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院远程诊疗的建设探讨

2024-05-08 06:49李旭王涵
互联网周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探讨建设

李旭 王涵

摘要:随着互联网医院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互联网医院就医,就医的时间是碎片化的,要求医生可以随时随地为患者提供就医服务,如问诊、开药、开处方、开住院等。建设互联网医院远程诊疗系统的目的是提高医疗服务的可达性,让医生无论何时都可以像在医院一样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通过在线预约、在线咨询、在线开药、在线检查等方式,可以大大减少患者在医院的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医院;远程诊疗;建设;探讨

1. 互联网医院远程诊疗

随着医疗服务领域的新形态不断涌现,“互联网+医疗”在挂号结算、远程诊疗、咨询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1],提出允许医疗机构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等互联网医疗服务,为“互联网+医疗健康”明确了发展方向。远程诊疗系统,如云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院信息系统)、云桌面等,是为了满足互联网医院的使用要求,在保证患者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医生利用互联网远程高效地使用医院系统,完成诊疗和办公需求的软硬件一体化方案。

1.1 远程诊疗的需求

随着通过互联网医院就医的患者增多,远程诊疗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如医生有时需要在医院之外为患者提供问诊、开处方、开药等就医服务。此外,远程诊疗也可以帮助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重点学科专家可以在社区医院进行服务,同时,通过远程诊疗系统为患者提供大型综合医院的检查、检验、住院等就医服务,如高水平医院的医生可以下沉社区问诊,当发现病人需要到高水平医院就医,可马上开具相关检查,患者可直接到高水平医院就医,免去排队问诊、检查时间,可以让优质的医疗资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更多患者。

1.2 远程诊疗的挑战

尽管远程诊疗有很多优点,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患者通过碎片化时间进行问诊,医生此时不一定在医院,无法为患者提供服务。其次,安全问题,随着医院内网远程的打通,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同时,远程诊疗需要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医生在一些偏远地区,网络环境可能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再次,远程诊疗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但并非所有的医生都具备这种能力。最后,远程诊疗也面临着法律法规、数据安全、医疗质量等方面的挑战[2]。

2. 后疫情时代的非接触互联网诊疗模式

2020年2月,国务院要求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创新诊疗模式、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切实做好疫情发现、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提出了要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要充分运用信息手段开展随访,实现临床诊治与健康管理的全閉环[3-5]。

通过虚拟桌面技术解决互联网医院移动端使用的难点,目前可以支持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多种终端设备。利用虚拟桌面技术可以把医生的办公界面、系统直接转移到移动设备,避免了医生适应不同设备和系统的困扰,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会诊专家通过远程会诊系统检查病人的病情和各项特征,并可以随时召集各方专家进行会诊,最大程度减少了直接接触,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大大提高了诊治效率。同时,非接触远程会诊业务的办公环境搭建与上线,给医院信息中心也带来很大的挑战,为了能够实现更高效、更快速地搭建发热门诊及远程会诊等办公及网络环境,同时还避免多接触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更安全地保护医院人员,信息中心也面临着艰巨的考验。

3. 远程诊疗系统平台建设需考虑的因素

互联网医院远程诊疗系统平台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技术、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

(1)远程系统平台的建设:互联网医院远程诊疗需要一个稳定、易用的技术平台作为支撑。这个平台需要支持视频通话、数据传输、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功能,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数据冗余保障。

(2)人员培训:医生和护士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学习如何使用远程诊疗平台、如何进行远程诊疗。此外,患者也需要接受培训,学习如何使用远程诊疗服务。

(3)管理制度的建立:互联网医院远程诊疗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服务流程、质量控制、数据管理、法律法规遵守等。

(4)安全的探索:随着内网通道的打开,虽然方便了医生可以在任何地点为患者提供服务,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值得探讨。

(5)服务模式的创新:互联网医院远程诊疗可以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如家庭医生服务、慢病管理服务、健康咨询服务等。如何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4. 互联网医院远程诊疗需求分析

4.1 互联网医院诊疗场景传统办公特征

医院外网桌面多为医生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如果应用虚拟化技术进行应用发布,一是会影响数据安全,容易产生数据泄露;二是由于医院一些医疗软件是基于传统PC开发的,自身有缺陷,实际使用有问题。互联网诊疗场景中,办公终端的特性为内外网双桌面协同办公。

4.2 互联网医院诊疗场景办公需求挑战

医生在家远程办公缺乏医院的办公环境,进行内网HIS等系统的访问,单纯VPN无法满足安全性和便利性。信息中心需为医生提供远程接入的桌面环境,并须进行系统的接入双因子认证以及安全授权。互联网诊疗场景的办公需求是内外网协同办公优化体验、院外内网安全办公桌面。

5. 互联网诊疗场景方案

5.1 互联网诊疗办公场景方案

院外互联网诊疗:医生在家中可安全获取内网VDI桌面,从而安全访问HIS等内网业务系统,进行病历撰写及开药系统操作,同时通过家中互联网环境完成与患者的视频通信等诊疗服务,如图1所示。

5.1.1 资源池区域

资源池区域为远程桌面提供计算资源,供医生登录虚拟桌面进行远程医疗办公、远程诊疗等内网访问动作;每个虚拟桌面按照医院应用系统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配置划分,如4核CPU、8G内存、100G存储空间,满足应用要求即可。

5.1.2 互联网出口区

互联网出口区由互联网出口防火墙、协议代理服务器两个核心组件构成,通过出口交换机联通。协议代理服务器作为云桌面资源池对互联网的映射设备,提供软件客户端与资源池之间的SSL加密隧道建立、软件客户端的代理登录、双因子认证的作用。建议部署2台协议代理服务器实现高可靠机制,即便1台宕机也可以继续进行登录,不会影响正常的业务访问。互联网出口部署一台出口防火墙,做互联网与资源池之间的安全防护,医院可根据安全要求进行IP的限制、端口策略限制等。

5.1.3 医院互联区

资源池部署在数据中心机房,资源池交付内网的虚拟桌面供医护人员远程访问。医疗系统部署在医院数据中心。资源池与医疗系统被部署在两套独立的网络中,两张网之间通过数据链路互联,为最大限度保证互联网访问安全,在医院端可部署网闸,网闸从物理上隔离、阻断了对内网具有潜在攻击可能的一切网络连接,使外部攻击者无法直接入侵、攻击或破坏内网,保障了内部主机的安全。在医院的入口处同样部署一台防火墙,做虚拟桌面访问医院内网的安全策略设置,对医疗系统的访问端口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置。通过网闸、防火墙两道安全防线实现资源池交付的虚拟桌面安全地访问内网数据、使用医院内网医疗系统。

5.2 互联网诊疗办公场景方案的特色功能

5.2.1 全场景桌面接入

远程诊疗软件支持多系统安装,目前已支持“电脑客户端、手机客户端(苹果、安卓)、平板电脑客户端”桌面接入方案。

5.2.2 安全性设计

基于UDP的云桌面EST3.0传输协议技术,可以在互联网场景下使用,保证使用体验的同时,有效降低带宽占用。

(1)医生在家,可以通过SSL国密算法隧道与医院内网互联。

(2)远程桌面客户端,通过虚拟桌面专属传输隧道,与内网的虚拟操作系统界面建立连接。

(3)虚拟桌面专属传输隧道,仅能识别虚拟桌面专用客户端,非法电脑即便破解VPN隧道,也无法与内网虚拟操作系统界面连通;EST协议切片传输,终端与资源池之间仅传输差分图片不传输数据,即便被拦截,非法人员拿到图片也毫无作用。

(4)电脑由外网访问内网,传输的是真实的数据,互联网诊疗业务采用这种方式存在安全隐患。

(5)诊疗业务远程桌面方案中虚拟桌面专属传输隧道,通过私有加密协议,只传输图像数据,客户端看得懂的只是服务器传过来的一张张图片,实际的操作和数据均在内网的虚拟操作系统上完成。基于协议代理技术,在互联网也能安全访问云桌面,同时支持短信验证、授权验证等双因子认证。

5.2.3 易用性设计

支持SSL/国密算法加密,在互联网能够安全地传输数据,无须VPN拨号,一次输入即可登录,保证传输安全的前提下提升使用便捷度。

5.3 评估远程诊疗的效果

(1)临床效果:这是评价远程诊疗效果最重要的维度之一,涉及医疗服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如病情是否得到改善或稳定、复发率如何、疾病管理是否有效等。这需要通过针对性的临床研究与统计数据进行评估。

(2)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关系到远程诊疗服务是否能被更广泛接受和采用。这可以通过调查患者对于服务质量、沟通效果、使用便利度以及自我健康状况的感知等方面的满意度来衡量。

(3)可访问性:远程诊疗的一个主要优点是提高医疗服务的可访问性,特别是对于居住在偏远地区或移动不便的群体。评估可访问性主要看远程诊疗是否有效地填补了患者与医疗资源之间的距离,以及是否能够提供在常规工作时间之外的服务。

(4)成本效益:对于任何一种医疗技术或干预措施,都需要评估其经济性。远程诊疗可能带来设备、软件和网络通信的额外费用,但同时也可能节省了交通、住宿和失去工作时间的成本。因此,一个全面的成本效益分析应该考虑所有相关的直接和间接成本。

6. 互联网医院远程诊疗平台的改进方向

如何改进互联网医院的远程诊疗和解决挑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

(1)技术提升:持续优化和升级远程诊疗平台,提高其稳定性和易用性,增加更多功能,如虚拟化技术、AI辅助诊断、健康数据分析等。

(2)培训加强:对医生和患者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使用远程诊疗平台的能力。

(3)制度完善:建立和完善远程诊疗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流程,确保远程诊疗的顺利进行。

(4)合作拓展:与更多的医疗机构、药店、保险公司等进行合作,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5)法规配合: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改革,为远程诊疗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6)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提高患者对远程诊疗的接受度和信任度。

(7)数据保护:严格遵守数据保护法规,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8)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远程诊疗的质量。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改进互联网医院的远程诊疗,解决远程诊疗面临的挑战。

结语

互联网医院远程诊疗的现状:(1)数量增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政策的推动,互联网医院的数量在全球范围内都在快速增长;(2)服务拓展,互联网医院提供的服务也在不断拓展,除了基本的在线咨询和远程诊疗,还包括慢病管理、健康咨询、药品配送等;(3)技术创新,互联网医院正在积极引入虚拟化技术、AI、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远程诊疗的效果:(1)提高服务效率,通过远程诊疗,医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服务更多的患者,患者也可以节省等待和交通的时间;(2)扩大服务覆盖,通过远程诊疗,医疗服务可以覆盖到偏远地区和行动不便的患者;(3)提高患者满意度,许多患者对远程诊疗的便捷性和效果表示满意。

然而,远程诊疗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网络环境、技术能力、法律法规、数据安全等问题。因此,需要持续努力,以进一步提高远程诊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A/OL].(2018-04-28)[2023-11-16].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4/28/content_5286645.htm.

[2]前瞻产业研究院.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院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分析政策完善将推动行业进入稳定期阶段[EB/OL].(2020-06-18)[2023-11-16].https://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00/200615-eb47909b.html.

[3]张晓旭.《2020互联网医院报告》发布,577家医院覆盖26省市,医保落地、医生执业等痛点待破[EB/OL].(2020-08-05)[2023-11-16].https://vcbeat.top/MmIyMDA1ZWU2NDFiOTJhYzI1ZGZlZjJmMGZhYjFlN2Q=.

[4]鄭秋莹,汪晨,关泽,等.基于词频分析的我国“医疗互联网+”政策解读[J].中国医院,2020,24(9):5-9.

[5]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17家互联网医疗企业进驻银川互联网医院基地[EB/OL].(2017-03-19)[2023-11-16].http://www.chinadaily.com.cn/interface/zaker/1142841/2017-03-19/cd_28606821.html.

作者简介:李旭,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互联网应用技术;王涵,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网络安全。

猜你喜欢
探讨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