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一词不仅晦涩,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史料价值,所以笔者思索万千,从“江南”概念出发,阐述别具特色的江南“韵味”,江南的韵味是一种空旷、烟雾朦胧的阴柔之美,它勾勒了一幅“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自然景观,笔者怀揣着憧憬的心态挖掘江南内涵。探究江南内涵不妨沿着初高中教材寻觅,如:初中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41页南宋杨威《耕获图》与高中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83页的“《耕织图·耙耨》部分就有提及,《耕织图》是康熙帝命人在南宋同名画家楼璹基础上改绘而成,描绘了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场景”[1],共同绘制了江南农业生产完整流程图,本文以耕织图为切入点,踏着绘画者足迹以发现江南的变迁,本文主要思路从江南概念、真题之江南,洞察高考动态。
一、从《耕获图》中挖掘江南因素,然后将图放置真题考量
用图画方式来记录我们的生存以及劳作,由来已久,至于正式带有农耕的图画虽稀少但史料价值颇高,如:“战国时代的青铜器上就有了,出土于四川成都的‘采桑宴乐射猎攻战纹铜壶’上的《采桑图》,汉代主要是在画像石或画像砖上,比如陕西绥德的画像石《牛耕图》,比如四川新都画像砖《舂米图》”;然而较早且成系统的有南宋绍兴年间浙江鄞县人楼璹《耕织图》。[2]
宋代《耕织图》自成系统,缘于政权并立与对峙的特殊时代,它疆域有限,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对内追求体制的职能分工以及农耕经济的深度化,宋代经济纵向发展关键点在于新生产工具革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农业自然发达;此时的农业与士大夫产生了一种深度嵌入时机,在文学、艺术领域之中,尤其是在有关农业绘画里集中涌现。笔者沿着宋代农业绘画研究方向收集相关史料,由此将视野锁定在初中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41页南宋杨威《耕获图》,该图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江南农业生产情况,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
首先,画中河塘周围遍布水稻田,周围有葱郁的树木和竹林,说明江南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发展农业;其次,画中出现了翻车和一人一牛犁耕,反映了宋代南方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最后,画中出现插秧、收获、犁田同时进行的情景,说明宋代江南已经形成一年两熟制。
《耕获图》中内容翔实,涉及宋代江南农作物的种植,提高了耕地的利用率,证明“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3]。“湘江以西拓展”说明宋代之前湘江开发,佐证了2023年全国甲卷25题公元140年湘江流域户数上升主要原因是移民注入,推动了东汉湘江开发,经济实力逐渐超越江浙一带,湘江户口的增长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宋代湘江区域以及全国经济日益发达,人口骤然上升,高中统编教材上册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历史纵横记载“北宋实际人口超过1亿,这在古代人口史是划时代的标志”,这与农业繁荣息息相关,侧面反映了宋代农业文化的变迁,它与当时生产工具、江南经济重心南移、都城南渡有关;农耕文化承载着士大夫的理想信念,把国家时局与个人命运紧密结合,追求与自然契合点,最终将精神寄托在安静舒适的南方田园之中。
那么将“宋代江南农业画《耕获图》”放之长时空考量,符合高考最新的动态趋势,2021年海南卷21题材料题,将初高中教材的两幅农业图糅合在真题之中并且梳理了耕织图的嬗变,同时弥补宋代之前的空白,促进对初中统编教材七年级第3课《盛唐气象》中的敦煌莫高窟壁画《雨中耕作图》历史认知,侧面反映了耕织图从北向南的推进,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缩影,是追溯江南概念变迁史的重要依据。
(2021年海南卷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耕织图”是中国古代表现农业生产的图画。已发现的汉代牛耕图皆位于北方州郡,南方地区尚未发现牛耕图像。这些农耕图像的题材内容从表现人力锄耕逐渐变为“徙民屯田,皆与犁牛”。嘉峪关魏晋墓室耙地图有两幅,一幅系“二牛一人式”,一幅展现了另一种播种方式:前面一妇女播撒种子,其后一男以耰(yōu)打碎土块以覆盖播撒下的种子。唐五代时期的牛耕图多数展现了“二牛一人式”的耕作方式,少数为“一牛一人式”,主要发现于陕西三原李寿墓及甘肃莫高窟等地,且数量较多。宋代是我国耕织图发展的重要时期,楼璹(shú)绘制的《耕织图》系统描绘了南方农业耕作生产的全过程,后世依照楼图临摹和翻刻者众多。清代耕织图的创作最初由帝王命宫廷画师临摹楼图作画,再由帝王亲自题写诗文,装裱成为完整的书画作品后择其优者刊刻印行,刻立石碑,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耕织图”文献,或深藏清宫、或赏赐王公、或立碑长存、或流布民间、或广传海外。
——摘编自张铭《历代<耕织图>中农业生产技术时空错位研究》
“耕织图”与“江南”形影相随,当历史转折点从北方向南方过渡,历史的渡口称之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首次在初中教材第18课标题显露,然而高中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3页的《耕织图·耙耨》描绘了江南农业生产,二者都涵盖了“江南”一词,顿时笔者有求证江南时空概念的思路。
二、厘清江南变迁,深度诠释内涵
“江南”概念包罗万象,究其根源、价值不菲。在早期文献记载中,“江南”如同“中原”“塞北”“岭南”“西域”等名词一样,仅用来表现特定的地理方位,并非有明确范围的地域区划。秦汉时期,江南主要指的是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比较确切的江南概念到唐代才最终形成。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唐前期以山川形便原则来划定地理区划时,江南道的范围完全处于长江以南。由于江南道地域过于广袤,各地差异巨大,唐玄宗时期,又把它分成江南东道、江南西道两部分。今日浙、闽二省与苏、皖南部被划为“江南东道”,其余地区则列入“江南西道”。唐后期,江南西道又一分为二,西部设置湖南道,东部仍称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江南东道则被再分为浙西、浙东、宣歙、福建四个道。到了宋代,为了财政上的方便,设置了许多“路”,唐时的江南东道被分为两浙路、福建路与江南东路。明清以来,江南指的是镇江以东的江苏南部及浙江北部,更加狭义的范围,则仅指太湖流域。这一地区工农业生产发达,文化高度繁荣,迄今为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摘编自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周振鹤《释江南》
笔者以施展《枢纽》著作为依据将“江南”概念分不同社会“第一轮历史大循环:封建社会;第二轮历史大循环:豪族社会;第三轮历史大循环:古代平民社会”[4],具体如表1。
表1是按照时空演变顺序,将江南名称整理划分,背后隐藏着宏观动态史实,秦汉之际,与塞北、岭南一样,江南只是一个地域概念,由于相对落后、人口稀少,江南泛指整个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魏晋以来,人口南移,江南地区不断开发。唐朝时期,江南地区因为地域广袤、差异巨大,为便于管理,行政区划不断细分,“江南”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兼具了政治内涵;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江南成为发达的经济区域,江南这一概念的经济意义凸显;明清以来,随着江南经济的继续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繁荣,江南地区人文荟萃、文化繁荣,江南作为一个文化概念,成为文化发达区城的代称,总之江南概念集合“地域、政治、经济、文化”蕴涵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
既然“江南概念”内涵丰富,史学著作以及高考真题频繁出现,那么归纳整理不言而喻;笔者将“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5]与2013年全国新课标41题、高考历史图文详解地图册第109页三者相结合勾勒一幅江南变迁图,图的依次顺序是唐初十道图、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北宋元丰二十三路图、明清江南地区经济发展。
沿着江南范围变化示意图与高考真题对接,笔者发现江南是一部长时段,是江南概念充沛的缩影,笔者整理了2021至2023年高考真题特点:
(一)全国卷与地方卷两者都重视热门考点“江南”的概念,复习备考之中,有必要将整理归类,提高准确率,千里之行,始于真题之中,望考生重视真题的研究。
(二)江南变迁与经济重心变化,密不可分。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及政局变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重心南移呈现如下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由内地向沿海地区逐渐转移,具体时间从魏晋南北奠定基础到安史之乱后开始南移再到南宋完成南移,那么江南更迭如出一辙。
(三)宋代到明代江南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以及影响。
宋至明江南“经济结构”的农业结构从种植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发生异变,依据史料分析江南的种植物:
材料一 北宋境内三分之二的耕地都在南方。南方水稻亩产大多高于北方麦豆一倍以上,加之南方普遍实行的是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因而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北方。就手工业生产而言,由于南方许多地区都种植茶树、桑麻、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以此为原料的制茶、纺织、榨糖等行业在南方地区自然更加发达。由于海外贸易的拉动作用,东南地区的制瓷、日用器皿制造业等因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而更加具有活力。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东南财税构成了宋朝财政收入的基础。
——摘编自游彪《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材料二 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大大提高,导致稻米播种面积减少,粮食不敷需要。号称“鱼米之乡”的江浙地区,因桑、棉的种植致使粮食紧缺,需要从湖广、江西等地运入,于是出现一些粮食业市镇。商人由湖广、江西运入大米,再由米行转卖到邻近名城镇。江浙地区是棉纺织业的中心,棉花种植很多,但仍供不应求。北方的河南、山东是新发展起来的植棉区,产量亦很可观,但棉纺业并不发达。当时南北方出现棉花和布匹的对流。
——摘编自王天有、高寿仙《明史:多重性格的时代》
两则史料证明了从宋代江南地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占据主导地位,以本地原料和海外需求为依靠的行业兴旺,到明代江南地区经济作物种植成为主导,粮食生产趋于萎缩,棉花种植和纺织尤其突出,导致了江南出现“粮荒”,促进了区域间的长途贩运快速发展,推动了地区经济的互补性增强。
以2020年全国1卷26题、2023年湖北卷4题与2021年河北卷5题为例,分析北宋元丰二十三路图江南西路与东路,“江南两路”气候温和,适宜农业发展,出现“两季轮作区”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与推广精耕细作,农业相当发达,印证宋代《耕获图》。宋代政权面临边疆对峙局势,着力点转向内部,将“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的40%,到1072年,客户所占比例下降到30%,为国家承担赋役的主户人口所占比例也就相应上升了”[6]。主户是政府税源,为了活跃经济政府立国之策允许土地兼并,随着时间变迁,这种格局尤为突出,源于外部环境严峻,驱使内部兼并普遍,特别是农业经济发达地区之江南,2023年湖北卷江南东路是鲜明佐证。
江南之宋代奠定了经济重心的基本格局,手工业基础雄厚,过渡依赖经济作物,导致农作物失调。明代这种危机日渐显露并加重,重新疏通大运河是必要的,作为“早期城市化的市镇江南,棉纺织技术的革新与农村棉纺织业的兴旺,经营日趋商品化、市场化,市镇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以工商业人口比重的增大”[7],这种超大规模的需求,促使跨区域棉花运输,2021年河北卷5题印证了跨区域的长途贩运。
跨区域经济动态称为“经济互补性”,此概念来自于《何谓明代》一书,它开辟了全新视野“理解明代经济跨区域”互动,现将明清三大区域即北京、江南、湖广之间的互动,进行简单分析为“首都北京及其周边住着大量的官僚和军队,但当地生产力低下几乎是纯消费的地区,粮食、商品和物资都需要从其他地方寻求充足的供应”,最佳地方是南方;然而,江南因工业化人口剧增,粮食出现不足,为了扶植江南三角洲,又转而开发别的地区,也就是湖广,湖广解决了北京与江南粮食供应问题。[8]
“江南早期工业化、跨区域经济动态”是学术最新动态,是高考创设新情景的来源地,把握学术前沿,引领着备考方向。“以开放之道,行务实之路”,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打破思维定势,打破教科书的限制,充分运用史料教学,挖掘知识点的深度与广度,有效地将“考一小点、串一条线、带一个面”的理念,渗透到教与学之中。
综上所述,笔者思路是以初高中《耕织图》为切入点,剖析江南农业生产情景,首先梳理耕织图变迁,反映经济重心南移,南移的范围与江南区域基本吻合;其次梳理江南变迁,赋予了江南一幅微型的地图,图中江南概念的内涵丰富;再次挖掘高考有关“江南”的考查方向,归纳提升并形成规律。
【注释】
[1]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198页。
[2]张家荣:《<耕织图>流变》,北京:新星出版社,2018年,第2页。
[3]教育组织编写 总主编齐世荣:《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41页。
[4]施展:《枢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目录第2页。
[5]《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99页。
[6]高中统编教材选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99页。
[7]樊树志:《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北京:中华书局,2023年,第25页。
[8] [日]冈本隆司著,马云超译:《何谓明代》,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118—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