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韬焘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打造一种充满活力与互动的英语阅读环境,这种阅读环境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知识,还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审美感知、良好语感。文章阐述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特点,结合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对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以期对当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0-0117-04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紧密结合,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模式,使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同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使学习从静态转变为动态,让师生可以利用大數据轻松获取海量课程资源,并通过电子白板实现知识的实时交互与共享,进一步借助多媒体技术深化教与学的体验。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语言的实际应用和内化,而非单纯的语法讲解。因此,阅读教学在英语学习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自然地积累词汇,领悟语法结构,培养语感,从而全面提升英语能力。然而,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内容容量小、教学进度慢、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积极创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将信息技术的应用融入其中,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习充满活力。本文探讨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推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育需求。
1.情境性阅读
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阅读情境。如通过小视频等虚拟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线上阅读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电子游戏活跃课堂阅读氛围。同时,学生可以利用小组在线阅读分享活动深入阅读资源库,实现从被动阅读到自主阅读、从单一解读到多维解读的转变。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电子白板上进行批注和圈画,并通过在线共享的方式查看“阅读批注”或“思维痕迹”,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语篇主题,体悟英语文化特点[1]。
2.数字化阅读
数字化阅读是指使用数字化阅读载体进行信息提取、筛选、整合与加工的活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阅读群体不断增长。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筛选高频词或核心词,进行有效拓展或资源链接,帮助学生精准掌握相关知识。同时,数字化阅读还能够根据学生的阅读偏好、词汇积累、语法基础等差异,为其量身打造个性化的阅读活动,通过大数据算法推送因材施教的学习内容,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2]。
3.交互型阅读
交互型阅读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它结合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强调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积极互动,旨在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交互型阅读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与文本进行对话和交流。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与教师、同学进行实时讨论,分享阅读心得,甚至可以对文本进行注释、高亮或创建笔记,这种交互型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还能使他们从多个角度更深入地理解文本[3]。例如,智慧平台及人机交互系统的构建,能够为学生提供在线阅读提示及自动纠错功能,帮助学生实现英语阅读的有效拓展。
4.碎片化阅读
碎片化阅读是信息技术时代的产物,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课程资源的统整优化和英语阅读教学的化整为零的碎片化阅读[4]。学生可以利用片段阅读或非主题阅读来积累单元词汇,掌握重点语法内容,培养英语语感。通过搜索引擎搜集相关主题的阅读材料,对陌生词汇或语法知识进行在线查询,学生可以打破课内外阅读的界限,实现线上线下的阅读联结[5]。基于信息技术的碎片化阅读能够将传统的语篇内容化繁为简,降低阅读难度,有利于学生拓宽阅读视野,完善单元知识体系,提高语篇阅读效果。
1.缺乏实用性,重形式轻内容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信息技术的形式,而忽略了其与教学内容的融合,他们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精美的课件和视频,但这些内容往往与阅读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脱节。这种重形式轻内容的应用方式,不仅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2.丧失自主性,过分依赖资源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资源,甚至将其视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同时,部分教师过度使用多媒体课件、在线资源等,导致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丧失自主性,这种过分依赖信息技术的情况不仅限制教师的教学灵活性,也影响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
3.强调模仿性,融合创新不足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简单奉行“拿来主义”,仅对网上资源简单复制或下载,或在此基础上稍加修改,便直接应用于阅读教学。同时,部分教师只是简单地模仿其他教师的教学方式或直接使用现成的教学资源,而忽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这种强调模仿性、融合创新不足的应用方式,不仅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也难以满足学生的阅读学习需求。
4.生活元素少,语境呈现匮乏
在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往往局限于教材和课堂内容的呈现,生活元素的融入不足,导致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难以接触到真实、自然的语境,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生活元素的缺失和语境呈现的匮乏,不仅限制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也影响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1.创设情境,丰富阅读体验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相比于单一的文字信息,声音、图像或画面等多媒体元素更能刺激学生的感知觉,使他们对所接收的信息有更深刻的“记忆痕迹”[6]。对于初中生而言,英语语法的抽象性和语篇的词汇量大往往是他们阅读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传统的以教师讲解或学生练习为主的阅读教学方式很难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障碍,学生对阅读主题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层次,对文本信息的深加工不足,阅读自主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气氛也较为沉闷,阅读效果不理想。然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在线资源、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为学生打造一种图文并茂、声色兼备、灵动多样的阅读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不仅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等感官刺激来加强对单词的记忆和对语法的把握,还能够通过与情境的互动来加深对阅读主题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一课时,教师可以事先录制一段关于学生展示各种乐器演奏技巧的小视频。在课前导学环节播放这段视频,不仅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他们在观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记住guitar、piano、drum等的英文单词。然后,教师可以通过智能交互平台设计一系列与乐器演奏相关的情境对话,让学生在创设的真实情境中运用“Can you play the violin?Yes, I can. / No. I cant.”等句型进行交流,这样的情境化练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语法知识,还能为学生的深度阅读奠定坚实基础。
2.线上共享,扩充阅读资源
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对于开阔学生阅读视野,充分满足学生阅读需求,提高阅读效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在线共享资源库,便捷开展主题阅读。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庞大的在线共享资源库。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轻松访问到与教材单元主题相关的各种阅读材料,如经典文学、时事新闻、科普文章等,这种资源的共享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内容,还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个性化阅读[7]。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备课助手等工具,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在线指导,将传统的文本对话和师生互动转移到线上,实现“线上共读”。其次,学生自主搜集与上传资料,促进思维碰撞。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成为了积极的参与者,他们可以根据单元阅读主题自主搜集相关资料,并将这些资料上传到共享资源库中,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还使得他们能够在分享和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最后,引入外包资源,丰富阅读形式与内容。信息技术为学生带来了更为广泛、灵活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学校可以引入各种优质的外包资源,如定制化的数字教材、丰富的多媒体教学素材等,这些资源的引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形式和内容,还使得阅读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此外,教师可以利用搜索引擎等工具,就某一阅读主题搜索相关的微课资源。在阅读课堂上播放这些精品课或优质课,让学生借助媒体终端与名家交流、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线上共享功能,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共享资源库,搜集与“volunteer”和“clean up”相关的阅读材料,如新闻报道、志愿者日记、公园介绍等,形成一个主题阅读材料包,并分享给学生。这样,学生在预习阶段就能接触到更多的真实语料,对单元主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阅读材料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还可以播放与主题相关的视频或音频资料,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感受语言的魅力,这种图文并茂、声色兼备的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理解能力。当完成教材语篇阅读后,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微信群或在线学习平台等社交工具,开展“阅读打卡”或“阅读分享”等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拓展活动中来,实现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相互协同的英语阅读[8]。
3.人机交互,开展智慧阅读
信息技术的人机交互系统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师生提供了智慧阅读或数字化阅读的新途径。首先,快速浏览与检索,提高阅读效率。人机交互系统允许师生快速浏览线上的英语资源,并通过关键词检索等功能迅速找到所需的阅读材料。这种智能化的资源获取方式不仅节省了时间,还使得阅读教学更加高效。同时,系统能链接到相关的语法讲解,为学生提供即时的语法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现象。其次、趣味互动,激发阅读兴趣。利用人机交互系统的语音输入和输出、触摸屏操作、搜索标注等功能,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语篇阅读活动。如通过语音输入功能进行角色扮演朗读,利用触摸屏操作进行拖放式的词句配对游戏,使用搜索标注功能进行關键词查找和文本注解等。这些趣味性的互动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人机交互系统的优势,为学生打造一个高效且有趣的阅读学习环境。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系统快速浏览和检索线上的英语资源,迅速找到与“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通过智能化的资源获取方式,教师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同时确保阅读材料的质量和相关性。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语音输入功能进行角色扮演朗读,模仿对话中的人物语气和语调,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加阅读的趣味性,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章中的情感。在完成阅读教学后,教师可以借助人机交互系统的智能推荐功能,为学生筛选并推送与“daily schedule”和“healthy lifestyle habits”等主题紧密相关的拓展阅读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包括关于时间管理技巧、健康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文章、视频或网站等。通过接触这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学生能够在课后自主拓宽知识视野,深化对主题的理解。
4.智能支持,提供個性阅读
信息技术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智能支持,使得个性化阅读成为可能。首先,构建共享资源库,形成个性化阅读体系。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构建班级阅读的共享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篇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下载、储存、加工阅读材料,形成“教读—自读—课外”的个性化阅读体系。其次,智慧平台支持下的分级阅读。智慧平台支持下的分级阅读为不同基础程度的学生提供了合适的阅读资源。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进度,为他们推荐适合的英文原著或拓展阅读材料,这种原汁原味的英语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还能促进他们对单元主题的全面理解。最后,智能纠错评分与个性化建议。完成语篇阅读后,学生可以进入线上阅读限时练习以检测阅读效果。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智能纠错评分系统能够即时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和评价,给出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这种即时的反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高阅读准确性,还能为他们接下来的阅读延伸和学习迁移提供智能支持。通过智能系统的持续跟踪和记录,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和进步轨迹,为后续的个性化教学提供有力依据。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智能支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在课前,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班级阅读的共享资源库,上传与电影相关的阅读材料,包括影评、电影介绍、电影院的历史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资源库下载、储存阅读材料,进行个性化的预习。在课中,教师可以利用智慧平台的“分级阅读”功能,为不同基础程度的学生推荐适合的阅读资源。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平台可以为他们推荐一些简单的电影介绍或影评,帮助他们理解单元主题;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平台则可以为他们推荐一些更深入的阅读材料,如电影院的历史、电影制作背后的故事等,以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在课后,教师可以利用智能系统的持续跟踪和记录功能,查看学生的阅读情况和进步轨迹。根据这些数据,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制订个性化的阅读计划,提供针对性的阅读资源和建议,进一步促进他们的语言素养的提升。
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多层次、长期化、系统性的实践探索过程,应处理好独立与统一、观念与实践、抄袭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丰富阅读体验,线上共享、扩充阅读资源,人机交互、开展智慧阅读,智能支持、提供个性阅读,以此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培养他们的英语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黄丽红.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 2023(27):20-21.
[2]郑蕾.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探究[J].宁夏教育, 2023(02):116-118.
[3]王立会.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J].甘肃教育, 2023(02):83-86.
[4]张卫.初中英语线上教学的实践及反思[J].广西教育,2022(31):90-93.
[5]蔡琳.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信息化阅读教学实践探究[J].吉林教育,2022(24):58-59.
[6]李永红.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及策略[J].天津教育,2021(30):120-121.
[7]谢应江.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研究[J].天津教育, 2021(36):54-55.
[8]潘正友.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教学和信息技术有效结合探究[J].天津教育,2021(24):36-37.
Discuss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Zhang Taotao
(Zhenyuan County Pingquan Junior Middle School, Qingyang City, Gansu Province, Zhenyuan 744500,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provided strong impetus for classroom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teachers can cleverly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create a dynamic and interactive English read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This reading environment not only helps students accumulate language knowledge, but also effectively develops their thinking ability, enhances aesthetic perception, and cultivates a good language sense. The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tatu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and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n order to benefit the current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junior middle schoolEnglish;readingteaching;readingability;application