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曼妮 秦恺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及居民幸福指数的上升,人们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体验。成都作为一座新一线城市,其经济发展迅速,烟火气息十分浓厚,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成为大众旅游的首选之地。因此,成都对本地文化与旅游的宣传势必会精益求精,在面向世界游客时双语宣传片必不可少。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列举具有代表性的英文宣传片与广告词,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方面对成都文旅宣传片的翻译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译文的质量和更好地推动宣传。
[关 键 词] 生态翻译学;文旅宣传;翻译
文旅宣传片,顾名思义就是一座城市文化和旅游的宣传片,通过一种视觉的传播路径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曝光率,以便更好地吸引投资和增加旅游收益,其展示着这座城市或者这个地方独特的精神文化与旅游风光。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城市,其丰富的旅游资源离不开良好的宣传与推广,而文旅宣传片的作用就显得十分必要。作为国际热门旅行城市,双语宣传片必不可少。在进行宣传片翻译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语言文化交流出现障碍的问题,而翻译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外国游客的可接受度。由此,笔者试图站在全新的视角,将生态翻译学理论引入文旅宣传片翻译中。
一、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概述
21世纪初,清华大学著名教授胡庚申提出了全新的翻译理论——生态翻译学理论。它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将生态系统和生态学原理运用到翻译活动中的一种理论。生态翻译学理论注重在翻译过程中再现原文的生态结构,即在译文中体现原文的生态系统。这一理论强调的不仅是语言层面的相互转化,更要考虑到翻译对社会、交际、文化的影响。因为翻译从诞生那一刻起,就离不开人类的社会、艺术、经济等活动。
生态翻译学强调翻译应该注重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差异,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还强调翻译的社会责任,认为翻译过程中应当注重社会文化的传递与传承,考虑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这三种维度完成翻译活动。
二、语言维度下英译的适应与选择
语言维度下的适应与转化,主要是指从语言学的角度,根据两种语言之间不同的翻译生态环境对其进行适应性选择。简单来说,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学会转化语言表达方式,选择符合目的语的语言形式。而在成都文旅宣传片翻译中,就出现了许多在语言层面的适应与选择活动,笔者认为在语言层面可以分为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的适应与选择。
(一)词汇层面
就词汇层面来说,生态翻译学语言维度要求在翻译过程中正确理解原文本所传递的意思,选择准确的词汇进行翻译活动。
例1.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如今的都江堰秉承着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的先贤智慧,实践着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之道。
译文:The graceful scenery beside Jinjiang River is captiv-ating, and the floating clouds above Mt.Yulei have been changing through the ages. Today,Dujiangyan adheres to the wisdom of our ancients that“the highest good is like that of water which follows the law of nature”. The city makes efforts to transform the natural resources to economic benefits.
从例1可见,原文本包含几个四字成语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如若直译成英文,会让本就对中国文化一无所知的国外游客感到更加迷惑和费解,因此在处理蕴含传统文化的成语翻译时,我们更应将其意义完整地传达出去。
景点名称是旅游时的重要向导,作为社会交往的媒介,其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概念中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巧妙地处理宣传片中的景点词,让游客看完宣传片便豁然开朗就显得十分必要。例如五岳之一的“恒山”一般译为“Hengshan Mountain”;我国著名的南北地区分界线“淮河”可译为“Huaihe River”,这是采用“音译+音译+意译”的翻译方法,即专名翻译。因此,“锦江”和“玉垒”就可译为“Jinjiang River”和“Yu Moutain”或者“Mountain Yu”,适应英文中对河流、山脉的表达方式。原文本中的“上善若水”作为成语,出自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思想原则。由于英文中具有大量的同义词,但是我们在英译过程中应当仔细斟酌其间的差异,选择更符合原文本的词汇。“law”和“rule”都有“原则”“法则”的意思,我們可见译文意译为“the highest good is like that of water which follows the law of nature”,因为“law”具有“原则、法律”的意思,是“规范某一社会事务的一套规则和法则,或原则”;而“rule”则是“确定的标准、原则、条例,一般由权力机构制定”,所以不符合“上善若水”这一思想原则的选词,这样更贴近外国游客,拉近了游客与旅游地的距离,使得游客更好地了解旅游地,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由此可见,译文进行了语言维度词汇层面的选择与转化。
(二)句法层面
研究句法主要研究句子的语序和句式。一句话的翻译方式有很多种,不同的译文结果会直接影响宣传片的译文质量,译者可以对原文本进行语序调整或是句式拆分,以实现语言维度句法层面的适应与选择,下面笔者举例阐述。
例2.中国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文翁石室(公元前141年),至今是成都最好的学校之一。世界最古老的织机(公元前202年),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公元1023年),都诞生在成都。
译文:The first local public schools in China. The Wen Wengs Stone Chamber, built in 141 B.C., is still one of Chengdus finest schools today. The oldest looms in the world (202 B.C), and the worlds first paper money Jiaozi (1023 A.D) were both born in Chengdu.
由上文可见,原文本是在介绍“文翁石室”(今石室中学)的由来,汉语是不具有时态变化的语言,但英文恰恰相反,英文语句讲究时态和语法,因此经过分析,译者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在介绍“文翁石室”时,动词“built”采用了过去时态。在进行英译时,译者将句子进行合并,使译文语句连贯通顺并符合目的语背景下的语法结构,以此实现语言维度的适应与选择。
综上所述,笔者从生态翻译学语言维视角,对成都文旅宣传片的节选内容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见,无论是在句法层面还是在词汇层面,译者都应对原文语境进行充分理解,详细地对原文本句子进行拆分与调整,再选用合适的词汇与句法,以此达到语言维度的英译与选择,让游客更好地领略宣传片的意思。
三、文化维度下英译的适应与转化
文化维度的适应与转化,主要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关注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转换。由于中文和英文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这种转化主要是避免译者只从译语文化角度曲解原文的意义,从而导致无法准确地表达与理解源语所传递的意思。笔者选取了都江堰的旅游宣传片英文版的一段内容,从生态翻译学文化维度的视角分析其翻译内容。
例3.岷江水润,巴蜀方兴,天府之源,有城悠然,这就是都江堰。
译文:In the thriving Bashu area,by the pleasant Minjiang River, stands a picturesque city, which is the cradle of Chengdu Plain. This is Dujiangyan.
由上文例3可见,宣传语原文采用四字词语结构,但如若直译成英文,那么必定会使外国游客茫然不解。原文例句可将前后四字语句进行拆分与合并,再将最后的“这就是都江堰”单独拆开作为一个句子。而 “thriving” “pleasant”“picturesque”三个形容词充分体现了岷江、都江堰以及整个四川的绝美风光,能让游客阅读后对巴蜀之地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憧憬。最后,“天府之源”中的“源”意为“发源地”,而不是“水源”,由此可见这里译为“cradle”是十分恰当的。如此一来,译文更好地适应了目的语的生态环境,也将原宣传片中的文化内涵更贴切地展示给外国游客。
由此可见,在翻译时一定要将原文本理解透彻,使用符合译语文化的方式进行翻译,并对原文旅游资料进行拆分调整,这样不仅能完成文化维度的适应与选择,还能给读者带来美的感受。
四、交际维度下英译的适应与选择
在生态翻译学中关于交际维度的适应与选择的概念是:译者要在翻译时将原语接受者感知到的意图在译文中传达出来,且这个意图要被目的语接受者所理解。笔者通过介绍成都文旅宣传片中的几段内容,详细分析生态翻译学交际维度对其具体指导过程。
例4.今天的成都,擁有新经济时代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天的成都,拥有国际化的大开放格局。
译文:Todays Chengdu,has a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in the era of the new economy. Todays Chengdu is a truly open international city.
由例4可见,“今天的成都,拥有国际化的大开放格局”如果直译就会成为“Todays Chengdu has a huge open international pattern”,这个句子虽然将原文逐字翻译出来,可是并不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特别是将“拥有”译为“has”则显得十分生硬;抽象名词“格局”在这里直译出来也显得很不专业。因此,译者将“拥有”直接译为“is”连接后面的成分,再用副词“truly”加深程度,让外国游客读完顿时就能理解如今的成都十分国际化,而在这类文本中抽象名词“格局”则可以省译或不译。
综上可见,译者从交际维的视角出发,将原文的意图最大限度地传达出来,并且让游客成功理解意思,这样就能很好地实现交际维度下英译的适应与选择。
五、翻译文旅宣传片时遇到的问题
首先,由于宣传片传播渠道单一,大多数是通过视频播放。
其次,由于译者本身的语言能力不足,拼写语法错误频出。
最后,由于译者的翻译能力不足,翻译策略和方法不适合。如若发现其他翻译问题,笔者下次继续探讨。
六、结束语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对该理论的由来和内涵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将该理论包含的三个维度即文化维、语言维和交际维仔细剖析并举例说明,对成都文旅宣传片中的几条例句的生态环境、文本特点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影响下,成都文旅宣传片应当正确运用理论方法,将原文意图完整且简要地表达出来。理论能有效地指导实践,因此,生态翻译学理论也能让宣传片中的信息更好地传达出来并让游客成功接受。这不仅对宣传片具有积极作用,也对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应用与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Harvey David. The Urbanization of Capital[M]. Oxford UK:Basil Blackwell Ltd,1985:9.
[2]崔璨.茶馆文化与旅游开发浅议:以成都为例[J].西部皮革,2018,40(22):138.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0: 67.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创新与国际发展[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174-186.
[5]胡庚申.若干生态翻译学视角的应用翻译研究[J].上海翻译,2017(5):1-6,95.
[6]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特征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 中国外语,2011(6):96-99,109.
[7]黄伟楠.中国热门旅游城市地区简介与旅游宣传文案翻译实践报告[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22.
[8]刘润.资本、权利与地方:成都市文化消费空间生产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5.
[9]许渊冲.直译与意译(下)[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1(2):30-34.
[10]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1]叶子南.对翻译中“词类转换”的新认识[J].中国翻译,2007(6):52-53.
[12]庄志民.旅游意象塑造的操作指向论析:旅游文化设计探索[J].旅游科学,2008(5):54-58.
作者简介:
顾曼妮(1998—),女,汉族,四川中江人,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秦恺(1969—),男,汉族,湖北阳新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认知翻译、跨文化传播。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