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联读文本教学中的学习任务设计初探
——以《〈世说新语〉二则》教学为例

2024-05-06 09:03徐赛君浙江省青田县伯温中学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4年10期
关键词:文言文言文文本

徐赛君|浙江省青田县伯温中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这彰显了学习任务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文言文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许多看似“高大上”的学习任务设计,运用起来往往收效甚微。

综观统编版初中《语文》(以下简称“统编教材”),文言文的选文与编排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即将多个文言文文本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篇课文(笔者称之为“文言文联读文本”),如《〈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论语〉十二章》《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孟子〉二章》《〈庄子〉二则》《〈礼记〉二则》等。这样的课文因为涉及多个文本,对学习任务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鉴于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存在畏难情绪、文言文联读文本的特点以及文言文教学对“言”“文”统一的追求,笔者以为,初中语文文言文联读文本教学中的学习任务设计需要关注趣味性、注重不同文本的联结、体现文言与文化的融合,下面以《〈世说新语〉二则》教学为例进行阐述。

一、关注趣味性:多种形式对接字源与课文

《课程标准》倡导的语文教学与传统语文教学的区别之一是“任务驱动”。对于文言文教学而言,教师应根据教材单元导语与课文编排、学情与文言文文本特质等要素,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具有趣味性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趣味性越强,越能使学生快速进入文言文学习状态,进而提升文言文教学实效。以《〈世说新语〉二则》为例,笔者在明确其学习目标的前提下,设计了“猜读一个字”的学习任务。

【学习目标】

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梳理文意,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目标2:通过对“新”字的追根溯源,了解《世说新语》书名中用“新”的用意。

目标3:通过对《世说新语》中人物言行的品析去探究“新”的内涵,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与文化修养,欣赏他们的聪慧与方正。

目标4:通过对《世说新语》语言、思想的探究,加深对魏晋时代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底蕴。

【学习任务一:“:“猜读一个字”】

请根据下面左侧两个甲骨文偏旁部首猜测一个字(右侧甲骨文),并推测它的含义,说出你的猜测并与同学分享。

该学习任务通过“趣味猜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新”字的含义: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然后,笔者展示如下材料。

张舜徽在《说文解字约注》中说:“以斧斫木而鲜白之色见矣,此新旧之义所从出也。”斫木显出鲜白色是一种常见现象。《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这是巧用斫木现白现象的一个实例。由于斫木现白,故“新”引申而有鲜洁义。

这样层层深入,学生就能对字词有更深入的理解,为学习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除了猜字外,教师还可以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将字源信息与课文对接,既能有效消除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隔膜,又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注重不同文本的联结:比较分析,深度认知

吕叔湘认为:“学习文言,要达到会阅读一般同类文言的程度。”[1]阅读同类文言文,不仅要把握文言文中的所言志与所载道,还要学会循着文本特质去探究文辞与言志载道的互通处(即联结处)。这要求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需着重关注不同文本尤其是联读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并在解决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如教学《〈世说新语〉二则》时,为引导学生探寻两篇文言文中的联结处,笔者设计了“认识一群人”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二:“:“认识一群人”】

学生通过对两则故事的比较分析发现:从年轻一辈的才华和品性角度来看,谢道韫、谢朗、陈元方机敏聪慧、果敢直率,这些少年儿童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从年长一辈的性情和思想角度来看,谢太傅“欣然”“大笑乐”,让人仿佛看见慈眉善目的长者与子侄辈的亲密无间,他性情率真、内心恬淡又善于教化晚辈,才使家庭文化生活和谐融洽,而陈太丘果敢、直率、守信守礼、善于教育孩子,这些从容恬淡、果敢守信、善于教化的长者们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在对文本人物联读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又对两则故事的时代背景进行联结,异中求同,探究出这“一群人”的共同的“士族”身份,进一步理解魏晋时期培养人才的主力军——“士族阶层”。

这样的任务设计能实现从文本层面到任务层面的深度认知,当然也比普通的单一型学习任务更复杂更有难度。它要求学生通过对文本的交互阅读引发联结思考,并将碎片化知识相互关联聚合,进而提升深度认知,实现阅读力由点到面的延伸。

三、体现文言与文化的融合:拓展探究,升华认知

朱自清提出过著名的“古典的训练”的主张,他认为文言教材“一是给学生做写作的榜样或范文,二是使学生了解本国固有文化”[2]。也就是说,教材中的文言文不仅是学生学习文言知识的范文,还应承载引导学生了解固有文化、提升文化修养的教育功能。像《世说新语》这样的文言古籍,在被选入统编教材时,大都涉及对其文学价值等的综合考量。这些文言古籍既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学生学习文言文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好材料。因而,教师在设计该类文本的学习任务时,既要体现文言特质,又要凸显古圣先贤们传统的思维方式与智慧的哲思情怀,并以“文化”为落脚点,彰显文本的育人价值。以《〈世说新语〉二则》为例,笔者设计了涉及文本与典籍、文本与历史、文学与文化等多层面的学习任务——“回望一个时代”。

【学习任务三:“:“回望一个时代”】

有同学提出质疑:“像谢道韫、陈元方这样的神童,以及谢安这样的名士每个朝代都有,为什么作者把他们的事迹汇编在一起,并命名为‘世说新语’呢?”请同学们结合以下几则材料,探究《世说新语》“新”在哪里,为这个同学答疑解惑。

材料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乱世。政治不稳,南北分裂,战乱频繁,但同时又是一个个人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士大夫开始摆脱了汉末名教的束缚,更多地展示出自己的真性情。

——《三联生活周刊·〈世说〉与魏晋名士》

材料2: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

——《世说新语·惑溺》

材料3: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世说新语·品藻》

材料4:《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在补充背景及相关材料后,笔者启发学生体会《世说新语》除具有语言方面化繁为简的大胆创“新”外,更重要的是其思想的除旧革“新”。一方面,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咏雪》中对谢道韫才华的赞美,其实是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理念的冲击,带来“解放自我”的新思潮,而材料2 中的“王安丰妇”敢说敢做、率性果敢、温情善辩,这样的才女不但受丈夫认可,还受士人认可,这些对女子的认可便是对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的大胆革新。另一方面,《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公然反驳长辈的怒骂,做率直的自己,材料3 中殷侯不卑不亢、自信而优雅,这种“追求自由,宁做自我”的品性正是魏晋士人对传统礼教的思想革新。通过对两篇课内文本以及多个课外文本的拓展探究,学生对那群士人、那个动乱而觉醒的时代与魏晋风骨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从而在提升文言文阅读鉴赏能力的同时,发展包括文化素养在内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在文言文联读文本教学的学习任务设计中,既要关注趣味性,又要注重不同文本的联结,还要体现文言与文化的融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其在自主或合作进行的实践中完成对知识的探索,进而增加文言文阅读的深度,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文言文言文文本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言实词推断法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