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阳博,李爽爽,刘栋利,王璐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手术室,郑州 450000
肝癌的发病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密切相关,具有发病隐匿、进展速度快、恶性程度高等特点。早期肝癌一般可通过手术实现临床治愈,一旦进展至中晚期,患者会出现肝区疼痛、进行性肝大等症状,使手术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先对患者进行化疗或放疗,病情稳定后再实施手术治疗。介入手术是肝癌的常见治疗方法,可以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期,但由于介入手术的创伤性较大,并且手术中极易因各种潜在风险影响手术质量,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康复[1]。因此,为进一步提高介入手术治疗的效果,需要在手术中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提前预防潜在风险,才能保障治疗的效果[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手术室风险预防干预在肝癌介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 年版)》[3]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肝癌;②血清甲胎蛋白(α-fetal protein,AFP)≥400 μg/L;③TNM 分期Ⅰ~Ⅲ期;④符合手术指征并接受介入手术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认知障碍无法配合治疗;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严重内分泌疾病;③存在介入手术禁忌证;④转移性肝癌。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120 例肝癌介入手术患者,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60,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60,手术室风险预防干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TNM 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
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常规干预。术前对手术室进行清洁消毒,将温度和湿度调节至适宜,并提前准备手术相关器械;手术过程中密切配合医师进行手术,并始终保持无菌操作。
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手术室风险预防干预。①组建干预小组并进行培训。组建手术室风险预防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主治医师1 名、麻醉医师1 名、心理医师1 名、护士5 名;加强对干预小组成员的培训,增强小组成员的实践操作能力、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心。②制订手术室风险预防干预方案。小组成员需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情况对手术风险进行客观评估,并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方案。③手术室风险预防干预实施。a. 术前访视,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介绍疾病、介入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及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增加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同时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心理医师需要面对面与患者沟通交流,评估患者是否存在不良情绪,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护士需在术前指导患者进行排尿练习,并通过热敷和按压膀胱的方式预防尿潴留。b. 手术开始前,护士需为患者注射地塞米松和盐酸托烷司琼,避免患者因术中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和化疗药物导致的恶心、呕吐;提前检测手术室的空气质量,对手术室进行清洁、消毒,检查各个仪器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并调节手术室温度和湿度,准备手术相关器械,做好无菌准备。c. 手术中,护士需密切配合医师进行手术,对部分凝血功能较差的肝癌患者,需给予肝素抗凝,但可能会加大患者局部出血的风险,因此,在为患者包扎伤口时需注意动作轻柔,同时术后密切观察穿刺处是否出血,并及时进行处理。
①负性情绪: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5]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HAMA 共14 个条目,总分56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HAMD 共17 个条目,总分52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情绪越严重。②生活质量:干预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6]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 量表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8 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均为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③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局部出血、尿潴留、感染、恶心呕吐。④满意度:采用自制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HAMA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HAMA 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HAMD、HAMA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HAMD、HAMA 评分的比较(±s)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HAMD、HAMA 评分的比较(±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1
组别对照组(n=60)观察组(n=60)t值P值HAMD评分干预前22.34±3.12 22.16±3.14 0.315 0.156干预后12.34±1.12*7.56±1.11*23.481 0.000 HAMA评分干预前24.15±3.21 24.24±3.12 0.156 0.877干预后13.26±1.24*8.46±1.13*22.162 0.000
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 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 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F-36 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F-36 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3/6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40)。(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n(%)]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5.00%(57/6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40)。(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满意情况[n(%)]
肝癌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环境和遗传等有关,具有恶性程度高、易转移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7]。介入手术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方式,操作简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8]。但介入手术过程中极易发生出血、肝功能衰竭、感染等,从而降低手术治疗效果,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因此,加强术中护理干预措施对手术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由于常规干预措施未针对手术中的潜在风险进行提前预估,因此干预效果有限[9]。手术室风险预防干预是一种针对手术中潜在风险所开展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10]。
局部出血、尿潴留、感染、恶心呕吐等均是肝癌介入手术的常见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手术室风险预防干预可以有效提高肝癌介入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分析原因为,在手术风险预防干预措施中,为患者热敷膀胱、提前注射地塞米松和盐酸托烷司琼、加强手术室清洁消毒工作、做好伤口包扎工作等措施,可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从而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1]。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HAMA 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HAMD、HAMA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手术室风险预防干预能帮助肝癌介入手术患者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分析原因为,介入手术前通过健康宣教的方式提前告知患者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评估其心理状态,并为其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能增加患者对疾病、手术的认知和康复的信心,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12]。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 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F-36 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手术室风险预防干预可以有效提高肝癌手术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分析原因认为,通过术前组建手术室风险预防干预小组,加强对小组成员的培训,为患者制订针对性的风险预防干预方案,并在干预过程中一一落实,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13-16];另外,本研究中手术室风险预防干预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并且改善其生活质量[17-18]。但本研究观察组仍有3 例患者不满意,可能与术后并发症有关,因此,临床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干预,或可实现全部患者满意的目标[19-20]。
综上所述,手术室风险预防干预应用于肝癌介入手术患者中,可以缓解其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提高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