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装饰肌理在建筑环境空间中数字化的应用研究*

2024-05-04 23:21肖园琼
陶瓷 2024年2期
关键词:肌理陶瓷装饰

肖园琼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 广州 510000)

1 陶瓷装饰肌理的基本概况

1.1 陶瓷肌理的含义

陶瓷肌理是现当代陶艺鉴赏中的一个术语。陶艺家借助于陶瓷材料和工艺手段将作品的内心情感物化是为二维和三维的空间表现形式的艺术,也是视觉和触觉的表面陶瓷肌理,以手触摸陶瓷艺术品的表面所感受到光滑、螺纹、树皱、粗糙、线状、点状等微妙的凹凸感觉或雕刻的浮雕效果。给人们以获得另一崭新的审美样式。

1.2 陶瓷肌理的分类及制作工艺

以陶瓷制作工艺和烧制方式不同,陶瓷肌理可分为以下3类:

第一种是陶瓷原料的肌理。在制作烧制过程中,将本身带有肌理的原料,比如:颗粒状、条纹状等融入陶瓷原料中,最终烧制出来的效果,表面形成一种原材料肌理效果,比如乐烧工艺:低温烧成,所以坯体并未瓷化,吸水性强,以能进行熏烧而吸附碳素,因此其烧成温度都较低,所以大都施以含铅或硼的低温釉。

第二种是手工制作的肌理。在陶瓷作品制作过程中,运用化学或其它工艺让坯体表面呈现不同肌理纹样的效果,比如:仿生设计中大自然万物带来的肌理、手工压模制作工艺及拉坯过程中形成的自然肌理和人为工具雕刻肌理等,手工制作的肌理最为常见,也最为丰富的种类。

第三种是陶瓷烧窑形成的肌理。釉料本身自带的肌理在烧制过程中形成各种样式的肌理,如:缩釉、颗粒釉、柿子釉等特别效果。

1.3 陶瓷肌理的形成条件

陶瓷艺术穿越千年,有着上等的制作原料和工艺是我国民族重要的瑰宝,传承至今形成一种特殊的表现语言,陶瓷肌理最早形成来自于大众审美的深化,具有自主审美和功能实用性相结合。陶瓷肌理在材料方面,不惧材料粗细优劣,而强调和关注质地韵味和艺术个性,在工艺方面,经常运用技术达到有意识的肌理釉面产生窑变效果。

在装饰工艺制作方面,追求肌理效果的随机性和自然性,保留手工制作痕迹,在造型设计方面,它不完全根据传统对称均衡形态,重视设计形态的多样性和陶瓷烧制过程中的肌理形态,陶瓷肌理的利用使作品内在的审美潜能被充分地展示出来,让作品本身更具有艺术质地和作品的弹性设计。

2 陶瓷肌理在建筑环境空间数字化的应用形式

前期掌握了陶瓷肌理的类别及制作工艺过程,对这种特殊的效果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通过大量实验及实地调研,在环境空间中增加陶瓷肌理的使用形式,通过空间装饰、嵌瓷制作、材料应用及工艺制作在天花、墙面、地面、家居、软装饰、景观小品、基础设施等方面应用陶瓷肌理的表现效果。

2.1 在装饰上

运用3D 沉浸式、vr虚拟技术等利用陶瓷肌理的可塑性和随机性我们可以根据空间风格或客户需求制作或定制不同品类的陶瓷装饰品如:装饰画、摆件、艺术品、墙面肌理纹样及日用品等装饰,营造空间浓厚的陶瓷艺术效果及个性可视化的空间软装氛围。

2.2 在嵌瓷中

嵌瓷以绘画、雕塑为基础,加入数字化技术用专门烧制的彩釉瓷片粘嵌出人物、花卉和飞禽走兽等各种类别的艺术造型,对空间天花吊顶、阳台、背景墙、庭院设计、屋顶、飞檐、马头墙、墙壁等部分进行嵌瓷装饰,用嵌瓷工艺肌理在空间的中具体应用形成特殊的视觉效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3 在材料上

数字化技术检测陶瓷材料具有无污染、无毒环保、可塑性强、品质高、造价合理等,工业陶瓷在卫浴空间、厨房空间、庭院空间等环境空间中均有使用尤其是地面铺装、台面、马桶、浴缸等家居设计,而陶瓷肌理是陶瓷审美的新物化,艺术作品的显性特征,既满足工业陶瓷的实用性又具有现代需求的个性审美特征,有着极高的使用领域。

2.4 在工艺上

陶瓷肌理作为人类情感的物化形态,往往隐含着与人类心理对应的同构契机,在传统的制瓷工艺中,陶瓷缺陷肌理趋向审美性质有:龟裂转化为冰裂纹系,气泡转化为油滴、橘釉,缩釉与元代青花的关联,疵点与明乐宣德青花的关联等。肌理品质的逐渐形成,是陶瓷工艺制作的绵延,是人们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进行肌理美化的结果。

3 陶瓷肌理在建筑环境空间的研究目的

(1)突破传统的陶瓷元素在建筑环境空间中的表达形式;以往环境空间设计中陶瓷元素大多数都是在软装瓷板装饰画、屏风、花器、锅碗瓢盆、茶酒器以及陶瓷装饰图案设计等形式,如今突破了传统形式,运用人工虚拟、3D 扫描、全息图形、VR、AI和模型技术在传统基础上把陶瓷肌理融入装饰材料中扩大了应用领域比如:嵌瓷工艺、背景墙、天花吊顶等融入硬装饰的使用范围,陶瓷肌理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平面肌理与凹凸纹理带来真实的触感极大提升了环境空间的装饰材料与装饰元素的特殊性,达到科技与艺术并存。

(2)人工智能数字化发展背景下,陶瓷艺术的发展与继承;在当今人工智能数字化高速发展时期,陶瓷艺术也从手工艺往高新技术产量发展,在卫浴空间、厨房空间、地砖高新技术发展已十分成熟,使用率已高达98%,在此基础上运用陶瓷肌理进行切入点既能保留手工艺制作效果又能凸显材料特色,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三种形式经过72道工序制作最后烧窑而成,烧窑过程中与火的碰撞产生窑变效果。

陶瓷肌理在环境空间中的创新发展,构建出千年陶瓷工艺与日常生活的桥梁,肌理的应用继承了传统工艺的发展与创新,让传统文化融入家家户户,也使空间设计有了新的装饰方向,环境空间装饰材料结合陶瓷肌理作为专业教学特色,培养文化自信和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也为拓展传统工艺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4 结合课程教学拓展陶瓷肌理的案例应用

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家居空间设计课程为例;在科教融汇背景下,坚持就业导向,明确课程定位,主要培养学生的项目方案设计和软装搭配设计能力,运用大数据分析根据硬装空间搭配合适的软装饰和家具,从传统的品质美学到独特个性化审美的转变,陶瓷的工艺制作特色肌理应用在背景墙中,肌理的天然性和偶然性满足审美的多样性,丰富的陶瓷釉料背景墙设计主题色彩,陶瓷原料运用手工艺、嵌瓷等形式制作陶瓷艺术造型形态,具有装饰画、装饰品、餐具、灯具等体现装饰品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丰富空间软装设计,传统空间中陶瓷材料无毒、无污染、可塑性高、使用寿命长是居住空间常用的材料之一,而陶瓷肌理美的出现更让空间趋于艺术性、趣味性和较高的审美特征,肌理随主人公喜好变化,制作三维肌理的触感让客厅空间更有层次感、韵律感,营造出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营造空间视觉效果。对接就业岗位和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确定目标让学生能够在数字化大环境发展中进行室内空间的设计,加入人工智能、智能家居、全屋定制等内容,争对不同户型特征通过数字化云设计分析,快速进行智能化全屋定制。在设计过程中能够熟练运用软装资源元素,通过色彩搭配原则、灯光配置技巧、植物造景等元素进行方案的设计应用,完成项目方案。

5 陶瓷肌理在建筑环境空间中的作用及意义

(1)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陶瓷肌理在环境空间中的应用;通过陶瓷肌理形式和案例分析,肌理在环境空间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越来越受大家喜爱,相比传统完善的陶瓷材料的应用,这种千篇一律的审美慢慢不能满足现当代人们对环境空间的欣赏,刚好陶瓷肌理的出现逐步满足了人们对品质、文化底蕴的审美;肌理具有独特的可塑性、随机性及偶然性,随着主人的要求和特征、地域民族、人文情怀等因素区别而制作特殊肌理工艺,在环境空间中应用价值较高,这种陶瓷肌理是新工艺、新材料、新审美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

(2)利用数字交互设计多领域交叉融合,陶瓷肌理融入环境空间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目前人们对陶瓷艺术多数停留在日用瓷和软装装饰品中,陶瓷肌理渗透在环境空间应用中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陶瓷工艺的应用范围,运用多种数字化技术手段把肌理融入材料工艺中,让传统工艺进入家家户户融入日常生活中,陶瓷肌理具有艺术性和功能性,肌理丰富的表现形式弘扬传统文化与传统工艺的发展,是传承传统陶瓷工艺的继承与发展,在新的领域中发挥出新的价值体现也是人们审美的深化和拓展,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

6 结语

笔者通过前期掌握陶瓷肌理的含义到形成条件和表现形式,在建筑环境空间中通过装饰、嵌瓷、材料及工艺四种数字化应用形式进行融合应用区域分析,传统陶瓷艺术创作也往往把追求作品表面的完善艺术当作唯一的最高审美标准,而把特殊肌理排除在艺术表现手段之外,使肌理美观未能展现出来。这让创作者在作品上局限于工艺手法的现实性,不敢冲破传统设计理念,开拓出新的肌理语言。

另一方面使观赏者在观念上限于传统审美,不能广泛体现自己的审美联想,从而限制了创作者和欣赏者更深层次的的交互对话。通过人工智能大背景,以居住空间设计和景观小品设计课程为例,让建筑环境也紧密地与空间以及时间发生相应的关联,让建筑环境在大数据手段上科学分析深挖体现出不同建筑的地方特色。

在数字化人工智能基础上采用人工虚拟、3D 扫描、全息图形、VR/AR、AI和模型技术等在环境空间展示形式上有更多的交叉融合。有别于传统陶瓷材料的应用具体分析了陶瓷肌理的特殊性和艺术性,有缺陷的肌理更能触动人们的内心,触摸的凹凸感沉浸式体现人文情怀是陶瓷艺术走进日常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传统工艺与环境空间设计相融合,更是千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突破传统陶瓷形式应用,以陶瓷肌理数字化形式为切入点在建筑环境空间中的应用研究,感谢恩师给予的指导,感谢同行给予的帮助,顺利完成陶瓷肌理在环境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肌理陶瓷装饰
鲤鱼旗装饰坠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装饰圣诞树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感受肌理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陶瓷艺术作品
DIY节日装饰家
装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