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修辞作为文学作品语言表达不可或缺的工具形式,不仅可以提升文学作品的趣味性与优美性,也可以丰富文学作品的艺术内涵。客观来讲,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应用不分国界,在英语文学作品中也可以体现出修辞手法的具体应用。针对于此,以英语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阐明分析修辞手法在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功能作用,说明修辞手法的重要性。并通过列举分析,对在英语文学作品中常见修辞手法的应用实践以及策略进行总结归纳,以供参考。
[关 键 词] 英语文学作品;修辞手法;语言鉴赏
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需要具备丰富的艺术内涵与阅读价值,才能够流芳百世。其中,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表达形式会影响作品风格与艺术特征,尤其是修辞手法。客观来讲,不同文学作者所使用的修辞风格不尽相同,通常需要根据作者自身感受、思想特征、写作习惯,运用合适的修辞风格创作优秀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语言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会深深地打动读者内心并刺激读者的阅读感官,升华作品内容的同时,丰富作品的艺术内涵。另外,文学作品字里行间可以映射社会发展背景及人物性格形象,通过修辞手法点缀,可以进一步增强作品文字表达的灵活性与生动性。不难看出,修辞手法可以视为文学作品语言表达的灵魂所在。
一、修辞手法在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功能作用分析
(一)塑造优美的语言表达形象,丰富具体作品内容
英语作为一门独特的语言形式,不仅具备表达功能,也具备交流功能。对于英语文学作品而言,为进一步增强英语文学作品内容的生动性与形象性,作者可运用大量修辞手法丰富文章内容及塑造优美语言表达形象。读者在阅读相关作品时可以深刻感受到作者所勾勒出的语言美,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深化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此外,适当使用修辞手法也可以帮助读者提升个人的英语语言修辞表达能力,方便读者学好英语与运用英语,更好地完成阅读以及写作等任务。
(二)提升语言鉴赏能力,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不同语言环境所呈现出的文化背景存在明显差异,而阅读作为了解其他国家文化以及掌握其他国家语言表达特点的重要途径,通过大量阅读可以帮助读者形成跨文化意识,尊重他国文化。修辞手法的应用可以进一步丰富英语文学作品的内容,可以让读者正确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以及发展历史。其中,运用的比喻、拟人以及夸张等一系列修辞手法可以丰富语言文字形象,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提升个人的语言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适当修辞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升华作品主题内容。
二、英语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与应用策略分析
(一)夸张修辞手法
从修辞学角度上来看,夸张修辞手法主要利用言過其实的语言表达方法,重点突出事物本质。或者增强作者某种情感表达力量,达到烘托文学作品阅读气氛的目的。客观来讲,适当的夸张修辞可以引发读者无限的想象,并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深刻理解作品语言想要表达的实际情感。虽然夸张修辞语言表达形式存在言过其实的问题,但却可以增强语言修饰效果,拓展英语文学作品语言表达内容。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作者写到“Its a common sense,the accepted truth is that a single man with good luck must lack a wife.”翻译过来为:“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这句话的前提是“Its a common sense(主要指常识、真理)”。如果不够直观,可以再欣赏一下《哈姆雷特》作品中的夸张修辞手法,比如“Hamlet:I love Ophelia, forty thousand brothers cant make up for my son with all their love.”翻译过来为:“哈姆雷特:我爱奥菲利亚,4万个兄弟的爱加在一起都比不了我对她的爱。”句子中的“forty thousand brothers”运用了夸张修辞方法强调哈姆雷特对爱人深厚且热烈的爱意。
通过举例分析上述文学作品中的夸张修辞手法,不难看出,夸张修辞手法虽然言过其实,但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气氛渲染能力较强,不仅不会阻碍读者理解作品内容,反而还会调动读者的主观能动性,有兴趣继续阅读下去。足以见得,夸张修辞方法不是直观表述事实,而是利用夸张修辞强调作者想要在文学作品中表达的情感,精准传达出主人公对人或者事物情感认知态度。因此可以说,夸张修辞手法可以视为一种传达情、表达情的修辞方法。
(二)比喻修辞手法
比喻修辞手法是英语文学作品常用的修辞手段。从内涵定义上来看,比喻修辞手法可以理解为借比另一事物对想要描写的事物进行叙述表达而采取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喻分为本体、喻体与比喻词三大结构体系,其中,本体主要是指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主要是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者情景,而比喻词主要是用于强调比喻关系而采取的标志性词语。与其他修辞手法不同,比喻修辞既可以是物与物、物与事之间的相比,也可以是事与物及事与事之间的相比,利于丰富文学作品语言表达内容以及激发读者想象情感。
如“ The candidate is an ass in the lions skin. He never has the courage to stand up for any cause.”如果不了解词句背后的表达意思直接翻译的话,那么意思将变为“那位候选人是个披着狮子皮的驴子,他从来没有勇气为任何事业挺身而出”,读起来既不通顺,也不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句子中“an ass in the lions skin”直译确实为披着狮子皮的驴,但读者需要结合英语文化表达背景,明确这是运用比喻修辞方法形成人的性格,指色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怯弱)。这个比喻修辞最早出现在《伊索寓言》中,讲述一头驴披着狮子的皮吓唬周边的动物与人,之后刮起一阵大风,狮子皮被风吹跑,驴现出本来面目,被大家猛揍一顿的故事。此后,“an ass in the lions skin”就被用来形容色厉内荏的人。这种修辞方法可以增强文学作品内容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吸引读者眼球。
另外,比喻修辞方法可以分为多种,本文重点讲述明喻与暗喻两种修辞方法。其中,明喻修辞更加侧重于强调通过对比两件不同事物的相同点,在文章内容中体现出事物本体与喻体的相似之处。比如英语文学作品经常使用“as、though、like”作为明喻词组,如“Time is like water in a sponge.”这种比喻修辞手法表达得相对直接,用海绵里的水比喻时间,挤一挤总是有的,借用明喻词汇“like”联系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让读者可以意识到时间的宝贵性,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区别于明喻修辞手法,暗喻修辞更注重对情感的比喻与表达。
暗喻修辞手法更加侧重于抓住本体特征,将本体直接比作另一个事物,也就是本文所说的喻体,主要利用物体自身形象取代本体完成语言描述与表达过程。比如“Hope is a good breakfast, but its a bad supper.”直接翻译为:希望是美好丰富的早餐,但却是顿糟糕的晚餐。虽然这句话并未明确体现本体于一体,但是却可以让读者明确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主旨内容。可以理解为“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意思是在告诫人们对于不切实际的事情不要抱有过度的希望,一旦希望落空,自己会在痛苦之中难以自拔。足以见得,暗语修辞手法可以让读者在文学作品中品读出深层次的哲理内容,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深度挖掘文字背后的寓意。
(三)反语修辞手法
反语修辞手法是指通过运用与真实意思相反的表达词汇传递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而采取的一种新型修辞方式,通俗来讲就是正话反说或者反话正说。其中,反话正说,主要利用具有褒义色彩特征的词汇或者积极词汇传递与字面含义相反的内容,这种表达方法比较符合日常交际礼貌要求,主要是为了给对方保留颜面。而运用正面的词语表达负面情绪,会形成强烈的情感反差对比,进一步升华文学作品戏剧性表达特征。
比如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作品Reflections on Gandhi中描写道:“I smoked a few cigarettes ,ate a few small pieces of meat,stole a few coins from the maid when I was young ,and lost my temper once—all together,it's almost the same.”本句话中的“smoked a few cigarettes、ate a few pieces of meat”等词汇主要用于强烈对比,正话反说。对于普通人而言,抽烟、吃肉都是小事,但对于文章主人公甘地而言,终其一生也只做过这几件他认为出格的事情。作者通过反语表达突显出对一生谨言慎行、品德优良、为人正直的性格特点,是真正的圣雄,反面表达出作者对甘地的赞美。
(四)拟人修辞手法
拟人修辞手法是英语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表达方式,通过赋予无生命物体人类生命或者情感,使其具有与人相同的特性,达到拟人化的目的,或者也将人所具备的道德品质、行为态度以及深刻感受赋予大自然事物当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作者思想情感。英语文学作品通过拟人修辞手法表达语言,可以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让读者可以感同身受地理解文学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进一步加深个人对作品的理解能力。
如《傲慢与偏见》中描写道:“The front garden is a gravel yard,and every corner is covered with ever green shrubs,where they struggle to survive and endure the dust rising from the chimney.”翻译过来为:“前花园是一个碎石厂,各角落位置长满了常绿的灌木丛,它们在这里挣扎求生,忍受着烟囱中逸出的灰尘。”显而易见,灌木丛并不具备人类情感,无法感受人类挣扎、忍受等复杂情感,作者采取拟人修辞方法,可以从侧面体现出灌木丛生存环境的恶劣性,借此表达生存环境的险恶。
(五)幽默修辞手法
部分英语文学作品通过使用幽默修辞手法表达出人物语言特点以及行为特点,通常运用可笑或者富有趣味性的语言词汇进行修饰表达,引人深思。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作者可以通过不同修辞格达到幽默的效果,或者也可以设置意想不到的结局强化幽默表达效果。其中,修辞格可以理解为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在语言或者行为上故意违背常规,突显出人物形象的生动性与个性化。作者也可以使用具有褒义色彩的词语达到反讽的目的,深化幽默表达效果的同时,增强作品内容的戏剧性与讽刺性。此外,设置意想不到的结局可以实现幽默化语言的表达效果。客观来讲,大部分英语文学作品开头都是以陈述性叙事开头,中规中矩,在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发展中,读者继续运用常规思维进行阅读,却发现作者所描绘的语言信息与自己原本设想的明显不同,故事内容不再局限于常规叙述,而是通过运用大量富有趣味性的语言描写故事内容,让读者意想不到,紧抓读者眼球,继续阅读下去。
如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主要以流浪汉索丕为主人公,索丕无家可归、穷困潦倒,寒冬时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特意费尽脑汁实施犯罪,目的在于进监狱,有个能够收留他并且吃饭的地方。为了达到目的,索丕去饭店吃过霸王餐、偷窃等违法行为,然而这都没让他如愿以偿。走投无路,索丕去了教堂,受到教堂里赞美诗的影响,索丕被感化,想要好好做人。然而戏剧的是,警察这个时候逮捕了他,把他送进了监狱。作品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深刻反映出当时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社会底层温饱困难,不得不绞尽脑汁想一切办法活下去。作品中的主人公索丕可以视为当时社会现象下的小人物缩影,是美国下层社会普遍存在的小人物形象。作品以喜剧形式、诙谐幽默的语言體现出下层社会小人物的艰辛生活与悲剧命运。
总之,为深刻理解英语文学作品艺术特色与作者思想情感表达,作者可通过运用合适的修辞方法表达语言与修饰文章内容,让读者可以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通过阅读文字明确作者采用修辞方法的作用以及实际含义,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与升华主题。最重要的是,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可以初步了解英语文学作品常用的修辞手法以及语言表达方式,有助于深入理解英语文化以及作品内涵,不再停留在直译的初级阶段。可以说,唯有精准掌握英语文学作品的修辞手法以及表达方式,才可以真正提高个人对英语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与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蕙.英语语言文学的常见修辞手法的应用[J].黑河学院学报, 2022, 13(10):106-108.
[2]王胜丽.英语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应用探析[J].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0(15):1-2.
[3]郭铖杰.英语修辞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少年, 2020(10):1-1.
[4]曾帅.探究英语语言文学中的常用修辞手法[J].齐鲁周刊, 2021(3):22-24.
[5]王琪琪,高军.显隐性策略在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22(16):40-41.
作者简介:
吴志刚(1971—),男,汉族,湖北天门人,文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作者单位:湖北警官学院国际警务系外语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