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024-05-10 08:13陈肖霞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4年3期
关键词:逻辑起点时代价值高中语文

陈肖霞

摘  要:任务群教学是当下最为流行的教学方式之一,因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十八个“任务群”,以期通过任务群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变革语文教学的目的,让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走向深处,更好地落实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文章从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的学科意义与时代价值、逻辑起点、实施策略等三个维度对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关键词: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逻辑起点;时代价值

一、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的学科意义与时代价值

(一)有利于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传统教学以单篇为主,呈现维度单一,思维角度狭窄,对学科“立德树人”而言显得单薄,而当下的任务群教学是以专题学习形式呈现,或主题,或形式,或方法,都是多元呈现,教师能够在其中进行比较分析,立足语文能力提升,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等素养,也能在育人上更好地找到切入点和比较点。一般情况下,高中语文任务群有专门的学习任务,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要创设情境氛围,还需要提供任务导向。这个导向便涉及了“立德树人”的思考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会语文学习的方法和做人做事的原则。

(二)有利于构建大语文教学,让语文走向生活化

任务群教学模式是要打破传统的零散、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而转向大语文整体教学模式。任务群教学模式往往在情境、活动、任务等方面设计体现大的观念。语文教师在设计任务群教学时必须有大格局、大观念,正如著名语文教学专家吴泓先生曾提出“选材、序列、转换、生成、整合、提高”的教学模式那样,既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又有语文教学格局。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便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出大情境、大活动、大任务,构建起大观念的语文教学,真正地让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三)有利于突破传统教学局限,让语文走向多元

以语文核心素养提升为基础是设计任务群教学的关键所在。任务群教学不仅是多篇文章的简单叠加,而应是让学生在真实语文生活情境中融于知识能力目标,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这样一来,就突破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也解决了传统语文教学知识与素养方面的狭窄问题,从而让高中语文教学走向多元化,并在多元中落实核心素养,让学生形成语文学习的关键能力。

二、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

(一)依据教学目标,统筹设计,整合材料

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应在单元教学和学习任务群教学思想指导下进行。首先,教师要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整合语文学科内容,设计出符合学习任务群要求的教学设计。这里“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设计学习任务群的逻辑起点。只有目标明确,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设计。那么,教师又如何明确教学目标呢?一般情况下,要依据单元任务、认知水平、素养提升三个方面。单元任务就是教材编写时编者对单元教学提出的若干任务,这也是任务群教学目标设定的基本任务。除此之外,就是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提升学生的素养要求来设定目标,这也是任务群教学的关键任务。基本任务依据课本内容,关键任务依据素养提升,两者之间彼此呼应,螺旋上升,既能够解决语文学习的基本问题,又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二)依托教材蓝本,设置情境,营造氛围

传统语文课堂注重讲授和灌输。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更累,而教学效果却一般。多数情况下,学生过了几天就把教师灌输的知识“还了回去”。这种情况就是缺乏学生主体参与、让学生被动接受的结果。任务群教学多数情况下是让学生在情境中参与活动,在活动参与中获得知识和体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学习。面对这种情况,设置情境就成了任务群教学成败的关键。一般情况下,教师要匹配教材内的单元任务,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营造更好的学习和探索氛围。依托教材并勾连单元任务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情境,是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学生在探索、合作、协调中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最终内化为能力。

(三)依靠生活资源,拓展延伸,打通脉络

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的设计,除了依托教材和编者意图以外,更重要的是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体验语文,让语文学习从书本走向生活,不断地拓展和延伸,打通生活和书本的壁垒,让语文学习回归本质、回归本真。为此,在任务设计上要有真实的生活情境,把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的学习基于生活、贴近生活,真正地理解原有的知识结构。众所周知,教材内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典,无不演绎着“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也告诉了读者什么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有把语文教学和生活实际相关联,才能让当下的任务群教学更加生动、高效。

三、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

任务群教学法主要运用在单元教学或者群文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够优化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体验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巧妙设计任务群的文本属类,让语文活动真实发生

综合性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就迫使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从简单的识记、归纳走向了分析、综合。另外,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任务群教学便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然而,任务群教学的实施,首先要解决任务群的组合问题。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把任务群分为若干类。例如,针对战争类小说任务群设计,教师可以以《赵一曼女士》《这是你的战争》《哨兵》《桥边的老人》《外婆的红玫瑰》五篇文章进行任务群组合。教师可以以战争反映的主題划定任务群——“向往和平 战争反思”;也可以以写作技法和写作侧重划定任务群——“绘人注魂 品析人物”;还可以以同类主题不同文体划定任务群——“依体分析 体验魅力”等。这样的任务群划定可以从不同层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任务活动中获得体验、收获成功,从而让学生热爱语文学习。

(二)任务群设计要指向明确,激活阅读教学活力

任务群教学设计要指向明确,不能随意发散,更不能胡乱堆砌任务。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的核心情境应该是唯一的,但任务的活动方式可以多元设置,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设计为一个主情境和一个连环问题串。如以主题思想为教学目标的情境探讨,同时还可以加入语言品析、表达鉴赏、文体把玩等探讨。先以小任务让学生从语言文字、表达技巧等浅层次走进任务群,然后再紧密结合主题思想的核心进行探讨,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激发学生参与任务学习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同时,语文任务群教学还要注重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不能脱离生活,构建空中楼阁。只有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去解决问题,让学生深刻理解问题,这样才能有效改善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激活语文阅读教学的活力,最大限度地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果。如教师在教授《窦娥冤(选节)》时,以“中国式悲剧”为核心探讨主题,设计了“中学生最喜欢的悲剧评选活动”的教学情境,以“假如我是评委”“假如我是嘉宾”“假如我写推荐词”三个活动,让学生从不同层面看待“中国式悲剧”,了解“中国式悲剧”的特点,深切地理解“中国式悲剧”的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的任务群教学设计就达到了主题内敛、指向明确,又做到了活动多元,学生参与性强,在真实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

(三)以任务为驱动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往往涉及多种文体、多个文本。在文本组合上,不仅有横向比较、纵向比较,还有多维辐射比较,其目的是让文本与文本建立更多的关联,破除单一思维,走向多元思维。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特征,教师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立足学生认知水平多角度设计情境任务。高中语文任务群设计的文本范围广、文体特征杂,在学生认知范围内,教师应该注重引领学生多維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学会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

二是积极建构个人与阅读材料的关系,对照自我,对照社会,对照价值观念,去深度挖掘材料的深层意义和独有的价值。这样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除此之外,问题驱动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助推。教师可以用任务驱动的形式来撬动学生思维发展,努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驱动能更好地激活思维意识,明确思维方向,唤醒思维灵感,保持思维成果。师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在彼此参与中摩擦出智慧的火花,在情境活动中提升思维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教师在教授《诗经·周南·芣苢》《插秧歌》《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等文章时,设计了“劳动,纵有千种风情”的教学情境,通过此情境设计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对劳动的描写,通过问题链让学生理解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对劳动认识等。在这样的情境中,在比较、分析、综合的实践体验中,学生的思维很容易获得螺旋上升。

(四)以任务群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评价

任务群教学除了教学样态和传统教学有很大差距外,课堂教学评价也是完全不一样。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关注结果性评价,但是任务群教学不仅关注结果性评价,还关注过程性评价。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注重情境、注重生成,关注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任务群教学可以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改善语文课堂教学生态。

此外,开展任务群教学有助于纠偏课堂教学的主体,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体,任务群教学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任务活动,有交流、有合作、有指导。为此,教师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以及完成任务情况的各种维度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分析学生在任务活动中的学习状况,给出有价值的引导。这种评价方式其实是比较难的,但是为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设计出符合任务群学习特征的教学评价机制,依托语文核心素养,设计出评价的层次性、多样性、生成性等。

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评价对象,教师要从任务重点、要点、难点出发,从学习的全过程中,对学生参与学习的实际状况,对情感、交流、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如教师在教授《窦娥冤(选节)》时,设计了“假如窦娥穿越时空”的教学情境,通过案件诉讼、法庭陈述、法官判决等任务开展教学,在学生完成模拟任务时,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对学生表现不足进行纠偏,对学生好的表现进行表扬,除此之外,还为学生提出了后续参与学习的方法和建议,为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做了铺垫。

四、结语

总之,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要想做到有效,乃至高效。语文教师需要知晓语文任务群教学的学科意义与时代价值,明晰语文任务群教学的逻辑起点,把握语文任务群教学实施策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活动情境,设计主体问题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个人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参考文献:

[1]黄芳.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为例[J]. 中学语文,2023(09):79-80.

[2]童志国. 大单元视角下体裁相同“学习任务群”教学探索:以统编版教材小说单元为例[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23(03):55-59.

[3]王燕飞.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J]. 中学语文,2023(03):91-92.

[4]刘大鹏. 统编教材高中语文专属任务群教学策略研究[J]. 教学考试,2023(01):72-76.

[5]于刚.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教学[J]. 中学语文,2023(35):106-108.

[6]廖勇斌.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情境任务设计策略研究[J]. 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23(12):58-59.

[7]安黎.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研究[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2023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一[C]. 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2.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逻辑起点时代价值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发展演变
建构体现学术自由精神的现代大学制度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基于货币视角的“经济生活”的逻辑分析
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