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奶中不同酪蛋白的提取及其功能特性分析

2024-05-06 12:44陈旭雯
现代食品 2024年4期
关键词:溶解性酪蛋白溶解度

◎ 周 静,张 鑫,陈旭雯,付 帅,王 练

(西昌新希望三牧乳业有限公司,四川 西昌 615000)

牦牛乳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易消化吸收和营养丰富等特点。牦牛乳的酪蛋白含量高,且酪蛋白组分丰富,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和发泡性。传统牦牛乳酪蛋白的分离提取主要采用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等方法,存在产率低、工艺复杂、分离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难以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因此,本研究旨在为特色乳制品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1]。

1 实验设计与方法

1.1 实验操作步骤

1.1.1 设计α-、β-、κ-酪蛋白分离工艺流程

设计α-、β-、κ-酪蛋白分离工艺流程,是实验中的关键步骤,需要考虑原料性质、分离方法和操作条件等。①将牦牛奶样品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杂质和沉淀物,采用离心法对牦牛奶样品进行预处理,去除脂肪和大分子蛋白。②对预处理后的样品进行pH 调节,使其处于适宜的分离条件下。在分离过程中,采用钙盐沉淀法,通过添加0.1~0.5 mol·L-1的CaCl2溶液,使酪蛋白沉淀,进而实现α-、β-、κ-酪蛋白的分离。分离后的沉淀经过离心后,可得到不同酪蛋白的纯化产物。③根据实验需要,调节CaCl2的浓度,通常在0.1~0.5 mol·L-1的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浓度,调节溶液的pH 为4.6~4.8,温度通常控制在4~10 ℃,以促进酪蛋白的沉淀和分离,保证实验环境的稳定性和分离效果的可靠性[2-3]。

1.1.2 进行α-、β-、κ-酪蛋白分离工艺的单因素实验

(1)调节CaCl2浓度对分离效果的考察。①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浓度范围为0.1~0.5 mol·L-1,再将这些溶液分别与牦牛奶样品混合,并进行离心分离过程。②离心后,沉淀物为0.1~0.5 mol·L-1。其中,若CaCl2溶液≤0.1 mol·L-1,表明浓度过低,无法充分沉淀酪蛋白,分离效果不佳;若CaCl2溶液≥0.5 mol·L-1,表明浓度较高,会造成过度沉淀,使纯化产物中杂质含量超标,导致分离效果不佳。因此,保持CaCl2溶液浓度在0.1~5 mol·L-1,即可实现高效、纯净的酪蛋白分离。

(2)调节冷却温度对分离效果的评估。调节冷却温度范围通常在4~10 ℃。通过观察可知,当冷却温度为4 ℃时,虽然沉淀质量评分较高,但分离纯度和上清液残留物质评分较低,表明低温下酪蛋白的沉淀速度较慢,导致分离时间延长,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分离纯度;当温度为10 ℃时,虽然沉淀质量较低,但分离纯度和上清液残留物质评分较高,因为高温度加速了沉淀过程,导致较多的杂质残留在产物中;当温度在6~8 ℃时,沉淀质量、分离纯度和上清液残留物质的评分都相对均衡,分离效果更佳,既能保证较高的分离纯度,又能控制残留物质的含量。

1.2 利用SDS-PAGE 电泳方法评估牦牛奶中α-、β-、κ-酪蛋白的纯度

样品制备过程如下。①取出待分析的样品2 mg,然后放入一个容量为1.5 mL 的离心管中。按照1 ∶4的比例,向离心管中加入4 倍样品重量的纯水,使样品得以溶解。例如,如果样品为2 mg,则需要加入8 mL 的纯水。②待样品充分溶解后,从中取出20 μL 的溶液,转移到另一个离心管中。在新的离心管中,向样品溶液中加入20 μL 的β-巯基乙醇(β-ME)、15 μL 的饱和溴酚蓝溶液,用于反应和标记样品的试剂。③混合均匀后,将混合溶液置于金属浴中,设定温度为95 ℃,并进行反应处理,持续时间为10 min,处理完成后,备用样品可用于后续的分析实验中。

电泳分析牦牛奶酪蛋白组分纯度的具体步骤(见表1)。

表1 电泳分析牦牛奶酪蛋白组分纯度步骤表

1.3 测定牦牛奶酪蛋白组分的功能特性

1.3.1 溶解性的测量方法

称取2 mg 的酪蛋白样品,将其溶解在水中或者缓冲液溶剂中,在室温或者37 ℃条件下观察其溶解过程。在溶解过程中,轻轻摇晃溶液,以促进酪蛋白的充分溶解。同时,技术人员需要观察溶液的透明度和均匀性,确保酪蛋白能够完全溶解,不产生任何沉淀或凝固物。

1.3.2 乳化性的检测程序

根据实验设计和所需乳化性能,取2 mg 的酪蛋白样品,溶解于pH 5.5~7.0、1.5 mL的缓冲液中。准备1∶1的油相和水相,将酪蛋白样品溶液加入油相和水相中,轻轻搅拌使其充分混合。观察乳液10 min,看其是否形成了稳定的乳液,并详细记录乳液的外观、稳定性以及乳化度等参数[4]。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牦牛奶中α-、β-、κ-酪蛋白的提取与分离效果

2.1.1 钙离子浓度调节实验结果分析

一方面,α-CN 具有较多的磷酸丝氨酸基团,在碱性条件下带有更多的负电荷,与钙离子结合的能力更强。随着Ca2+浓度的增加,其与αs-酪蛋白的亲和性也增加,导致αs-酪蛋白的沉淀。另一方面,在低温条件下,β-酪蛋白往往处于游离态,温度越低分离到β-酪蛋白的可能性就越高。

2.1.2 冷却温度调节实验结果分析

随着冷却温度的降低,分子的运动减弱,导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在低温下(2 ℃)β-CN 处于游离状态,其含量较高,达到16.90 g。随着温度升高,α-CN 和β-CN 的含量逐渐降低,0 ℃时α-CN和β-CN 的含量低于2 ℃时。因此,选择2 ℃作为不同酪蛋白分离温度是合理的。此外,在温度为2 ℃、CaCl2溶液浓度为0.065 mol·L-1的条件下,也能成功分离得到αs-CN 和β-CN 组分,进一步表明选择2 ℃是适宜的。

2.2 牦牛奶α-、β-、κ-酪蛋白功能特性的分析

2.2.1 不同pH 对酪蛋白组分溶解性的影响分析

对牦牛奶中的α-、β-、κ-酪蛋白进行溶解性的研究,可以揭示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行为。研究发现,随着溶液pH 的变化,牦牛奶中的酪蛋白溶解度也会发生变化。随着pH 增大,酪蛋白溶解度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达到峰值后趋于平缓。特别是在等电点附近,酪蛋白的溶解度最低。这一现象与其他研究结果相符,由于pH变化引起蛋白质的结构变性,疏水基团外露,影响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了溶解度。另外,牦牛奶中的α-、β-、κ-酪蛋白的溶解度还受温度的影响。研究证实,在40~80 ℃之间时,温度与酪蛋白的溶解度呈负相关,其原因可能在于加热导致蛋白质分子内部的非极性基团暴露,引起蛋白分子极化和构象的改变,从而导致溶解度的下降。

2.2.2 不同pH 对酪蛋白组分乳化性的影响分析

牛乳中的α-、β-、κ-酪蛋白在不同pH 下的乳化能力表现明显的变化趋势。随着pH 从酸性到碱性的变化,乳化能力先降后升,直至趋于平缓。当pH 为2.1 时,牦牛乳中的α-、β-、κ-酪蛋白乳化能力最佳,表现较好的乳化特性。这可能是由于pH 变化导致蛋白质结构发生轻微变化,增加了静电斥力,使得疏水基团暴露增多,从而提升了乳化性能[5]。相反,在pH 为4~5 时,蛋白质的可溶性减少,影响乳化稳定性。当pH 偏离等电点时蛋白质带电,乳化液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抑制了液滴的聚集,乳化稳定性得以提高。当pH 为6.15 时,乳化稳定性达到最佳状态。

2.2.3 pH 变化对酪蛋白组分发泡性的影响分析

当pH 为2.1 时,三者的起泡性达到最佳状态;当pH 为4.26 时,泡沫稳定性表现最佳,可能是蛋白质的两性电解质性质所致。当蛋白质的电荷与溶液的pH 相近时,其带电荷为0,导致溶解性下降,从而影响了其在气-液界面的排列和展开能力,进而降低了起泡性。然而,当蛋白质的电荷偏离等电点时,其溶解性增加,分子间的自由度提高,促进蛋白质在气-液界面的快速排列和展开,从而提高了起泡性。这表明,蛋白质的电荷状态和溶解性对其在液体中的表现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液体界面的作用。

3 结语

本实验对牦牛奶中的α-、β-、κ-酪蛋白进行研究,观察了蛋白质在不同pH 下的溶解性变化,发现其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规律。当pH 为2.1 时,溶解度达到最高值,与其他研究结果相符合;当温度为40 ℃时,牦牛奶中的α-、β-、κ-酪蛋白的溶解度较高,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逐渐降低;当pH 为2.1时,牦牛奶中的酪蛋白表现较好的乳化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因此,本研究结果可以为牦牛奶蛋白质的功能特性提供重要参考,对牦牛奶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溶解性酪蛋白溶解度
共沉淀引发的溶解性有机质在水铁矿/水界面的分子分馏特性*
蛋氨酸对奶牛乳腺酪蛋白合成及其上皮细胞自噬的影响
“溶解度曲线”考点击破
垃圾渗滤液溶解性有机物的分子指纹特征
溶解度曲线的理解与应用例析
溶解性有机质对水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酪蛋白磷酸肽-钙络合物对酸乳贮藏特性的影响
CO2捕集的吸收溶解度计算和过程模拟
碳质材料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