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

2024-05-08 06:55徐海云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内涵词汇意识

徐海云

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更加凸显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想要实现高效率语言学习目标,学生首先必须了解其相关的文化,为此高中阶段教师应致力于加强阅读教学的文化融入,培养学生跨文化思维和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文学艺术、传统习俗、传统节日、生活方式等,而高中时期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正是建立在他们对这些文化知识的理解上,能够读懂语言,探索深层情感,为此教师必须及时转换传统教育思想,对阅读教学课堂进行重新设计,注重对学生世界意识、文化意识的培养,借助多元材料分析、多样活动组织以及中西对比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促进高中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的意义

在互联网没有普及且教育思想传统固化的阶段,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文化知识了解比较浅层化,在升学压力下更无法发挥出主动性、积极性去阅读更多图书、报刊,所以对英语的学习教学片面、单一,实践应用水平停留在“中式英语”阶段,不利于他们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教师结合中西方国家交际规律以及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对课程教学进行全新设计,借助高中英语教材中涉及的西方国家历史文化、交际习惯等拓展教学,让学生可以在了解相关背景知识的情况下感受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不同作者创作文章时的所思所想,用文化渗透的方式开阔学生的眼界,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文化意识的渗透原则

(一)相关原则

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理解其内涵,必须渗透相关的文化背景,将教材和实际文化背景相联系,再展开语言习惯对比活动,在拓宽知识教学范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系统性地了解所学,借助文化背景解析加深英语意识,于潜移默化中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实用原则

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知识基础,教师的教育目的一定不能只是教材知识解析和习题训练,要保证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理解知识内涵的基础上,能将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掌握正常对话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故而文化意识的渗透还应该建立在自由的表达上,教师在课内要创造良好语言环境,鼓励学生模拟对话,成功弱化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语言学习障碍,在自然状态下深入理解语言知识内涵,提高自身实用能力,为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循序原则

教师在展开正式教学时一定要根据学生当前阶段的英语水平调整教学方法,将学生水平定位到合理位置,并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地渗透文化知识,能在认知范围内逐渐提高对所学的掌握能力。此时教师可以配合组织问答或者小组讨论活动,营造适宜的氛围,激活学生的表达、探究欲望,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获得英语素养的发展。

三、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具体路径

(一)词汇深度分析,提高理解水平

词汇和语法是高中阶段英语阅读教学体系中的两个关键组成部分,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对这两项基础教育工作的开展形式单一化、枯燥化,学生也只是在了解其表层含义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翻译,未能成功探索出文本的核心思想、情感表达方式,影响他们的整体阅读效果。因此新时代下教師应该在讲解词汇过程中增加结合文化环境深层解析的环节,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不限于字面意思,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文化素养的发展。

从本质上讲英语词汇及其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社会以及语言三方面共同发展的结晶,从文化中我们能看到使用该语言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日常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等,故而高中生在阅读学习中对词汇相关文化的掌握能保证他们对文本含义理解得更准确,还能不断加入自己的理解,在思维活跃的前提下实现阅读理解水平的提升,为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教授译林版选择性必修一《The art of painting》单元时,针对“Beethoven a remarkable life”文本的解析必须建立在深度探究重点词汇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首先针对主人公“Beethoven”教师必须进行文化背景交代,包括他在早年、维也纳、成熟阶段以及创作晚期不同时期的经历,并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创作特征,最终交代他的著名成就,这样让学生豁然开朗,自然明白remarkable的含义,也明确了文本的整体阅读方向,再通过对remarkable presentation、remarkable early life、remarkable reputation and achievements五方面进行全面解读,其中方便学生理解真实内涵,对于optimistic、brilliant、diligent、positive、determined、creative、strong-willed、enthussiastic等词汇进行全面分析,其中brilliant一词有多层含义,既可以指代宝石、钻石,同时还可以呈现出明亮的、巧妙的、技艺高的、灿烂的、杰出的等形容词含义,如果不能结合Beethoven人物的生平经历来看,很难判断出实际的含义,翻译失误则很有可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谜团,因此对每一次词汇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十分必要。

同时文化词汇也体现在很多习语、谚语中,高中时期常见的习语、谚语包括a rat in a hole(瓮中之鳖)、to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the shed crocodile tears(鳄鱼眼泪)等,代表动物的词汇在谚语中表现出的含义与其本身意思有明显差异,教师此时需要及时为学生科普,让他们在大量的阅读中积累学习经验,最终能在后续学习中根据语境判断词汇真实含义,实现整体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二)背景深层挖掘,开阔学习视野

针对阅读教学这一板块,教师不仅要完成对基础知识的有效讲解任务,还应该培养学生篇章结构梳理能力、语篇内涵分析能力以及主观情感表达能力,注重对中西方文化心理的渗透。首先应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让他们走出中式思维的固定模式,在真正明白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参与各项活动之中。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深度挖掘每一个语篇中蕴藏的文化信息,将文化知识、语言知识整合,打造出完美课堂,对文化背景的深度挖掘一方面能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还能实现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目标,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加开阔,他们可以在清晰的故事背景下带入情感,恰当地理解语言文字的深层内涵。讲解译林版必修一Unit 2《Lets talk teens》中“Strangers under the same roof?”一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分析西方国家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模式,出示相关的调查资料,再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与家长的日常生活点滴,分析中西方家庭教育模式之间的差异,以此为基础分析二者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引出青少年与家长之间隔阂产生的原因,在此文化背景下引发学生的积极讨论,有效完成阅读教学任务。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英语与汉语文章在信息编排顺序上存在的明显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兩个部分:

1.信息的确定陈述:其中英语语言习惯是将总结性话语放置于开头,中文表达则习惯在结尾处进行完整总结,主要原因英语表达是“主题→阐述/主题→语境”,而中文则是在语言环境中逐层分析主题、总结核心思想,英语语篇结构侧重“演绎”,中文侧重于归纳。

2.长短句分析:英语是“法治”的语言,西方国家的人表达过程中只要没有结构上的错误,习惯于将很多语句放置在一个句子中,所以从句较多,而中国倾向于“人治”,语义通过字词来直接表达,如古代的文言文,表达都短小精炼且准确,所以由于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创作过程中也有很大差别,学生在阅读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英语从句、代词、被动等形式进行解析,并积累经验,充分了解英语语言文化特点,为后续自主创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中西价值对比,消除阅读障碍

中西方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在人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中都有体现,学生如果不能准确理解这些差异,则很有可能遇到大量阅读阻碍,无法合理、准确地理解文本的真实含义,在未能明确文本情感思想、价值观念的基础上,阅读学习的意义被削弱,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也难以得到发展。英语国家价值观念为“个人主义”,所谓“个人主义”是他们崇尚自我与个人,对于情感、思想的表达更加直接,同时还十分重视独立、平等,这些与中华文化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份差异在对译林版必修二《Festivals and customs》单元“Importance of promo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in morden society”中有明显体现,首先文本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历史、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其中对于the Spring Festival、the Lantern Fetival、the Dragon Boat Festival、the Mid-Autunm Festival等节日都进行了详细介绍,大部分节日都是详细、温馨的,对于情感表达、庆祝方式都是深沉、含蓄、内敛的,与之相对比,教师可以综合展示Holloween、Thanksgiving Day、Christmas Day等节日,在节日庆祝方面,西方国家更加“疯狂”、热情,同时情绪也更加外放,与中国有着较大差异。

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中西方价值观念之间的差异性,才能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产生更加深入地思考,理解英语文本的深刻内涵,真正体会作者的情感,为学生后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做好铺垫。

(四)实践活动组织,升华文化意识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一切教学活动的展开都应该基于“实践”这一关键词,学生只有在真正动脑去思考、动口去表达的基础上,才能理解知识含义,实现综合发展,而在英语交际过程中他们能自然摆脱母语思想的束缚,体会英语语言的魅力,同时生成文化意识,获得个体的全面发展。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主题辩论、调查采访、小组探索等,教师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来完成课堂的构建,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探究真相、展示自我,他们会带着疑问去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度探究,从而在交流互动中用英语价值观念体会与理解其情感、内涵,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还能掌握更多阅读技巧,放眼于更广阔的英语世界,实现文化意识的不断升华,为未来发展做好铺垫。

在讲解译林版选择性必修一《The art of painting》中“First impressions”一文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保证学生熟练掌握who、when、where、what she/he was doing、what she/he seemed like等描绘与人初遇的表达方法,基于此可以要求同学们分组讨论,结合自己了解的各个国家初次见面的礼仪来进行自由表达,在此过程中可以查阅各种相关的资料,了解本国的相关文化特征,结合现实生活介绍礼仪文化,同时将英国、意大利、德国、法国、印度等各个国家见面礼中最有代表性的礼节进行重点分析,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补充空缺,可以在不断交流中完善礼仪文化体系,还能在轻松、欢快的小组氛围中产生表达的欲望,以英国初次见面礼仪为例,在分析“拥抱”这一动作时,小组成员可以在表达过程中实践示范,不能有除拥抱以外其他不必要的身体接触,同时也表演出相互赠送礼品的情境,在实践中感受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魅力,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实现文化意识的不断提升,也得到人文素养的自然发展。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是素质教育推进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重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与就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一定要明确文化意识渗透的意义,并坚持相关、实用以及循序原则,通过对词汇内涵的解析、对语篇文化背景的分析以及实践活动和中西方文化对比活动的组织来构建课堂,优化教学,为学生阅读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内涵词汇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活出精致内涵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挖掘习题的内涵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