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究

2024-05-04 02:06张建红
山西教育·管理 2024年4期
关键词:做作业双减法治

张建红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充满趣味性的,教师要善于顺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让课程本身的趣味和意义得到凸显。然而很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一味突出课程的知识性、探究性,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强化,忽略了在作业设计中不断融入更多的趣味和意义。教师要为学生勾勒出更好的课程体系,使学生不断融入课堂,在做作业的同时得到素养的提升。在担任教研员的过程中,笔者积极实践研判,试图找到在“双减”背景下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作业设计助力于学生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松弛程度不足

笔者调研发现,不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存在着很大的紧绷感。教师应善于以放松的教学姿态和教学智慧,为广大学生服务,使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同时乐于实践、乐于完成作业,并且主动自我优化,实现进步。然而,很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一味将大量的阅读、思考、分析、摘抄的任务作为作业重点,无法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真正卸除重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长期以来得不到提高和发展。这样的现状值得我们深思。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一些教师花费冗长的时间介绍和分析一些专有名词,再通过枯燥的方式提问,无法真正将知识的核心与精华内容提炼出来,无法真正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善于寻找新时代中学生内心所思和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要义的交叉点,用“干货”和中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调动课堂的节奏。提纲挈领的课堂知识、真心真情的教学氛围、富有趣味的学习案例是抓住中学生的三件“法宝”,也呼应了“双减”对教学改革的要求。

例如在教授“崇尚法治精神”时,教师要用真心和真情完成教学,尤其让学生懂得中国各项法律之间的关系:宪法处于提纲挈领的位置,是母法,也是基础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各项具体的法律是宪法的延伸,它们的法律效力不能高于宪法。

笔者认为教师在落实“双减”任务、完成教学尝试的过程中,务必要懂得不断优化和发展自身的教学视野,建构以实践为基础的作业设计模式,使学生能在做作业的同时更加懂得法治是和生命息息相关的,也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如果脱离了日常生活本身,必然导致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也必然使做作业的意义大打折扣。教师应该让学生关注关于捍卫宪法尊严的相关新闻报道,并且从这些新闻报道中提炼出更多的实际内容和元素,将其和课本中的知识进行充分结合,由此让学生懂得结合现实去思考生活、思考课本,提升法治理念。

二、学生存在着做作业厌倦心理和懈怠感

“双减”的意义之一是减轻学生的重复性课业压力,使其不要失去少年人的活泼和适意,不要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到压力备至,而要在研讨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幸福和喜悦。在完成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的时候,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是因为教师没有使用富含探究趣味的思路统领作业设计,没有成功让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的研讨和学习作为重要且有意义的尝试。教师应该更加懂得“双减”的内在要义,懂得课程的开展是为了更充分地作用于人的发展,使学生在发展的同时最终实现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完成“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相关教学和作业布置时,教师应密切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去设计教学任务,推动更多的学生懂得如何在生活中正当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学生首先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有哪些合法权益。如果自己的日记本被家长随便打开,算不算自己的合法权益被家长侵占?如果自己的零用钱被家长随便拿走,这算不算是一种对合法权益的损害?教师要懂得利用自己的睿智和灵活性,更充分地为学生服务,使学生善于结合本人的现实生活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在学习和研究相关知识的同时,主动钻研,且将现实中的需要作为做作业的动力。学生乐于学习,自然就不会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作为负担了。

三、教师需结合时代不断进行作业形式的创新

时代在不断发展,教育理念自然应该在不断发展中创新,而不是故步自封、自我重复,这是很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也是不利于教师掌握和理解最新理念和动向的。教师要对此加以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在精髓是令学生的生活和行动本身能够高度切合所学习的各项理论体系。换言之,知识和行动的合一是教学的精髓和意义所在。因此教师在建构作业体系的过程中不得不成为一个高度的实用主义者、务实主义者,更要贯彻将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和现实实践的思路。让学生产生主动捍卫道德与法治尊严的自觉,才是该课程真正根植于学生内心的表现。

例如在学习“网络生活新空间”时,一项教学任务是在实践中去走访更多的网络管理部门和网络运营部门,懂得如何在学习和整理知识的过程中强化自我的学习素养和观察思考能力,在日后的网络运用中明白网络的意义,懂得如何驾驭网络,懂得如何在规范使用网络的同时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思想先进的公民。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搜集国家打击网络暴力、防范电信诈骗的措施和法规,真正明悉网络空间是一把双刃剑的特性,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懂得趋利避害,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當学生产生了“从我做起才能让网络得到良好、健康的发展,才能让网络的世界变得风清气正”的意识,才是本课教学目的的真正达成。

四、教师需结合时代不断进行综合性突破

广大教师理应善于结合时代不断进行综合性的发展和突破,使学生在学习和完成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新鲜和趣味,不再将这门课程中的知识内容作为负担和压力。教师更要善于为学生开辟更宽的教学思路和发展途径。笔者认为,从教研的角度分析,教师在给学生开辟更多学习空间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开辟更广阔的教学空间,这对教师的发展和突破也是富有重大意义的。

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善于关注国家在社会发展中的新政策、新动向,更要有对教育教学发展趋势的前瞻性把握。教学的意义是最终找到适合的方法和路径去带动广大学生去完成好学习任务,让更多的学生能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同时去体验其中的乐趣和美好,从以往的被动学习逐步变为主动、积极探索。教师要促使学生善于思考和探究,在享受到其中乐趣的同时沿着正确的道路勇敢进发,实现自身的充分成长。教师要善于学习贯彻人性化的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回归教育的本质,让道德与法治成为学生提升个人综合素养的有力推手。

(作者单位:汾阳市教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石岳巍

猜你喜欢
做作业双减法治
不爱做作业的丁多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做作业
独立做作业,我可以!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