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晓娟
故事类课文是低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般都蕴含教育意义。学生在学习这类课文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思考故事中人物的思维方式,明辨故事中的是非观,学习将故事中的道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但是,第一学段的学生具有年纪小、领悟能力有限、看待事物的视野和格局不够等特点。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必须提供帮助,给学生搭建合适的框架,让学生顺着框架理清思路,从而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的“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等要求。
第一学段的故事一般比较简短,语言比较朴素,情节也很简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和梳理,把故事中显而易见的、比较容易获得的信息,如人物、情节等筛选出来,再以这些信息为元素,搭建有助于复述故事的框架,让学生说出具有思维含量的故事(如图1)。
图1
从二年级开始,教材中故事的篇幅有了明显的增加,故事中的角色有时候会增加到三个以上,那么,学生在讲故事的时候需要梳理的信息量也会增加。因此,需锻炼学生厘清人物关系,分清人物主次,懂得辨别筛选,留下关键人物或对故事进展有影响的人物的能力。
比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课后第二题为:“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讲讲这个故事。”提供的词语有:马棚、愿意、磨坊、驮、挡住、为难、突然、拦住、吃惊、难为情、动脑筋、小心。这些词语里面,一大部分与小马有关,个别与小松鼠有关,还有一个与小马妈妈有关。可以看出,故事的主要角色是小马,松鼠和小马妈妈是次要角色。
既然小马是主要角色,那么故事的主要线索都在小马身上。这是学生首先应该判断出来的,讲述故事时就要代入小马,把属于小马的词语按照事情的发展过程进行排序。其次,小松鼠和小马妈妈虽然是次要角色,但却出现在故事的关键节点上,而且直接影响故事的发展。在讲述故事时,有关这两个角色的情节不能忽略。最后,学生添加合适的连接词,按照排列好的词语顺序,把故事串联起来(如图2)。
图2
在梳理词语,将其归类到对应的角色名下的过程中,学生已经了解谁在故事中获得了启发,进而明白应该从谁的经历中悟出道理,应该向谁学习,学习哪些处理问题的方法,等等。
二年级学生概括语句、表述观点的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找原文、画出相关词句来代替自己表达观点。
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小毛虫》的课后第二题为:“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从提示中能够得到的关键信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这两句话为节点,在它们的前后文中找到相关句子,提炼出能展现小毛虫变化的信息。可以根据基本路径“圈画相关句子—删减提炼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达—串联全部信息”,完成这道题目(如图3)。
图3
圈画相关句子是学生在经过简单思考判断之后所做的第一次信息加工;提炼出其中有用的,删减无用的、累赘的信息,是第二次信息加工;用自己的语言把各部分信息串联起来,再添加上适当的过渡语(如:经过漫长的等待)等,就是第三次信息加工。在这样层层递进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学生势必要对句子、词语进行归类、甄别、筛选等,逐步提高思辨能力。
角色的心理活动有时候也能成为故事的主线。面对这类情节随着心理变化而发展的故事,抓住体现心情变化的词语,就能把重点内容说出来。
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一文中,大象的心情因为耷拉的耳朵产生了一系列变化,而且这些变化都是由一定的事件引起的。对此,可以反映心情变化的关键词句为节点,简单梳理课文中的故事情节,绘制出“大象的心电图”(如图4),根据这张心电图就能把大象的思维过程说清楚。
图4
除了心情词,推动故事发展的时间词、明显反映事情变化的短语、句子等都可以作为说故事的依据,以此搭建框架。例如,学习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寒号鸟》时,可抓住“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冬腊月”等代表时间变化的短语;学习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时,可抓住“一天早上”“第二天早上”等表示时间的短语。抓住这些关键信息,就能“框”住故事发展的走向,也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导航到正确的路径上。学生讲述故事的过程,也是提升思维能力的过程。
为了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考查学生对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的理解程度,有的故事会提供一个开放性结局。对于故事接下去的走向,学生需要展开想象。教师可为学生发散思维搭建框架,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如图5)。
图5
续编故事不同于创编故事。创编故事可以有更多的主观发挥,可以掺杂自己的喜好和偏向。续编故事则不同,它多了一些束缚。不管怎么续编,都要符合原文的调性,让故事的发展尽可能地在情理之中。
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的课后题安排了一个续编故事的任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讲给大家听。”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感受到故事主人公是一只做事情朝三暮四、做决定很随意草率的蜘蛛。学生在潜意识里知道做事情的正确方法绝对不是像蜘蛛这样的,也知道这只蜘蛛如果继续这样草率下去,是没有好结局的,并且希望蜘蛛能看到自己的问题,有所改变,做出正确的决定。
图6 中的框架给学生清晰地规划了三条续编的思路,也给故事的发展规划了三个方向,不管哪一个方向,都让学生有话可说。另外,续编的故事的经过和结果,能明确地显露出学生对待蜘蛛开店这件事的观点。他们将获得的启示迁移到自己做人做事上,由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
图6
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的结尾是“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课文中种葫芦的人因为没有及时关注蚜虫和葫芦之间的关系,导致蚜虫把叶子吃光了,最后一个葫芦也没有得到。
为了让学生领悟文中的道理,教师随堂布置了一项续编故事的作业:“到了第二年,这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葫芦藤上又挂了几个可爱的小葫芦。有一天,他又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故事接下来会怎么发展?”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已经深知蚜虫对葫芦的危害,知道看待问题不能只看一部分。他们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作葫芦的主人,希望他立马意识到问题所在,及时挽救葫芦。另外,学生也可能化身为一个批判者,要让颗粒无收的结局再次上演,达到再次教育葫芦主人的目的(如图7)。
图7
虽然续编的故事可能会有不同的结尾,但都指向同一个道理:要用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否则,就得不到想要的结果。“继续不管蚜虫”这条线上,看上去好像种葫芦的人没有觉醒,事实上通过重蹈覆辙的结局再次印证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第一学段教材中的故事都非常有趣。这种有趣不仅体现在故事情节上,还体现在故事的结尾上,有时候会留下一个难题,让学生在读完故事后久久不能停止思考。为了解决这类难题,教师需要直接或者间接引导学生,提供一些思路和线索,助学生一臂之力(如图8)。
图8
含有难题的故事读起来耐人寻味。学生读完这类故事,会感觉没有尽兴。这说明学生的探索欲望被激发出来了。
例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我爱阅读”板块编排了阅读资料《月亮姑娘做衣裳》。文中,月亮姑娘的身体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做好的新衣服总是比她的身材更小一些,所以到最后她也没有穿上合身的新衣服。究其原因,月亮姑娘的身材总是先于衣服的款式发生变化。想要解决她的烦恼,教师需要补充有关月相的知识。
在观察了月相变化图,了解了相关资料,观看了科普视频的基础上,结合原本的故事情节,学生很快展开思考,对应文本中的三次变化,帮助月亮姑娘解决难题(如图9)。
图9
在语文学习中,填补故事中没有展开详细描述的故事情节、对话,增加事件、人物等,是经常出现的环节。一般情况下,让学生在比较贴合生活的情境中展开想象,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如果故事内容超过了学生的认知范围,他们想象起来就有一定难度。
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黄帝的传说》中,关于黄帝在造车的过程中“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结果怎样”,都能直接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但是,对于“怎样做”的部分,课文没有展开说。然而,想要把黄帝造车的过程说明白,体现黄帝的智慧和黄帝对人们的贡献,这一部分内容又是至关重要的。
对此,可将“他号召部落民众,按照设想找来需要的材料,试了一次又一次,终于把车造了出来”这里的“需要的材料”“试了一次又一次”作为切口,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一步体会黄帝在造车过程中的不容易。
关于造车的材料和在尝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能生成很多答案,但这些答案合不合理,还需要进一步甄别和筛选。此时,教师需补充关于远古时期物质文明的资料,学生阅读后会自主摒弃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想象,留下符合条件的答案。最终他们发现,造车能用的材料少之又少,而需要解决的难题却非常多,自然能体会黄帝在当时物质条件非常落后的情况下,成功发明出独轮车是多么不容易(如图10)。
图10
对教师来说,以思辨能力为落脚点进行教学是不小的挑战。让学生根据抓得住的要素建立框架,培养思辨能力,符合第一学段的学情特点。借助框架,学生根据故事蕴含的道理,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习得解决类似生活难题的办法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