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在逻辑及其教育启示

2024-05-04 05:12王洋吴凡明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7期
关键词:教育启示内在逻辑马克思

王洋 吴凡明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四层规定性科学阐释了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容,即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者与劳动活动、劳动者与人的类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在异化劳动理论四层规定性之间生成逻辑、辩证逻辑和价值逻辑的视域下看待当今社会存在的异化劳动现象,重点剖析教育领域存在的四层异化劳动规定性,有助于深入分析教育领域异化劳动的形成原因,并通过教育手段规避现实生活中的异化劳动现象。最终发挥教育的人化功能、社会化功能,实现人的解放与社会发展进步的统一,为解决新时代教育异化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内在逻辑;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7.075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提出的重要内容。为说明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首先运用了“劳动的对象化”这一概念:“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异化”即主体生成某种客体,而这一客体又反过来支配主体本身,“异化”是“对象化”的延伸与发展。“异化劳动”即劳动者创造劳动产品,而劳动产品已不属于劳动者本身,且成为支配劳动者的力量,导致产品生产越多,劳动者的价值就相对越低,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的对立是一种畸形的劳动的对象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异化劳动”依然体现在当今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异化问题也随之产生,教育的本质与目的在现实生活中也发生了变化。在分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基础上,探究四重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在逻辑,有助于解决当今教育生活中的“异化”问题。

1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四层规定性及其内在逻辑

马克思把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容归结为四层规定性,即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劳动本身相异化、人与自身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厘清四层规定性之间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我们深入分析异化劳动理论的生成原因与理论结构,对解决当今社会的异化劳动问题提供理论支撑与教育启示,彰显其时代价值。

1.1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四层规定性

马克思在《手稿》中从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以“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这一事实为切入点,对异化劳动理论进行了科学的概括,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的四层次规定性。

第一,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即“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即在理想状态的生产活动中,工人对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投入脑力和体力劳动,工人应当拥有对劳动产品的所有权和支配权。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生产活动中,工人无权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只能得到作为劳动产品替代品的工资。工资在本质上作为劳动力的价值,而在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常常表现为“劳动的价值”,这便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资产阶级利用“工资”等形式掩盖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使劳动产品无法全部归工人阶级所有,工人付出更多的劳动来创造劳动产品,但实际上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会越来越少。工人阶级为了获取工资,在高强度的生产压力下进行生产劳动,且并不了解自身已处于资本家的剥削之中。这就导致工人与他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发生了异化,即劳动产品虽然是人生产的,却在支配着工人进行劳动。

第二,工人与劳动活动相异化。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在马克思看来,工人在进行劳动时应该是自由、快乐的,工人能够在劳动中实现对自身价值的肯定,能够感受到劳动的幸福。但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工人無法自觉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劳动活动成为资本家控制工人的工具。倘若工人不进行劳动,就会面临生存危机,劳动从而沦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倘若外界的强制一旦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在此基础上,劳动活动无法作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仅仅成为“谋生的第一手段”。因此,劳动活动与工人发生了异化,工人进行的生产劳动从本质上可以看作是其自我价值的丧失。

第三,工人与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是人区别于动物以及其他一切存在物的根本属性,即“自由自觉的劳动”。人是类存在物,是因为工人们存在的意义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人的类特性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马克思认为只有进行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才能证明人是类存在物。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活动中,工人的劳动是为了满足个人和家庭的生活所需,已不再是出于人的第一需要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对人类而言并不是快乐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因此人的类本质逐渐脱离人自身,反而压迫与控制人,人的“类生活”也成了维持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造成了人与类本质相异化。因此人也逐渐变得与动物一样,关心的只是如何生存下去,人的劳动也成为一种谋生工具。

第四,人对人的异化。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无法脱离群体而存在,人与人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协作联系。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被金钱掩盖,资本家将工人单纯地作为获取利益的工具,工人也把自己出卖的劳动看作是谋生的手段。进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被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掩盖,从而产生了各种“拜物教”现象。此外,“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人自身的劳动使自己变成了属于他人的商品;人自身生产的劳动产品不受自己支配而受他人支配;自己的劳动活动无法由自己控制而由资本家控制;人的类本质与自身相分离,且他人操纵着自己的类本质生活,自己失去的会由他人获得等。异化劳动理论中人对人的异化也是最高意义上的异化。

1.2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四层规定性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四层规定性之间并非是相互等同、相互孤立的关系,而是“逻辑层面的环环相扣以及层层递进”,在表现形式上主要呈现为生成逻辑、辩证逻辑和价值逻辑。

1.2.1生成逻辑

异化劳动理论四层规定性的内在逻辑,体现为以第二层规定性为演变核心的生成逻辑。由对《手稿》的文本分析可知,第一层规定是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相异化,这是异化劳动过程中最直接的表现,也是最容易发现的经济事实。第二层规定是劳动者同劳动活动本身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与工人相异化只是劳动活动与工人相异化的表现。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与劳动活动的异化难以被人察觉,其主要隐藏于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异化之中。工人的劳动已不是自由自愿的,而是一种强制性劳动。由此可知,第二层规定性是第一层规定性相对隐蔽的原因,第二层规定性生成了第一层规定性,即劳动者与劳动活动相异化,导致劳动者同劳动产品发生异化。

同时,第二层规定性也是异化劳动的根本形式,形成和决定了其他层次的异化劳动形式。马克思正是“根据在此以前考察的异化劳动的两个规定推出它的第三个规定”,且由前三个规定演化生成第四层规定,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异化。

由此可见,异化劳动理论四层规定性的生成逻辑与马克思在《手稿》中的文本逻辑并不完全一致。第二层规定性作为其他规定性的根本,马克思却并未将其放在异化劳动理论四层规定性之首。通过对《手稿》笔记本I中[XXV]篇章的文本分析可探究其原因,马克思将对国民经济事实的分析作为分析异化劳动现象的出发点,从“工人及其生产的异化”入手来系统阐述异化劳动理论,而“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又作为国民经济中最容易发现的经济事实,因此马克思将工人及其产品的异化列为四层规定性的文本逻辑之首,并由此剖析其生成原因,从而提出“工人与劳动活动相异化”。

1.2.2辩证逻辑

异化劳动理论四层规定性的内在逻辑,体现为从人与物的关系递进为人与人的关系的辩证发展逻辑。异化劳动理论的四层规定性不仅包含着以第二层规定性为理论核心的生成逻辑,还包含着从人与物的关系演化为人与人的关系的辩证逻辑,这种辩证逻辑主要体现为递进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异化最终会递进演化为人与自身、个人与他人的异化。在《手稿》诞生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中的异化劳动关系不仅蕴含于人与具体物品,特别是与劳动产品的关系中,更表现在人与人之间,即人际关系的异化中,同时也体现出从具体的物品到抽象的劳动活动,再到具体的个人之间的异化关系。

马克思从“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这一人与物的关系的事实出发,揭示了异化劳动理论在人际社会中的表现。人在资本主义制度剥削下逐渐丧失了自由自在的劳动,作为类本质的劳动成为支配工人思想与行为的活动,工人的类本质逐渐脱离自身,走向自己的对立面。“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由此导致第四层规定性,即人与人之间相异化,这一层次的异化是由前面三种异化劳动类型所导致的结果。根据前三种异化情况:人自己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不属于自己;自己所付出的劳动也不能由自己做决定;自己失去了作为人的类本质,自己的活动变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这些便是人与人自身相异化。由于人的社会性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一个现实的人,应当属于自己的东西已经全部不属于自己,自己的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这就体现了个人与他人相异化,第四层规定性是异化劳动最终的结果与归宿。

马克思通过第三层规定性,丰富了人的类本质学说,并通过第四层规定性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弊端:人际关系不仅物化为具体的社会产品,而且制约着人们的正常交往,形成对人的异化。这样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状态不利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人与人之间仅以不平等的利益关系与阶级关系相互牵连,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最终使“工人与劳动产品相异化”的经济事实递进为“人与人之间相异化”的社会现实。

1.2.3价值逻辑

“价值”即一事物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具有强烈的个体目的性与主观性。马克思认为具有价值的人能够进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自己的类特性,能够把劳动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并把劳动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社会历史,追求自身幸福,谋求全面发展。

“价值逻辑”即异化劳动理论的“合目的性”。异化劳动理论四层规定性的价值逻辑,体现为“把人从异化劳动的现实中解放出来”的价值目的,体现为“保持人的完整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承诺,体现为重塑“劳动是促进自我发展的第一需要”的价值复归。

马克思系统阐释异化劳动理论的目的就在于,从当时社会的异化劳动现象中揭示其产生的根源,最终实现人从异化劳动中解放的价值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坚持“保持人的完整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承诺。马克思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成为自由、完整的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中的“生产劳动”绝非被异化的劳动,而应是人自由自觉的劳动。因此,异化劳动忽略了劳动对人的重要作用,也忽略了劳动本身存在的价值,从而人无法在异化劳动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并且加剧了人与自身类本质的分离。人的独特性无法体现出来,人的劳动成为和动物一样根据本能而產生的行为。

在四层规定性的价值逻辑中,核心是实现“劳动是促进自我发展的第一需要”的价值复归。异化劳动理论的第一层规定性揭示出劳动目的的异化。劳动产品成为劳动者谋生的材料,劳动者进行劳动的目的是满足自己的生存所需,劳动已成为劳动者谋生的手段,而不是劳动者促进自我发展的第一需要。第二层规定性揭示出工人所付出的劳动丧失了劳动本身具有的价值,工人在自己的劳动过程中被迫地否定自己,从中感受到压迫与不幸,劳动已然演化为异化劳动。由此可见,异化劳动理论的第一层与第二层规定性导致劳动失去了劳动本身的价值,劳动变成了异化劳动,人无法在异化劳动中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从而导致第三层规定性加剧,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分离。因此,必须扬弃异化劳动,将其还原为劳动,使劳动重新成为人们实现自我发展的第一需要。

2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异化劳动作为人与自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教育是在实践—教育—社会三维关系中发生的”,教育成为联结个人实践活动与个体社会性的枢纽,有助于培育人的现实性、社会性,因此通过教育手段试图规避当今社会中的异化劳动现象不失为与实际相符合的途径。与此同时,异化劳动现象还发生在教育领域内部,如教育与教师的异化、教育与学生的异化等,这也迫切需要教育通过自身力量化解其内部异化劳动问题。

猜你喜欢
教育启示内在逻辑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遵循社会规律与坚持包容性发展的内在逻辑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学科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
数字媒介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育启示
纽曼的大学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