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4-05-04 02:06许晓芳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同族生字识字

许晓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教学提示”中指出:“识字与写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这样的定位充分体现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基础性地位,必然要求教师抓住学生识字的关键时期,积极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从单调、乏味、机械的传统识字方式中走出来,打造有趣味、有情境、有效益的生态识字课堂,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以游戏激趣丰富识字模式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识字不仅仅体现在识字的数量上,而且需要重视在学习中发现识字规律。这种识字规律的发现不是教师的讲授与灌输,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我领会,这就离不开适合学生的游戏激趣活动。

1.在语言游戏中知晓读音

低年级学生开始学习识字以模仿为主,教师常常以范读、领读的形式引导学生模仿,进而了解汉字的读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入游戏,能够有效增加学生学习汉字字音的趣味性。如教学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儿歌内容中包含了天气、动植物以及自然景色等,如果教师让学生一遍遍地读,学生就容易感到乏味。根据文本的表达特点,教师可以引入学生喜欢的拍手游戏:用互相拍手表达文本中的“对”,先拍手的一方说出“对”前面的汉字,后拍手的一方说出“对”后面的汉字;学生玩了几遍后,再互换拍手的先后顺序。这样一来,学生通过乐此不疲的拍手游戏,不仅读会了《对韵歌》中需要认识的汉字字音,而且明白了每一个对句中词与词之间具有相反或相近的关系。

2.在绘画游戏中认清字形

学生能够口头表达认识的事物,但并不认识表达这一事物的汉字。在识字教学中,教师把汉字与相关的图形进行对照,就能够让学生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象形字的教学中引入绘画游戏,能够帮助学生认清字形。如教学一年级上册识字4《日月水火》,课文安排学生认识的8个生字是“日、月、水、火、山、石、田、禾”,都是與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象形字。这些生字看上去很简单,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呈现实物图片,再引导学生画出这些字的图形,然后以课件显示图形如何变成今天学习的汉字。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自主画一画“木”字,并用字形变化进行验证,学生不仅从中感受到古人造字的智慧,而且能够认清象形字的字形。

3.在动作游戏中明白字义

学生常常通过笔画来表达自己的认识、想法,实际上就是用动作体现相关汉字的意思。教师可以在识字教学中引入动作游戏,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和把握汉字的意思。如教学一年级上册识字3《口耳目》,“口、耳、目”都是学生很熟悉的人体器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动作辅助识字。比如,教师说到“耳”时,就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耳朵;说到“手”时,就让学生先举起左手后举起右手;说到“足”时,就让学生指一指自己的足。动作游戏,可以强化学生对生字字义的理解。

二、以创设情境强化真实体验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有趣味地学习识字,更要让学生觉得识字很有情调,吸引学生主动识字。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范围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对所学习的生字形成深刻的印象。

1.联系生活经验主动识字

学生识字的方法有很多,但那些都是学生在大量识字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在学生开始识字阶段,能够帮助学生识字的方法还很少的情况下,联系生活经验识字的方法是最有效的识字方法。如教学一年级上册识字2《金木水火土》,课文中安排学习的生字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五种物质,也是学生在识字之前就认识的对象,这正是教师联系生活经验识字的基础。以“金”的教学为例:教师通过出示“金”的生字卡片提问:“想一想,你在哪里见过这种东西?”有学生说妈妈的颈子上有金项链;教师接着呈现锅、铲等物品,让学生说说这些是什么,与“金”字有没有关系,有学生认识这是厨房里的烧饭、炒菜用的工具,不是金子做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识“金属”,然后再让学生说身边还有哪些物品是金属做的。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识字,对汉字的认识更全面,印象更深刻。

2.联系生活范围自觉用字

低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通常包括家庭、学校以及社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范围内识字、用字。如教学一年级上册识字1《天地人》,课文安排的生字有“你、我、他”,这三个人称代词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说的字,教师适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这几个字:“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你是怎么向大家介绍的?从这样的介绍中,你知道了什么?如果你想认识一个同学,可以怎么要求他介绍自己呢?”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学习的生字得到灵活运用,学生学起来觉得很有意思。

三、以整合活动突出识字效益

在传统识字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以单个生字教学为主,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识字的效果不佳。教师可以采取整合策略,适时将生字进行归类,然后进行分类教学,帮助学生识字。比如,在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四篇识字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以“探索有趣的汉字”为学习任务,开展单元整合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1.为汉字找“同族”

一组形近字中包含同一声旁,这些汉字就是“同族”。“同族”的汉字,往往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形声字。以教学《小青蛙》为例,课文中的系列生字都包含“青”这一声旁,不同的形旁表达了不同的意思,学生能够轻松区别这些形近字。按照这样的范式,教师让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字中,能不能找到多个同族的汉字。有的学生提出用小书包的“包”可以找到多个同族汉字,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来并写在黑板上:跑、炮、泡、抱……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在课后找一找,看看谁找到的“同族”汉字多。

2.为汉字编谜语

猜字谜、编字谜是学生喜爱的识字活动之一,这样的活动能够融认识与理解汉字的形音义于一体。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猜字谜》中的编字谜的方法,第一则字谜是从合体字的构字特点来编写的,教师可以用“你我各一半”为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再让学生尝试编写字谜,促进学生在主动识字中提升识字效果。

总之,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立场,采取多种策略让学生进入有趣、有情、有益的识字活动中,切实让学生乐于识字、轻松识字、高效识字。

猜你喜欢
同族生字识字
在草原
最后的恐龙
读儿歌识生字
聪明的野牛
生字辨识大闯关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生字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