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飞|浙江省海盐高级中学
2023 年12 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提出“以美育浸润学生,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身心更加愉悦,活力更加彰显,人格更加健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在“课程性质”部分明确了美术课程的根本任务之一是:以美育人,培育健康审美观念,陶冶高尚情操。由此可见,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应成为当下美术教学的重点。
教材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载体,作为其中之一的人美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鉴赏》(以下简称“《美术鉴赏》”),对引导学生形成有效鉴赏路径进而提升审美修养至关重要。但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直接运用该教材提供的鉴赏范式对具体的作品作鉴赏分析时,容易出现系统性模糊、关联度宽泛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经过长期实践,逐渐创生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利于学生掌握与运用的“三境鉴美·学导融合”范式。
从学生鉴赏进阶的角度出发,美术作品的鉴赏过程可划分为“内容—形式—精神”三重鉴赏境界[1]。以此为框架,笔者将学生学习力的发展和教师引导力的提升“合并轨道”,由外而内地开展情景化体验、问题链导析、探寻式溯源等美术鉴赏活动,促成学生学的思维、方法、路径与教师导的思维、方法、路径的有机融合,共提观察力、分析力和探究力,沉浸审美修养,由此形成了“三境鉴美·学导融合”范式,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三境鉴美·学导融合”范式
下面,笔者以《美术鉴赏》第二单元为例,阐述如何开展“三境鉴美·学导融合”教学。
步入鉴赏,学生首先面对的是作品内容,需要对作品进行有效观察,解决作品中“有什么”的问题。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激发学生“观”的欲望,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地“观”。
1.布展“品观”——激发观察之趣
布展“品观”,即营造大观察场。所谓大观察场,就是充分利用美育教室内外大范围的墙壁空间,悬挂大尺幅高清写真喷绘鉴赏作品,搭建能让学生具身感观认知的自由活动空间。大观察场的营造,能够把学生带入或引入场景,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使学生进入一种欲罢不能的状态[2]。在大观察场中,学生看得投入,观得入微,能达成对鉴赏内容的初步感知和了解,进一步提高观察力。如教学该单元主题一“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画鉴赏时,笔者开展了如下实践活动。
【营造场境·渲染氛围】课前,笔者搜集《千里江山图》《渔父图》《庐山高图》等山水画作的高清电子稿,然后将其制作成大幅面写真喷绘悬于教室内外墙壁并遮罩,室内协同运用电子竖屏布展。
【揭幕聚焦·游走欣赏】课上,笔者邀请学生揭幕画展,学生被突如其来的场景震撼和吸引,观察视线自然聚焦于作品所呈现的物象之上,感知、品味作品塑造的独特的艺术形象。
【交流感知·建卡梳理】观展后,笔者组织学生讨论如下问题:“说说你最喜欢哪幅画,画中的景致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哪幅画的色彩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交流后,学生梳理自己对山水画作内容的观察认知,并在分享卡上记录自己观展前后的心路历程。
设计说明:此环节既能在课堂上实现学生由座位内静观转向动态游观,打破传统鉴赏课堂的井然秩序,注入鉴赏之趣,又能破解因教材中画幅小、细节模糊而导致的学生无法入境细品的教学弊端,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美术观察力。
2.视听“引观”——增加入境之情
视听“引观”是依托学校的数字鉴赏教室和数字展演教室,师生搜集汇总鉴赏作品的图文、影音素材,而后由教师对素材进行剪辑加工,并利用流媒体技术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学习或分组自赏的一种入境看的方法。学生通过课前协助搜集素材,以及课上对作品的关注,可以实现观察力的提升与进阶。以该单元主题三“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中的《倒牛奶的女佣》鉴赏教学为例,笔者开展了如下教学实践。
【搜集感知·汇集精剪】笔者引导学生分组分方向搜集荷兰画家维米尔的油画作品《倒牛奶的女佣》的相关图文及音视频资料,然后运用Photoshop、Premiere等软件将资料进行合成编辑,输出视频。
【以问入境·听观寻解】笔者设计并呈现“助观”问题:“维米尔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普通妇女形象?从她的衣着和表情上,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学生根据视听资料找寻“答案”。
【回味讨论·思维碰撞】学生听、观之后,会在大脑中留存关于《倒牛奶的女佣》作品内容的散点状信息,诸如一个女子在倒牛奶,女子身着粗黄色上衣、蓝色围裙,桌上有食物,墙上有篮子和马灯等,但这些信息未聚焦,不成系统。笔者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画作主要表现一位身体健壮的妇人正在为准备早餐而倾倒牛奶的场景。仔细观看她淳朴的圆脸,粗制的黄色上衣、蓝色围裙下穿着的红棕色裙子。她正忙着要将陶罐里的牛奶倾倒在大碗中,神情专注而认真。妇人旁边有一扇窗子,光线透过窗子照射进来,窗户旁边的墙上挂着一只藤条编制的篮子和一盏马灯,桌上凌乱地摆着一些食物。整个画面让人感觉安静而祥和,仿佛能听到牛奶流注入碗中的涓滴之声。”
设计说明:视听“引观”的开展,能从两个方面带动学生发展“观”的能力。一是让学生参与搜集材料,能引发其关注作品内容,带动其感知作品的形式语言,提高观察感知力。二是借助流媒体技术,学生在短时间内能获取诸多通过直观观察作品所不能摄取的内容,丰富对作品内容的有效认知。
在“形式境”框架下,教师“导”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中解构作品,培养其对作品形式美的分析能力。作品形式美的构成要素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语言元素(点、线、面、色)及其所构成的形态变化;二是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及其所构成的审美意象;三是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及其所构成的审美关系。对这些构成要素的明晰可使学生的辨析由“无向”走向“有向”。但要使学生由浅层“分析”迈向深度“剖析”,教师还需运用相关形式构成要素设计的递进式问题链,以引导学生在多维度、多视角的纵深剖析中理解作品的形式之美。下面,笔者以该单元主题四“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中的《格尔尼卡》鉴赏教学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阐述。
1.宏观“提引”——厘清审美要素
宏观问题链主要从作品外在大方向来设计,带动学生从对画面表层的分析逐步转向对内在语言的分析,让学生对美术语言构成有进一步的认知,即“是什么”的问题。在宏观“提引”层面,学生只需根据问题链导向作出个性化的判断,能明辨审美元素即可。具体实践如下。
【具情设计·引向助析】在分析《格尔尼卡》宏观方面的形式语言之前,笔者根据学情设计了助力学生有向分析的问题链:“这件作品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你认为这张画的构图乱吗?你喜欢这张画的用色吗?这张画的物象造型是具象的吗?在这张画中,作者运用透视了吗?这张画的点线面排布有规律吗?”课上,笔者组织学生个体对《格尔尼卡》的形式语言作浅层分析,使其获得对该作品外在表征的感知。
【同桌讨论·摘记要点】在学生个体初步分析之后,笔者组织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对问题链展开讨论,同时提醒学生随时记录讨论形成的新观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格尔尼卡》直观所见语言表达物象的分析与理解。
【结论展示·互动论美】笔者组织学生将讨论形成的学习成果张贴到教室外走廊上的公共交流区,学生相互观摩,在互通有无中进一步提高对《格尔尼卡》内容和语言要素的关注。
设计说明:宏观问题链的设计与教学运用,能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导向,一步步走进对美术作品形式语言的分析,有效带动学生从画面表层的直观感触转向内在语言层的浅析,建立方向感,增强有序分析的意识。
2.中观“助辨”——解密图式构成
中观问题链主要从作品的构图、造型、色彩、透视等形式构成要素角度分项目设计,引领学生从理性层面认知作品的语言是“怎么用的”,助力学生更为有效地认知艺术语言所构成的审美意向,淬炼分析能力。具体实践如下。
【关注语言·按项设问】笔者提前梳理出《格尔尼卡》中突出的语言要素,并择其重点设计如下问题链:“(1)构图方面:画面中刻画的物象是否有秩序?构图是否有明确的视觉聚焦点?谈谈你的想法。(2)造型方面:画面中物象的造型是如何表现的(具象、抽象、意象)?这样表现有何用意?如果让你来表现这些物象,你会用什么样的造型?(3)色彩方面:画面中使用了哪些颜色,有什么深意吗?对于颜色你有何认知?如果你是作者,你想用什么颜色来表现战争内容?”
【依问共研·辨析解惑】学生分组分语言要素聚焦分析《格尔尼卡》的形式语言,进一步加深对作品语言的认知。
【汇报演说·交汇析美】聚焦讨论后,每个小组选派一个演说人汇报结论要点,汇总对《格尔尼卡》图式构成的精准认知。
设计说明:中观问题链的设计与教学运用,能提高学生由美术语言的浅度表象感性分析向精准要素表达的理性分析进阶,使学生理性分析的思维意识得到锻炼增强。
3.微观“靶向”——辨析语言特色
微观问题链指向语言规则,主要从作品所构成的审美关系(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要素角度)精准设计,甚至可从更加细微的语言层次切入,以引导学生更为有效地分析作品的语言特色,即关注“为什么这么用”。微观问题链主要是以深度问促进学生的深度思,增强学生对作品语言的辨识力。具体实践如下。
【深研语境·设问引思】笔者通过对《格尔尼卡》语言规则运用的深入探查,从两个方面设计微观问题链:“一是审美关系:画面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但是画面表现得却又和谐不突兀,画家是怎么做到的?画家这样做有何用意?这幅画是如何做到对称与均衡的?二是语言特色:画面中对牛和马的描画是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吗?画面中的人和真实生活中的人有何不同,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
【借问品画·表达回应】笔者基于微观问题链,示意学生仔细观察《格尔尼卡》画作,从自我认知的角度,辨析回应作品在构成上所创造出的独特审美关系。
【据画研讨·审视回应】笔者组织学生进一步有向观画,逐条点拨解问之理,然后鼓励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建构的审美观点,并合理修正,从中品悟《格尔尼卡》艺术语言的魅力。
设计说明:微观问题链的设计与教学运用,能增强学生对作品审美关系的把握和对语言特色的具身认知,帮助学生建构深度分析美术作品语言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分析力的高阶发展。
精神境是探究作品的最高层次,历练的是学生对作品内涵的解读力。教师需要组织多样态活动多元推进教学,引导学生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细节描绘、语言表达及作品影响等方面拾级而上,驱动学生在探寻作品丰富意蕴的过程中提升审美觉悟和精神修养,使学生从单纯的作品探究溯源辐射到对人生的感悟,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1.阅读“博探”——润养艺术精神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要适时为学生提供与鉴赏作品相关的资料,开展进阶式阅读活动,助力学生对作品内涵特质的理解和创造性解读,滋养学生的审美品质,沁润学生的艺术精神。以该单元主题二“抒情与写意——文人画”相关作品的鉴赏为例,笔者开展了如下教学实践。
【广域泛读·概要了解】笔者课前搜集《六君子图》《墨葡萄图》《荷石水禽图》等作品的文字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对资料的泛读快速了解作品的背景信息和相关观点,与之前在内容境体验、形式境分析中形成的碎片化审美认知产生碰撞,从而推进学生对文人画作品的探究。
【局域精读·导单提引】学生泛读后,笔者为其提供问题链:“文人画笔墨交织的审美趣味在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文人画的诗、书、画、印是怎么做到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的?……”这是以问题促精读来带动学生探寻作品的内涵特质。
【观点分享·评述润美】泛读、精读之后,学生虽然在脑海中保留了对文人画内涵精神的诸多信息,但是缺乏系统建构。此时,笔者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对阅读认知进行系统化梳理,并分享交流,帮助学生增强对作品内涵的创新性认知,锻炼解读能力。
设计说明:通过对溯源材料的泛读、精读,使学生在开阔审美视野、短时间内获取大量审美信息的同时,促进思维发展。
2.讨论“聚探”——共情审美认知
开展讨论溯源,有助于学生个性审美观点的汇集碰撞,使学生在求同存异的讨论争辩中最大效能地集聚智慧,将探究引向深入,升华审美情感。以该单元主题二“抒情与写意——文人画”相关作品的鉴赏为例,笔者开展了如下教学实践。
【拟定论题·讨论追溯】笔者组织学生一同讨论并运用电脑建构出溯源文人画艺术精神的论题库和资源包。之后,笔者安排学生分组依次抽选论题,领取资源包,合力探究文人画所传达出的内在意蕴。
【观点归纳·代表陈述】笔者示意每小组安排人员将讨论过程中有价值的观点记录下来,并汇总整理,形成小组核心观点,然后各组派代表分享对文人画艺术精神的溯源表达。
【聚焦理析·感悟沁美】分享交流后,笔者组织学生对每个小组分享的有关文人画艺术精神的观点展开辩论式评价,提升溯源成效,增强对作品内在美的思辨意识。
设计说明:围绕论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溯源探究的兴趣,促进溯源的实效开展,进而使学生升华审美情感,加强审美的思辨意识与能力。
3.研学“精探”——体悟哲学人生
研学“精探”是学生基于兴趣取向,自选探究方向、自设研究目标、自定研学路径、自行搜集资料、自谋汇报形式,在一定时间和区域范围内开展的个性化鉴美活动。研学的开展,能锻炼学生的审美认知,涵养学生美的心灵。以该单元主题二“抒情与写意——文人画”自主研学为例,笔者开展了如下实践。
【选定研题·设立目标】根据前期对文人画的鉴美认知,笔者引导学生遵循个人喜好,确定研学主题及想要达成的目标,并报给笔者。
【线下入馆·线上查阅】根据学生实际研学需要,笔者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走进博物馆、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通过网络搜索下载电子材料。在资料查阅过程中,学生增强了对文人画中所表达的个人情感、心绪和人生理想的认知。
【审阅精选·展演设计】学生完成资料搜集后,笔者引导学生通过研读资料深度理解中国文人画借用诗歌的“比兴”手法,借景抒情,寓意于物,追求情景交融、意象高远的艺术境界。而后,笔者指导学生选取最有价值的部分设计制作成数字化展演作品。
【布展分享·互评浸美】学生利用数字展演教室对作品进行布展,之后相互品鉴,交流文人画研学成果。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研学内容的审美认知,而且触发了学生从文人画的表达语境中,辩证地审视自我学业的发展以及对人生航向的思考体悟。
设计说明:研学“精探”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审美认知,帮助学生实现“研其美、乐其中、增其能、悟人生”的发展愿景。
综上所述,“三境鉴美·学导融合”范式以浸润师生审美修养为指向,以解决学生鉴赏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以“内容—形式—精神”为建构支架,开展三重境界的鉴赏活动:着眼观察力的“情景化体验”学习,聚焦分析力的“问题链导析”学习,关注解读力的“探寻式溯源”学习。在运用该范式开展的美术教学中,学生不仅提升了对作品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读力,还通过作品的丰富意蕴提升了审美觉悟和精神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