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科学思维方法

2024-05-07 23:12
关键词:两个结合时代化中国化

唐 丽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5410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1]这一论述表明了“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和概括总结。“两个结合”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得出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逻辑机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原创性理论贡献。为此,“两个结合”何以必要、如何可能的问题,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历史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准确把握“两个结合”,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的历史逻辑、战略意义、实践导向,对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历史思维:“两个结合”和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历史发展脉络

历史思维是一种集长时段思维、整体性思维、辩证性思维、发展性思维于一身的历史观点和历史方法,是看问题的历史维度。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运用历史思维来观察和解决问题,强调要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智慧。用历史思维审视“两个结合”的历史发展脉络,使“两个结合”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反思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中初步探索“两个结合”。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由于缺乏历史经验,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么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并不深刻和不彻底,陷入教条主义错误的思维,直接“复制粘贴”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没有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致使中国革命遭到严重挫折。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促使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反思,表示要坚决反对“生搬硬套”“依照画葫芦”的错误思维,逐渐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纠正了当时的错误工作作风,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提出了新的作战方式,创造性制定了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战策。这次会议就意味着党突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开启了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走适合本国国情特点的道路。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首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指出:“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有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2]这里“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意味着要在充分考虑中国的政治、经济等现实情况下,去运用马克思主义;“通过民族形式”“带有中国的特性”意味着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民族特点、民族风格相结合,这里其实就内蕴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因素。可以说,毛泽东的这一论断内在体现着“两个结合”的思想。此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谈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时,也强调马克思主义的运用要与“民族特点”相结合,与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相结合。从本质上看,新民主主义理论就是“两个结合”的产物。这一时期,党在坚持“两个结合”的探索中,认清了中国革命动力、性质、领导权、前途等实际问题,统一了党内的思想,增进了团结,破除了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在极其艰苦的革命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苏联革命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揭开了历史新篇章,担负起新使命,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中探索“两个结合”。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面临着许多苦难和严峻挑战。经济上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生产萎靡不振、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此时,要想办法把经济形势稳定下来,恢复生产,才能使党在政治上站得稳。党根据中国国情和社会经济状况,1953年创造性地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的是我国过渡时期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可以说是党在重要关头采取的战略步骤,是指引新中国的一盏明灯和指挥棒,是对犯右倾和“左”倾错误的摒弃,成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纲领。1956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及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完成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表明了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第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如何建设和发展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现实难题,党号召向苏联学习,但是也认识到苏联的经验不全是对的,也不一定符合中国的情况,学习苏联并不代表就能代替中国进行实践探索,苏联模式并不符合中国建设的实际,“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解决”[3],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进行“第二次结合”。“第二次结合”端正了党内对待苏联模式的正确态度,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自己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第二次结合”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如《论十大关系》,这部著作可以看成是探索“第二次结合”的理论奠基之作。第三,在科学文化领域里,提出“向科技进军”的口号,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4],促进文化发展。从社会革命有自己本国的民族形式到文化艺术也应当有本国的民族形式,这就为“两个结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党在继续探索“两个结合”的进程中,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宝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继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探索“两个结合”。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刻认识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为“两个结合”的深入探索奠定了思想根基。此后,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党和国家的主题。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现代化建设要立足本国的实际情况,自信地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这一论断表明,邓小平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探索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实践主题,是党从实践经验到理论的提升,拉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序幕。1987年9月,党的十三大报告强调:“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经历了六十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6]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6]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又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7]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宝贵经验概括为“十个结合”,置于首位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8]。同时,该阶段中国共产党也十分注重“第二个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从邓小平同志的“小康社会”“一国两制”“共同富裕”到江泽民同志的“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再到胡锦涛同志的“和谐理念”,这些思想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借鉴、发展的产物和结果,使马克思主义在创新发展中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深入探索“两个结合”中持续提升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遵循现代化建设规律基础上,守正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进入新时代,党开启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在坚持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中提出“两个结合”的新论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先提出“两个结合”的新论断。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坚持“两个结合”,以此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第一个结合”表明了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党深刻把握“两个大局”,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围绕新时代的实际情况,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世界形势发展的新变化、时代发展的新变化,用中国之路、中国之理、中国之治来积极回应强国之问、强党之问、共富之问等现实问题,不断得出正确的认识,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形成与时俱进的新理论,指导我国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第二个结合”意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表明了党高度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9]。“第二个结合”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在中国扎根筑牢了深厚的文化根基条件,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而马克思主义作为“金密钥”,去芜存菁,剔除糟粕,取其精华,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动其实现现代文明的当代形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继续发挥影响人民思想行为的重要价值,使得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有着更加重要的文化支撑。“第二个结合”的实现,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辩证性等特征,具有融合发展的内在品格” 。[10]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能够得到国人的拥护和支撑,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人民的价值观念相融相通相契合的。[11]正是二者这种内在品格的融合性、契合性,为“结合”奠定了思想基础,使二者融合、贯通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向中国形式的转变,实现了理论性和大众性的统一、实现了哲理性和通俗性的统一,让“高居庙堂”的理论真正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易于人民群众的接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便是“两个结合”的最新产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二、战略思维:“两个结合”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战略思维是为了实现长远目标、整体性全局性目标而制定具有前瞻性、科学性、规律性、发展性、创造性、创新性、辩证性的决策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运用战略思维来作出判断和决策,强调要善于从古今中外、整体与局部、普遍性和特殊性、规律性和目的性等来部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具体而言,从规律上看,“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本质要求;从长远上看,“两个结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从整体上看,“两个结合”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遵循。

(一)“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本质要求

本质是一个事物为何会成为这一事物的根据和根本,本质要求凝结着根本属性和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的思想理论武器,但是理论武器不是教条,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只有与本民族的具体实践行动、思维方式、历史文化传统结合起来,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第一个结合”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从中国现实上看,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问题,急需正确理论的指引和提供解决的对策和方案。从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上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品格属性,要求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实践中发挥出自己改造世界的真理力量。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严格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断纠正“教条主义之风”,反对“刻舟求剑”的错误思维,立足中国各个发展阶段的现实,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场域发挥应有作用,解决了革命时代的中国问题、和平时代的中国问题、世纪之交的中国问题、21世纪的中国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第二个结合”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理论创新的根”。[12]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3]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文化自信自强”。这种自信自强就来源于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和发展价值自信。马克思主义超越时空的界限,从欧洲传到中国,作为一个外来“物种”,若要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发芽,就要根植中华文化沃土,就需要中华文化提供文化灯塔,否则会“水土不服”,就不能为人民群众真正的理解,不能夯实文化根基和群众基础,就不会创造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因此,中国共产党要汲取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的内在价值和本质内涵,夯实理论创新的文化根基。从本质上看,“两个结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起作用。如果只强调“第一个结合”,没有把握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根基作用,“马克思就难以进入文庙”,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具体、简单、通俗的民族形式话语,就会失去其生命力和创造力;如果只强调“第二个结合”,忽视中国具体实际情况这个根本性前提,就解决不了中国的实际问题。理论和实践表明,只有坚持“第一个结合”和“第二个结合”的有机统一,坚持“两个结合”,才能不断给马克思主义标注和增加新的“颜色”。

(二)“两个结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社会变革需要理论的指导,伟大梦想的实现也需要理论指导。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形势是十分复杂的,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只有深入推进“两个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用最新的理论成果破解复兴道路上的难题和挑战,才能为民族复兴进行理论指导,才能真正实现“两个结合”的理论价值和战略价值。

1840年以来,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使近代的中国生灵涂炭,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难。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低头,中华民族没有低头,中国仁人志士进行了民族复兴的艰辛探索。可惜的是“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等均以失败告终,没有使中华民族走向复兴,没有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深刻认识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在革命实践中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最终经过28年的奋战,建立了新中国,推翻“三座大山”,为实现民族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14]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5],提出“一化三改”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4]。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14]。在新时代,党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在十八大报告中就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在十九大报告中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作为大会的主题;在二十大报告中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作为大会的主题,并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朝着目标不断前进,积极总结经验,坚持历史自觉,坚持“五位一体”总体性发展,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取得了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14]。面向新的征程,要使民族复兴的航船行稳致远,必须坚持“两个结合”,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用最新理论成果破解复兴道路上的发展难题,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理论指南。

(三)“两个结合”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遵循

人类文明是与生产方式、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不是从来就有,也不会一成不变,它会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实现文明的升级发展。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立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实践,在坚持“两个结合”理论基础上,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从空间上看,饱含丰富的中国地域元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代表的文明类型;从时间维度上看,相对于过去的文明类型,是超越了资本主义的文明形态。[16]这种超越时空的文明新形态,具体表现在:第一,从实践上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第一个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努力探索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农业的国家中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在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如何迈进社会主义社会,在一个生产力落后、人民生活温饱不足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中如何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问题。正是在探索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阶段,创造出了在理论形态、制度形态、政治形态、实践形态、价值形态、发展形态、文化形态、模式形态,既符合中国实际也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第二,从文化根基上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第二个结合”的产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种结合就是用中华文明的优秀智慧充实和扩展马克思主义,使其获得中华民族的特点、风格、气派。例如其“大同世界”“和合不同”的天下观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结合,推动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自然观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结合,形成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等等。总之,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坚持走自己的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通过辩证的吸收,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元素,超越资本主义文明,超越传统社会主义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

三、创新思维:“两个结合”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新境界

创新思维是实现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思维,强调要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为做好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用创新思维审视“两个结合”的“如何可能”,彰显“两个结合”的现实关怀和实践导向,能从根本上明确“两个结合”的发展动力机制,对实现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一个坚持”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前提

任何理论创新的发展,都要坚定正确的方向。习近平指出:“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17]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掌握“基本原理”的本质和要求,沿着正确的方向,推动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础、最根本的板块和内容,具有根本性和整体性、普遍性和一般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如何坚持基本原理呢?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立场是人们观察、处理问题的出发点、立足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就是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在《莱茵报》时期,关于林木盗窃法和关于出版自由这两个事例中,马克思看到了资产阶级虚伪的“外衣”下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马克思的政治立场开始站到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来。中国共产党自觉克服西方资本主义“资本逻辑”思想,摒弃资本至上的立场,坚定人民立场,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把人民当作社会发展的主体。第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具体包括,关于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等等。中国共产党人要学深悟透这些基本观点,结合原理观点的实质,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第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基本方法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等。党要深刻掌握认识这些基本方法,用科学方法指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例如,实事求是的方法就是“第一个结合”的实践导向。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要在中国开花结果,由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就要与中国的国情、文化传统相结合。第四,要学深悟透“基本原理”。实现“两个结合”的创新发展,需要下功夫读原典、悟原理,不要出现远离“马克思主义”抽象地谈“结合”,不要断章取义,不要以偏概全,而是以整体、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更好凝炼与“两个结合”的方式、方法、原则、途径,才能推动理论之树万古长青。

(二)“两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功的关键

任何理论要实现创新发展,既要紧跟时代步伐,也要站稳人民立场,从而达到合乎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成功。”[8]这表明,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离不开“与时代同进步”,离不开“与人民群众同命运”。

“与时代同进步”即马克思主义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把握时代发展特征,把握时代课题,积极吸收时代的优秀成果,从而在时代变化发展中推动理论创新。第一,把握时代特征。时代特征是具有历史性、阶段性、反映世界的总体特征,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时代特征不是永恒的,而是会发生变化。理论创新的前提是要真正把握“时代条件”,读懂时代特征。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加剧,面对世所罕见的挑战和问题,党更要时刻有“猫眼”“鹰眼”的敏锐,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和把握国际国内时代特点,不断深化和提高马克思主义的预测能力和决策能力,不断促进事业的进步和发展。第二,把握时代课题。任何理论都是对时代课题应答的产物,而每个时代的历史任务总是不同的,每个时代总是会有属于自己时代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19]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以来,久盛不衰,能够保持旺盛生命力,其重要原因在于其适应时代需要,不断直面时代课题,在回答时代课题中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回顾历史,党正是把握住了各个时期的发展课题,科学回答时代课题,从而推动了理论创新。当前,中国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更要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心任务,明确党的领导力量,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等,继续对时代课题作出新的贡献,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三,吸收时代文明成果。人类文明是多样的,每个国家的文明都各有长处,构成了不同的文明价值和文明特色。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更应该积极吸收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

离开人民的理论和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实践。“与人民群众同命运”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为人民造福。第一,“为了人民”表示坚定的人民立场。毛泽东认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20]。习近平总书记早明确指出了理论创新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21]。理论创新如果不站在人民立场上去思考和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人民群众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会出现脱离群众的危险,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没有群众基础,就会阻碍历史的进程。第二,“依靠人民”表明了要重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只有把抽象、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才能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理论掌握群众”,把“精神力量”变成“物质力量”的作用,才能写下人民主体地位的生动注脚。第三是“造福人民”表明了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切实着眼于社会的公平正义,着眼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着眼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才能够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三)解决“一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目的

理论创新不仅要从问题开始,而且也必然要回归到解决问题的根本目的上来。从本质上看,解决“一个问题”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任务在于解决中国问题乃至解决人类发展难题。

第一,致力于解决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每一次实现新飞跃,始终以破解中国各个时期的具体问题以及人类发展难题为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动力、改革目标、事业总体布局等新思想新战略新理念,勾勒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线图、时间表,就是引领中国人民直面现实问题,攻克在实现现代化强国道路上的艰难险阻。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更加要以解决中国问题作为基本点,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增强问题意识,从国情出发,独立自主解决我国的问题,打造解决中国问题的强劲引擎。第二,致力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党的理论创新不仅仅思考解决本国的现实问题,而且将理论视野扩展到全人类,解决“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根本问题。当前,世界多极化、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不稳定性增强,资本主义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更是以新的方式和多样的手段在全球化舞台上活跃,造成的消极影响还继续存在或者加剧,如贫富差距扩大、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经济危机、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等问题。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使资本为人民事业服务,缩短社会贫富差距,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就成为当代21世纪马克思主义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面向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更加要以世界眼光、人类视野,对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坚持站在正义的一边,积极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不断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综上所述,用历史思维审视“两个结合”,理清了“两个结合”的历史逻辑演变;用战略思维审视“两个结合”,分析了“两个结合”何以必要的根本问题;用创新思维审视“两个结合”,明晰了“两个结合”的发展动力。三大思维审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为我们深入理解“两个结合”新论断的逻辑理路、何以必要、如何可能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方向和指引。

猜你喜欢
两个结合时代化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
试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时代化”视角下的毛泽东思想——兼论“国际时代”与“国内时代”及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