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春阳 黄坚
摘 要:现阶段,随着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地开展,为了进一步打造特色高中教育教学体系,学校在推动特色高中教育优质发展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实践水平,从而为特色高中建设工作提供有效保障。基于实践分析,总结了创建特色高中的意义与原则,提出几点有效的创建措施,旨在为特色高中创建工作提供有效助力。
关键词:特色高中;创建;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6-0045-04
特色高中建设过程,需要全面吸收与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艺体生,通过丰富教学课程,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利于打造完善的特色高中教育体系。坚持以艺术体育教育特色办学为引领,通过个性化教学、多元化活动、特色文化、队伍建设等方式撬动高中育人方式的转变。
一、 创建特色高中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立艺体特色高中对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艺体特色高中的课程涵盖多个方面,包括艺术、文化、科学和体育等,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个人特长发展空间。在艺体高中就读的学生,能够在掌握文化课的同时,学习多种艺体技能,并且将这些技能与未来职业结合,从而提高个人竞争力,实现全面发展。
(二)提升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
培养学生具有多个特长,有助于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提升。在特色高中就读的学生,能够获得足够的个人特长发展空间,探索兴趣、发挥潜能,以更加自信、昂扬、乐观的态度面对未来。例如,舞蹈特长生在艺体特色高中可以更加深入地学习舞蹈知识、获得登台表演的机会,从而强化自尊、建立自信,并在表演和竞争的过程中扬长避短,掌握更多舞蹈技能。
(三)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
艺体特色课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因为这些课程有助于激活学生在艺体方面的潜在优势,使其充分展现个人潜能;在步入社会后,借此获得更多工作及社交契机。例如,艺体特色高中的学生经过学习,能够掌握更多诸如舞台设计、表演技巧、乐谱乐理等知识,而一般的高中通常不会全面教授这些知识。学生考入大学后,可以借助特长优势进入社团,参加舞台表演、剧本创作等,以此积累经验,提升专业技能,增强个人的社会竞争力。
(四)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建立艺体特色高中,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加深文化内涵,使更加具有感染力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更多的学生。校园文化是学风建设的基础,在良好的校园文化中,学生能够认真学习、主动探索,学校也能够获得更好的社会声誉。例如,特色高中可以通过开展田径课程,吸引体育特长生、体育爱好者学习,并吸引艺体专业人士莅临观摩点评,这对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营造积极学习氛围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艺体特色高中的建立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 创建特色高中的原则
(一)坚持素质教育原则
特色高中须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推动学生在道德、体能、审美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同时,素质教育理念也要侧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辅助学生形成必要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例如,特色高中可设置特色化的课程体系及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以此为学生锻炼综合能力提供渠道。例如,可以开设声乐、舞蹈等艺术类课程和足球、排球等体育类课程,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培养其兴趣特长。同时也可以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如艺术竞赛或体育比赛等,倡导学生参与各类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坚持特色发展原则
特色高中需依据学校及学生的具体需求,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具有特色化的教育品牌。在艺术与体育层面,可以深度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专业训练的机会,以此促使学生实现长远发展。例如,可以邀请艺术家、运动员等来校开展教学或讲座活动,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指导,也可以建设专业的艺术馆和体育场等,为学生提供优越的硬件学习环境。
(三)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
特色高中需将学生的长远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的核心地位,尊重学生的特长及爱好,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服务。例如,可以形成更为合理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及精细化程度,全面优化学校的管理能力。
(四)坚持科学管理原则
特色高中需形成科学化的管理制度体系,侧重应用规范化和个性化的管理手段,不断优化学校的管理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前提条件。科学的管理需要解放思想,遵循教育规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以实现特色高中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三、 创建特色高中的策略
(一)落实个性化教学,开展多元化活動
实施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可以作为打造特色高中的重要渠道。学校需侧重实施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如艺术竞赛、画展、艺术节等。这样不但能够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同时还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此外,学校需侧重提高活动实施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结合学生的具体兴趣选择适合的活动类型,以此凸显活动开展的价值。例如,学校可以倡导学生广泛参与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各类竞赛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体育类的健身活动,如足球、篮球竞赛等。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客观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形成高度的自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使学生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为后续在社会中发挥创造才能提供前提。打造特色高中需保障学生实现全面及个性化的发展,主要是高中需依据多样化原则,将素质教育作为重要目标。具体依据学校及学生的需求开展多样化的课程,不但要将调查实践囊括其中,同时也需保证课程体系的多样性,主要包括研究型、设计型等课程类型,以此提高课程形式的丰富性,促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顺利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此外,还需结合艺术、体育等特征设计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打造专业化的教师团队,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要考虑增加多种类型的课外活动,以此提高学生课余生活的丰富性,全面培养学生形成兴趣爱好,并同步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探索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价值。教师可综合应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形成更高水平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此期间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除此之外,还要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应用合理的制度内容体现出学校规范化、个性化的管理风格,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能力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效率。
(二)明确教育理念,塑造学校特色文化
1. 深入理解特色高中的内涵和意义
创建特色高中期间,首先需要准确掌握特色高中的含义及创建的重要价值。特色高中不但要保障教育教学的质量,同时还要求高中在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深度挖掘特色高中的内涵能够辅助学校形成更为准确的定位以及特色化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目标。
2.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特色高中须以“学生为本”作为重要的教育思想,持续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侧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同时,学校也需对学生的个性及兴趣特长给予必要的关注,为学生提供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教育平台。
3.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可作为学校的文化灵魂,同时也是体现学校教育理念的重要标志。在创建特色高中期间,须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努力营造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对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行培养,使其逐步形成爱国主义情怀。
(三)特色课程设置,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 课程设置多样化,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设置课程期间,特色高中需侧重提高课程类型的多样性,从不同层面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高中可设置文化课、拓展课等多样性的课程,促使学生依据自身的爱好和特长、能力等作出适合的选择。特色高中还可将艺体课程作为必修类课程,以此保障学生形成更高水平的体育与艺术素养。学校结合学生的兴趣倾向设置美术、音乐、舞蹈、体育等课程,让学生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可在体育、艺术方面进行拓展训练,形成综合性的学科素养,充分体现出特色高中办学的优势,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2. 强化基础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基础课程可以作为特色高中教学的重点,需进一步强化基础课的教学力度,优化教学质量。学校需加强开展学科教学研究,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优化教学效果。特色高中还可以设置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包括舞蹈、声乐等艺术类和篮球、羽毛球等体育类课程,从不同层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可依据自身的爱好选择上述课程,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明确自身的优势和改进的方面,这样能够全面辅助学生实现大幅提升。
3. 兼顾专业课程和学科课程的学习
在课程内容和实施方面,对高中专业课程和学科课程进行系统化设计和针对性研究。比如,高一开展初高中衔接课程研究,高二开展合格考和等级考课程实施策略研究,高三开展班级动态管理下分层教学的课程研究。针对艺体特色课程的实施,各专业形成内部课程体系。每门专业课都遵循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在系统的课程设置下,保证学生的艺术体育专业水平可持续发展。不同班级的学生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式也不同,专业教师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水平,实施分层分类、精准化教学。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为创建艺体特色高中,应当从师资团队出发,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这是因为此类特色高中的课程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加准确、详细地指导学生。在建设师资团队时,学校可以开展教师继续教育、聘请艺体专业领域的优秀教师,或邀请专业人士到学校开展经验分享会等。实践证明,这些举措有助于优化学校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艺体教学。
1. 加强教师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随着新课改等一系列教育领域政策的落实,艺体特色高中应当通过开展继续教育、教学评比等方式,为教师提供深入学习的机会,使其磨炼教学技能、革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并要求艺体专业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传授艺体专业技能,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识。此外,还可以邀请艺体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士到学校作现场指导,间接提升教学质量。
2. 大力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为建设优质的师资队伍,艺体特色高中应当鼓励教研,并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使教师能够主动投身活动之中。例如,可以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教研活动,并要求教师在活动结束后撰写专题报告。在参与教研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明确教学目标、掌握科学的教学方式。
(五)完善评价体系,保障教学质量
此过程要重视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教学质量的评价有赖于一套完备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价有助于推动艺体特色高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在构建体系时,应将学校的办学宗旨、学习活动、教学方法、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等元素纳入考量,并提高评价体系的灵活性,以便及时更新修订。教学评价体系应当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体系建设的目标是推动教学质量改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必须公平、客观,且能够全方位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内容应当是多方面的,涵盖课堂、课后、阶段评价、期中期末评价等多个方面,且包括笔试和技能两个维度。对教师的评价,也应当对教学的内容、流程、方案、计划和效果等进行综合考察,以提升考察的全面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除此之外,还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同教师沟通,使双方了解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良好的师生互动也有助于构建积极的学习氛围。
四、 创建特色高中的建议
(一)發掘和培养学生的特长
为创建艺体特色高中,首先应当注重对学生特长和兴趣的培养。不同的学生往往有不同的个人爱好和特长,学校可以组织艺体比赛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分布,如组织联欢会、艺术节等,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示特长。此外,学校应建设专业课程,帮助学生进一步挖掘潜力、提升技能,进而提高个人的综合技能水平。
(二)建设专业的设施和场馆
学校应当建设专业的艺体设施和场馆,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特长的空间。为此,应当加快建设校内艺术馆、运动区、实验室等专业场馆,并配置画室、舞蹈室、钢琴室、篮球场、足球场等艺体专业设施,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训练要求、提高学生的训练成效。
(三)优化文化与艺术课程
艺考改革新形势下,学校要不斷完善特色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兼顾特长生发展需求。同时,文化课与专业课要双管齐下,齐头并进,不仅要求学生文化课和专业课双向发展,也要提升特长生的文化素养。在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学上,学校教师需要更加系统地思考和统筹,不断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和优化,使课程科学合理,符合新高考要求,符合艺考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需求。
(四)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艺体特色学校应当从创新教学手段入手,推动教学理念革新,不断提升教学的科学性、实践性、多样性。例如,可以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加入创新实践环节,包括项目协作、艺体竞赛、展览观摩等。又如,鼓励学科教师把艺术教育元素运用到学科课程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观摩艺术演出、参与艺术工作坊体验等形式,加强他们对艺术的理解,不断提升学科教师的艺术文化素养。同时,教学方法必须具备实践性,且应贴合各阶段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应兼顾统筹性和个性化,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有针对性的教育。总之,革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有助于推动艺体特色高中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特长生与文化生相互融通
特长生与文化生应该共享学校一切课程资源,并允许资源流动,共享课程和师资,文艺相长,成为学习共同体;在各类节日和各项校园活动中,给文化生与特长生协同合作的机会。比如,通过同台竞技,展示学生的才艺和风采;通过切磋琢磨,使学生文化与专业水平得以共同提升。在特长生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校应给符合转换机制要求的学生有选择转换的机会,允许特长生在不同专业之间“转换”,允许特长生转入文化班级,允许有特长的文化生转入艺术班。这种“自由转换”机制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更好地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五、 结论
综上所述,在全面地建设特色高中过程,要基于艺体教育活动开展实际,迎合时代发展步伐,全面革新教育理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实践水平,助力学生进一步发展,并通过依托艺术体育教育特色惠及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共同成长。希望通过以上阐述,能全面提高特色高中创建的研究能力,从而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振权.特色普通高中建设的有效路径探索:以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闵行田园高级中学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22(8):51-55.
[2]郑继军.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推进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J].教育艺术,2022(7):51-52.
[3]吕龙.高中艺体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2022(16):54-55.
[4]顾霁昀.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路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2.
[5]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以协同治理激发主体活力推动特色高中建设同频共振[J].人民教育,2021(18):47-49.
[6]俞晓霞.项目化学习方式在美术特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上海工艺美术,2021(2):87-89.
[7]卢骥.普通高中特色学校文化建设探究[J].文学教育(下),2021(2):178-1.
课题项目:《创建艺体特色学校的行动研究——以宾阳县新宾中学为例》(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自筹经费重点课题B类,批准文号:桂教科学〔2021〕1号,立项编号:2021B265)。
作者简介:邹春阳(1973~),男,汉族,广西宾阳人,宾阳县新宾中学,研究方向:基础教育;
黄坚(1973~),男,汉族,广西宾阳人,宾阳县新宾中学,研究方向: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