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创意阶层创业现状与趋势研究

2024-05-04 22:15段潇潇
经济研究导刊 2024年5期

段潇潇

摘   要:创意阶层是指新经济条件下,基于经济发展对于创意的渴求,从而衍生出来的一个新的阶层。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六稳”与“六保”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创意产业不但成为承接就业压力的关键领域,也是推动实体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以京津冀地区的创意阶层创业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归纳提炼创意阶层创业现状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进行研判。

关键词:创意阶层;青年创业;创业趋势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05-0154-03

202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1 179万人,较上年增加21万人,叠加后疫情复苏期因素,我国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压力。创意产业具有轻资产、开放性、高附加值等特点,据统计,全球创意经济每年收入达到2.25万亿美元,每年全球出口达到2 500亿美元,每年创造大约3 000万个工作岗位[1],尤其文创产业给年轻人创造的就业岗位比其他行业都要多。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2]创业阶层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及关注。

一、研究设计与调研过程

对于创意阶层的界定,学界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论,查理德·佛罗里达在其2002年出版的《创意阶层的崛起》中对于创意阶层的定义及分类得到了更广泛的支持[3],他认为创意阶层是“致力于发现问题,找出新的解决方案,并以創新的方式结合知识的从业者”。基于查理德·佛罗里达的分类方法,参考中西方国家的职业分类体系,课题组将创意阶层分为三个类型:一是内容创业者,主要从事文化和艺术方面的工作,通过创造文化艺术作品产生或传递价值,如艺术从业者、内容生产者、策展人等;二是学术创业者,从事解决复杂问题的工作,包括大量独立的判断,依托个人专业知识、专利等创造价值,如技术专利创业者、咨询师、法律顾问等;三是创意中间人群,兼具传统行业属性,是新想法、新技术的实践者,如文创产品生产者、体验类服务从业者等[4]。

基于创意阶层的主体性特点,本研究方法上,采取了调查问卷、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三种方法实现了充实的一手资料的积累。调研地点遍布京津冀地区8市,发放问卷103份;对11人进行了一对一深度访谈,访谈时长均在90分钟以上;经许可,将其中7人作为长期参与式观察对象,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观察研究。

二、京津冀创意阶层的创业现状

在更高的受教育水平和更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双重作用下,创业不再是未成功就业的无奈选择,而是青年人希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慎重决定。总结调研结果,京津冀三地创意阶层呈现出较为趋同的创业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群体结构上,年龄区间集中,女性创业者居多

创意阶层的形成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休戚相关,“80后”“90后”的青年时代正是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发轫时期,此次调研的样本数据也与这一推论基本吻合。京津冀三地的创意阶层主要以“80后”“90后”为主,创业时间均在5年以下,创业均不是其第一就业选择。由此可见,创意阶层的创业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准备周期,既包括相关专业技能的储备与磨炼,也包括创业的心理建设阶段。创意阶层的创业者大多家庭成员构成简单,创业时机多集中在工作2—5年后,家庭经济负担较小,承受创业失败风险的能力较高。

从性别比例上看,不同于对传统行业创业者的刻板印象,创意阶层的创业者中女性占比较大,约为男性创业者的2倍(女性68.85%,男性31.15%)。一方面,创意行业需要更多的同理心与感性思维,在商品交付过程中对生产者或服务者提出了更多元的诉求,如更周到的服务、更具感染力的设计或介绍、更熨帖的情绪关怀等,女性的表现均优于男性;另一方面,求职歧视与相对宽容的经济责任使得女性在创业初期承受的压力与风险较小(50.23%男性创业者单身,而仅有20.56%的女性创业者单身),加之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与独立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通过创业实现经济独立与自我价值。

(二)空间分布上,跨越城市等级,深耕地域特色

得益于互联网经济的繁荣,客观上缩短了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的消费水平及层次的差距,教育市场的阻力大幅削减,慢节奏生活为体验经济带来了更多的时间窗口,单笔交易成交率大幅度提高。例如,“网红”店与产品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垂直营销,改变了二三线城市先山寨后正版的行业发展节奏,客观上更有利于创意产业的版权保护。此外,创意产业辐射商圈扩大、品牌效应加剧,客观上刺激了创意阶层的品牌意识与创作热情,提供了更多出奇制胜、弯道超车的机会。

创业启动资金方面,45.9%的创业者少于5万元,77.05%的创业者在30万元以下。半数以上选择在家乡创业,一方面原因是创意产业受区位因素影响较小,另一方面出于对成本和特色的双重考虑。企业中的无形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品牌影响力、服务内容及质量)更能体现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与实力,一旦形成成熟的品牌形象与具有市场号召力的原创产品及服务,创意产业就会呈现出几何型增长的态势,极低的边际成本会给创业者带来广阔的增值空间,能够短时间实现资本的增长与扩张。二三线城市创业租金成本低、周边环境好、单位坪效高,加之与家乡文化元素结合,更容易创造差异化产品,打造原创品牌,实现版权溢出价值。

(三)创业动机上,始于理想,归于理性

基于产业的特点,创业群体整体呈现出高感性特点,在动机上表现为更高比例的兴趣驱动型创业。调研中,52.78%的受访者对创业行业都有较长的从业经验和专家级的行业洞察,大多数人表示选择创业前的工作时有明确的指向性。30.56%的创业动机是因为看到创意产业的商机,也侧面反映出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创业者的准备较为充分,创业逐渐变成一种职业选择,不再是生活所迫。总体来看,创意产业创业相对其他产业而言,入行门槛较低,创业初期受资源因素影响较小,较为看重创业者的创意能力与营销能力,是对于青年人初次创业相对友好的赛道。

考虑到世界范围内中小企业的较低生存率和幸存者偏差,仍可以推断出创意阶层表现出了更清晰的自我认知和更高的自我实现诉求。从数据看出,30岁以下的创业者考虑生计的比例要略高于30岁以上创业者,年龄较大的创业者呈现出了更稳健的经济实力和更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多数受访者强调兴趣与事业的区别,展现出较为成熟的创业理念。

(四)群体素质上,学历层次高,学习能力突出

当前创意阶层在人员构成上呈现出“金字塔”形态,人员数量由学术创业者、内容创业者到创意中间人群依次增多,其中创意中间人群数量最多。受调查者中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高达77.05%,高中以下学历的创业者仅占4.92%。创意阶层创业者所学专业与从事行业多半呈相关关系,同时因其产业性质的需要,向创业者的管理水平、营销水平、运营水平提出了多方面要求。

相较于传统行业而言,创意产业创业者有更为蓬勃的学习热情和系统的学习方法,他们也会在更短的周期内获得学习的反馈。不同于第一、二产业技术或商业模式上的迭代,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试错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创业者更愿意创造新产品,并在与“网友”(潜在消费者)的沟通中不断优化产品和扩大宣传。复盘总结成为创意阶层最受欢迎的方法之一,有助于他们实现关键时刻的最大化收益。

(五)创业理念上,保守與激进并存,抗风险能力强

创意产业中的绝大多数企业属于中小微企业,58.33%的受调查创业者雇佣2—5名员工,还有13.89%的创业者雇佣了1人及以下,在扩大生产规模上,所有的受访者都十分谨慎。一方面,他们认为高质量创意产品或服务会因为量产而屈从于标准或模块化从而丧失其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员工的培养与客户的维系相互制约,优秀的员工诚然能够带来客户的复购,但也同样有带走客户自行创业的风险。因此,相较于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多产品,创业者更倾向于在单个客户身上挖掘更大价值。

多数的创业者不局限于单一行业,往往同时经营多个跨领域企业,这既体现出创业者作为斜杠青年的多元化能力,也反映出创意阶层的投资更为理性,实现了创业时间成本错峰投入的可能。创业者在不同领域灵活游走,完成了老板与打工仔在时间、地点间的无缝切换。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创意企业呈现出令人惊异的抗风险能力。小部分考虑到没有产品积压、资金链压力等问题,店铺完全停摆,而选择通过个人技能创造收入。更大一部分依托已经成熟的线上平台或者微信群,积极开展线上业务,因为目标消费者较为固定,营业额波动不大。甚至部分创业者表示几乎没有影响,创意行业不受办公地点的限制,提供的服务也大多可以线上、配送完成。而且,因避免聚集,消费者有可能将花在娱乐场所的时间预算重新分配至创意行业,未来消费增长与就业拉动力仍然可期。

三、创意阶层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政策体制、营商环境、立法保护等进一步完善提升,创意产业创业不但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更成为创造就业岗位、拉动消费、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引擎。结合调研数据分析,课题组认为,创意阶层未来将呈现出以下四个趋势:

(一)群体画像进一步鲜明,连续创业或成主流

2012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通知要求高等学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4]。高等教育将依托实践课程完成初步的创业探索,并锻炼包括项目培育、人力资源管理、品牌运营等一系列综合能力。创意阶层创业者将呈现出专业能力与运营管理能力并重的群体特征。

同时,创意阶层具备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将不断鼓励创业者尝试不同领域,在原有领域获得的成功则变为创意阶层创业者追求新知的底气,而相通的创业能力与客户资源又增加了新领域创业的成功率。因此虽然就单一企业而言,创意阶层创业者拥有的规模体量较小,但未来有可能形成一批同时运营有多个成功创业项目的连续创业者。

(二)专创融合持续深化,不断迭代传统商业模式

随着非专业人员运用数字技术的门槛逐渐降低,不但有效提升了日常经济活动的效率,更为创业者专业与创意的融合拓展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会跨出数字化运营管理等应用场域,参与创意产业的核心生产环节,帮助创业者更为高效、高质地完成生产活动。

研究表明,创新与创业的融合度决定着创业的产业分布,发达经济体通常在二者的融合上有更好的表现[5]。商业模式的迭代无疑会激发更大的经济活力,实现专业、创意与创业的良性循环。在创意产业成为经济支柱的经济体内,创意阶层可以有效实现专业知识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如沉浸式展览、3D打印产品、数字化创意服务等,刺激消费的同时,也将带来学术领域的全新探索。

(三)自发形成创意产业集群,创造多元融合价值体系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6]。创意产业集群实现了地域集聚、产业链集聚、同行业集聚,有利于共用生产资源、共享市场、共享创意人才等溢出效应。相较于其他产业,创意产业集群存在着更为深刻的依存关系,不同创业企业通过协作网络产出交互价值,集群对于目标消费者的虹吸效应更为明显。

当前国内已形成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创意产业集群,相较于政府行政规划,自发形成的创意产业集群在凝聚力与活力等方面表现更加突出。政府可通过推行优惠的创业政策、创业孵化扶持、法律咨询服务、保护知识产权等举措,将宏观调控的效能最大发挥,为自发形成创意产业集群提供机会窗口。数据显示,创意产业不但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全新增长点,更会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增加居民幸福指数,进一步吸引人才落户、拉动旅游与实体经济,创造以创意产业为核心的多元融合价值体系[7]。

(四)品牌意识觉醒,打造个人品牌的晕轮效应

在深度访谈中,受访的成功创业者更愿意将成功归结于管理与运营的成果,而非独特的创意。他们往往拥有比上班族还要苛刻的作息制度,并伴随着强大的自律能力,将企业营业时间的规律与稳定、提供产品与服务的一致性视为创业的生命线。此外,所有创业者对企业形象都有着明确的认知,能理性看待盈利周期与营销手段,身体力行地恪守着产品标准锚定的金线。

多数创业者认为品牌产生的溢价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他们往往也是优秀的内容生产者,通过发布作品与网络互动,在从事领域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忠实粉丝。一般看来,消费者对于个人品牌的信任价值高于企业品牌,也就是说创业者个人品牌一经消费者认可,那么创业者即使不与从事行业相关,都会得到信任并创造价值[9]。晕轮效应激励创意阶层持续产出内容、维持关注度并探索新领域创造商机。

四、结束语

本文从京津冀地区创意阶层的调研出发,重点探讨了创意阶层创业者的群体特征与发展趋势。调研发现,创意阶层创业的年龄区间集中,女性创业者占比较高,高学历与高学习力造就了创业者更为理性的创业观念与投资方式。创意阶层的群体画像愈发清晰、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在不断自发聚集的过程中持续迭代商业模式,打造多元融合价值体系,品牌意识稳固树立,或将开拓成我国文化建设的新场域[9]。

毋庸置疑,创意阶层在促进经济发展、赋能地域创新、丰富人民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并非代表其可以克服市场配置中的盲目性、自发性与滞后性。因此,创意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与正确约束,这既包括创业的政策扶持与税收减免,也包括经营中的版权保护与市场监管。此外,政府应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借助商业运营规避创意阶层创业自发聚集后劲不足、缺乏规划的短板,节约相对高昂的培育成本。此外,商业物业的介入使得创业集群中的品牌管理得到保障,有效避免店铺同质化带来的恶性竞争,主题活动策划运营也节省了店家宣传、引流的成本,通过市场选择,最终实现集群内店铺的优胜劣汰。

同时,高校除开设理论课程外,也应充分发挥智库作用,面向青年创业者开设更具针对性的创业课程研修班,立足于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梳理,为创意阶层创业者拓宽思路、补齐短板、提供平台,同时也为高校创业教师提供更为鲜活的案例,切实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不可否認,创意阶层的崛起仍需时日,创业者更需实践磨炼、栉风沐雨。但我们更应看到创意产业品牌化后创造的惊人价值,笔者相信,创意产业将为青年创业者提供施展才华与能力的沃土,也将为拉动经济增长、提升人民幸福感作出实质贡献。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时代:首份文化创意产业全球地图[DB/OL].(2015-12-03)[2020-10-27].http://www.199it.com/archives/481333.html.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工人日报,2022-10-26.

[3]   马仁锋.创意阶层集聚与城市空间互塑的理论渊源、逻辑关系与发展进路[J].学术论坛,2022(4):16-30.

[4]   Richard Florida.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M].New York:Basic Books,2004.

[5]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EB/OL].(2012-08-17)[2023-10-2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72/201208/t20120801_140455.html.

[6]   杨洋.创业趋势分析:基于全球创业观察项目的调查数据[J].创新与创业管理,2021(1):78-90.

[7]   Michael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1990.

[8]   付淳宇.中国创意经济发展政策及其效果[J].经济学家,2012(11):52-61.

[9]   王舒扬,吴蕊,高旭东.融资期望违背后的晕轮效应:基于海归创业者的创业环境满意度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8,36(3):484-492.

[责任编辑   刘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