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拉美史教学内容重构

2024-05-08 00:00卢俊
中学历史教学 2024年4期

在《中外历史纲要(下)》中,拉美史呈碎片化分布于多个单元,学生难以形成对拉美史的整体认知。教师可从文明史角度出发,在解构教材原有内容的基础上重构拉美史,引导学生认识到多元文明交融在拉美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重构1:拉美印第安文明的毁灭与再造

重构后的拉美史第一部分为“拉美印第安文明的毁灭与再造”,勾勒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后拉美文明的兴衰历程,引导学生探讨多元文明交融与文明发展间的内在关系。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厘清教材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的发展脉络,并提出问题: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煊赫一时的拉美印第安文明何以迅速衰落?

材料1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人们至今未发现玛雅与印加,抑或阿兹特克与印加有过联系……古代美洲居民点被无人居住的森林和荒漠分隔开,包围在一个个山谷盆地中,犹如被大海隔开的岛屿,印第安人被分裂成一连串的群落……古代美洲大陆没有马匹,信使只能以跑步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可见,印第安各区域的信息交流、物资运输受到极大的阻碍……交流频繁的地区,文明便快速发展;而在交流近乎隔绝的美洲,印第安文明则长期处于较为原始的阶段。所以科尔特斯和皮萨罗配备火枪、马匹和铁质刀剑的仅几百人的探险队,便分别摧毁了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

——摘自周靖、罗明主编《中外历史一百讲》

结合教材及相关文献,学生认识到封闭的地理环境严重阻碍拉美各文明间的交流。尽管印第安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然而高山深渊造成地理上的隔绝,马匹的缺失进一步增加了逾越难度。印第安各文明的交流受到阻碍,拉美文明发展趋于停滞,新、旧大陆文明间的巨大代差形成。当携带着先进武器的欧洲殖民者踏上拉美大陆时,古老的拉美文明瞬间分崩离析。可见,文明间交流的隔绝导致了拉美文明的衰落甚至毁灭。

值得注意的是,在拉美印第安文明因固步自封而被殖民者轻易毁灭的同时,拉美新文明也在废墟中孕育。

材料2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征服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他们认为比土著文化优越。同样,他们也认为非洲宗教和文化比自己的低劣……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同时,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同样,奴隶们在学习应付他们的主人和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

——摘自 [美]斯基德莫尔、史密斯、格林著,张森根等译《现代拉丁美洲》

材料3 1492年后,当欧洲船只将成千上万的物种运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园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了碰撞与融合。有学者将其称为“哥伦布大交换”。正是它让意大利有了西红柿,美利坚有了橙子,瑞士有了巧克力,泰国有了辣椒……这是塑造现代世界的众多事件之一。

——摘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通过对上述史料的研读,结合教材第7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因素塑造了拉美新文明?在人口迁移上,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100年间,屠杀、奴役以及传染病造成印第安人数量减少了90%—95%,欧洲人、非洲黑人及其互相间的混血后代则填补了人口空白。此后各族群文化开始在拉美大地上生根发芽、借鉴融合,最终形成以欧洲文化为主导,融合印第安、非洲等多种文化因素的拉美新文明。在物种交换上,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拉美的玉米、土豆、西红柿、辣椒等食物作物传播到其他各州,而大麦、小麦等粮食作物以及葡萄、甜橙、黄瓜等蔬果也在拉美得到推广,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各大洲传统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揭开世界饮食文化新篇章。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材料1与材料2、3,并抛出核心问题:文明交融与拉美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何?新航路开辟前,由于地理上的隔绝和信息交流的不畅,拉美三大文明基本独自发展,在无交流状态下趋向衰落。新航路开辟后,在外来先进文明的冲击下,拉美原有文明发展进程被打破,而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则促进了欧洲、非洲和印第安等多元文明在拉美的融合,再造了拉美新文明。可见,封闭的文明终将走向衰退,而交流互鉴则使文明获得新发展。

二、重构2:拉美新文明的双重面相

重构后的第二部分为“拉美新文明的双重面相”,主要将第12、13、16和21课的拉美史内容进行整合,从文明交融视角探讨拉美“考迪罗”式威权政治以及拉美反权威民族性格形成背后的文化因素。

教师首先引出“考迪罗”概念。“考迪罗”是西班牙语Caudillo(“领袖”)的音译,专指在拉美政治语境下,依靠武力夺取国家或地方政权的军阀势力。在“考迪罗”统治下,国家一切唯军人领袖的意志为转移,强调“服从”。而通过对教材拉美反殖民斗争史的梳理,可以发现,从19世纪初的拉美反殖民斗争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拉美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抗争”又贯穿了拉美史的始终。提问:为何拉美新文明会发展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特征?

材料4 天主教在根性上是极端保守的……对权威的绝对崇拜或服从是天主教伦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天主教在欧洲的衰微丝毫不意味着传入新大陆的教义有了本质的改变……这样一种思想实际上一直贯穿于数个世纪的殖民统治时期,几乎很少受到不同阶层的严重挑战……一方面造成权势者对权力的无止境的追求,另一方面导致普通民众对权威的沉默或服从。

——摘自王晓德《关于拉美历史上“考迪罗”统治形式的文化思考》

梳理教材第12课的拉美殖民史,结合材料4,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伊比利亚文化对型塑拉美新文明影响之深远。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美的殖民统治,实际上是对本土封建制度的移植,因此拉美政治也继承了“秩序”“权威”“家族”“等级”“地位”“自上而下的决策”以及“服从命运”等欧洲保守主义政治传统,造就了拉美保守封建、精英独裁的集权化和专制主义政治文化。[1]尽管拉美各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西、葡数百年的殖民专制统治,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伊比利亚殖民者留在这块大陆上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特征在拉美社会显示出具有异常的生命力。[2]在伊比利亚保守主义文化传统的影响下,拉美所建立起的所谓民主共和制实际上缺乏坚实有效的社会基础,“考迪罗”权威独裁统治大行其道也就不足为奇了。

回归教材第13、16课,可以发现在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以及“考迪罗”独裁权威下,拉美反殖民、反权威的民族民主运动从未停止过。引导学生思考:促成拉美抵抗运动如火如荼发展起来的文化因素有哪些?

材料5 随着拉美不同种族和文化的长期融合,到17世纪,拉美出现了“美洲人”这个新观念,并逐渐凝聚成为一种新的“美洲精神”。同时,欧洲启蒙思想和学说的传播也对拉美殖民地民族意识的形成以及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起到了促进作用。到19世纪初,拉美大部分地区结束了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的民族国家。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6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随着拉美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拉美广泛传播。1918年,阿根廷第一个在拉美组建了共产党……到1934年,绝大多数拉美国家都有了共产党组织,并积极领导了反帝反封建斗争……1932年,萨尔瓦多共产党领导了主要由农民参加的全国性人民起义,并在很多地区建立了地方苏维埃政权,虽遭血腥镇压,但作为拉美共产党人第一次以武装斗争的方式夺取政权的尝试,在拉美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结合教材内容,解读上述史料,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拉美新文明发展的内外条件,探讨拉美抵抗运动的精神来源。从拉美新文明自身发展来看,在多元文明交融下,拉美出现了“美洲人”的身份认同,“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与欧洲殖民者天然对立。从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方式来看,尽管总督制度残酷又严苛,然而广袤的拉美远离欧洲殖民中心,伊比利亚的殖民政府始终无法对拉美殖民地实行有效统治,对权威的地方反抗甚至反叛成为殖民地大部分地方的政治生活方式。[3]与此同时,欧洲启蒙思想也在殖民地广泛传播,“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观念深入人心,拉美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当法国大革命的星星火苗点燃海地的反殖民斗争,拉美民族独立运动即成燎原之势蔓延开来。一战后期,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冲击下,马克思主义在拉美影响力与日剧增。从1918年阿根廷共产党领导的反外国资本盘剥斗争到萨尔瓦多地方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从1959年古巴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到1973年智利阿连德人民团结政府的失败,拉美共产主义运动此起彼伏,推动着拉美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发展。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经过数百年的殖民统治,伊比利亚殖民者把等级制、权威主义、世袭制、职团主义、政治一元化以及与之相冲突的政治反叛和对权威的抵制等文化特征带到了拉美,并在这块大陆上深深地扎下了根,[4]影响了拉美民族民主运动走向。而至二十世纪初,当欧美列强对拉美竭泽而渔式盘剥的加剧,作为对资本主义强国权威的抵抗,拉美共产主义运动又风起云涌起来。可见,正是由于多元文明在拉美的交融,“服从”与“反抗”这对矛盾的文化特征才得以在拉美大地上同生共存。

总之,以多元文明在拉美的交融为主线,将教材中碎片化的拉美史教学内容进行重构,进而形成从拉美印第安文明兴衰到拉美新文明萌发与发展的较为完整的拉美史体系,也是高中拉美史教学创新的新路径。

【注释】

[1] 刘新民:《拉丁美洲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拉丁美洲研究》1991年第5期,第56页。

[2] [4] 王晓德:《关于拉美历史上“考迪罗”统治形式的文化思考》,《政治学研究》2004年3期,第34页。

[3] 孙若彦:《政治文化与拉美国家外交政策》,《历史教学》2013年第4期,第48页。

本文系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多元文明交融视野下《中外历史纲要》亚非拉史的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LZ/2021/001)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