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和发展幼儿教育,并且把多媒体技术作为提高幼儿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开发幼儿潜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幼儿园多媒体技术教学起步晚,也收到一些效果,比如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的运用就较为常见、幼儿园里的多媒体设备比较完备等。但有的幼儿教师存在在多媒体教学的理解上出現了偏差、幼儿园管理上缺失等问题。基于此,文章对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究,希望提升幼儿园教育效果。
关键词:教学;多媒体;幼儿园;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13+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5-0159-04
多媒体技术能够借助图像、动画这种形式,把教学内容展现得更形象、更直观。它能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幼儿园教育是针对学龄前的儿童,他们虽然年龄还小,但是兴趣是广泛的,他们的思维还仅仅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开始发展。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生动的表现形式、逼真的图像效果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给学前教育带来一场深刻而全面的变革。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应用,它不仅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且有利于教师及时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心理状态和活动特点。将多媒体运用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发展幼儿能力素养迫在眉睫。
一、 多媒体对幼儿园成长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像、语言、实物和其他多种媒介进行加工,构成交互系统,它的产生,使人类获取信息、交换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恰当应用等,将强化教学效果。
(一)优化教学情境
学习兴趣在人的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促使人们去探求新知,并具有顽强的进取精神。学习兴趣是指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兴趣,充实知识经验是主要推动力。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主动参与活动。多媒体技术融合了形、声、色、光等多种功能,创造出多种多样、栩栩如生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因此多媒体教学能够使幼儿教学充满乐趣。多媒体能创设精彩的教学情境,它穿越了唯美的时空、综合立体视听结合,抑扬顿挫,语言表达丰富,师幼互动融洽完美,切实达到最优教学效果。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多媒体教学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与机器相互作用的交互情境下,幼儿的认知内容可在于动与静,虚与实,远与近等、快与慢,大与小,快与小之间的迅速变换与转移,传统意义上时空的限制,在动态的仿真中得到了突破,让幼儿产生沉浸愉悦之中。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生动逼真的画面效果,给幼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尤其是快速发展的动画技术,能够展示出一些幼儿在生活中不能亲身体验到的东西,通过该技术,能有效地开阔其眼界,全面增强其感受力和认知力、创造力与想象力。
以中班美工活动折纸“小船”为例,重在把握看图式折纸的方法,难就难在对角折,对边折,翻转折,若是活动时直接在幼儿面前演示,要想使其完全掌握,难度较大。所以可以用数码相机记录折船的全过程,一边演示,一边解释,让孩子一看就懂,增强教学效果。多媒体计算机是灵活的,有任意界面交换功能等,使用多媒体后,教师在教学中可使显示屏中的图片、声音等按教学需要主动调节,如幼儿提出问题,计算机也能重新显示出来,巩固折纸的步骤。便捷播放功能,避免录音录像由于倒回播放,打断了教学,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影响儿童早期思维弊端出现,这样才能让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进而强化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内容
近几年在部分大中城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教学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它会大大丰富课堂教学表现手法与表现方式,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提供的丰富多样的资料,会更有利于幼儿素养的养成与发展。
以教学大班数学“认识时钟”一课为例,它的困难在于要使幼儿在掌握的过程时、分针间运转特点及关系。比如设计了一个教具“时与分”。我们采用了电脑动态,把这些抽象而复杂的时间单位以动画形式展示出来,并配以音乐进行节奏提示。模拟,使这部分教学内容跳跃在画面之上,抽象概念形象化、清晰化、精确地显示出时、分针是否正常工作。同时还能根据需要变换各种不同形式的时间单位及数字符号。通过幼儿电脑所示时针、分针于钟面的方向,于分明、动感十足的图片里有助于孩子发展规律、认识关系、构建表象、解决困难,让幼儿得到直观、形象的感受,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教学过程
多媒体计算机具有任意界面的交互功能,教师可以使屏幕上的屏幕和存储声音根据教学需要主动调整,使教师更积极地掌握教学过程,从而提升教学效果。用人机对话的形式,一改过去老师单一叙述的方式,还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素材,还可以使幼儿在此基础上,找到其他问题,得到其他结论,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以教学大班语言“小动物找工作”为例,它重视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把小动物各种工作图片经过多媒体技术编辑、组合配以音响效果,用视听结合的形式启发解释,引导和启发儿童思维,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将各种小动物和不同的工作图片进行编辑、组合,并加入音响效果,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环境。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以给每个幼儿一个小动物角色,然后向他们提出问题,如“小兔子适合做什么工作?”或者“小鸟可以做哪些不同的工作呢?”幼儿可以利用多媒体素材,观察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和工作场景,展开讨论和思考。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图片、听取故事和与教师互动,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多媒体的支持下,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的游戏和任务,帮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任务,要求幼儿根据小动物的特点和工作需求,选择适合它们的工作场景和道具,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 幼儿园采用多媒体教学存在不足
(一)幼儿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出现了理解偏差
第一,纵观幼儿教师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所用到软件,大多是用PowerPoint,较少使用Flash等软件,同时也有部分教师在使用这些软件时,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二,就幼儿教师运用PowerPoint所发挥的作用而言,幼儿教师以插入图片和视频为主,很少应用其他功能。导致幼儿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如下:一方面,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幼儿教师对多媒体技能自学认识不足,缺乏积极性,安于现状;幼儿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学习不够重视,认为多媒体教学只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掌握知识而已。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幼儿教师未能及时征求同行的意见,在遭遇不可能的职能,这极大地妨碍了幼儿教师对多媒体技能的掌握。
(二)管理上存在政策缺失与执行失真
有的幼儿园清楚地定义了多元化应用于教育,拟订有关制度,可缺乏信息化教学理念,没有建立完整且有效的评估体系,教师对新技术持怀疑态度,认为它们不能胜任工作。有的幼儿园增加多媒体设备,只是为了达到审核标准,使得这些装置只是打字的工具。有的幼儿园将多媒体作为辅助手段,但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另外,还缺少專门管理设备的人员,默认为“利用应承担的责任”以及“由谁来承担补偿责任”,使得教师不使用多媒体辅助课程,是避免出现问题,在政策约束较多的幼儿园,强制性规定占多数,导向性和鼓励性政策较少。
三、 将多媒体运用于幼儿园教育中的教学策略
(一)有效地将动画短片整合到教学中
在幼儿园教学中,有效地将动画短片整合到教学中是一种切实提高教学水平的手段。通过将动画及时融入课堂,可以促进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如Flash动画结构完整,可以将视频和音频相结合,有效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并强化他们对学习知识的掌握。
通过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接受所学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将枯燥的活动内容转化为动画形式可以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多媒体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有机融合,取长补短,互为补充。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全面、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整合动画短片到教学中的过程中,需要抽取出课程内容的本质,并将幼儿作为课堂主体来引导。教师应起到课堂支持的作用,但也要注意多媒体技术仅仅是教学的工具,不应过度依赖它们。简言之,通过有效地将多媒体技术整合到幼儿园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和综合能力培养。但在落实时要注意,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应以幼儿为主体,注重借助实践生活、实际操作和游戏来获取经验。
(二)使用多媒体技术营造愉快的氛围
在幼儿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营造愉快的氛围。传统的教室环境以教师和幼儿为主体,这种组合往往会使课堂产生压抑的气氛,教师讲授,幼儿被动接受。然而,在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的大脑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幼儿园阶段课堂中能够创造愉悦的氛围,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和想象力。幼儿园教学与小学教学存在一定差异,首先要激发幼儿产生多样化的探究欲望。教师需要注意幼儿的兴趣点和注意力持续时间的不同。同时,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就会影响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氛围提供帮助。使用多媒体设备在游戏活动中展示学习内容能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还在课堂中创造了积极向上的氛围。例如,在学前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原本无法绘画的画面,直观地呈现图像,有助于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促进他们对图形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并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和组合这些图片。这种互动与直观的展示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构建幼儿集体活动,培养幼儿综合能力
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构建幼儿集体活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集体活动,幼儿可以与同伴互动、合作和分享,从中获得多方面的成长。首先,集体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发展。通过参与集体活动,幼儿可以学习与他人相处、分享和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与同伴进行交流、解决问题、分工合作等,培养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其次,集体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情感管理和自我表达能力。在集体活动中,幼儿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与他人交往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同时,集体活动也提供了一个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通过参与戏剧、舞蹈、音乐等活动,幼儿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艺和表达能力。再次,集体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探索、研究等活动,幼儿可以锻炼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集体活动也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世界。最后,集体活动还可以提供幼儿发展身体运动能力的机会。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户外探索等活动,幼儿可以锻炼身体,提升协调性和灵活性。这不仅促进了幼儿的身体发展,也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四)注重在幼儿园的教育和教学中使用多媒体
幼儿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学习多媒体技能,同时能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并且把这些多媒体设备充分地融入课堂活动。正确使用这些多媒体教学设备,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牢记每一个职能的用途,这才能使其在运用多媒体时比较自如,还要遵循科学合理使用等原则,并且把它展示在幼儿面前,在选用多媒体技术的时候,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活动内容,选用最适合自己的多媒体技术,将多媒体与教学活动更好地结合起来,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 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中运用愈加广泛,因此,教师要将多媒体技术和教育实践相结合,时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其优势,正视现实,以儿童为本。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幼儿园中的运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怎样在幼儿园中合理、高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及怎样妥善制作与运用幼儿园多媒体教学课件,寻找实施方法与策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已成为教师努力的方向。教师要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同其他教学方法进行有机整合,进一步提升其功能和使用价值,为21世纪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娟.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J].读天下(综合),2021(1):99.
[2]房璐.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探究[J].幼儿教育科学,2021,3(2):22-23.
[3]陈红.多媒体信息技术对于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应用[J].女人坊(新时代教育),2021(16):205.
[4]戢玲.教育信息化时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3):105-106.
[5]朱林娟.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22,15(10):40-42.
[6]陈欢.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J].散文选刊:中旬刊,2021(5):26.
[7]海英.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艺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2021(5):35.
[8]陈小萍.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思考[J].女人坊(新时代教育),2021(13):217.
[9]郁敏玲.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21,28(3):1569.
[10]高文娟.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J].女人坊(新时代教育),2021(3):248.
[11]武蕾.幼兒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探究[J].爱情婚姻家庭:教育观察,2021(8):20-21.
作者简介:刘铭洁(2000~),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南通市海门区浦江幼儿园,研究方向: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