复杂繁琐。一件件流传至今的书画艺术品,凝聚着一代代书画装裱艺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他们含辛茹苦、默默无闻地付出。如今,我们还能够有幸品赏到种类繁多,各俱神韵的书画珍宝,得益于中国书画装裱技艺的传承。

1982年9月,吉林艺术学院杜才敏裱画工作室招收于兵为徒。

裱画室原有3个徒弟,于兵一来,裱画室共有5人。第一天上班,在师傅面前行了礼,正在忙碌的3个师兄朝于兵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于兵看见师傅对3个师兄说着什么,又指指自己,师兄们齐刷刷地摇头。善于察言观色的于兵知道,几个师兄都不愿意带自己学艺。

他很沮丧。谁愿意带一个聋哑人呢?也不好教啊!杜师傅走到他面前,和善地拉着他的手,又用手指指自己,意思是没有关系,我亲自教你。瞬间,他的心里热乎乎的。

第一天师傅教他认识裱画的工具:棕刷、排笔、裁刀、界尺、锥子、竹起子、隔糊纸……然后,师傅又拿起剪刀、盆子、杯子等示范。于兵懂了,师傅是叫自己先做一些辅助工作。

于兵的观察能力很强,耳朵听不见,却心明眼亮。看了一阵,就开始帮师傅和师兄们拿工具、打水、扫地、做卫生……在此过程中,他注意观察和模仿师兄们的动作。

一个月后,于兵领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资:25元钱。一张10元的,两张5元的,两张2元的,一张1元的。摸着一张张钱币,他的手不经意地微微颤抖。下班后,他一路跑回家,兴冲冲地把25元工资全部放在母亲手上。母亲双眼湿润:“儿子会解决自己的温饱,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

于兵开始在裱画室打浆糊。看似普普通通的打浆糊,其实是一门技术活、力气活。全过程是把洗好的淀粉去掉浮水,用浆棒搅匀,使之成为糊状。为确保制糊质量,在水与粉混合搅成糊状后,将沸水用水壶边冲边用浆捧按顺时针方向搅拌,浆糊由薄变稠并呈乳黄色,停止冲水,继续不停地按一个方向直至搅拌均匀,浆糊出现小气泡,浆面光亮,用浆棒挑起能够拉丝为止。

裱画室需要浆糊量大,搅拌浆糊这项工作大部分由于兵承担,一干就是几年。在学习裱画过程中,只要有空,他就会主动拿起浆棒,比划着告诉师傅和师兄们:“我年轻,力气大,干这活没问题!”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手要不停地搅拌浆糊,他的手也经常隐隐作痛,长此以往,积劳成疾,右手臂至今还常常感到酸痛。

师兄们看他肯学肯干,重活脏活从来不推辞,慢慢地改变看法,也乐意指点他。因为杜师傅的文化较低,复杂的技术就由杨师兄在旁边听边记,再交给于兵看。

中国画是一个传承体系,作为传承方式的临摹,通过依仿学习建立起不同时代画家及艺术实践之间的跨时空联系。北宋黄伯思在《东观余论·论临摹二法》中提到,“临摹”从广泛意义上讲,就是对古代作品的比照仿习。每一次临摹都进入到原作的创作情境及创作状态中,临摹者从笔法、墨法、色法、结构,以及空间、意境等方面逼真还原原作,在深层意识中积累下从一笔一划到形质色墨的视觉信息,这些密集的信息伴随无数次的演习操作,渐渐形成一种肌肉记忆。唐志契也在《绘事微言》中云:“师其意而不师其迹,乃真临摹也。”融入主体创造意识的“意临”既是致敬传统也是激活传统,使传统资源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再生。于兵在裱画室接触到大量的名作精品,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让他目不暇接。他仔细地观察着一笔一划,默默地记在心里,晚上下班后,凭记忆在家里练习。历经不断地观察和临摹,耳濡目染,由此奠定了他学习传统山水画的基础。

几年的实践,他的装裱技艺大有提高。看到一幅幅糟朽破碎、千疮百孔、糜烂成团的残损书画,经过师傅、师兄和自己的装裱,犹如枯木逢春、魅力再现,他的内心在欢呼雀跃。

古旧书画、艺术珍品的修复技术和艺术含量以及操作风险比较高。要将旧画从原件揭下,仔细洗除霉污,进行破洞修补,全色接笔等,再按照“修旧如旧”进行裱制,浆糊生熟和稀稠,纸张的横竖纹理及厚薄,色彩的轻重,缣绢纤维的粗细,行刷时用力的大小与快慢等等,都要有相当的实践经验。杜师傅开始向于兵传授古代书画修复技术,在尽力学艺的基础上,他还找各种机会临摹古画,构思新画,做足了一切“笨”功夫,在大脑中积累了丰富的材料,为今后的创作做好铺垫。

清代董棨在《養素居画学钩深》中认为:“论章法,知各家之胸臆。”事实上,中国画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积淀成一整套完善的观察、感悟、表现方式及语言系统,历代画家也在对前人的不断临摹揣习中总结出从笔墨到结构、从空间到意境的本体规律,无论是勾、皴、擦、染、点的技法语言,还是屋漏痕、折叉股、锥画沙、印印泥的笔致神韵,以及麻皮皴、斧劈皴、卷云皴、荷叶皴等皴法;无论是高古游丝描、行云流水描、铁线描、兰叶描等描法,还是计白当黑、刚柔相济、虚实相生等画理画义,都共同塑造出中国画的绵延文脉。1983年春,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师为松苑宾馆绘画,于兵跟着教师们来到宾馆对画作进行装裱。这是他首次见识完整的国画创作过程,除了干好裱画工作外,他一直站在案旁看老师们绘画,边看边记在脑中。晚上回家,他仔细捜索白天的记忆,临摹老师们的画作,还用自己独特的理解认真构思后重新创作。第二天,他把画作拿到宾馆请老师们指教。

1983年,于兵家要拆迁了,全家暂住进宾馆。一天,在宾馆吃完早餐,路过一间房子时,他被里面的情景吸引住:两位中年男子正在挥毫拨墨,墙上还挂着几幅画。

于兵走进房间,正在全神贯注作画的两位男子并没有发现有人进来。墙上挂的几副牡丹花图案,笔墨豪放、传神生动,于兵耳目一新,不声不响地坐在凳子上,一眼不眨地看着他们绘画。

过了一会儿,正在作画的两位中年男子回过头,其中一位中年男子微笑着同于兵打招呼。于兵咿咿呀呀地表达自己喜欢画画的心情。两位男子有些惊讶,原来这个年轻人不能说话。几个小时过去了,中年男子转过身来,发现年轻人居然还坐在那里看他们绘画,他的眼神是那么深邃,他的表情是那么专注。

回到房间,母亲问他去了哪里,他告诉父母,自己一直在看别人绘画。晚上,于兵坐在桌前,脑海里闪现出看画的情景,拿出纸笔,凭着记忆一笔一划地画起来。

是什么画能让儿子看一个下午?第二天早饭后,当于兵告诉母亲,他又要去看叔叔绘画时,母亲跟着儿子一起走到绘画房间。一问,原来那位中年男子叫甘雨辰,是吉林艺术学院的老师,放寒假了,宾馆请他来作画。

连续好几天,母亲一直陪着儿子看甘老师作画,晚上于兵回到房间,凭着记忆学习白天看到的画。画完一张,母亲就把画贴在墙上,半个月过去,墙上贴满了他的素描。一天,于兵的父母把甘老师请到住的房间,看到墙上一张张素描,甘老师很吃惊,这个年轻人还真是对画作迷呢!甘老师伸出大拇指晃了晃,对于兵的父母说:“他有绘画的天赋,好好培养,说不定将来会有大的发展。”

“甘老师,于兵能不能跟你学画画呢?”母亲不会放过眼前的机会。

“这个……”甘老师有一点儿犹豫。

“甘老师,我知道你顾虑什么。小兵虽然不能听说,但是他很聪明,以后上课的时候,我会在一旁当翻译,把老师讲的翻译给他。”

看着于兵父母的一片期待,还有于兵充满渴望的眼神,以及挂满墙的素描,甘老师终于点了点头。

于兵正式拜甘老师为师,自此,他的艺术之路继王杰老师之后,又得名师教诲,遂兼学名家,久而敬之,自有所得。

甘老师从事教学多年,他提出的素描教学三要素:第一,强调物像的自然属性;第二,强调对物像的提炼与概括;第三,强调艺术表现。他把结构素描方法也运用于对于兵的教学中,注重人的自然结构,注重精气神的展现。于兵在素描学习中获益良多,学到了很多素描表现的技巧。

关于山水画创作,必然有其过程:一是“登山临水”;二是“坐望苦不足”;三是“山水我所有”;四是“三思而后行”。四者缺一不可。“登山临水”是画家第一步,接触自然,作全面观察体验。甘雨辰老师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艺术家,就像他笔下的牡丹花一样,昂扬向上,富有感染力。他带着于兵走向山区、平原,广阔的农村和机器轰鸣的厂矿。在草地上画,在农家炕头上画,在驴车上画,在厂区的操作台边画。画风景曼妙的公园,画一泻千里的江河,画奔跑撒欢的牛羊,画朴实憨厚的老农,画金黄饱满的玉米……

“要永远以一颗充满激情的心体验艺术,让艺术永远与朴实的群众紧紧相连。”甘老师的性格特征和工作态度,深深地感染着于兵。他得良师宜诚心以求,久而敬之,自有所得。他始知艺海无涯,感慨万千,不胜唏嘘:“身为残疾人,是不幸的。但生在华夏,能倘佯美丽的山川湖畔,何其有幸。不能为这源远流长的历史而歌,不能为壮美的河山而呼,就让我拿起画笔,书画这锦绣江山吧!”感情的渲染化为凝重的描述,短短的几句心语,却蕴含着他决心为山川湖泊“立言”的深层次解读。

于兵的装裱技术有了一定的名气。有一次,杜师傅接到一幅需要修复的明清古画,让于兵当帮手。修复完成后,已有绘画知识的于兵发现一个很小的地方还有瑕疵,急忙指给师父看。杜师傅看了,连声说,自己老了,还是年轻人的眼力好。他让于兵独立修复这个瑕疵,任务完成后,杜师傅对徒弟的修复技术很满意。

第四章 直上人间第一峰

清初诗人吴兆骞,吴江(今江苏)人,顺治十四年因牵连科场案,遣戍宁古塔23年,有“邊塞诗人”之誉,诗作慷慨悲凉。但诗人却盛赞长白山是东方自然万物的化育之所,是山川神灵的栖息之地,有吞吐宇宙、接地通天的造化之功,有造福天下的包容精神。

长白山,中、朝两国的界山,地处祖国边陲,逶迤磅礴,盘踞关东大地,绵延数千里,根系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和关东平原。长白山脉主峰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鸭绿江、松花江和图们江的发源地,其最高峰是朝鲜境内的将军峰,海拔2749米;中国境内的白云峰,海拔2691米,是东北的最高峰。据《山海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有肃慎氏之国。”此处“不咸”为肃慎语音译,意为“白色”,不咸山也就是白色的山。

时光演绎到1983年7月,吉林艺术学院放假了。19岁的于兵已身高175cm,体格魁梧,眉目疏朗,五官轮廓分明,凸显一种阳刚之气,特别是双目炯炯有神,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为了训练于兵对实物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甘老师打算让于兵饱览名山大川,近距离接受大自然的洗礼,锻炼他的心智,通过写生去看、去感受大自然的山、石、溪流,搜尽奇峰打草稿;学习实地画面处理,发挥视觉的直观感受,描摹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的表现对象。

什么地方才有可能激发于兵绘画的冲动,运用画笔抒发自身的情感呢?“长白山”三个字映入甘老师的脑海。苍穹之下,挺拨、雄伟、坚实的长白山,有着清冷古朴的气息,那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景致,不正是一个残疾青年需要去见识、去感悟的地方吗?

当甘老师告诉于兵:“过几天我们去长白山写生。”于兵的心禁不住欢呼雀跃。看到弟子的高兴模样,甘老师也欣慰地笑了。

儿子要上长白山写生,父母积极支持。父亲送给儿子两副绷带,这两副绷带曾跟随他历经枪林弹雨。他要儿子拿出上战场的勇气登上长白山,在最美的风景处留下自己的笔墨。

两天后,天还没有亮,于兵的双腿绑上父亲送的绷带,带上一部黑白照相机和仅有的一个胶卷,同甘老师坐上从长春到白河的火车。

来到长白山脚下,于兵瞬间被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的一排排松树迷住。“这是什么树?”他问老师。甘老师拿出纸,写了一行字:“美人松,也叫长白松,是长白山区特有的珍稀树种,属国家三类保护植物。”

于兵的目光恋恋不舍地从美人松移向远处:长白山的水是青绿色的,天是蓝的,看不见一丝杂质,恬静、纯洁,这里没有世俗的纷扰。夏天的长白山是彩色的,花朵洋洋洒洒地铺满了山坡,百合、鸢尾、马兰五颜六色,将长白山染得五彩斑斓。于兵兴奋地张开双臂,跑向山坡,跑向河边,跑向谷底,在灿若繁星的花海里倘佯。看着在远处奔跑的于兵,甘老师心里在叹息,多可爱的孩子,多热爱生活的孩子啊!

20世纪80年代初的长白山,不仅没有现在的专用旅游通道,甚至连像样的小路也没有。两人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手攀着岩石,脚试探着石块,有的地方需匍匐而进。看到奇峰异景,师徒二人就停下来写生,甘老师经常站在于兵的身后指点画法。

一路爬一路画,5个小时过去了。临近中午,天池不远了,于兵精疲力尽。忽然,狂风大作,树木被风刮得摇摇摆摆,树头都刮歪了;树叶有的在半空中飞舞,有的被卷上高空。两人摇摇欲坠,于兵扶着甘老师,低着头,眯着眼,躬着身子急忙躲到一块大岩石后面。半小时后,两人冷得瑟瑟发抖,嘴唇呈紫色,可天气仍然没有转好的迹象。甘老师手指着远处比划着说:“今天天气恶劣,可能上不了天池,不如明天再来吧!”

于兵朝甘老师手指的方向望去,那里浓雾弥漫,根本看不到天池的影子,但他知道天池就在那里。他日思夜想的天池终于要到了,就这样下山,实在不甘心。“老师,您等等我。我上主峰去看天池,一会儿下来。”他打着手势告诉老师。“不!这么恶劣的天气,你不要上去,有危险。”甘老师的话一点儿也不夸张,虽然他也想徒弟登上主峰,但又担心弟子的安危。“老师,您找个地方避避。我年轻,不怕的。”于兵豪气干云地拍拍胸膛。

于兵朝着主峰方向行进,寒风似刀刺进他的眼中,跌倒了爬起来,有几个陡坡,他是手脚并用爬过去的。膝盖上一阵一阵的疼痛传来,他用手摸了摸,原来石头早已撕开厚厚的裤子,又划破膝盖上的皮肉。仔细看看全身,衣服裤子都已经划烂成无数个口子,自己已经成了“泥娃娃”。

不知过了多久,感觉风小了,他徐徐抬头睁开眼:巍巍长白,气势磅礴,群峰揽抱,怪石嶙峋。山因水更奇,水因山更秀,长白山之奇秀,奇于真山,秀于真水。天池就在眼前,起初朦朦胧胧,当云开雾散时,碧蓝的天池张开双臂迎接着战胜重重困难的于兵。

被大雨冲刷过的天池,是那样的端庄清秀。那一池碧蓝的水宛若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苍茫之中。四周16座山峰的倒影,宛若灿烂的星辰,湖光山景,水天一色,传说中的景色如此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于兵被天池的美震惊了,急忙拿出画笔。

由于时间关系,于兵恋恋不舍地告别天池,师徒俩跌跌撞撞朝山下走去。路经长白山瀑布,于兵被宏伟壮观、奔腾不息的瀑布所震撼。在他的面前,从天而泻的银流涛声阵阵,浪花飞溅,白雪漫天。如此奇美的景观,真是不虚此行。

“师法自然,江山教我图。”第二天,甘老师带着于兵在山脚下写生,牡丹、金达莱……甘老师的花鸟多为小写意,寥寥几笔,神韵俱足,画面布局疏密有致、和谐自然。于兵看着老师画笔下的一枝一叶、一花一鸟皆展生机,气韵灵动。

看了一会儿,天池、瀑布、美人松,还有花鸟……于兵灵机一动,拿出碳画笔,学着画起了楼房和松树,一口气画了8幅,甘老师跷起大拇指,他发现弟子的素描进步大,想像力和创造力都不错。

受这次上长白山的启发,甘老师的画作《长白揽胜》,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天池、瀑布、林海、山峰等融为一体的韵味和特色,犹如一首优美的诗篇,诉说着长白山的岁月沧桑和时代变迁。那雄浑的格调,苍茫的意境,热烈的气氛,无不体现着画家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功底。

长白山南坡是鸭绿江的发源地,生态系统和谐,原始风貌保存完整。从此地观察天池,比之北坡、西坡和东面的情景更加大气、恢弘、完美。如此美景,于兵心痒痒的,无论如何也要去南坡。

南坡的路不好走,起伏很大,曲折又漫长,到达山脚下,他们才知道上山的路有多险。甘老师担忧地看看于兵,犹豫了。他知道于兵是父母的心头肉,担心万一有个闪失,自己无法交差。

初生牛犊不怕虎。于兵学着同行的两位伐木工人,将行李包绑在背上,一跃蹬在树叉上,往上攀了几下,回头向甘老师伸出手。

于兵的勇敢让甘老师释怀,想起自己画笔下长白山的雄鹰。也许将来有一天,于兵会成为展趐高飞的雄鹰,那么,现在的于兵就不能惧怕困难。甘老师一步跳上树,4个人一起向着山上爬去。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半山上发现一片长得弯弯曲曲、类似白桦的低矮树木,干巴巴的树枝上只有不多的叶片,于兵好奇地问老师:“这是什么树?”“这树叫岳桦,是南坡最有名的树木。瞅着不高大,每棵树龄却有二三百年;这树十分结实,密度也大,放水里就沉底。”

不知爬了多久,终于到达山顶。甘老师和于兵互相看看,身上的衣服已经撕烂得东一块西一块了,手上腿上都有片片伤痕,可他们仅仅互相对望几眼,便被南坡上面的景色吸引住了:满山遍野的高山菊、地衣、苔藓、杜鹃、松毛翠等常生植物,百花竞艳。

“站住!”忽然,几个身穿军装的人出现在他们面前。“你们来这里干什么?”一个军人问拿着相机的于兵。“我们是从长春过来写生的。”甘老师回答。“不能照相。”军人一脸严肃。“这里是国界线,不能乱走!”另一个军人板着脸说,看看4个人破烂的衣服和疲惫的神色,动了恻隐之心。

“既然上来了,就看看吧!”两个解放军带他们走到中朝界碑附近,于兵看见一块又长又大的岩石,像乌龟一样躺卧着,上面布满了翠绿的苔藓。军人告诉他们,这里有两只神龟,这一只叫“绿苔神龟”,有一百多吨重;还有一只叫“天池神龟”,躺卧在天池之上。

“我们可以去看‘天池神龟吗?”于兵抚摸着“绿苔神龟”,通过甘老师把话翻译给军人。“今天不行,你们要早点儿下山,天气说变就变。”军人的声音带着遗憾。望着这些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哨兵,于兵心潮起伏,为了保卫祖國边防,他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忍受着寂寞和孤独,日夜守卫在长年寒风刺骨、冰雪交融的长白山哨所,他们才是长白山真正的守护神!

回到宿营地,房东听说他们一路遇到的险境,淡然一笑说:“长白山嘛,动物多着呢,虎豹豺狼都有。你们既要上山,就要作好防备,不然怎么丢了命都不知道!”甘老师用笔问于兵:“还敢再上山吗?”他郑重地点点头。看着于兵紧握的拳头,坚定的目光,甘老师笑了,这个弟子,自己没有看错。

清晨,于兵醒来,发现甘老师不知去向。他出门寻找,惊讶地见到老师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手上的画笔不停地闪动。走近一看,画纸上,一只只雄鹰在蓝天翱翔,它们拍打着翅膀,挺直着头颈,犀利的双目正俯视着下面的土地。

在甘老师众多的绘画题材中,鹰、牡丹和山水是他最擅长的。他笔下的鹰神态各异、情景交融、气韵相通。于兵听说甘老师为了画好鹰,曾把一只活鹰养在院子里,每天观察鹰的一举一动和生活习性,还对从古至今画家们绘鹰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

于兵伫立在甘老师的身旁,看他点染丹青,泼墨挥毫。“老师,您为什么这么喜爱画鹰?”看着甘老师又完成了一幅,于兵问道。“鹰有博大的胸怀,有坚强的个性,有傲视四野八荒的气魄!”甘老师边说边把画笔放在一边,仔细审视着自己画的鹰:这只雄鹰正展开双翅,穿云破雾,直冲云霄。

此时此刻,甘老师正沉浸在艺术的海洋里,那炯炯的眼神,豪放的画姿,还有对艺术真诚挚着的追求,深深震撼着于兵。2007年,甘老师创作的国画《长白雄鹰》作为国礼,由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赠送给沙特亲王,甘老师因其突出成就被尊称为“鹰使”和“牡丹王”。

几年后,于兵的《雪山雄鹰》:白雪皑皑,山峦起伏,一只苍黑的雄鹰扶摇直上,不受羁绊地自由翱翔在雪山之颠,在云遮雾缭中直冲云霄,一去万里。另外一幅《古木雄风》,以朦胧的高山、弯石作背景,雄鹰屹立在松树之上,伸展强劲的双翼俯瞰大地,它是孤傲、强悍、不畏艰难险阻的鹰。浩瀚的天地,变幻的风云,在它的眼底下一览无余。

2023年10月,于兵登上长白山北坡,仰望高飞的雄鹰,缅怀恩师甘雨辰的画作、人品、画品和浸透着老师一生的艺术情怀与艺术追求,还有对他的殷殷期望,回想万千,激动不已。

第五章 逐梦的起点

全国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残疾人总数约5164万人,其中听力残疾约1770万人,智力残疾约1017万人。分析发现,相当部分具备条件的优秀残疾青年,因身体条件的限制,失去了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广大残疾人乃至全社会对创办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于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所集盲、聋哑、肢残人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等特教院校。

同年5月,长春大学特教部(特殊教育学院前身)面向全国招收残疾大学生的消息传开。

残疾人可以上大学,于兵心里太激动了。他在吉林艺术学院当裱画工,每天看着来来去去、意气风发的大学生们,心里不知有多羡慕。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有机会上大学了。他告诉母亲:“我要上大学!”可母亲的脸上并没有高兴的表情,反而有重重忧虑。他比划着问母亲怎么回事,母亲迟疑了一下,为难地告诉他:“国画系在吉林省只有一个招生名额。”

“一个名额!”兴奋的于兵心里突然感到凉飕飕的,脑袋顿时耷拉下去。看着一脸丧气的儿子,母亲心里也很难过,毕竟只有一个名额呀!

母子俩都沉默了。晚上,父亲下班回来,看到妻儿都无精打采的,于兵更是连饭也懒得吃。他知道儿子心里想着什么,渴望上大学,又害怕考不上。

于是,美国著名的盲聋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美国总统自由勋章获得者海伦·凯勒的故事,在父亲的手势和母亲的翻译下,全世界流传、经久不衰的残疾人励志故事就这样镌刻在于兵的脑海。他似乎看到了那位在太平洋彼岸刚出生时能看、能听,也会咿呀学语的婴儿,19个月大时一场疾病使她又瞎又聋。可她在10多岁时,名字就传遍了全美国,成为残疾人的楷模。20岁考进著名的哈佛大学,4年后,她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盲聋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知名作家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值得关注的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美国《时代周刊》评选海伦·凯勒为“20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

最后,父亲问:“这是你人生的一次挑战!你愿意应战吗?”于兵的心里在进行激烈的斗争,我能像海伦·凯勒一样,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学生吗?考不上,岂不是又要受到别人的鄙视和白眼?他望向母亲。

母亲昂起头,用手语说:“海伦·凯勒能行,你为什么不行?”于兵骨子里的倔强在此刻显露出来:“我要为自己的理想拼一把,即使考不上,明年还可以再考!”

为了于兵能考上大学,全家人研究了复习方案。三姐帮助复习政治和历史,表妹帮助复习地理,母亲帮助复习语文。绘画也丝毫不敢放松,专业课目要考素描、速写、水粉、特长画,水粉画他从未学过。

正在焦急时,甘老师雪中送炭,请青年老师张建华帮助他练习水粉画,每天画十几幅,把一切可能考的静物都画到,还画了很多素描。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等来了录取通知书,全家上下一片欢腾,于兵更是高兴至极。当年,长春大学特教部国画系在全国仅招收9名聋哑学生,吉林省只录取一人,于兵以优异的成绩独占鳌头。

全家人传看着录取通知书,母亲喜极而泣。于兵用手抚摸着录取通知书上自己的名字,像是在咀嚼一幅杰出的艺术画品。“我也是一名大学生了!”此时,从未有过的另一种情愫在他心中升起,那就是感谢与感恩!

在备考过程中,除了父母兄姐的帮助外,甘雨辰、王杰等很多老师和好心人给了他真诚的帮助,他感谢他们!

他感谢海伦·海勒:“对于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他感恩社会,是长春大学给了他机会,让他此生能成为一名大学生。

顺流而下的是时光,逆流而上的是理想。在采访中,于兵告诉笔者。如果说上大学之前他是为生存而努力,那么考上大學后,他开始踏上了为理想而奋斗的征程。

特教学院招收的首届学生,残疾学生与长春大学健全学生形成残健融合、共享资源的良好育人氛围。教师大部分为外聘,设了国画班、艺术班等。国画班开设的课程有国画山水、人物、花鸟,速写人物、工笔人物、临摹山水、石膏素描、壁画创作、篆刻、中外美术史等,于兵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特教部的老师有的会手语,有的不会手语。不会手语的老师只有板书,凡是老师在黑板上写的、画的,于兵都一丝不苟地记在笔记本上,下课后认真阅读思考,直至融会贯通。

中国画的笔墨来源于书法,故有“书画同源”之说。绘画往往运用书法中的形式美和书法的结构规律,所以,画画又叫作“写”画,是以“形”写“神”。同时,中国画本身还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它抽象了天地万象之形,融入古今圣贤之理。就中华民族而言,每一个汉字和图形都积淀着先人们几千年来的睿智与精髓,更凝聚着一种民族精神,因为它是人们对哲学、历史、自然的理解和表达。于兵自觉地加强了文学、美学以及绘画理论、古诗文学习,以求提高绘画水平。

他主攻山水画,如饥似渴地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知道了毕加索、达芬奇、梵高、莫奈、安迪·沃霍尔……也了解了徐悲鸿、张大千、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杰出的书画大师,大师们的作品打开了他的眼界。

于兵在学习山水画过程中认真迈过了3个必经阶段,即临摹、写生和创作。在国画老师李慧君的指导下,他临摹了大量的永乐宫壁画,风伯、雨师、雷公、电母在他的画笔下出现过无数次。人物形象上的千变万化、神采各异,使他感受到了古人的高超技艺。

写生是美术院校培养学生必设的课程,也是画家收集素材,锤炼笔墨的常规手段。如果不注意对物写生,把握不住对象形体特征,就失去了艺术再现能力。1988年,于兵参加素有“吉林小江南”之称的集安采风写生,随后又去林幽鸟鸣、溪涧潺潺、峰峦竞秀的临江市花山镇珍珠门写生,还参与学校组织去苏州、杭州的写生活动。

于兵永远记得张大千先生的“写生要先了解物理,观察物态,体会物情,必须要一写再写,写到没有错误为止”的名句,精益求精,力求不断提高写生质量。他徜徉在名山大川之间,痴迷于笔墨挥洒、物我两忘的写生境界,在描绘壮丽河山的写生中,收集了大量的素材。

刚上大学那年年底,他的第一批长白山作品《松原万里银光秀》《到处云山是我家》等3幅国画入选长春市职工美术作品展;《松原万里银光秀》中的长白山层峦叠嶂,山势奇峭险峻,郁郁葱葱、苍茫浑厚。

成为大学生后,他以前的自卑心理已逐渐被自信代替。吉林省对外宣传文化中心和长春大学精心筹备“中国残疾人大学生美术作品选”,200多幅作品赴美国展出,于兵有12幅作品参展,是送展作者中最多的一位。他大部分作品画的是长白山,此时的他已经不是为画山而画山,而是把自己的感情逐步融入到长白山画中。所送作品在美国全部售完,获得好评,得到学院的表扬并获得奖金奖励。

为了画好《长白雪魂》,他把在长白山写生的所有素材进行认真研究,思考自己为什么要画长白山?要用什么情绪去画长白山?当他将《长白雪魂》亲手裱装出来后,李惠君和其他老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1990年夏,长春大学特教部第一届学生毕业了。沸腾的校园,梦想为舟,奋斗为桨。作为全国第一届残疾大学生,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全国残疾青年做出了榜样。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每个人都了不起!长春大学,听见了他们铿锵有力的脚步声,见证了他们闪耀的青春。

1991年1月,于兵被评为三级美术师。他深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若干年后,于兵再次回望母校,这里是我逐梦的起点,愿未来的日子,向海伦·凯勒那样,向阳而生,栉风沐雨,寻梦而行。

第六章 父爱如山母爱似天池

父母教育于兵要有高洁的品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如同长白山的雪松,在寒冷的日子里,狂风吹不倒,严寒冻不死,不屈不挠,傲然屹立。所以,于兵的网名叫雪松阁,源于他对长白山雪松有很深的敬意和对父母的深爱。

“巍巍长白如云怀,茫茫林海天际来,碧水蓝天黄莺舞,银龙狂吼跃巨崖。”这首题为《天池》的诗,纸质陈旧,字迹却清晰可见。于兵夫人小莉告诉笔者,这首诗是1958年父亲登长白山时所作,已经保存了65年。

据《杳霭行云委怀苍生——于克传》记载,1945年10月25日,中共吉合地区委员会、东北吉合国民军和吉合行政委员会在长春正式成立,于克任区党委委员和国民军副政委。不久,于克任吉黑纵队独立团政委。此后,这支队伍在于克的领导下,参加了松嫩平原剿匪战斗和首克长春战役,在战斗中他带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抗日队伍。

20世纪80年代,为了缅怀战友,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天气里,于克来到他曾经战斗过的这片黑土地,虽然冻伤了双耳,但他终于寻找到当年牺牲的战友墓地。在烈士墓前,他眼前浮现出战友们的音容笑貌和奋勇杀敌的一幕幕镜头,他撫摸着战友墓,含泪说:“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你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我还活着,从这一点上说,我是幸运的,我们活着的人一定不会忘记你们!”

“真正的画家,必须要博览群书;要走出去写生,到大自然中,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素材,在创作过程中才会有激情,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父亲的这段话,与李可染“没有情感的画不叫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于兵一直牢记在心并深有体会:画家不能有感而发去创作,就是无病呻吟,惺惺作态。

每次去外地开会,父亲都要去书店买些历代名家画集,为于兵更好地学习中国画提供参考资料。他经常教育儿子,不要因为取得一点点成绩而骄傲自满,需要学习和提高的方面还很多。于兵在绘画方面屡创佳绩,多幅作品入选全国性大型美展并获奖,很大一部分也源于父亲的教诲。

2003年,于兵当选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父亲便及时教导他:“你要努力成为合格的政协委员,因为你是代表残疾人参政议政的;平时除了美术创作外,还要抽时间深入到基层残疾人中去,了解他们的状况,反映残疾人的诉求,把他们的呼声带到会上;你要了解和关心国家大事,关心老百姓,关心残疾人。

最让于兵难以忘怀的是1984年在松花湖、长白山写生。当时,考虑到儿子一个人外出不方便,父母利用周末专程陪他登长白山北坡,面对莽莽林海,万顷碧波的大森林,在一棵巨大的长白松面前,父亲拍打着树,用手语和纸笔对于兵说:“你看看,这松树的叶子像针一样尖锐有力,勇敢地向外伸展着,如同人们的精神支柱,无论身处什么逆境,都勇敢坚强。没有任何人,包括父母会成为你一生一世的避风港,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坚实的依靠。”已经20岁的于兵和父母并肩站在山上,从那时起,他就激励自己:要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长白山的风雨沧桑,向世人倾诉长白山无尽的话语。

2002年7月23日,89岁的于老过完生日后,与夫人李原带领儿女及孙辈们再登长白山,这是父亲最后一次登长白山。眼前雄伟壮丽的长白山苍茫壮阔,那是自古以来,长白山的土著山民为求生存与自然界展开不屈不挠地斗争的象征;那是抗联英雄们不畏强敌、奋勇杀敌的象征;那是无数有识之士,为捍卫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英勇顽强、血战到底的象征。气壮山河的长白山山魂深深印入于兵的脑海,融入他的画中,激励他在风雨人生中砥砺前行。

2004年3月,于兵去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那时,父亲因患病在北京治疗。他去医院看望时,父亲很关心地用手语问他参会和提案的情况后,又问最近有没有去长白山写生,有没有最新的长白山画作,父亲有很多话想对他说,但身体已很虚弱,不能多用手语,想用笔写又难以提笔。父亲让母亲代笔,把他的话写下来,父亲吃力地说着,母亲整整写了五六页,主要是关注两会情况,关注国家大事,关心儿子绘画。于兵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见面的倾心笔谈,竟成了父子俩的最后一次谈话,每每回想起来,心里就有说不出的伤心与遗憾。

2004年6月20下午3点10分,于兵的父亲在北京301医院离去。父亲戎马一生,淡泊一生,穿过近一个世纪的长长岁月,微笑着走了。他把至真至纯的爱留给了亲人们,把对长白山的深情留给了于兵。7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于克逝世的消息;党和国家领导人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并对其家属给予慰问。

父爱如山。在长白山上,于兵独自舔舐着失去父亲的情感伤口,顽强地站立起来,仰望翱翔的雄鹰,把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化为努力绘画的动力。他以《古诗写意》表达对父亲的深切缅怀,表达对古往今来为了国家和民族英勇奋战志士的敬仰。这幅画也是写意的代表作之一,诗、画、闲章、印章交相辉映,相辅相成,标志着他的艺术之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2023年4月,于兵收到了全国政协办公厅收藏国画《巍巍长白》的证书。

中国画的高妙胜在留白。寥寥数笔,于方寸之间勾勒天地,于无画之处生出妙境。《巍巍长白》左上方大片的留白,衬托右上方在浓雾和白雪掩映下重岩叠障的山峰;朔风怒号,大雪纷飞,浓雾密布。那坚硬的山峦是长白山不屈的山魂,透过莽莽雪山,我们似乎看见古往今来的有识之士正在与外敌进行顽强斗争;我们似乎听见,那擂响的战鼓正发出震天动地的响声。下面苍翠碧绿的松林,不正喻示着正义具有不畏艰难的骨气,不惧流血牺牲的勇气吗?而松林中的金色,代表曙光就在眼前,胜利正在前方召唤。

2005年,他的国画《广袤》《雪野嬉戏》入选“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吉林省中国画作品展览”;《情系长白》《早春青韵》入选“大河春天”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大展优秀奖和创新奖并被组委会收藏;《湖上风帆》入选吉林省国画山水花鸟画油画风景静物展览并获优秀奖;2006年,国画《长白金龙》入选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中国残疾人优秀书画作品展;《长白胜境》入选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全国书画作品展;《长白深处有人家》获走进郑州第五届海峡两岸书画大展创新奖;2009年9月,《深情》获庆祝建国60周年全国残疾人书画大赛优秀奖;《长白秀色》入选《政协书画六十年》。

父亲曾多次对于兵说:“辽宁有一个叫宋雨桂的画家,山水画画得很好,有机会你去拜访他,多向他请教。”于兵记着父亲的叮嘱,担任政协委员后,终于有机会向宋雨桂请教。

于兵的手语翻译咸树立告诉笔者:“于兵知道辽宁山水画家叫宋雨桂,独创北派山水画技法,擅长中国画、版画,被誉为‘当代中国山水画第一人,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曾任民革中央画院院长、辽宁美术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于兵希望能在两会上拜访也当选政协委员的宋雨桂。在参加十届一次会议时就想尽一切办法到艺术组去拜访他。因开会时非常忙,没有时间,只能利用在会场上的机会看能不能碰见宋雨桂老师。但会场上的人特别多,委员2000多人,又不知道他的座位号,也不了解他什么时候来,找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经多方打听,终于知道宋雨桂下榻在北京饭店。我们利用3月8日休息日时间拜访了宋老师。因为他不知道我们来,也不认识我们,通过门岗打電话预约。到了房间,宋老师很忙,当时还有好多客人都在,我只能简单地给宋老师介绍了于兵的情况和来意。宋老师对于兵来访表示欢迎,互留了电话,让于兵下次见面时把画带来看一看,临走时很热情地送了于兵3本个人画集作为见面礼,希望于兵能从中悟出一些东西来。

“次年,政协会议期间,宋老师知晓于兵的成长经历、规划、从事的具体工作后,看了于兵带去的几幅画并指出3个问题:一是有的选材较多,应该有所取舍,突出重点。一张画最精粹之处在‘画眼;画眼一定要特别抓紧,不能与其他平均对待。二是认为于兵的画功不错,但笔锋还不够。就是硬劲儿不够,画得比较柔。山水画笔锋有强有弱,缺少笔锋,应该加强硬度的练习。三是作画不要太满,要透气。作品中局部细节很好,但整体缺少透气,绘画中想要表达的意思多了,要突出重点就应减去一些东西。分手时,宋老师语重心长地拍拍于兵的肩膀,叮嘱道,要去拜大自然为师,最好的老师是大自然。只有不断地走进大自然,才能有灵感,才能感悟到自然的美和灵气。”

“十届三次会议时,我们再次拜访了宋老师。”介绍到这里,咸树立很感慨,他认为于兵是一个善于向前辈学习、精益求精的画家。经过宋雨桂老师的多次指导,于兵认真领悟,纠正自己绘画中的不足,在艺术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雨后清泉》是于兵2006年的代表作之一。这幅作品受宋雨桂的影响,在原工笔画的基础上,放笔挥毫,泼墨抒情。题材由以往长白山系列画的小写意画大山大水,转为小景式的摹写。画面显示:一抹涤后的清香扑鼻而来,夹杂着浓浓的湿意,宛如一曲清唱响彻山间;山崖飞流而下的瀑布,唤醒沉睡的大地;山花烂漫、枯木逢春,树儿发芽;春雨后,杜鹃花开,生机勃勃。清泉、水流、春雨相互交融;朴素、恬淡的民居,凸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机、活力跃然画面,让观众体会到自然之纯、人间之美。

2010年新作《雨后新绿》是一幅大笔画小画的典型作品,这幅画层次分明,近景是翠绿松树林立,岩石、小桥、流水自然和谐,溪水从石隙缝婉延而下;中景松林朦朦胧胧,与山石交相辉映;远景云雾缭绕,灰、白、红相间,幽静深山之处有浓浓的生活气息。画面中呈现了人、松树、山石、桥、水多种元素,让观者体会到画家的细心感悟,冷静思索,不拘一格的创新风格,标志着于兵的画风有了新的高度。

2015年底,于兵在长白山写生,站在当年父亲曾经驻足过的雪松旁,仰望湛蓝透明的天空,父亲浅浅微笑的脸浮现在他的眼前。天池依然是一片碧蓝,瀑布仍旧奔流不息,岳桦树同样苍翠欲滴。“爸爸,我想你了!”热泪溢满了他的双目,他对长白山的精神、长白山的山魂有了更进一步的感悟。

“我为什么不能用一巨幅画面来表现长白山呢?”2016年春节刚过,于兵就向国家艺术基金提交《长白胜境》中国画项目申请书。8月,国家艺术基金编号20166051的《立项通知书》载:“你申报的中国画《长白胜境》项目已确定为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请认真做好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追求艺术卓越,攀登艺术高峰,确保项目按期保质完成。”

2016年10月的长白山,白雪覆盖山峦,于兵自驾到长白山采风。身处长白山,暴风雨般的情感在他的内心世界激烈地冲撞,满含深情愉悦,满载欢畅乐观。他从不同角度收集群山、天池、瀑布、桦树、溪流等素材,力求寻找一个突破口,不是小草小花,不是小河小溪,而是长白山的博大壮阔,雄奇伟健。他要选择一个让观众怦然心动的场景,绘制一幅大气磅礴的画卷,向世人展示长白山的神奇风貌。

2018年9月初,金秋时节,他又登上长白山西坡,考察了天池、锦江大峡谷等处风景。在锦江大峡谷,他迎着寒气逼人的阵阵冷风,行走在悬崖峭壁之间的蜿蜒山路。绵延起伏的峰峦,皑皑无尽的白雪,给他以壮阔而瑰丽的感受。站立在神奇雄伟的山峰,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力和大山传达给人的坚强性格。

对大自然的顶礼膜拜,扣动着他的心弦。尘世间的一切都被他抛在脑后,心无旁骛地投入创作。

国画基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无论绘画风格与题材如何变化,其背后的独特魅力在于它自身蕴涵的文化基因。古诗词、散文、哲学有着自身的形式美,其精神内核直接影响画家的情感、意趣、才情,进而寓情于画、以畫言志、以画寄情。于兵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家不能缺少文学素养,要广泛阅读诗文书籍,才能在创作中产生丰富的联想,才能拓宽思路。小小一方鲜红色的印章对画面也起着节奏和稳定作用,在水墨画上更为突出。他将在大学时期学习闲章运用在画中,闲章和姓名章互相呼应,令画增色。画上的诗文、书法、姓名章和闲章成为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把美的境界推向纵深。

“巍巍长白入云怀,莽莽林海天际来。碧水蓝天黄莺舞,银龙狂吼跃巨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外有诗,画外有画。父亲的诗与儿子的画融为一体,为儿子的画作了最好的注释和解析,更是儿子对长白山最美的礼赞,对父亲最深切的缅怀。于兵把人生感悟、力量感悟、智慧感悟、历史感悟、宇宙感悟化为意蕴,这就是《长白胜境》展示的意境。

《长白胜境》受画家宋雨桂的影响,显现于兵的作品已从单一绘画向着综合性艺术方向突破,其画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凸显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长白胜境》是我心中的梦、心中的歌,是献给春城人民的喜爱,也是对振兴吉林的寄托。”“天地万物与人类生存和命运紧密相关。生命的造化、生存、发展是永恒的定律。注重人品与画品就是重德。长白胜境之德,在于生生不息,日新月异。画家的视界意象、灵感意象、审美意象,必将照亮一个真实的世界。在《长白胜境》作品中看到的秀美景色,体味到时代的脉搏,感受到巍峨的气息,产生向上的精神动力。这就是作品的最大价值。”这是于兵创作完毕后的感言。

大幅作品《长白胜境》(560cm×210cm),历时两年如期完成。透过这幅画,让我们似乎听到画家在创作时颤动的灵魂,跳跃的心脏,似乎看到画家热爱艺术的情感之光。

2019年2月,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发给于兵2016年度资助项目结项证书:“你承担的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美术创作资助项目中国画《长白胜境》结项验收审核通过,准予结项。”

于兵肃立在《长白胜境》巨幅画作旁,向着北京方向深鞠三躬,告慰长眠于八宝山革命公墓的父亲。“爸爸,您一直要我用心去作画,画出长白山的精神和山魂,如今,儿子的这幅《长白胜境》可以告慰您苍穹之上的英灵了!”

2023年1月3日,于兵的母亲因心脏骤停与世长辞,享年89岁。万般痛苦的于兵不敢相信,母亲就这样离开了自己。

在特殊年代,由于母亲受了太多的苦,身患多种疾病,50岁左右因身体不好提前退休,长期吃药在家调养。自1991年孙女出生,母亲身体奇迹般地好转起来,并日夜照料孙女。这些年,母亲进出医院很多次,但每次都安全回家。而这次母亲住院,于兵也以为老人家会像以前一样,去医院住几天就会回来。他每天奔波于医院,医院的探视有严格的规定,他不能陪母亲太久,而母亲也总是笑微微地望着儿子,嘴里念叨着:“好好绘画,不用每天来医院。”看到儿子满眼都是担心,好几次居然吃力地抬起手拍了拍胸膛:“儿子,不怕!”

“可现在,妈妈,我怕,我太怕了。我怕这个家从此再也看不到您的音容笑貌,我怕再也没有人为我削铅笔,我怕绘画裱画时再也没有您陪伴的身影……”

母亲不仅给了他最深的爱,也是他绘画的引路人。于兵百感交集,母爱像长白山的天池,清澈透明,圣洁无瑕。他清楚地记得,从5岁开始,每天晚上全家人吃过饭,做完家务,母亲就坐在椅子上为自己削铅笔,这一削,就削了50多年。

在艺术道路上,每一步都有母亲的心血。小时候,每天练习5张素描,母亲的检查从不间断;扎银针时,母亲陪着他一起流泪;感冒了,母亲深夜背着他碾转医院;在家里裱画时,母亲给他打下手;绘画时,母亲为他磨墨……他的每一幅画,都承载着母亲的艰辛,都装满了母亲的眼泪,包含了老人家的欢乐。“母亲,来生让我们还要做母子!”

第七章 十五年履职路

2012年3月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与政协委员于兵亲切握手。

2007年3月15日,《中国日报》今日人物专栏英文版在显著位置上登载了记者对于兵的专访:《一位给聋哑人带来声音的人》。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至2018年,有国家级、省市级各类报刊电视对他报道近百次。

于兵致力于为保障和提高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奔走呼吁并取得显著效果,还要从他走进人民大会堂,行使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权利说起。

2003年3月,北京。在全国政协会议社会福利保障讨论组,掌声阵阵。一位穿深蓝色西装、高大魁梧的中年男子用翻飞的手势进行无声地发言,旁边的男子用语言大声翻译着他的手语内容。

他就是于兵。2003年,他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是当届全国政协2000多名委员中唯一的听障人士。《人民政协报》登载了记者对他的专访:《人生路上,一支灵动的画笔——记新任全国政协委员于兵》。

叙述于兵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后的经历,有必要推介跟随他15年的手语翻译咸树立。

能够踏入人民大会堂履行参政议政职责,于兵深感责任重大。进京参会,但自己没有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必须要一名手语翻译。长春特教学校教师咸树立精通手语,思想素质高,成为他的手语翻译,充当他的耳朵和嘴巴。

“2003年,于兵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省残联一位部长给我打电话,请我给于兵当手语翻译,然后征求单位领导同意后,填了表,陪同于兵参加第十届政协会议。从此,我就进入于兵的生活。”

成为知名画家,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于兵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但他心心念念的,仍然是与他一样有残疾的群体。怎样更好的听取基层残疾人特别是聋人群体的意见和诉求,更好地把残疾人的意见反映上去?于兵除了到残疾人工作所在的福利企业、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所在社区调研外,还借助互联网优势,通过公开自己的E-mail、QQ号、手机号,以及在聋人聊天群、聋协骨干群、“聋人在线”“聋星网”等多渠道收集聋人群体的意见。选择大家有针对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的建议形成提案。聋人的家长和聋校教师还有各地的手语翻译也信任于兵,主动找他反映问题;肢残人和盲人也找于兵表达诉求,要求把他们的意见反映上去。于兵总是耐心地“听取”意见,认真整理资料。每年去北京开政协会前夕是最忙的时候,有很多残疾人往往在这个时候都来找他,有时他忙得顾不过来,爱人小莉就帮忙上网,协助收集来自残疾人的建议。

于兵在中国聋人协会的QQ群里创建了一个网络聊天小组,对申请加入聊天小组的人逐一进行审查。为了防止有人利用聊天小组散布负面信息,他亲自管理这个群体,初审后与他们进行交流,发现有不良企图之人便立即踢出群。

有了这个平台,全国各地的残疾人又多了一个倾诉的地方,各抒己见,有的视频交流,有的打字交流。对大家的合理建议和诉求,于兵逐一记下分析研究。

一天,于兵打开手机,有几条短信引起他的特别关注。“电视新闻节目应该都要加字幕,没有字幕的新闻节目我们看不懂。”“我们聋人也要关心国际国内大事,要知晓电视节目内容,请把我们的意见反映上去。”

据统计,我国有2000多万听力语言残疾人,每年还新增聋人3万人。除此,还有一部分成年后因各种原因失聪。调查表明,这些残疾人迫切需要依靠收看影视作品获取知识而了解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赢得“话语权”,不让自己的声音归于沉寂,失去话语表达空间,成为媒介传播中的盲点,从中寻找创业机会,进而生发新的生产、生活智慧,用淳朴善良、勤劳踏实、温和敦厚等行为展示残疾人的品质,改变被歧视、偏见而污名化形象。

于兵至今还保留着2003年全国政协一次会议上呈交的《影视作品和节目加配字幕的建议案》。他在提案中写到:聋人是一个特殊群体,耳聋给他们带来语言和听力不便,使之无法像听力正常的人那样享受现代社会丰富的信息资源,耳聋也造成了他们在信息获取方面落后于常人。电视节目是人们包括聋人在内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渠道,听力的缺损使聋人无法享受完整充分的视听服务,因而他们对电视节目配置字幕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

近年来,中央和各地电视台出于方便聋人观众收视需要,在部分电视栏目中增加了部分字幕,但远远满足不了聋人群体对社会信息配以字幕的需求,聋人对电视新闻节目增加完整字幕的呼声相当高。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诞生20多年来,每年的除夕之夜,總有健听人欢乐、聋人愁的景象,很多聋人为了回避令他们尴尬的场面,不得不放弃收看春晚直播节目独自另找乐子。虽然近两年央视考虑到聋人观众的需求,安排在正月初一和初二春晚重播时配一部分字幕,但重播时几乎只有聋人孤独收看,已失去或淡化了其乐融融的家庭温馨氛围。

2009年3年13日,《人民政协报》登载了记者的专访《让履职声音传递到无声世界——于兵委员用网络会议为聋哑人奔走呼吁的故事》。而今,当听障人士们坐在电视机前或坐在电影院时,都能够看到与语音匹配的字幕。每个节日的到来,聋人与家人们可以共享电视节目带来的信息和欢乐,进一步加深对国家和社会的认识,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指数。

2004年,聋人网站关于听障人驾车权的讨论引起了于兵的关注。通过多次线上、线下调查,于兵开始思考聋哑人驾车权的问题。他查阅大量国外和国内资料进行利弊分析后,从4个方面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一是从现状分析。汽车作为现代社会最常用的重要交通工具,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个领域,驾车权是人权的体现。国外许多国家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拥有平等的驾车权,听障人驾车已司空见惯,而我国听障人却难以企及。人们对听障人驾车能力的误解,往往源于对听障人的不了解。众所周知,人是有感官代偿能力的,特别是残疾人,他们有能力用其他健全的感官去弥补缺陷感官所带来的不便。听障人虽然有听力障碍,但脑、眼和四肢的协调能力极强,有身手敏捷,眼明心细的特点,而这一特点正是驾驶员的必备要素。

二是听力在交通中的作用。随着交通工具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对居住环境噪音的抵制,听力在交通中的作用越来越弱化。许多城市已明令禁止驾车时使用喇叭,因此以能否听见汽车喇叭声来确定能否开车是不实际的。现在越高档的汽车隔音性能越强,它的车身能摒掉车外的噪声以保持车内安静。可见,听力在开车中的作用并不大。有驾车经验的人都知道,在驾车时主要是靠敏锐的视觉和反应能力,而听障人的视觉和反应能力并不逊于健听人。

三是国外现状证明。许多国家对听障人申请驾照并没有什么限制,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听障人无论半聋全聋都有申请驾照的权利。英国、法国、瑞典、芬蘭等国对听障人包括全聋申请驾照也没有限制,只是申请执业驾照和大型车辆驾照附加了增设后视镜和佩戴助听器等相关条件。由此看来,国外及我国港台地区针对听障人的驾照申请能否听见与申请资格没有必然联系。

四是在遵守交通法规方面,听障人和其他残疾人均受好评,事故率普遍低于健听人。因为听力残疾使听障人懂得自己开车时应比健全人更加小心,更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才能做到安全驾车。

通过调查论证,于兵认为听障人应该与健听人一样享有平等驾车权。2004年,他在提案中全面阐述了上述4个方面的调查情况后指出,一批听障人早已拥有了无驾驶执照的私家车,今后购买汽车的听障人也将会越来越多。我国一批在国外留学多年的听障人,大都学会了驾车并领取了驾照,出行常以车代步。他们在国外完成学业后准备回国效力,但回国后办理国内驾照也将遇到难题,令这部分听障人十分尴尬。

国内外听障人安全驾车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听障人无论听力何种程度,只要经过严格的驾驶技术培训和交通法规学习,并协助他们通过车辆驾驶员的路考和笔试后,都完全有能力做到安全驾车、文明驾车。听障人驾车不仅是听障人人权保证的重要体现,更标志着国家的文明与进步。

提案最后呼吁,公安部应抓紧出台相关法规,赋予和保障我国聋哑人盼望多年的平等驾车权,使我国在听障人驾车立法方面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

同年6月3日,相关部门就政协十届委员会二次会议对于兵等11位委员的提案作出了并不令人满意的答复。

于兵并没有气馁,每年上交聋人驾车权的提案。2012年10月,公安部发布第123号令修改《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依据新修订的《规定》,有听力障碍但佩戴助听设备能够达到以上条件的,可以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准驾车型的机动车驾驶证。2012年初,于兵夫妇同许多听障人一道成功考取驾照,成为吉林省第一批考取驾照的听障人。

2003年至2018年于兵任中国聋协副主席。2003年至2023年,于兵担任吉林省残疾人联合会理事,吉林省聋人协会主席,吉林省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副主席。除了本职工作外,他用心致力于维护残疾人权益,为他们奔走呐喊。

于兵经常到一些企业走访调研残疾人的工作生活状况,他的体会是聋人很难、很苦,因为他们说不出,听不见,也不懂得维权,只能默默地承受不公平待遇,他们的权益经常受到侵害。政府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对残疾人的问题也重视,如何把政府的政策落到实处还面临重重困难。

长期以来,残疾人形象被媒介污名化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文化和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听障人士成为最容易受伤的弱势群体。舆论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真实、良知和最小伤害“三原则”是传媒人员的基本道德素养。如果传媒人违背职业道德,不仅给社会和谐造成不利影响,也会使媒介“自毁长城”。于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议对传媒人进行品德教育,坚持价值观重塑,培育媒体伦理规范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涵化心怀至善和敬畏德性,强化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党和人民放心的传媒人。由此形成提案,相关部门答复:“于兵委员,你提出的《净化媒体在各种文字中对聋人的称呼多作正面典型宣传的提案》收悉。规范新闻媒体对聋人的称谓,尊重聋人的声誉权,维护聋人群体的基本权益,既是改善聋人生存环境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多年来,我部多次组织新闻媒体对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和残疾人群体中的先进典型进行集中宣传,大力倡导全社会关心残疾人、尊重残疾人、帮助残疾人。同时,杜绝使用聋子、哑巴、哑子等不文明和不正确的用语;对新闻宣传中出现的有损残疾人形象和声誉的报道,也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作了及时处理,并通报全国新闻宣传部门引以为戒,努力为残疾人的安康生活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从2003年到2018年,于兵提交的每一份提案里都是他心血的结晶,为国家作出相关决策提供了参考,如《关于立法解决大城市残疾人停车难的问题的提案》《关于提高聋哑人手指伤残评定等级的建议》《关于中国传统书画装裱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的提案》《关于支持长春大学开办招收视力残疾学生针灸推拿学专业硕士点的提案》《尊重特教教师辛勤劳动保障特教津贴落到实处》的提案等。

2003年十届政协会上,于兵与被誉为“八十年代的新雷锋”“当代保尔”的张海迪相识。张海迪同于兵握手时,微笑中显现大姐姐般的亲切,她把自己写的一本书送给于兵,于兵拿着书,蹲下身子,二人欣然合影。

政协会上,张海迪一直关注于兵的每一项提案,认真阅读提案内容,对于兵提出的增加电视字幕、聋人驾车权等多项提案都给予积极支持。手语翻译咸树立回忆,有一次,张海迪主席看了于兵的提案,语重心长地说,提案要有重点,有中心,有理有据,而且还要找到解决方案,不要长篇大论,要一事一案,一事一议,要精准,不能泛泛而谈,不能没有目标。

2005年的春节晚会,有许多精彩节目。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却是由21位聋哑女孩完成的千手观音表演,深深地吸引着电视机前观众们的心灵。当于兵知道领舞者是著名舞蹈家、艺术家、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邰丽华时,非常震撼,至今难忘。

邰丽华艺术与心灵之美赢得人们的广泛赞誉,被誉为“美与人性的使者”,被世界残疾人代表大会称为“全球6亿残疾人的形象大使”,被联合国机构指定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平艺术家”,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自强模范、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十一届政协会议上,当邰丽华出现在政协会场时,于兵和手语翻译咸树立主动向她走去。一番手语自我介绍后,共同的不幸让两个政协委员有了更多的交谈内容。

2023年8月,笔者采访了邰丽华,热情的邰丽华通过手语翻译回答了笔者的系列问题,包括对于兵的印象,她对于兵提案的支持力度,以及对彼此提案进行深度交流、联名支持,如何看待残疾人事业等。

2009年,于兵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授予“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荣誉证书上写道:“于兵同志发扬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做出显著成绩。特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以资鼓励。”

第八章 白山黑水的回声

2007年9月,长白山的初雪以飘逸、潇洒的姿态盘旋在恢宏大气的火山岩石上,飘落在相依相恋的松桦树上。当太阳升上天空的那一刹,满山遍野,一片圣洁的光芒。在吉林省艺术学院美术馆内的墙上挂满了一幅幅反映白山黑水的山水画,参观者络绎不绝。画中的天池、峰峦、树木、草地都是白雪皑皑一片,似乎正与200公里外的长白山遥相呼应。

2007年9月30日是第五十届国际聋人节,吉林省聋人协会在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全省首届聋人优秀美术作品展。这次美术作品展出了120多幅作品,普通展厅里囊括了国画、书法、油画等作品,还有木刻、手工艺品。展出第一天就有近1000人前来参观,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观者在一幅幅精美的作品面前留连忘返,很多人都不相信它们竟然全部出自聋人之手。

参观者中有很多聋哑人,他们在凝神思考:那些画出精美作品的同伴们是用什么毅力克服自身残疾,一步一步朝着艺术的巅峰攀登,我们应该如何向他们学习?

参观者中有很多健听人,他们感慨万分:平常被我们瞧不起的这些残疾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付出多少艰辛?又是如何把这些作品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我们这些能听能说的人应该怎样去描绘自己的人生?

于兵认为,在事业上自己已经有所成就,可不少残疾兄弟姐妹,有很多还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有的虽经自己的努力,但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在人们的眼里,残疾人还是低人一等。我要让世人知道,残疾人也是社会群体中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他们也在不断进取,他们也在发光发热。

他有了举办聋人画展的想法。在省残联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举办全省聋人优秀美术作品展开始筹划。作为省聋协主席的于兵操碎了心,多方募集资金,从策划、申报、评选到展出亲力亲为。

在一幅长白山大型画作面前,人们争先恐后地想与作者交谈。手语翻译咸树立已口干舌燥,这幅画的作者就是于兵。他有7幅长白山系列作品参展,是参展作者中最多的画家。他的参展作品《雪野嬉戏》,于2000年7月入选文化部主办的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展”并获绘画类铜奖,同时荣获“世界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2002年12月入选首届全国残疾人书法绘画摄影大赛并获绘画类铜奖。在这幅画中,作者巧妙地将一对貂布置在雪崖上,红棕色的貂悠闲自得躺卧着,皮毛耀眼夺目,旁边灰白色的貂挺直身子,垂目注视下面;崖下草丛边红棕色的小貂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伸着脖子,翘着毛绒绒的尾巴,生动活泼。冰雪世界的画面中,展示了生灵顽强的生命力。在这寒凝大地的深冬,远处琼华连天,空灵一片,近处雪花压枝头,枯叶片片,曲曲折折的枝干堆满了雪,被积雪压弯腰的小草,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作者用鲜明的对比手法,突出了雪野中貂嬉戏的主题,讴歌了大自然的纯洁无瑕和宇宙万物中生灵的宝贵,令观者在宁静中浮想联翩。

参展作品《烟波浩渺水连天》之一、之二也受到参观者的喜爱。于兵用独特的画面视角,林海、帆船、花草、岩石、大雁、云雾以及生活在山林中的长白人家,多种元素缤纷登场,浓浓祥瑞的生活气息,将笔墨情愫融汇在画面上,让观者眼前一亮。

这次展会的成功举办彰显了聋人的艺术水平,促进了聋人美术教育的发展,体现了聋人对艺术的理解、对生命的理解,表现了残疾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2009年7月,长春市人民政府授予于兵“长春市最有影响力残疾人”称号。

时间这位伟大的魔术师,从不辜负对拼搏者的允诺,从不吝啬对奋斗者的褒奖。2010年5月13日,吉林省博物馆人头攒动。一幅大红标语悬挂在博物馆的大门,红地毯迎接着一批又一批的嘉宾。这是由吉林省、市残联,省美术家协会,吉林艺术学院共同主办,市残联、吉林美术学院、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承办的“情系白山黑水于兵美术作品展”。

这是于兵步入画坛30年来的首次个人画展。此时的于兵已经是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自强模范,兼仼中国聋人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残联协会主席团副主席,吉林省聋人协会主席,二级美术师,吉林省美协会员,全国政协书画委员会委员。这次画展共展出他的70幅作品,一幅幅精美的山水画向世人展示了壮丽的北国风光,倾诉着白山黑水的悠悠情怀。

画展中还有于兵早年的钢笔写生画,如仿古马、鹰、荷花等,创作题材广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受学派约束,不断创新。他表示画展后,将拿出10幅作品进行义卖,所得款项全部捐给当地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用于聋哑儿童购买助听器。

于兵抓紧时间搞创作,研究中国传统技法与西方绘画相结合问题,传统画法与现代派结合的路径选择,同时阅读大量资料,开拓自我想象空间,走自己的路,画自家的画,抒自己的情,探索新的绘画风格,创作出不同技法、不同风格的作品。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进了油画、版画技法,创作具有现代风格的作品。如《长白胜景》《无限风光》《群峰竞秀》等作品用传统技法;《大地复苏》《塞北神曲》《雪野》《广袤》《寒凝飞雪》结合油画技法;《巍巍长白》结合版画技法;《牧羊老人》结合工笔画法;《烛光》为现代画画法。在研究创新过程中,他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一幅幅作品的完成,不知有多少不眠之夜;一幅作品要一气呵成,所谓气运连贯,饿了啃几口馒头,接着画下去,直到完成为止;有时绘画的灵感来了,半夜得坐起来画,因为灵感稍纵即逝,其中的艰难是健全人很难体会到的。

2012年1月,于兵评为一级美术师。“我们是聋哑人,生活在无声世界里,但我们不比一颗星暗,我们不比一棵树低,我生活得很充实,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学中国画、练书法、练篆刻、学诗歌苦不堪言,也妙不可言。天生我材必有用,无论做什么事,最重要的是有恒心,有信心,要做最好的自己!”这是于兵的体会。

他为各级残疾人基金、博物馆、纪念馆捐赠了上百幅作品。1998年11月,于兵捐赠的国画《长白雄姿》在中国美术馆“中国首届功在千秋书画扶贫大展”参赛,并编入《功在千秋扶贫书画展》。2010年5月,向长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长白秀色》(173cm×97cm)、《雪树满琼枝》(170cm×90cm)等10幅美术作品。2012年3月,为“爱·未来——世界从此欢声笑语”公益项目捐赠作品,支持贫困聋儿救助,捐赠作品《雪乡情》由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仁美书画院收藏。

2019年9月7日,来自海内外的各界宾朋欢聚长春大学,庆祝长春大学建校70周年华诞。活动开始前,特殊教育学院为于兵颁发了创新创业导师聘书,希望对在校学生从人生规划、艺术创业、专业创新等方面进行教育指导。热烈的掌声中,于兵走上讲台,用手语向学生们介绍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传授艺术学习、绘画知识技巧。在场的学生们情绪激动,很多学生与于兵进行面对面地交流。于兵的成长经历,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当天下午,特殊教育学院在学院会议室举办庆祝长春大学建校70周年纪念大会,于兵代表校友发言,他表示,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对他的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永远不会忘记母校的教育之恩;特殊教育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学院聋人美术专业开始招收研究生,可喜可贺;希望学院能够实现特殊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表示要为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在笔者采访中,于兵还多次提及吉林艺术学院在他成长路上给予的大力帮助:在他迷茫低谷阶段,是吉林艺术学院接受他进入裱画室跟随名师学艺,从此踏上了工作岗位。多年来,一直得到学院很多教授在绘画上的指导,特别是王杰和甘雨辰教授的精心指导。多次参与学院的培训,2007年、2017年两次参加由国家教育部主办,吉林艺术学院承办的俄罗斯艺术油画大师班学习并结业。

学院多次提供他参与美术展览的机会,使他获得了众多的荣誉。从事专业创作后,学院在经费、时间上一直给予支持,特别是2016年学院大力支持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给予充裕的时间完成了项目任务。于兵深有感触地说:“吉林艺术学院一直是哺育我成长的摇篮,是坚强的后盾和强大的支撑,没有学院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

2022年10月,中国画《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入选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全国政协委员庆祝中国共产党二十大胜利召开书画作品展”,映入观者眼目的是浩翰的森林、绵延的山脉和仙气弥漫的云雾;森林由近及远,颜色近深远浅,白雪下的松树巍然挺立,在极端寒冷下身躯健壮,不失英雄本色;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力量,那是松树不屈的灵魂;巍巍长白山峦起伏,重岩叠嶂,直插云霄,皑皑白雪汇成涓涓细流静静地注入谷地,近处林海深处是炊烟袅袅的山里人家。极目远眺天际处,云雾弥漫中雪山无限延伸,分不清哪里是云雾,哪里是雪山。作品独特地表现了雪域风光和关东风情,雪、树、山、水、云、房,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更加鲜明,把雪域长白山多角度、多风格、立体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长白飞瀑》是于兵长白山系列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2008年收入中华书画名家精品作品集《丹青流芳》中,该作品集已于2008年8月由组委送北京奥组委并转赠国际奥委会。在这幅画中,画家运用了泼墨线条等技巧,将长白山的壮丽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整幅画作的场景宏大,长白山雄姿英发,气势恢宏,淡红、淡白、淡蓝的天际中,重峦叠嶂的山峰在茫茫白雪的覆盖下巍然耸立、直插云端。在群山环绕下,在山峰层层相连之处凸现缺口,白练似的瀑布湍急、咆哮,汹涌澎湃,雪涛滚滚,穿过崎岖的峡谷奔涌而下,直泻深谷。潭水水汽弥漫,似雾似云,浪花飞溅在岩石上、松树上,犹如天女散花,气象万千。在漫天大雪中,左下角的松树茁壮生长着,根深叶茂,郁郁葱葱,墨色由深入浅,有“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气魄。

2004年9月的国画《冬韵》(133cm×126cm)收录于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作品集》。《冬韵》以雪为背景,以石头、松树、小草、溪水为元素,通过精细地描绘,将雪景呈现在观众面前。在这幅小写意画中,我们看到漫天大雪像烟一样轻,玉一样洁,纷纷扬扬,从天而降,大地一片雪白,好像整个世界都是银白色的。画面上的树枝小草虽然都身披雪花,与冰雪融为一体,但还是那么坚强,大雪压弯了腰,却仍然顽强地支撑着身体,等待春天的到来。溪水与白雪交织在一起,似乎顺流而下的不是潺潺的溪水,而是晶莹的雪块。这幅画展示了画家的精湛技艺,让观众感受到长白山的无穷魅力。

2021年6月,中国画《北国风华》入选全国政协书画室主办、中国美术馆承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政协委员书画作品展”,该作品2023年4月为全国政协机关收藏使用。这幅画展示的寓意是:北风怒号,鹅毛大雪迎空飞舞,雪花无情地压在松树上,悬崖上的松树在白雪和大雾的笼罩下正以顽强的毅力抵御寒风的侵袭;莽莽森林一望无际,在漫天大雪中傲然挺立;右下角松树上的金色,意指秋风吹过大地,叶子飘落,花儿凋谢,草儿枯萎,松树还是那样富有生机,用它坚定的信念正迎接着寒冬的到来,战胜一次又一次的暴风雪,相信“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023年10月16日,长春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放市政协党组召开扩大会议的场景,会议大厅一幅巨大的彩墨画引人注目,这幅画就是于兵的《净月春晓》。它是于兵多次去长春净月潭写生,反复构图,于2015年8月繪成的大型山水画。

《人民政协报》2016年1月8日登载了吉林省政协原副主席赵家治的文章《净月大德报春晓——于兵净月春晓赏析》:“隆冬时节,春城一片北国风光,长春市政协议政大厅却温暖如春。《净月春晓》巨幅彩墨画,让你走近大自然山水,饱尝绿色之美,品味生态之美,感悟和谐之美。”

原吉林日报社社长、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易洪斌这样评价于兵:“他早年专攻工笔山水,彼遵乃父于公之训,画画要大气,要具自家风格,爱家乡之白山黑水,并偕彼五登长白山,领略奇山胜水之雄浑壮伟。其画气象阔大,意境浑然,非谨毛失貌雕章琢句小家子气之作也。近年来,于兵多着小写意山水,题材构图更兼多样,有大山大水全景式之铺陈,亦有三之角树之杪之小景式摹写。在原工笔画之严谨基础上,于兵更多了放笔直取、挥云泼墨之豪情。”

吉林省政协原副主席赵家治以《如诗的笔墨如言的意境》为题,就于兵作品进行高度的评价:“他自幼受父母引导,先后从师王杰、甘雨辰两位教授学习素描、中国山水画,也得到过国画大师宋雨桂的指导,擅长中国山水画创作,绘画作品多表现白山黑水,尤以雪景见长……他用如诗的笔墨,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表现美的艺术境界。他以冰清玉洁的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主客观情景交融,在无声的世界,感悟之灵境,画像以言志,展示美的艺术意境。”

2023年10月,笔者采访了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兆武。刘院长高度评价于兵的山水画:“于老师的长白山系列绘画表现了雄壮的长白山风貌,对长白山的雄浑巍峨,东北大地的辽阔,长白山特有的景观植被都体现出非常宏大的史诗性的展现。这种叙事创作手法具有鲜明的北派山水特征,富含关东情怀和对吉林大地的深情讴歌。他笔下的长白山,具有鲜明的北派山水风格,取景辽阔,画面中有平远的视角,有高远的深度,也具有深远的内涵,是中国山水画中典型的北派山水巨制。”

2023年金秋时节,于兵再次登上长白山北坡,蓝天白云下,天池拂去神秘的面纱,舒展碧蓝的画卷迎接海内外慕名瞻仰的客人。于兵又拿起了画笔要用自己对白山黑水特有的感悟感怀,传承优秀的长白山文化,多风格、多角度展现长白山的雄奇瑰丽,让长白山的伟大精神、源远流长的文化通过艺术形式走出东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尾章 神山追梦人

2023年8月,因年龄因素和扶持后辈的需要,在残联义务工作20余年后,于兵辞去了聋人协会的所有职务。他曾多次从神山走来,他又要回到神山,决心要用自己的学养、智慧、责任和担当去继续追寻一生的梦想:在亲近神山、与之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借助画笔这一载体,充分展示白山黑水灵动多姿的生命之美,捍卫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山水画文化,并将其美学观和内在精神讲述给世界。

“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中国山水画是通过自然山水的形式美感而对人精神气质的影响。于兵深信宗炳老先生《画山水序》的理论:古代圣贤爱山水的“仁智之乐”和“栖形感类,理入影迹”,“畅神”言山水画的功能、价值,以及所具有的精神意义。他“以应目会心为理”,巧妙地把神山四季轮回的“立体美”融入其中,苍茫壮阔,灵动多姿,在色彩流转中,追寻着亘古岁月。

绘画不仅可以安顿人的灵魂,使人获得心灵的震荡。观画可以知人,知人可以求旨,求旨可以悟道,使万趣融其神思。于兵再回神山,就是要抒写深厚的家国情怀,实现自己一生的梦想。

于兵5岁多时,母亲给他买了一套《西游记》连环画。而今,他依然记得唐僧师徒经过通天河时,孙悟空巧遇正来祭祀的灵感大王并与其斗法,救得童男童女。他要用薄雾笼罩,浮云缭绕的通天河图,梳理孙大圣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以资教育下一代奋发努力。

父亲曾在东北抗联与众多民族英雄们一道孤悬敌后,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于兵回到神山就是要去寻觅父辈们的足迹,用画笔书写东北人民抗日救国的民族气节。

于兵是一个在山水中寻求心灵安慰的画家。山川河流如何成为他笔下之思?古有“画中最贵言山水”一说,“每游山水,往辄忘归”,雄伟峭拔的神山会令敦厚朴实的于兵陶醉其间。“物我合一”,天池夏融成蓝,冬凝成白,四季绵延有序;粗犷浩瀚的北坡,薄雾笼罩,浮云缭绕;仿佛地毯般铺展而去的西坡草地高大挺拔,如阳刚伟男的松树,舒展枝叶、体态婀娜,似柔媚佳人的桦树,相依相拥的“松桦恋”场景,不就是自己和小莉一生的写照吗?他决心無愧苍穹,将美景拥入怀里,“满壁江山作卧游”,述说自己追梦的一路风尘。

我们期待他梦想成真!

作者简介:

唐晓霞,女,重庆人,大学本科学历,机关单位长期从事外宣工作,读大学期间开始发表新闻作品。曾在《人民公安报》《四川精神文明报》《重庆晨报》《三峡都市报》以及四川广播电台等媒体刊发消息、通讯1500多篇180多万字,代表作有《老民警谢国发和他的妻子》《法网难逃》和《八角村惨案》等。

责任编辑/卢旭

猜你喜欢
长白山老师
长白山新增“天眼”
漫步四季,探索不一样的长白山
长白山册封始于金代
问道长白山之人杰地灵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岚雾情吻长白山
大美长白山
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