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霄霄
(贵州民族大学,贵阳 550000)
作为中国戏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山西省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在晋东南地区,更是孕育出独有地方文化艺术特色的传统戏剧——上党梆子(又称“上党宫调”“东路梆子”,为晋东南地区的主要剧种)。上党梆子与晋中地区的中路梆子、晋北地区忻州的北路梆子、运城市的蒲州梆子并称为“山西四大梆子”。上党梆子虽然也被称为梆子,但是与其他三种梆子并无直接关系。其他三种梆子追根溯源皆是由中原官话区晋陕豫三地农村形成的原生梆子,上党梆子则发源于本地而自成体系。因其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且在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在2006 年经国务院批准,上党梆子入选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文化也不断趋向多样化,给人们带来更多选择机会的同时也对国内传统文化带来冲击。随着国外古典音乐、说唱音乐、流行音乐等逐渐充斥国内市场,人们的文化审美和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上党梆子这一地方戏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一度面临失传的困境。通过在知网对“上党梆子”这一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到相关文献共308 篇,发文量在2018 年达到一个高峰,2006 年上党梆子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时达到一个次高峰。以上党梆子为主题的文章共有148篇,主要学科集中在戏剧电影与艺术,占比为67.16%;文献来源主要集中于《中国戏剧》《戏友》《黄河之声》等期刊,占比分别为15.08%、15.08%、7.04%。对于上党梆子的研究多集中于对音乐唱腔、舞蹈美术、剧目等,而对于上党梆子发展继承困境相关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市场萎缩、人才缺少、资金投入不足等较为普遍化的原因上。那么如何在信息更新迭代瞬息万变,快速发展的现代化、数字化时代,找出一条适合地方戏保护与发展的路径,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
上党地区位于由太行山、太岳山两大山脉围绕而成的上党盆地中,周围崇山峻岭,交通不便。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不仅使当地人们具有强烈的地域意识,也造就了这里千百年来民间艺术的传承在保留了原生态的同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浓厚的地域特色。正是在这样一个巍峨险峻、地势高险的地方,哺育了千千万万朴实勤劳的人民,也孕育出粗犷奔放、豪迈激昂的上党梆子。在2006年,上党梆子因具有悠久的历史、浓厚的地方特色以及独特的唱腔而入选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近年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一种“无形文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方式、民间习俗、宗教信仰等息息相关。上党梆子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它的历史渊源、音乐舞蹈、唱腔表演等都应当受到重视与保护。将上党梆子作为选题,正是由于认识到一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容易因无人问津而导致失传,所以理应受到重视。通过大多采用分析上党梆子发展现状与困境,为寻求其发展新思路提供借鉴,促使地方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与时俱进的传播新途径。
上党梆子是由戏剧发展演变而来,在封建时期由于不受重视,相关的文献记载较少。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才逐渐有专家学者对此进行研究。栗守田先生所著的《上党梆子》是目前对上党梆子研究记载最为详尽的一部著作。书中不仅对上党梆子的历史沿革、戏班机构、音乐唱腔、角色行当、舞台美术、剧目等都有记载,同时对相关的文物古迹、刊物专著、人物传记等都有涉及,为后来研究上党梆子的学者提供了丰富全面的参考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关于上党梆子音乐方面,张燕丽在《山西四大梆子唱腔调式研究》中通过对山西四大梆子的唱腔以及调式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山西四大梆子地域色彩浓厚,总体而言呈现区域分布。在传承发展方面,李凯丽在《关于上党梆子的思考》中,认为社会文化消费观、国有戏剧院改制以及创作人员流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传统艺术面临发展困境,并提出应完善法律法规保护传统戏剧,吸收创新人才充实研究队伍。路畅在《民间戏曲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基于上党梆子的调查分析》中以时间为导线,梳理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上党梆子的族内承袭、科班继承以及戏曲训练班和戏曲学校这一较为传统的继承方式,在新时期应该创立新的教育模式实现教育现代化,来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发展。曲润海、曲志燕从另一角度来研究地方戏的生存与发展,在《从山西41个戏曲剧团生存状况看地方戏的保护继承创新发展》中提出剧团数量显示出一种戏剧的兴衰,艺术院团“转企改制”面向市场是适应时代的发展,重点是要有所作为,才能面对新形势开拓新市场。在与社会以及民俗的关系方面,李子亭在《浅谈上党梆子的民俗文化特征及其在长治当地民俗中的地位和作用》中提出了上党梆子与当地民俗文化之间的关联,通过梳理上党梆子的历史沿革,唱腔上认为“昆、梆、罗、卷、黄”五种唱腔是民俗文化在戏剧上的集中体现,剧目上《送寒衣》等都表现了独有的民俗风情,到了现代社会迎神赛社、煤矿开采以及婚丧嫁娶这些活动大多离不开上党梆子的身影。陈少晶、崔顺利在《明清时期上党梆子的历史源流和社会功效》中通过分析上党梆子在明清初期、中叶时期得以发展的物质与精神条件,阐述了其在唱腔、文字、表演以及对其他戏种影响等方面的具体发展与表现,同时说明了上党梆子在明清时期在经济、政治、思想上都对当时社会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上党梆子起源于今山西省长治、晋城两地,古时称为上党,上党梆子因此得名。“上党”一词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分封行郡县,将天下分为三十六个郡,置上党郡,郡府设在今长治地区。“上党”一词在方志中解释为“居太行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即该地位于太行山最高处,故曰上党。其地位处中原,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素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得上党可望得中原”之说。上党地区古时称为潞州、上党,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传说在上古时期,炎帝带领其部族登上太行山,在进入今天长治县的羊头岭地区时,看到该地气候宜人、水草丰茂、动植物丰富,十分适合人类居住,便在此地建立了黎国,“黎民百姓”一词便出自于此。作为人类活动居住地之一的上党地区,也是华夏文明起源地之一。一些被人们津津乐道、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等均起源于上党地区。上党也是殷商时期的西伯戡黎、战国时代的著名战役——长平之战的发生地。上党梆子正是缘于本地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汲取大量民间智慧精华之后应运而生。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李隆基于景隆元年被遣派至潞州任职别驾期间,对潞州府不断扩建,修建了看花楼、德风亭、梳妆楼等,并经常带大臣在潞州城内的德风观看地方戏剧演出。由于对戏剧的喜爱,唐玄宗登上皇位之后还在后宫组织能歌善舞的宫女表演戏剧。在其执政三十年间,形成了一种戏歌体系。长此以往,唐玄宗本人的戏曲造诣也越来越高,被称为我国戏剧的鼻祖。
上党梆子作为山西东南部一种古老的剧种,大约成形于明末清初时期的泽州府,距今已有约四百年的历史。虽说上党梆子在明末清初成形,但在北宋时期便有迹可循。由于唐代宫廷戏曲传入民间,到了北宋末年,高平、晋城等地出现一些热爱戏曲之人,泽州府(今晋城)的孔三传便是代表人物。由于当地很多百姓喜爱看戏,孔三传便组织了一个民间戏剧团。后因剧团要养家糊口,便远赴京城开封谋生。尽管京城等戏曲杂耍种类繁多,但是并没有小戏梆子腔。很快京城人也喜欢上了梆子。数年后孔三传赚了一些钱便返回家乡创办了地方戏班。孔三传在多年戏曲表演实践中,将自唐朝以来到宋代的大曲、绕令以及词调和北方地区流行的乐曲与上党曲调相结合,组成了不同的宫调,使得其表现力大大增强,在当时很快便传遍全国。历经百年之久,到明末清初时期,上党梆子开始形成。在明代前期,晋陕豫三省交界地带形成了初始的梆子腔,并不断向外辐射。上党梆子就是在其影响下,融合本土特色以及民俗风情后逐渐形成规模。在实际表演过程中,将“昆、罗、卷、黄”四种唱腔融合吸收,后又受到弋阳腔的影响,逐渐形成今天的上党梆子唱腔特点。关于上党梆子最早的文字记载是上党昆曲,顺治十五年在阳城县上伏村大王庙戏台由万顺戏班子演出并留有《恩荣第》《春灯谜》等题壁。演出剧目均为昆曲,而在其五种唱腔中昆曲排在首位,说明上党梆子受昆曲的影响是最早的。明末清初时期是上党梆子产生并且发展的时期,主要内容以梆子戏为主。著名戏班之一——“鸣凤行班”成立于乾隆年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国传统戏班中也较为罕见。到了清朝中叶,也就是嘉庆道光年间,上党梆子于发展中不断壮大,大量优秀戏班和表演者的出现显示出这一时期上党梆子的繁荣。例如,在嘉庆道光年间,出现了著名艺人连小河、冯春木等。到了清中叶后期,得力于当时良好的政治环境与发达的经济条件,又由于当地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良好的群众基础,上党梆子具有十分丰富的创作来源与基础,从而得到迅速发展,上党梆子在咸丰年间便迎来了巅峰时期。到了清末光绪三年,由于山西及周边地区发生灾荒,戏班处境困难,一些业余的戏班逐渐解散。清末时期国家政治动荡、经济凋敝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得上党梆子走向了衰落。
以往上党梆子剧团经常下乡演出,为了迎合民众审美及精神需求,所选择剧目多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有淳朴豪迈、粗犷奔放的特点。例如《秦香莲》讲述的就是铁面无私的包拯将忘恩负义的驸马陈世美斩首的故事。现如今,剧目的选择更加丰富、新颖。例如《千秋长平》是发生在本地的历史故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之一。与以往的演出剧目相比,有了更多的改编创新,也更加适合现如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在现代社会,剧目创作更应符合时代主旋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民众达到教化作用。
传统的上党梆子为了突出个性化、地域化等特点,多通过嘶吼的方式及本地方言等来进行表演。当前为了迎合民众的审美需求,改变了传统表演方式,多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悠然的演唱方式,同时也创作出许多为人津津乐道的好剧目。在演唱角度,唱腔、配乐、韵律等也应该随着音乐吐故纳新,适应时代需求。传统戏剧艺术不是高岭之花,曲高和寡并不是长久发展之路,根植于群众,为群众进行创作才能达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
受环境等因素限制,上党梆子初期多是在简单进行垒砌后的台子上进行表演。如今上党梆子已走进正规剧院,团队人数也逐渐扩大走向专业化,从舞台、音乐、表演等方面都有了较为成熟、系统的演出模式。对于不同的演出剧目,表演人数也会随之增减。小型表演为十人以上,而大型表演则达到了三五十人左右。在剧目创作方面,也由以往的业余爱好者变成了如今的专业团队,创作改编专业化才能符合社会与群众所需。
文化产业与旅游行业尽管是各自提供服务与产业,但是二者之间有很多相似点与交叉点。文物古建筑、民风民俗、名胜古迹是旅游资源同时也是文化资源,这为实现文旅融合提供了合作基础。旅游资源为文化资源提供物质载体,文化资源又为旅游资源注入精神内核。上党梆子要实现文旅融合就应结合上党地区的民俗活动与群众生活,充分反映当地的地域风格与风土人情,展示上党人民豪迈朴实的性格。与传统节日、婚丧嫁娶以及庙会集会等民风民俗等紧密结合,让上党梆子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打造属于上党地区独有的一张名片。在演出地点选择上,可以选择古戏台、古楼台。一些地区出于文物保护考虑,往往思想偏向于保守,不敢用、不会用、怕出错,反而让文物失去了其价值。古建筑的保护并不应该是将其束之高阁,而应合理利用发挥其价值,让文物重现在大众视野,重现其历史与价值,才能使文物真正“活起来”。
虽然上党梆子在山西东南部早已家喻户晓,但作为地方小戏依然存在许多局限性。其知名度不高使得消费群体有限,目前上党梆子的观众依然集中在中老年群体,年轻人基本无人问津。长此以往,观众年龄必然断层,上党梆子不仅发展将面临困境,其继承也将成为一大困难。而要解决这一困境,仅凭政府的保护与扶持是远远不够的,戏曲内容依然是发展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优秀的内容与精神内涵,其他的构思也不过是虚有其表的空壳而已。抗日战争时期晋东南地区发生了许多感人的革命故事,可将上党梆子与红色革命故事相融合,发挥其独有的唱腔与地域风土人情;也可将红色遗址作为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旅游地点,并与上党梆子相结合,为青少年做好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传统教育,让红色基因在太行大地上广为流传。
在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数字信息时代,节奏缓慢、陶冶性情的艺术活动正在被高速发展的社会潮流逐渐淘汰。将传统文化赋予新气息需要用新技术将传统文化在保存与传播方面进行创新。地方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弱势群体,为了保证文化的完整性与原始性,首先需要对其影像及音频进行数字化保存。在保证影像视觉质量的同时,可以在内容上进行一定的创新与艺术化创作,深挖戏曲背后的故事,增加吸引力,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共鸣。同时,也可以运用VR/AR 技术,将虚拟全景摄影技术运用于上党梆子戏曲的录制中。这样,即使因为时间、地点、疫情等原因无法身临现场的观众,也可以通过VR设备足不出户感受到上党梆子的韵味与魅力。为了扩大其影响,也可以通过在网上开展虚拟展厅,设置上党梆子讲堂、展览以及艺术舞台表演等多种活动,使观众可以全方位了解其艺术内涵与价值。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从来不是对立的,正确运用才能促进共赢。
上党梆子不仅是晋东南地区传统戏剧的突出代表,同时也反映了晋东南地区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明清时期社会与历史精神风貌的重要载体之一。上党梆子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同时也为研究上党地区的起源发展,区域历史、经济、文化以及地方民俗等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参考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研究价值。对于传统地方戏曲,要在正确认识其价值的同时,正视其发展中存在的不足。通过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系统分析,利用现代化数字技术保存相关资料、提高剧目的创新能力、结合旅游业促进上党梆子这一地方戏的保护与传承,将上党梆子不断融入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使其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