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模式”与陶瓷艺术*

2024-05-04 23:21徐巧云
陶瓷 2024年2期
关键词:瓷业景德镇陶瓷

徐巧云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1 “景德镇模式”的从古至今

“巨镇雄赀聚,江流急远艘”。千年以来,景德镇仍然作为一个手工业城市伫立在华夏土地上,从古代开始形成的特大规模,相当完整复杂的陶瓷产业体系还保存且延续在景德镇。由原材料产地、运输道路、码头、作坊和窑场、商埠和民居、城池和衙宇、技术民俗等构成的这个庞大陶瓷产业体系,堪称存世最久的特色产业集群,是为“景德镇模式”。

景德镇的烧制史始于汉代,到唐代开始了陶瓷的大规模生产,宋朝建镇时景德镇瓷器已经名扬天下了。而在明清时期,景德镇特色产业集群已经发展得空前繁荣、独树一帜。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和技艺传承,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离不开当时朝廷的重视与扶持,以及古代丝绸之路带来的广阔视野和市场。

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大航海时代来临了,全球性贸易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景德镇陶瓷文化从此流传到欧洲,深受欧洲上层社会的青睐,成为上层阶级的物质象征。相伴而来的是一浪接一浪的制瓷狂潮,推动制瓷探索实践者开创了欧洲瓷业发展的新阶段。世界瓷业生产格局发生改变的重大转折点,是在欧洲首先进入工业大革命的旅程后。

工业技术的进步拉开了瓷业机械生产的大幕。在那个时期,“景德镇模式”沦为了“落后”的象征。在鸦片战争之后、世界格局动荡之时,我国处在水深火热当中,手工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开始停滞,更是被西方列强从各个方面强势碾压。景德镇从生产模式、审美文化及对制瓷的初心和信仰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念让西方的审美风格、写实技法等异域文化符号逐渐被接受,在受尽压迫及渴望站起来的中国人眼里,西方的一切开始变得流行并成为时尚。

中国的瓷业复兴始于民国时期江西瓷业公司的设立、陶瓷学堂的创办以及新式窑炉的引进。建国后的十大瓷厂的设立,为复兴瓷业添加了坚实的基础。从近代开始,积累着千年东方文化底蕴的“景德镇模式”开始逐渐回温。在中西文化碰撞的激荡下,新时期的“景德镇模式”又呈现出一种文化回归的前景。随着当下新中国的崛起之势,文化自信被重新建立起来,新一时代的景德镇开始了新的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也将为“景德镇模式”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中国瓷业复兴的发展进程。

2 陶瓷艺术在景德镇

2.1 传统陶瓷艺术

景德镇早期以生产为主,民以食为天,食需器盛之,所以对日用瓷的需求非常大。而在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和平年代,人们的精神追求会附着到各个方面,审美开始提高,追求品质上的满足。从陶到瓷,从单色釉到五彩、青花,层次不断叠加进化,加上当时朝廷的喜爱和国家的重视,给景德镇陶瓷艺术强有力的支撑和发展动力,所以在元明清三代陶瓷艺术的无穷变化和花样体现早已汇成汪洋。即使我们在近代深受苦难与压迫,景德镇的传统陶瓷艺术、审美、烧制工艺与技能,还是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2.2 当代陶瓷艺术在景德镇如何形成的

当代陶瓷艺术在景德镇的形成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创新、教育、市场需求和国际交流。以下是当代陶瓷艺术在景德镇如何形成的主要因素:

2.2.1 创新和实验

当代陶瓷艺术家在景德镇进行了广泛的创新和实验,且尝试新的工艺、技术和材料,以创造出独特的陶瓷作品。这些实验推动了陶瓷艺术的现代化,使其适应了当代审美和功能需求。

2.2.2 教育与培训

景德镇陶瓷大学和培训机构开始提供现代陶瓷制作的教育,学生有机会学习现代陶瓷工艺、设计和创作,培养了新一代的陶瓷艺术家和手工艺人。这些教育机构鼓励学生思考创新方法和理念。

2.2.3 国内外展览和市场

现代陶瓷作品在国内外的展览和市场中得到了广泛的展示。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积极参与各种展览,向世界展示他们的创作,不仅有助于陶瓷艺术的推广,还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关注。

2.2.4 艺术家驻留项目

景德镇设立了艺术家驻留项目,邀请国内外的陶瓷艺术家来景德镇创作。这些项目鼓励跨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不同艺术家之间的合作和创新。

2.2.5 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个性化、手工艺和独特艺术品的需求增加,当代陶瓷作品在市场上变得更有吸引力。景德镇的陶瓷制造商开始生产现代风格的陶瓷,以满足这些市场的需求。

2.2.6 国际交流

景德镇积极参与国际陶瓷交流,向全球陶瓷艺术家开放其资源和机会,有助于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融入国际陶瓷社群,汲取不同文化的灵感和创意。

总的来说,景德镇已经成功地将传统的陶瓷工艺与现代艺术理念相结合,使其成为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重要中心。

3 “景德镇模式”和陶瓷艺术发展关系

3.1 艺术品的诞生——与艺术家的合作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对外的交流越来越多,不仅体现在贸易往来上,还在学术交流上有了新的发展。从20个世纪90年代,中国陶瓷界与国外陶瓷界开始进行交流,以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前身)为官方代表,以三宝陶艺村、艺术研究院等为民间代表,设立了若干个对外交流的据点。千年的景德镇,世界的瓷都,其地位在历史上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它的历史悠久、文化和陶瓷底蕴其深厚,很快就成了全世界陶艺家心中的圣地。而后来的景德镇还吸引了各行各业的艺术家,对陶瓷对艺术有着热爱的各行各业人士来旅游、参观和感受,更有许多艺术家选择在此定居和成立工作室。

为什么艺术家们会选择景德镇呢? 一方面景德镇天然丰富的自然资源,景德镇依山傍水,这里的山有丰富的陶瓷原料,所以艺术家或学者们有时会三两成群上山挖土;另一方面丰富的陶瓷技术,经验老成的匠人帮手,深厚的传统陶瓷文化和审美,传统的生产工序、分工合作体系以及人文景观。

在景德镇创作的艺术家很快的融入了“景德镇模式”的分工体系,例如有专门拉坯、修坯、翻模制作磨具的师傅,也有专门上釉、专门烧窑的师傅。有不同的画师(青花、五彩、粉彩、釉上、釉下等)等,种类之繁多,技艺之精湛。这些扎实的基本功,加上艺术家们无限的创造力,分工合作的艺术品就此诞生了。所以说,“景德镇模式”不仅是个先进、有效率、高品质的生产模式,还包含了和艺术家合作的创作模式。而对于景德镇来说,艺术家们的到来无疑给“景德镇模式”带来了新的活力。匠人一般从属于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小作坊,其也是景德镇生产体系当中的主力军。匠人通过接触不同的艺术家和创新思想,从而汲取到不同于传统的方法与概念,为“景德镇模式”向外发展,向时代进步提供了价值。因艺术家的到来,也随之诞生从属产业:翻译服务、驻场服务、提供住所、作品展示的空间等,为景德镇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景德镇模式”与陶瓷艺术的发展之间是互相帮助,和谐进步的关系。

3.2 附加值出现——艺术市场的形成

在艺术家不断入驻景德镇、完善艺术展览、拍卖、交流等一系列体系的同时,还有一个群体也在逐渐壮大——多数为本地院校毕业的陶艺专业学生衍变的青年创作者。在对陶瓷艺术的追求的同时,把他们的艺术信仰、信念与商业结合,创作出有艺术附加值的商品。大多数的独立作者会有自己的工作室,但不同的是,现在的青年创作者是怀揣着梦想、情怀、艺术追求去生产的,是在激烈的市场国际竞争中拥有附加值的。他们很好地融入了“景德镇模式”。

4 结语

“景德镇模式”从古至今虽然经历过繁荣昌盛和没落衰败,但是其饱含的国家意志、传统文化底蕴无法被磨灭。所以“景德镇模式”才能一直延续、传承至今。在这个经济欣欣向荣、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它又被赋予全新的时代意义。“景德镇模式”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一直向前奔跑。“景德镇模式”是为陶瓷艺术而生的,古往今来的陶瓷艺术都是孕育“景德镇模式”当中,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和谐共生且共同进步发展。

猜你喜欢
瓷业景德镇陶瓷
因为有你
——省景德镇老年大学校歌
景德镇颂歌
不忘你,景德镇
问一声,景德镇
影青留芳 手作千年
近代醴陵瓷业自适应发展及其产教融合模式建构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明清瓷业宗教信仰下的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