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北宋时期摩崖石刻的初步考察

2024-05-04 14:42:47李小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5期
关键词:丹霞山寺庙

李小蓉

摘 要:以丹霞地貌闻名世界的丹霞山是广东省内面积最大的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与罗浮山、西樵山、鼎湖山合称“广东四大名山”。历史上,丹霞山人文景观荟萃,遍布的摩崖石刻是其人文发展的重要见证,最早的摩崖石刻可追溯至宋代,多与寺院有关,锦石岩寺、金龟岩庙内的几题宋代摩崖石刻为探究这一时期该地区的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关键词:丹霞山;摩崖石刻;文化遗存;寺庙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5.035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境内,地处南岭山脉南麓,其所在的粤北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中原南下入粤的第一站,是中原文化同岭南文化交融碰撞的前沿地。丹霞山因丹霞地貌闻名于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由丹霞、韶石、巴寨、飞花水、仙人迹等区域构成,浈江及其支流锦江穿延而过,2010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考古调查发现,丹霞山地区分布着大量文化遗产,其中摩崖石刻占据较大比重,年代最早可追溯至宋代。2013年,丹霞山摩崖石刻群(共110题)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对丹霞山地区内保存至今的几题宋代摩崖石刻进行初步考察,综合其他有关文化遗存,结合文献及相关研究资料,探究石刻背后的文化内涵。

1 丹霞山宋代摩崖石刻的分布

丹霞山山域内分布着多个寺庙,锦石岩寺和金龟岩庙内保存至今的几题北宋时期摩崖石刻提供了其早期发展的重要線索。

1.1 锦石岩寺

锦石岩寺位于仁化县丹霞街道办黄屋村委会瑶塘村西南1.5千米的长老峰下层,寺庙依托四个并列的大型扁平洞穴而建,古时称“千圣岩”“祖师岩”“伏虎岩”“龙王岩”,因龙王岩后壁“五色间错、四时变态”的龙鳞石而得名“锦岩”,是丹霞山区域最早开发的景观。

明成化十六年(1480),韶州知府王宾在《重修锦石岩记》中记载:“是岩肇基唐末,代有方外士居之,而一砖一瓦一轩未置也。”①嘉靖《仁化县志》有关于锦石岩的记载:“自唐宋暨五代时僧伽憩此,并无荣构,相传南宋政和间有僧法云见兹山其怪,叹曰:‘半生在梦里过了,今日始觉清虚。乃聚众建庵,而锦岩之名始著,进士曲江邓嘉猷记,又有淳熙中蒙天民求雨应验记……”②邓嘉猷为北宋曲江县进士,《锦石岩记略》中记载锦石岩开基于唐末;县志中提及的“南宋”有误,政和为北宋宋徽宗年号。

锦石岩石壁上密布大量北宋至清的摩崖石刻,其中最早的几题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的摩崖提供了寺院早期建设的相关线索。现存最早的一题《熙宁四年募缘纪事》(图1)为行者道蕊所题,熙宁四年为公元1071年。又有熙宁六年(1073)住岩僧道聪所题,主持僧允恭、院僧允□、僧道伦所立砌阶道纪事石刻(图2),以及熙宁年间善男信女捨钱纪事石刻,从这三题石刻尚存文字可知,当时僧人已至少有“允”“道”两辈,身份有主持、行者、院僧等,应已建立起较为正规的佛寺,信众多来自周边村落,如“潼口村”“下富(夏富)村”“曲江县□顿西村”等地,有罗、张、李、谭、赵、吴、朱、何、钟等诸多姓氏家族,能够组织起一定规模的募缘修路活动③。

崇宁二年(1103),有僧法云受仁化县令何公邀请来此清修,进驻锦石岩后募缘营建堂室、修筑山道、制石栏杆、开辟寺田,建起一座“圆通庵”,法云为“北宋福建路漳州人,俗姓谭,为居士,法名‘法云”④。

1981年修复寺内古代造像时,在一座护法伽蓝关公像腹内支撑的木桩上发现“政和二年造像”六字,政和二年为公元1112年,即法云入锦石岩第九年,推测造像应为法云主法时所制⑤。

1.2 金龟岩庙

金龟岩庙位于仁化县周田镇较坑村委会西北6千米的金龟岩上,东接长寨,红色岩层经风化剥落及崩塌作用发育出额状洞或扁平洞,日久进一步发育形成两个并列的贯穿洞穴,为岩庙的建造提供了天然场所。

岩庙内现存年代最早的遗存当属两题北宋年间的摩崖石刻(图3),均为阴刻、楷书,并列摩刻于东穿洞北侧洞口石壁上,因年久风化,文字大多漫漶不清。一题为大中祥符六年(1013)的《捨街记》,是丹霞山目前发现最早的摩崖,从残存文字推断应为施捐题记。另一题为政和四年(1114)的《金龟摩崖记》,石刻分上下两节,上节记述的应为岩庙开辟事迹,下节为施捐名单⑥。从残存内容可知,北宋中晚期此地已被开辟为道场,且信众众多,多来自“周田”“仁化”“曲江”等地。虽历经千年,北宋时期这些地域的范围同当代有所差异,但唐宋以来的村落多分布在浈江、锦江沿岸的平原地带,韶石腹地的山区内尚未发现大型人类聚居遗址,从民众聚居生活的村落前往山区腹地的岩庙间必有道路。而韶石区域内确有一条东西贯通的陆路古道联通韶关同仁化、南雄等地,金龟岩庙恰位于这条古道沿线,同位于古道沿线的穿窿岩、打锣岩亦发现有北宋年间的石刻遗存。

穿窿岩位于金龟岩东北方向,与长寨相对,因山体中一个天然的穿洞而得名,经穿洞可沟通分布于山体两侧的额状洞穴。穿窿岩下有三题北宋年间石刻(图4)—“中里周田村张诜、张雅同发心平此岩下地一片,辛亥四月志”“中里张通、甘全同发心开此川一条,熙宁辛亥四月八日”“中里张通开凿此路一条”⑦,三题可相互对照,为熙宁四年(1071)刻,说明此岩在北宋熙宁年间已得到初步开发。此外,在2021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的考古调查中,穿窿岩遗址内采集到一件莲花纹瓦当,泥质灰陶,表面呈深灰色,残,当面直径14厘米,厚2.2厘米,当面饰八瓣橄榄形莲瓣,瓣间以弧边三角形莲蕊纹分隔,外环两圈弦纹,弦纹间饰有一圈联珠纹。经与南越王宫出土的瓦当标本比对研究,初步判断此莲花纹瓦当为北宋时期。莲花纹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象征人的品性高洁,但其流行和大规模运用是由于佛教的广为传播,莲花纹在瓦当上的运用一方面反映了佛教文化的盛行,另一方面符合中国人对莲花所代表的高洁品性的认同,全国各地唐宋时期莲花纹瓦当均有大量发现。

打锣岩位于穿窿岩东北方向,山岩的东麓古道旁保存有两题摩崖,均风化剥落严重,不可通读。一题为元符二年(1099)刻,其中提及“曲江、惠阳取道,建封寺僧”⑧,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亦有诗《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诗中所提“韶石”“双阙”“建封寺”“尽善亭”等均为当时韶石地区的景观;另一题为北宋祖无择的《游韶石》诗。

2 丹霞山宋代摩崖石刻初探

宋代丹霞山寺院林立,这不仅受六朝以来粤北浓厚的佛教氛圍影响,还受到地理位置及交通方面的影响。

2.1 粤北浓厚的文化氛围

东汉末年佛教已传入岭南地区,至六朝时期已有大量僧人活动,译经、建寺等弘法活动日益兴盛,粤北的始兴郡(今韶关地区)是广东除番禺(今广州)外的第二大佛教弘法中心⑨。隋唐时期,六祖慧能在南华禅寺弘法,开辟了南宗禅宗,使以南华禅寺为中心的粤北地区成为全国佛教文化重镇,后逐渐发展分化形成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宗,南华禅寺被奉为“禅宗祖庭”。

两宋时期佛教稳定发展,统治者一方面扶持利用佛教,另一方面又对其进行限制,通过发放度牒加以控制。禅宗是这一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宗派,其中云门和临济两宗获得新的发展,临济宗又发展出黄龙、杨岐两派,与唐末五代的禅宗五宗合称“五家七宗”。

由于禅宗的壮大,其祖庭南华禅寺所在的粤北地区有着浓厚的佛学文化氛围,禅宗分化出的云门宗祖庭亦位于粤北。在此种环境下,丹霞山亦受到其文化的辐射,有记载最早的佛寺当属灵树禅寺。灵树禅寺是唐末至南汉末粤北韶州地区一座著名的禅寺,知圣如敏、文偃禅师先后主持于此。如敏禅师主持灵树寺数十年,南汉乾亨二年(918)圆寂于寺内,文偃禅师接替主法,后领众前往乳源云门山,开创云门宗。寺院虽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不辨具体位置,但从文偃圆寂前写给南汉皇帝的《遗表》中可见相关线索,文偃大师称其住锡灵树寺时为“身隈韶石之云,头变楚山之雪,以至荣逢景运,屡沐天波”,可知灵树禅寺就在韶石地区⑩。云门山大觉禅寺内保存的《大汉韶州云门山大觉禅寺大慈云匡圣弘明大师碑铭》中提及:“是日,问禅者接踵,其对答备传于世。师尔后倦于延接,志在幽清,奏乞移庵。帝命俞允。癸未,领众开云门山,构创梵宫,数载而毕。”k由此可知,文堰禅师开云门山是因在灵树禅寺接待“问禅者”众多,而其“志在幽清”,反映出当时灵树禅寺的兴盛,且当时南汉皇帝“巡狩韶石,幸于灵树”l,可见亦曾获得地方政权的肯定与支持。

金龟岩庙内的《金龟摩崖记》中可见“知圣法孙□□大德”,但因摩崖风化严重,不可通读,不知其与知圣如敏禅师一脉有何联系。如敏得南汉烈宗(刘隐)赐号知圣大师,其主法的灵树禅寺就在韶石,而金龟岩庙亦处韶石腹地。接替如敏主法的文堰于南汉乾亨七年(923)前往云门山创建寺宇,多次受统治者诏见说法,赏赐加封,可谓得到南汉刘氏政权的大力扶持。此后灵树寺虽逐渐沉寂,但文堰开创的云门宗此后直至北宋时期都极盛,作为云门宗祖师文堰曾驻锡十二年的灵树寺,在佛门中应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至少在云门宗兴盛时期当一直存续,北宋金龟岩庙开辟时灵树禅寺应尚在,二者均在韶石,所距应当不远,佛门间有所往来实属正常,而如敏、文堰禅师弟子在外建寺也是宗门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金龟岩庙为如敏一脉弟子开辟是有较大可能性的。

除上述提及的金龟岩庙、锦石岩寺、灵树禅寺、建封寺外,还有新隆寺、文殊古院等,《金龟摩崖记》载“金龟岩□去文殊古院五里西”“古来文殊界□□□□岩侣众□□”,只字片语中可见同金龟岩庙距离较近的还有一座文殊古院,二者间有所往来。明嘉靖《韶石图》中亦标注有一座文殊寺,很可能为一脉相承的寺院。新隆寺则见于南宋杨万里的《题望韶亭》:“新隆寺后看韶石,三三两两略依稀,金坑津头看韶石,十十五五不整齐……”由上述可知,宋代丹霞山寺院林立,佛法兴盛,源于南汉的灵树禅寺因高僧的加持、地方政权的支持以及云门宗的侧面影响,当在佛门中有着重要地位,部分寺院因大文学家的到访与吟咏而声名在外,产生较大影响。

2.2 地处重要交通沿线

从地理位置来看,金龟岩庙、锦石岩寺均沿交通线路分布,体现出古代宗教文化的传播受交通线路的影响与限制。

宋代丹霞山的陆路古道主要为一条东北至西南向延伸贯穿整个韶石区域的古道,连通韶关、仁化、南雄、始兴等地,当地多称“上京古道”,古道名称的由来已无从考证。上述提及的有北宋时期文化遗存的金龟岩庙、穿窿岩、打锣岩均位于此条古道沿线,可见此条古道在宋代已发展繁盛。

水道为浈江和锦江,浈江作为入粤南下的重要交通线路,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沟通岭南、岭北的重要地理单元南岭东西横亘于湖南、江西与两广之间,历史上开辟有多条通道,其中一条便是从江西赣州的章水经陆路古道翻越大庾岭后,入浈江,沿水而下,至韶关转入北江,顺流而下至珠三角地区。唐代,张九龄主持在大庾岭开凿梅岭古道,“缘磴道,披灌丛,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险之故”,使古道能“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m,极大地改善了以往肩挑背负的人力运输方式,进一步加强了中原、江南等地同岭南地区的联系,韶州地区南北交通枢纽的作用更为凸显。丹霞山位于南岭山脉南麓,紧邻浈江主干道,处南来北往的重要交通沿线,沿途有平甫驿,浈江两岸的冲积平原上土地肥沃,人口聚集,经济、文化相对繁荣。临近浈江和灵溪河交汇处的周田张屋村始建于唐中期,因张氏从江西樟树迁入而形成,是盛唐名相张九龄的故里,亦是岭南张氏宗族繁衍发祥之地,陆路古道沿线的穿窿岩最早的开发即由北宋周田村的张姓族人完成。

锦江属浈江支流,自北向南蜿蜒穿越整个丹霞山区,沿锦江向北通仁化县城,向南通韶州曲江。锦石岩寺所在的长老峰紧邻锦江,水路交通极为便利,江流弯曲处冲积出的平坦广地上自南宋起就建有夏富、迳头等村落,人口的流动与聚集为寺院的建立提供了广泛的信众基础。

3 结论

宋代,丹霞山地区受六朝以来粤北地区浓厚的文化氛围影响,佛法兴盛,寺院林立,部分寺院更是因与高僧及社会知识精英们的联系而产生较大影响,但这一时期文化的发展传播受到地理环境及交通的限制,主要分布在人口流动较多、交通相对通畅便利的地方,陆路和水路交通的沿线均有分布,深刻体现出当时宗教文化沿交通线路四散传播的现象。

注释

①仇江.丹霞山古摩崖碑刻集:锦石岩寺卷[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10-11.

②胡居安.嘉靖仁化县志:卷一山川[M].韶关: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2.

③⑤仇江,蒋文仙,沈正邦,等.丹霞山锦石岩寺志[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10-11.

④仇江,蒋文仙,沈正邦,等.丹霞山锦石岩寺志[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22-23.

⑥仇江.丹霞山古摩崖碑刻集:山外卷[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56-58.

⑦仇江.丹霞山古摩崖碑刻集:山外卷[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71-73.

⑧曲江县文物志编委会.曲江县文物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88.

⑨徐强.魏晋南北朝广东佛教的传播与分布[D].广州:暨南大学,2009.

⑩仇江,林建.韶州灵树古刹遗址考[J].韶关学院学报,2009(2):11-16.

kl全洪.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南汉二碑校勘记[J].广州文博,2016(00):149-188.

m张九龄.曲江集[M].刘斯翰,校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608-609.

猜你喜欢
丹霞山寺庙
寺庙里有座大书架——神奇的转轮藏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研学旅行设计与实践
地理教育(2020年10期)2020-11-17 06:45:51
仁化县助力环丹霞山环境整治
人民之声(2019年5期)2019-12-23 05:33:19
丹霞山研学旅行市场开拓策略
从管理寺庙到监督寺庙*——民国时期宗教立法观念的转变
近代史学刊(2017年2期)2017-06-06 02:25:29
仁化·丹霞山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思考
西藏研究(2016年1期)2016-06-22 11:09:29
当代佛教寺庙规划设计初探
情系丹霞山
林业与生态(2014年7期)2015-01-07 14:01:33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证研究
南方农村(2014年1期)2014-07-25 15: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